登陆注册
8938100000023

第23章 评剧与社会生活(3)

这位开朗爱笑的“中国通”,早在年轻时就给自己起了一个中国名字:秦乃瑞。他当年读中学的时候正值太平洋战争爆发,他被选为中文译员而入伍,在部队里又接受了一年多的汉语口语培训,复员后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继续深造,毕业后留校教中文。他曾到北京大学进修过中文,1958年回国后,在爱丁堡大学创立了中文系,自此教授中文,直至退休。

秦乃瑞在北大进修中文期间,经常晚上骑着自行车去看京剧,最值得骄傲的是,他曾经现场看过梅兰芳大师的舞台演出,顿时被中国戏曲独特的唱腔和表演所折服。与其他外国朋友一样,心中充满了新鲜感和神秘感,但秦乃瑞并没有停留在此,而是虔诚地走进了中国戏曲领域。他在前门、天桥等多家戏院观看了评剧,便被剧中优美的唱腔、精彩的表演所吸引,立志做一名中国戏曲的研究者。

经过几十年的钻研和观摩学习,秦乃瑞对中国戏曲特别是评剧艺术的研究颇有心得。他说在中国评剧题材中,常常深刻地揭示了妇女的悲惨命运,具有较强烈的震撼力,而且通俗易懂,音乐优美。他建议中国评剧可以适当地借鉴西方音乐剧的表现形式,增加舞台上人物之间的动感交流。

1979年,秦乃瑞再次来到北京,经朋友介绍拜访了着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那时候新凤霞已经不能下地行走,就在轮椅上接待了这位热爱评剧的异国朋友。秦乃瑞激动地说,他在20世纪50年代曾有幸在北京观摩了新凤霞演出的《花为媒》《刘巧儿》《杨三姐告状》。他非常欣赏新凤霞的表演和唱腔,如今面对他心目中仰慕已久的评剧艺术家,激动之余,多次向新凤霞请教拜读《新凤霞回忆录》一书后所产生的问题。

新凤霞耐心地向秦乃瑞讲述了中国评剧的历史、经典剧目以及评剧艺人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甜酸苦辣。秦乃瑞经过与新凤霞多次沟通之后,决定将新凤霞的这本回忆录翻译成英文,介绍给喜欢中国戏曲的外国朋友,并最终在英国出版了。新凤霞得知后非常高兴,感觉大家都为中国评剧艺术做了些事情。

作为一位英国学者,秦乃瑞经过多年研究,已经被公认是真正爱评剧、懂评剧艺术的中国戏曲研究者。他说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评剧《秦香莲》;最爱听的唱段是《杜十娘》中的一段慢板唱腔:“闻听此言大吃一惊,好一似冷水浇头,我的怀里抱着冰”。他来北京出席活动期间,他购买了有关评剧的录音带和录像光盘,以及评剧方面的各类书籍。他表示自己研究评剧并不是偏爱,对中国京剧、越剧、川剧、汉剧都有涉猎,并均在现场观摩过。在英国给学生们讲授中国戏曲时,秦乃瑞还是认为中国的评剧唱腔优美动听。凭借对评剧的热爱,他认为有责任向英国人宣传、介绍、推广中国特有的评剧艺术。如今,他正在积累材料,准备以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欣赏角度出发,写一部有关中国评剧历史的通俗读本。

时任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得知此事后,特意赠送给奉先生一套四卷本的精装《成兆才全集》。秦先生表示,他将以评剧创始人成兆才为主线,写作他心目中的中国评剧简史。他说,成兆才了不起,一生中创作了一百多部剧本,无人可比。

六、为了评剧,“我无怨无悔”

家住北京大兴区的王森,自幼喜爱戏曲艺术,尤其酷爱评剧。幼年时习评剧旦角后改男生腔,变声后改习京剧与河北梆子青衣花旦(男旦),嗓音独具特色,适合京剧程派唱腔。演唱评剧时运用高弦低唱的方法使唱腔韵味更浓。

王森擅唱评剧白派曲目河北梆子、京剧等片段,曾获卡拉OK大赛优秀表演奖。对评剧有一定的研究,还曾走访过许多的评剧新老艺人及评剧研究者。后来到音像公司任戏曲策划,收集、挖掘和整理了许多珍贵资料,在报刊上发表了多篇评论。力挺评剧的繁荣和振兴,被评剧演艺人誉为“热心评剧的青年活动家”。

着名评剧表演艺术家筱玉霜老师称:“王森年纪不大,却是个有心人。作为票友,爱评剧到这种程度,很令我欣慰。多年来,他收集的评剧资料太全面了,有时候,我找不到的资料都到他这里来找,每次都是满意而归。”

