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及东北地区,世世代代繁衍着除汉族以外的八个少数民族。从黄土高原到内蒙古高原,直到东北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这是蒙古族入成长的摇篮;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则主要居住在大小兴安岭地区;而满族、锡伯族和达斡尔族则以白山黑水为发祥地;在东北的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的“三江平原”上,又聚集着以渔业为生的赫哲族。在海兰江畔,生活着经营稻作文化的朝鲜族。各个民族在长期的特殊生产和生活中,既创造了共同的节庆文化与节日体验,也由于不同族源、历史与信仰,形成了各不相同的节日文化,而那些独具风情的仪式、歌舞与文体娱乐项目,更是不同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
第一节蒙古族和俄罗斯族节庆
一、蒙古族的“祭敖包”和“那达慕”大会
(一)祭敖包
祭敖包是蒙古族最隆重的祭祀活动,是草原民族崇尚自然思想的表现形式之一。锡林郭勒盟是祭敖包历史遗存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
敖包系蒙语,也叫“脑包”、“鄂博”,意为堆子或鼓包,一般建在山顶或丘陵之上,用石头堆垒而成,状如圆锥,高低不等。上插若干幡杆或树枝,挂有各色经旗或绸布条。包内置五谷,或弓箭,或埋入佛像。最著名的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贝子庙的十三敖包。
在草原上众多的敖包中,有与英雄有关的敖包,与成吉思汗有关的敖包,与蒙古族圣物崇拜有关的敖包,旗王爷敖包,召庙敖包,旧时的富人家还有家敖包。敖包是牧人心目中神灵之所在,神圣不可侵犯。敖包附近禁捕鱼、打柴、伐木。任何人任何时候从敖包旁边经过,都要下马绕敖包转三圈方能前行,反之则会诸事顺。岁月更替,时代变迁,敖包已成为游牧文化重要的物质表现形式。
祭敖包是蒙古人族源源流长的宗教习俗。据史书记载,在成吉思汗时代,每逢大事或征战时,成吉思汗必定亲自到神山之下,摘帽挂带,虔诚祈祷,以求苍天保佑。古时游牧于草原上的匈奴人,就已用堆成的敖包来作为道路或牧场边界的界标,在莽莽的草原上用来辨别方向,区分游牧场地。久而久之,蒙古人就将其演化为祭祀天神,自然神或祖先,英雄人物的祭坛。
古代敖包的建立和祭祀比较简单,由祭师宣布,选择某一座山或丘陵作为敖包的所在地。人们在这个地方用土或石头建成堆子,举行若干仪式后就建成了敖包。以后附近的居民每年都要到这里祭拜,祈祷人畜兴旺。藏传佛教传入蒙古族聚集区后,祭敖包的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不变的是牧民们参拜敖包的祭典。
祭敖包是蒙古草原的重要节日,一般一年一次,祭祀的时间,各地不一,一般在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农历五到七月间举行,为期一天,个别的五到七天。有的一个旗或苏木独祭,有的是多个苏木或旗的合祭。无论何种祭祀,都有着组织严密,仪式隆重热烈。祭祀时,牧民们从方圆几十里甚至上百里赶来,担当主祭人的喇嘛焚香点火、诵经念咒,乐师们吹响了法号,祭敖包开始了。不管男女老幼都要排成长长的队伍围着敖包沿顺时针方向转三圈,边转边向敖包滴洒鲜奶和酒,然后在敖包正前方叩拜,将带来的石头添加在敖包上,并用柳条、哈达、彩旗等将敖包装饰一新。虔诚的祭祀天地神灵,以祈求风调雨顺、家宅平安、六畜兴旺,充满着浓郁的民族特色与宗教色彩。
祭祀仪式祭祀礼仪大致有血祭、酒祭、火祭、玉祭四种:血祭,是把自己喂养的牛、马、羊宰杀了,供奉在敖包前;酒祭,是把鲜奶、奶油、奶酒,一滴一滴洒在敖包前;火祭,就是在敖包前烧一大堆干树枝,或一大堆牛、马、羊粪,各户走近火边,念自家姓氏,供上祭品,把“布呼勒玛哈”(羊肉丸子)投到火里,烧得越旺越好;玉祭,以玉为供品,为最高祭祀,现在一般用硬币和炒米等物替代。
仪式结束后,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牧人们拉起优美动听的马头琴,和着琴音唱出悠远的长调,琴音和瑟,沁人心扉。牧人们三三两两地围坐一起开怀畅饮,吃着冷羊肉,叙说起各自生活中的新鲜事儿。青年男女则趁机溜进草丛,避开人群,登山游玩,倾诉衷肠,相约来日再见,这就是所谓的“敖包相会”了。
(二)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系蒙,意为游戏、娱乐,是蒙古族庆祝丰收、游艺欢乐的意思。“那达慕”在蒙古族人民心中是古老而神圣的,历史悠久,度盛不衰。每年农历的7、8月间举行,会期5至7天。这时的草原,风和日暖、绿草茂盛、羊肥马壮,一派丰收景象。牧民们身穿节日盛装,带着丰收的喜悦,骑着骏马,领着骆驼,赶着牛车,唱着牧歌,从四面八方赶到预定地点,在绿茵草地上搭起毡帐,熬茶煮肉。整个草原炊烟袅袅,人欢马叫,一片欢腾。
