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8100000025

第25章 生存、发展、创新(2)

刘萍在重排后的《评剧皇后》的最后一场饰演白玉霜。她的表演将全剧推向了高潮,一次次热烈的掌声表达了观众对她的热爱与敬意。无论是各个行当的演员表演,传统戏曲表演程式的运用,话剧表演元素的融入,灯光色彩随演员内心矛盾变化而变化的手段,舞台铁花纱幕分隔表演区的使用,以及增加了中提琴、大提琴、贝它提琴后的乐队在声腔的伴奏、音乐织体的丰富,旋律的表现力等方面,在总导演顾威全方位协调下,各部门精益求精力求完美,使这出大型评剧现代戏《评剧皇后》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几十年来《评剧皇后》在评剧观众中影响深刻,剧中唱腔一直在评剧爱好者中广为传唱,戏迷们对一些场景仍然津津乐道。观众的热爱显示了该剧强劲的艺术生命力。对于该剧来说,每一次新的排演都将是一次新的发掘,都将会给观众带来一些新的感受,这就是经典剧目的艺术魅力。

早在1984年,刘萍就与久负盛名的马泰合作,出演郭启宏的新作《评剧皇后》。谈到经验和体会,刘萍则谦虚地说:“与其说是我的成功,不如说是我的幸运,我遇上了好剧本、好导演、好合作者、好领导。四者俱全,这对我一个演员来说,是最难得的机会,也是最幸福的事情!”

有评论指出,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后期,中国评剧院白派第三代传人刘萍在舞台上活跃了二十余年,为白派的继承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人们期待着白派艺术的薪火相传,期盼着评剧艺术再现辉煌。

四、《什刹海》京腔京韵有京白

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建校60周年之际,由北京市文化局策划、创作,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师生共同演出的大型现代评剧《什刹海》终于与观众见面了。观众被剧中扣人心弦的剧情所吸引,叫好声此起彼伏。演出结束后,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评剧《什刹海》围绕着一方具有传奇色彩的古砚和一座老四合院的产权归属展开剧情。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讲述了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的后人关家旭为代表的北京人,在亲情与社会责任感之间的艰难抉择。剧中北京知青关家旭与儿子关睿因四合院所产生的分歧,以及后人将古砚卖掉在四合院里开歌厅,遭到父亲关家旭的强烈反对;在两代人几次“交锋”过后,四合院最终被打造成体现北京文化的旅游院落,古砚也完璧归赵,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剧中人物全部使用京腔京韵的北京话,具有浓郁的老北京味道,拉近了剧中人物与观众的距离;在唱腔设计上也尽力体现评剧特点,场次之间以评剧唱腔加京韵大鼓的旋律衔接过渡,颇具新意。

精彩的演出让台下的观众产生共鸣,一位观众激动地说:“这出戏看后,令人感到剧中的人物就好像身边的人,好久没看过这么好听的评剧了。”还有一位陪着父亲来的年轻观众说:“以前没看过评剧,老怕看不懂,但是这次看了以后才知道,评剧通俗易懂,还是很容易融入到剧情之中的。而且演的又是老北京人的故事,北京的四合院,台词是北京腔,总之一句话:特北京……”

《什刹海》的主演、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马慧民说,这部戏前期准备很充分,从策划到制作都很精心,光剧本经过反复讨论后再修改就有六七遍。从演唱效果上看,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期盼观众能够喜欢。

马慧民担忧地说:“现在评剧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出戏,不出戏就不出人。很多评剧演出都是传统戏,现代戏很少,知名的就更少。为什么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评剧那么火,就是因为和党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再加上有名评剧明星。”在这样的形势下,北京市戏曲职业学院开办了地方戏曲评剧班,目的是为评剧培养后备人才。此次《什刹海》的演出,也是对教学质量的一次实践和检验。虽然排练时间仅有一个月,学生们白天还要上课,但是演出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的表演水平在不断提高。

人们期待着更多的评剧艺术团体,创作出更多的评剧作品,特别是反映现实生活,与百姓生活紧密相连的题材和作品,为评剧的振兴和发展添砖加瓦。

五、一切为了观众

1984年,中国评剧院以“整院制”的规模,投入到《高山下的花环》创作之中。这是自1959年军事题材《金沙江畔》之后,评剧再一次涉足军事题材的作品。全院上下,倾情投入。

一位观众在来信中谈道:“30年过去,重睹此剧,令人感慨万千!这是中国评剧院继《金沙江畔》和《向阳商店》(“文革”版)之后,又一部打破建制,集全院老中青创作和演出精英打造的精品。如今参与此剧创演的老艺术家多已退休或逝去,中年演员也大部分退休,青年演员都已年过五旬……说什么好呢?莫非评剧院的雄风真的消散了?”