2006年8月,王森创建了“中国评剧网”,把自己收集的评剧资料放到上面,让评剧爱好者免费来这里享用视觉和听觉大餐。

小时候,王森住在魏善庄镇,1980年,他4岁。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精神生活非常匮乏,王森除了每天和伙伴一起淘气玩泥巴之外,没有其他娱乐。一天,村里的大喇叭广播说,中国评剧院来大兴演出《杨三姐告状》。王森家得到了一张票,全家人经过协商,把这个机会给了德高望重的奶奶,4岁的王森要和奶奶一起去,奶奶说:“你这么小,看不懂。”结果,她带姐姐去了。王森哭闹着追着奶奶和姐姐跑出很远,最后被妈妈抱了回来。

奶奶和姐姐很晚才回来,王森一直在等她们。姐姐一进门,就激动地对他说:“小森,姐姐看到了戏匣子(收音机)里唱戏的真人了,他们穿的衣服可漂亮了!”打那以后,王森对看戏这件事充满了向往:戏匣子里唱戏的人是什么样子呢?在他幼小的心里,不是每个人都能去的,那个地方很神秘,唱戏的人更神秘。

直至1994年,王森才有了第一次看戏的机会。同学的爸爸在大兴化纤厂俱乐部工作,任文化馆馆长。一天下午,同学给了他一张演出门票,从拿到票的那一刻起,王森一直处于激动状态,15年的热切期盼将成为现实了,他终于可以走进剧场看演员唱戏了!那天演的剧目是《黑头与四大名蛋》,王森坐在前排,磁带中唱戏的演员就在自己眼前,能如此近距离地看到自己喜欢的演员,他激动不已。

1995年,庞各庄镇举办西瓜节,当时,评剧名作《花为媒》作为重头戏在现场演唱。在宽大的临时舞台上,王森看到了平时最喜欢的演员谷文月和花砚茹,心情激动不已。演出结束后,他鼓足勇气跑到后台。当时谷文月正在卸妆,他真诚地表达了自己对评剧的痴迷,谷文月说:“这么小的孩子竟然这样喜欢评剧,难得。”

看到自己仰慕的评剧艺术家那么和蔼可亲,和普通人一样,王森觉得的心和评剧的距离更近了。

自从见过谷文月和花砚茹后,王森开始有了走访各位艺术家的愿望。他说:“书画界的艺术家们为了提高艺术造诣,都要走访名家,我要想更多地了解评剧,也应该走访名家。”他每天下班后都通过114查号台,找到各区县评剧团的电话,中国评剧院、朝阳评剧院、海淀评剧院、燕京评剧院……然后开始找演员。第一个找到的演员是袁凤霞,她是一位女小生演员,她演唱的《张羽煮海》王森非常喜欢。

当王森来到袁凤霞的家时,遇到了一件令他意外的事,花砚茹竟然和她住在一起。熟人见面,一切都很融洽。他们一起聊戏,两位艺术家发现王森评剧知识如此丰富,都非常惊讶,袁老师说:“评剧不会失传,后继有人了!”

从见到艺术家们开始,王森有了宣传评剧的念头。那时候,没有网络,查找资料都要去图书馆,摘抄、做笔记。评剧资料只有市区的图书馆才有,每当休息的日子,王森很早起床,坐车到市区,一头扎进图书馆,一待就是一整天。王森最喜欢评剧中的白派,他首先搜集关于小白玉霜的材料。两周后,小白玉霜的人物资料被王森整理成一篇可读性很强的文稿,不久发表在了报纸上。

2006年8月18日,王森建立了“中国评剧网”,他在网站开设了“时代梨园”、“论坛文选”、“艺术赏析”等版块,请着名评剧表演艺术家筱玉霜、陈筠、谷文月等做名誉主席。现在,网站已经有注册会员三千多人,每天有两千多人来网站浏览。

王森说:“我们这个网站专业性很强,来这里游览的都是评剧爱好者,我找到了很多‘臭味相投’的朋友。虽然每年网站的维护还需要缴费,但为了让爱评戏的人看戏,让评剧资源共享,我无怨无悔。”

同类推荐
  • 影视精品导视

    影视精品导视

    任何教材都是关于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不同的认识会有不同的知识体现,不同的理解也会有不同的知识追求。“影视精品导视”课程,是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影视类专业的基础课。
  • 古化石(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古化石(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中国电影的华语观念与多元向度

    中国电影的华语观念与多元向度

    《中国电影的华语观念与多元向度》(作者陈犀禾、聂伟)共辟为五编:“‘后百亿时代’的大片产业”、“后产业发展与文化省思”、“民间影像与生态图谱”、“华语规划与产业愿景”、“身份认同与空间想象”,在中国电影的产业现状、文化省思、民间影像和身份认同等问题上,汇集了多位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它们做了深刻的分析和全面的阐释,理论深度和现实意义兼备,是中国电影研究领域的又一力作。
  • 当代华语电影的文化、美学与工业

    当代华语电影的文化、美学与工业

    进入新世纪以来,华语电影日益成为国际电影研究领域的一门显学。 华语电影跨越地域局限、注重文化语言共同性的研究视角,呼应了两岸三地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心理层面的多元互动。 《当代华语电影的文化、美学与工业》本书立足当代华语文化政治与工业的“活实践”,以跨地产业合作、美学流变、独立影像与都市电影为研究切入点,以期推动华语电影的学术范式更新,促进学科专业知识积累,为读者奉上国内外优秀学者在相关领域的最新创见。
  • 救猫咪Ⅲ:反击战!