还有一位观众来信说:“这出戏原创于1983年,集中了当时评剧院老中青三代演职人员,是集体创作的结晶,我记得在广和剧场、人民剧场看过多次演出,好像此剧就是在人民剧场录的像。说起来要感谢这些演员之外,还要感谢唱腔设计,伴奏的那些老艺术家们。像贺飞、韩振华、黄平等,我记得当时的伴奏人员集中了夏有才(板鼓)、杨殿荣(板胡)、杨大旺(评二胡)、杨小娟(中胡)等艺术家,这几位伴奏人员已逝世多年,评剧爱好者们非常怀念他们!”

看着这些评剧爱好者的来信,令人深切地感受到评剧在人们心中的分量,以及观众对评剧的期望和需求。要知道,当年《高山下的花环》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排练之后终于与观众见面。主创人员在听取了观众和专家的意见之后,先后进行了三次大的修改。特别是最后一次修改,为了观众的感受毅然删掉了28分钟的戏,如同割掉身上的肉一般难受。但是为了观众,他们真正是在忍痛割爱。

本来一出戏边排、边演、边改是很正常的工作,可一旦上演并得到观众认可和好评时,再去修改,那真是难上加难的事情。主要原因一是阻力大,二是牵一发动全身。

有专家指出,《高山下的花环》绝对是一出好戏,好看、好听、动人,这出戏为什么观众喜欢看?因为这出戏新。但是,这出戏演了两小时五十二分钟,看得大家太累了。按照观众的欣赏习惯,这出戏改为两小时二十分钟比较合适。这就意味着,要删减近半个小时的戏,从哪下剪子?确实难为了主创人员。

为了观众,这是创作者义不容辞的义务。中国评剧院领导将编剧、导演、音乐、美术及主要演员召集到一起共同讨论。文化局的领导说,这次修改不是剪掉几段唱就能解决问题的,应做大手术,看看哪些戏、哪些人物与戏可以分开,就下决心去掉它。再好的戏,也不能把观众拖累了。

经过几天的讨论和论证,最终决定将戏中小金子这个人物拿掉,他的戏有18分钟之多。编剧胡沙非常钟情于这个小战士,在下部队体验生活时就与一位小战士聊天,对小战士的家庭生活、幸福理想的印象极其深刻。他是将小金子作为重点人物写进去的。而导演张玮、李新民更是如同割肉一般疼痛。作者写出的这个小战士,是一个新生的绿叶,最终在急行军中累死疆场。这个人物在演出中,曾多次博得观众的掌声。现在要全盘拿掉,真是心有不忍,但是为了观众,只好割爱了。

受到“割爱”的还有饰演小金子的演员杨树亭,他从心里喜爱这个角色。在创作中紧紧抓住这个人物真挚的爱国心、生气勃勃的稚气、坚强勇敢的毅力,并恰当地运用小武生、娃娃生的行当技巧塑造了一个当代军人形象。拿掉了一个小金子,就意味着演员杨树亭退出了“花环”的演出队伍,那心里的滋味可想而知。

再有就是靳开来妻子有一段“金针花”的戏,有8分钟。大家感到这段戏费劲不少,效果并不理想,决定这段戏可以不要。

最后就是梁三喜妻子韩玉秀烈士陵园“哭坟”,有16分钟之多,词好、戏好,而且谷文月唱得声情并茂,很是感人。可是太长了,把观众的情绪都唱没了。然而,要想修改这段唱腔,绝非易事,牵一发动全身,唱腔不仅需要重新设计,而且还要涉及全剧的音乐结构。开始大家怕谷文月不同意,但谷文月却明确表态,确实感到这段唱有些长。最终,音乐设计韩振华把自己关在小屋里三天三夜,终于有了创作灵感,结果修改出来的唱段减少了两分钟。

这就是为了观众,为了戏剧艺术,《高山下的花环》所做的最后一次修改,从时间上减掉了28分钟,全戏2小时20分钟,剧作结构上感到紧凑而精练,观众感到轻松而不累。而此次“忍痛割爱”,换来了《高山下的花环》在上海全国话剧戏曲歌剧观摩演出中获得剧本二等奖、演出一等奖,优秀导演奖等13项奖项,成为剧院的优秀保留剧目。

六、胡同口里的“张大民”

中国评剧院于2000年排演了《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此次不仅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请来了热门导演李六乙,而且还请歌手于文华扮演大民媳妇李云芳。经过电影、电视剧、小说的一通热闹之后,评剧“张大民”此举还是想争夺更多的观众。

于文华说,其实她和导演李六乙、主演韩剑光(饰张大民)都是老相识,李六乙曾经是于文华的老师,原来于文华在中国音乐学院民族歌剧系的毕业剧目《白毛女》就是李六乙导演的,这次算是二度合作。而张大民的饰演者韩剑光是于文华在河北省艺术学校时的同学,那时韩剑光是京剧科的,于文华是评剧科的。

以一曲《纤夫的爱》走红的歌手于文华演评剧,很多人感到特别意外。于文华说:“其实,在河北省艺术学校我学了三年评剧,也算是新凤霞老师的弟子,只不过没毕业就考上了中国音乐学院,所以转了行。这次演李云芳也算重操旧业。”于文华说,只看过小说“张大民”,根本没看过电影和电视剧的“张大民”,没有欣赏到郑卫莉和朱媛媛的精彩表演。于文华说,自己买了电影和电视剧版“张大民”的VCD光盘,但现在根本没时间看,没有看过也好,没有压力。

为了演好这部戏,于文华还曾经和李六乙、韩剑光等主创人员一起来到崇文区前门街道,深入居民家中体验生活。于文华说,西打磨厂街81号是一个大杂院,里面住了六七十户人家。“通过在那里体验生活,我体会到了平民生活的艰辛,感触很深,对我塑造好李云芳这个角色很有帮助。”

“张大民”虽已在电影、电视中贫到了极致,但中国评剧院还是发现它仍有潜力。多年没排戏曲的人艺导演李六乙谈道,对做话剧的人能重回戏曲是荣幸的事,戏曲的博大精深对自己又是个充电的机会。这次再排评剧感觉不错。李六乙希望在这部戏能在戏曲音乐上有个大的飞跃。因为戏曲要解决未来的命运问题,其音乐首当其冲。如果一个专业评剧作曲,与一位非评剧专业音乐人的合作,会让这出评剧更加好听。在坚持评剧传统的同时,又要与时代的审美需求相结合,这样才能让观众产生共鸣。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人们的欣赏水平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但是评剧的演出市场却始终不尽人意,甚至一直在走下坡路。面对已经拍了电影、电视剧的热门题材《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国评剧院还是迎难而上,投入了巨大人力物力,不仅外请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导演李六乙,而且还让唱歌的于文华饰演张大民的媳妇。这样做的目的无疑是为了取悦观众,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从演出的效果和票房上看,却有些遗憾和尴尬。

同类推荐
  • 中国戏剧史

    中国戏剧史

    本书原写于二十余年前,是余秋雨先生在戏剧领域的专业之作。从前用的书名是《中国戏剧文化史述》,为的是突出“戏剧文化”这个概念。因为余秋雨先生当时在学术思想上正经受文化人类学的激荡,只想通过戏剧的途径来探索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过程,因此,“戏剧文化”这个概念指向着一种超越戏剧门类的广泛内涵。但这么多年下来,他觉得“文化”的用法越来越不着边际,当初的意图已很难表明,不如干脆舍弃,留剩一个更质朴的书名。
  • 历史与当代视野下的中国电影

    历史与当代视野下的中国电影

    本文主要是对历史和当代的中国电影进行对比,反思不足,展望未来,研究电影发展走势等。
  • 枣园放歌

    枣园放歌

    我对书法字画百窍不通,也没有能力去欣赏和评价恒汕的作品。但我知道,恒汕认识的书画名人很多,好多都与他做了朋友,甚至建立了师生关系。与大家零距离接触,寻高人指点迷津,或许也是他提高艺术水平的便捷通道。
  • 寻访莆仙红砖厝文字