    救猫咪Ⅲ:反击战!

    本书作者基于在全世界所主持的工作坊和讲座中的灵感,分析讲解了常见剧本写作问题,也分享了关于经纪人、项目经理的个人见解,介绍了如何获取并解读这些代理人对于剧本的建议,以及如何准备推介剧本的会面。同时,书中还收录了工作在一线的专业编辑们的疯狂故事及建议。
热门推荐
  • 诸神纵横

    诸神纵横

    异界乱,神魔起,手持剑,斩乾坤,断阴阳,纵横天宇,天下无双。强大的神秘物,自黑雾中生,所过之处,生灵涂炭,群神征伐,皆殇。异界洗牌,众神登顶,一剑斩苍穹,杀破虚无,斗神秘,一字真言,断天裂地,斗神秘,纵横一世,尘归尘,土归土,看破一切,断虚无。
  • 再续今生之果

    再续今生之果

    这是一部关于前世今生,因果关系的小说,虐加甜。虐地让你看不下去,总之,就是想到怎样虐,就使劲虐,全文都在虐男主。互相伤害,O(∩_∩)O哈哈~。
  • 美味小甜心:恶魔校草心尖宠

    美味小甜心:恶魔校草心尖宠

    某恶魔捏着简小鹿脸颊上粉嫩的一团,邪笑着说:“乖,叫哥哥。”简小鹿狠狠瞪他一眼,推开了他得寸进尺要强吻过来的俊脸。人前,他是对自己体贴入微的好哥哥。人后,他是冤家对头,整天拿自己取乐的大魔头。简小鹿怒:“等到有一天,我要撕破你的真身。”西维斯斜斜往沙发上一躺,扯了扯自己的衬衫领:“那还等什么,来吧宝贝,现在就撕。”(宠文1v1)
  • 系统之异界至尊

    系统之异界至尊

    身着系统穿异界,一朝风云便化龙。打脸装逼无极限,天下谁人不识君。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人生要完美

    人生要完美

    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当你遇到人、事、物,需要你做出选择时,你又该如何抉择!
  • 贵女翻身把夫撩

    贵女翻身把夫撩

    女人不狠,便是她蠢!身为尚书府的嫡女,阮潋本该是荣华一生的命格。然而她听信小人,错付豺狼,落得被弃废院,含恨而逝的下场。前生恨而不得,今生她誓要手刃仇敌,保护家族!手撕渣男白莲,断渣爹荣华路!誓要在牛鬼蛇神的后宅里杀出一片天地!人人都道阮二小姐心狠手辣,心机深沉,堪称毒女!傅小侯爷:这么毒?正好娶回家镇宅,省得放出去祸害他人。阮潋:小侯爷,不怕我把你的侯府拆了?傅云琛表示无所畏惧:夫人,来啊,造作啊~
  • 一些人一转身就一辈子

    一些人一转身就一辈子

    小时候,他们是青梅竹马。但是……自从她8岁那年的那场变故后,他们变得形同陌路;甚至……她每次见到他都像见到仇人一样,他是爱她;他并不因为她的冷漠而生气,在外面他总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但在她面前,只要任何一点关于她的风吹草动都能让他心急不已但是,她会是属于他的吗?不,她一定会是他的。
  • 许你七年,已忘勿恋

    许你七年,已忘勿恋

    试玉三日,辨材七年,向阳花开,泪影自哀。记得那年你笑靥如花,我却是莫名泪洒,泪珠闪烁出你眼中的光芒,是什么呢,是……是羡慕啊。记得那时有多美,恰似一湖春水,多羡慕你的可怜,你脚踩的地狱,忘了也只是天堂的倒影,我唇角的泪珠,却终究是时间的灰烬。许你七年,留我入骨的爱,解你痴心的毒,七年,已忘勿恋。
  • 魔兽灭世

    魔兽灭世

    第一世,作为一个单身狗……第二世,还是作为一个单身狗……第三世,依旧作为一个单身狗……说出来可能没人信,作为三世单身狗专业户,他两次离奇穿越跨越了三个种族,因此他得出结论,不是我不优秀,实在是同为非我族类,说爱你太难。这一世,人类高贵的女王法师、机灵可爱的潜行者、神圣纯洁的牧师、活泼、沉稳、冰山的精灵三姐妹接踵而来。节操和美人,不要跟我说选节操,作为三世单身狗专业户,谁阻我脱单我和谁急我是魔兽玩家,我为自己带盐了。欢迎各种书评,本人均一一答复。书友群377598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