    寻访莆仙红砖厝文字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莆仙地区多姿多彩的民居样式,根据自然和人文环境对古民居进行梳理,进而总结不同地区古民居的特点。其中不仅有对建筑风格和建筑格局的整体描述,也有对雕工、彩饰、门窗甚至楹联等细节的详细介绍。
  • 生命的舞蹈

    生命的舞蹈

    艺术是一种心灵的舞蹈,是对生命与生活的一种阐释。懂艺术的人,人生不寂寞;会欣赏艺术的人,生活无处不诗意。林丹环编著的这本《生命的舞蹈》精选了中外艺术家谈论绘画、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文章,让您跟随他们一起走进艺术殿堂,领悟艺术之美。
热门推荐
  • 末世之太上忘情

    末世之太上忘情

    太上忘情,末世。张漠回到了末世开始的三天前……
  • 宏雷界

    宏雷界

    一名普通的上班族因女友的狠心背叛而怒骂老天,结果老天给了他回应,带他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罡气世界。看猪脚如何从一个农家穷小子蜕变成一名叱咤宏雷界的大BOSS。。。期待ing
  • 我的世界——信念

    我的世界——信念

    一次意外,让数人得到Notch的祝福,获得强大的技能,又是一次意外,使一名普通人——复仇者加入了他们,然而最终BOSS——实体303早已盯上了他们,大家视死如归,不离不弃,面对的,是胜利,还是死亡、、、、
  • 鱼道

    鱼道

    大道三千,凡有七窍者皆可成圣!李昱以三灵根资质,机缘巧合下苦修一百五十载,终于凝成金丹。正当大道有望之际,惨遭暗算,肉身被毁,残魂裹着半颗破碎的金丹侥幸逃出,怎料最终却被一条毫无妖力的鲤鱼吞噬!修仙炼气,修妖炼体,李鱼凭借丹心鱼身,仙、妖同修,游刃于千年老魔,万年古妖之间,终成大道!
  • Love Songs

    Love Song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女神的贴身保镖

    女神的贴身保镖

    【2016年度震撼登场,不容错过的都市盛宴!】杀手界的王者降临都市,意外成为富家千金的贴身保镖,凭借风流不下流的本色,流连在美女丛中,混得风生水起……且看一代妖孽高手,如何以逆袭的人生,打出一片暧昧的江山!不以风骚惊天下,但求保镖动世人,拿什么保护你,我的女神?
  • 圣灾

    圣灾

    古老文明和外星文明的对抗,神的影子出现,这场战争,究竟意味着什么?一个似乎在重复的命运,却拥有不同的结局,这一切的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科技和异能相比,最终逊了一筹,可是当二者画上了等号之时,又会是一幅怎样的场景?当你真正了解这个世界的时候,才越发觉得它的可怕。
  • 金钱猪

    金钱猪

    恰好碰上百万大裁军,除了楷和马力留在部队外,水生、龙山和李桦响应总部的号召,脱下深爱的绿军装,水生和龙山刚回到张家寨,水生却失踪了……作品将给大家带来野山坡里阴山的玄幻;侗家抢花炮民俗活动的豪放和笑声;楷初从战场上下来的好斗;还有起数、化水、问同和苗王之城等等湘西的神秘文化。在保持第一部精致唯美风格的基础上,作者期望通过虚实结合、想象现实相统一,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感觉。
  • 学渣别惹我

    学渣别惹我

    骄傲校花学霸顾桉晴和中二病校草学渣程羽辉天生就是一对冤家。他们非常相似,外表冰冷,内心暴躁,占有欲极强。唯一的不同就是成绩。”你别来烦我!“”你也别来烦我!""明明是你先来烦我的好吗?““胡说八道什么?””行了不理你了。“”我也不理你了。“”你这个人!“”我怎么了?““......”
  • 花开在即

    花开在即

    她,一个没有学历的农村女孩,为了生活不断努力的同时也被现实残酷的提醒着;他,一个现实存在的吸血鬼,就为那一瞬间的感动,愿意放弃自己的永生和她一起生活。她,平凡的背后尽然还有着不为人知的身世之谜;他,愿意背弃一切,陪她看花开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