“那达慕“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前身是蒙古族“祭敖包”,始于汉代,主要是歌舞娱乐。当年昭君出塞,蒙古人民就以这种盛大的活动仪式来迎接她。古时,蒙古族在牲畜膘肥肉满的秋季,聚集在草原上的“敖包”周围,用祭祀的方式感谢大自然的哺育之恩,并进行摔跤、射箭和骑马等比赛。但演变成有组织、有规模的摔跤、射箭和骑马(“好汉三赛”)“那达幕”文化,却是在13世纪初。据《成吉思汗石文》载,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为了检阅自己的部队,维护和分配草场,每年7~8月间要举行大“忽力革台”(大聚会),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除了制定法规,任免官员,进行奖惩外,还要举行规模较大的“那达慕”。当时主要是进行射箭、摔跤、赛马三项比赛,起初只举行其中一项的比赛,元明时三项缺一不可,尤其是摔跤,更是主要的内容,没有摔跤不能称为那达慕。射箭、赛马、摔跤是蒙古男儿必备的技能,称“男儿三艺”。清代,官方定期召集组织,以苏木(相当于乡)、旗、盟为单位,半年、一年或三年举行一次,并对竞技优胜者分别给予马、骆驼、牛、羊和砖茶、绸缎等物品的奖励,此俗相延至今。
蒙古族人特别喜爱摔跤比赛,那达慕大会的首项往往就是摔跤比赛。参赛者身穿传统的摔跤服,坎肩大多用皮革或多层帆布做成,缀有闪闪发亮的银泡或铜泡,脖子上围着鲜艳的饰物“江戈”,背上饰有铜镜或“吉祥”图案,腰系红、蓝、黄三色围裙,下着白色肥大的裤子和绣有吉祥图案的套裤,脚蹬蒙古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显得个个威武雄壮。摔跤手们唱着摔跤歌、跳着摔跤舞,精神抖擞地来到主席台前,鞠躬行礼,然后开始摔跤。比赛名额一般为128名,采取淘汰赛,获胜者由大会发给奖品和奖金。摔跤比赛的仪式非常隆重。比赛开始时,这些彪形大汉们依照古代蒙古骑士的样子,挥舞双臂,口唱摔跤歌“布和干塔尔见!布和干塔尔见!”(放出你的勇士!放出你的勇士!)以催促对方上场。选手们绕场一周,相互鞠躬致意后,比赛正式开始。每场比赛一般都是三四对同时进行,选手们先是低头瞪着对方,然后就像猛虎一样扑上去,双方你揪我拉,互不相让,都使出看家本领以图制服对方。比赛方式采用砍、绊、缠、推、拉等方法,不许抱腿和跪腿摔,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者为败。荣获全旗冠军的摔跤手被称为“纳钦”(雄鹰),受到人们的崇敬。
赛马也能吸引众多的观众。赛马比赛项目有儿童短途赛、少年长途赛和成年短途赛,也有青年女子短途赛。儿童15公里赛,骑手年龄要求在十一二岁,赛马是三岁小马,儿童由家长从会场带到起跑处,然后再往会场跑。少年30公里赛,骑手的年龄规定在十六七岁左右,赛马是五岁以上的成年马。骑手们一早就骑着马来到大会会场,接受主席台的检阅后,小跑到30公里外的起跑点,然后起跑来到会场。赛前一个月,骑手们就精心准备,挑选骏马,精心饲养。比赛时,把马打扮一番,头扎彩绸,背备马鞍,显得十分神气。比赛开始前,骑手们身着华丽彩衣,腰扎彩带、头缠彩巾,在赛场上一字排开。只听一声号响,骑手们便扬鞭策马,你追我赶,奋勇争先,场面紧张激烈。观众们绷紧心弦,呐喊助威,欢呼鼓掌。先到达终点者为胜,成为草原上最受人赞誉的健儿,姑娘们纷纷上前祝贺,为骑手披红戴花,大会奖给冠军一匹马。赛马结束,有专人唱颂马词,并往名列榜首的骏马身上洒奶酒或鲜奶。
骑马射击也极富魅力。骑手们要在飞奔的马背上进行单手托枪和双手托枪射击,百发百中者被誉为草原特级射手。骑马劈刀:在比赛场的两侧,树立小旗杆或草人,骑手在飞奔的马上,刀起“头”落,又快又准。比赛前,射手们身穿彩色蒙古袍,背上弓箭,骑马到起跑线,待长者唱完射箭祝颂词后,号令一下,射手们便跃马进入跑道,他们娴熟地在马背上抽弓搭箭,对准靶心射去。技艺高超者可百发百中,不断博得观众叫好,优胜者可获重奖。大会期间,除文艺表演团体外,还有兄弟旗、县的乌兰牧骑也纷纷赶来为大会演出。节日的草原充满着祥和的气氛,牧民们一直沉浸在欢乐愉快之中。
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那达慕”大会已经成为蒙古族的盛大传统节日。在那达慕大会上,人们尽情地展示力和美,尽情地抒发爱与追求,整个场面给人一种粗犷、奔放、热烈的感受,表现了蒙古族人民勇猛、强悍、进取、奋发的民族精神,反映了他们崇尚威武雄健、力量和壮美的审美意识。今天的那达慕是草原人民庆丰收、庆团结、庆胜利的欢乐节日盛会;是以民族体育比赛为主,兼有文化娱乐、艺术欣赏、信息交流、经济贸易等内容的多功能的文化体育盛会;是充满团结友谊之情、尽展了草原人民风采的盛会。
二、俄罗斯族的巴斯克节
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室韦乡,是我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是以我国俄罗斯族和华俄后裔为主体的聚集地,这里保留着较为完好的俄罗斯文化和生活习俗,巴斯克节是信奉东正教的华俄后裔纪念耶稣受难后复活的节日(复活节),没有固定的日子,一般在每年的4月末到5月初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开始。春分月圆恰好在星期五、六或星期日,就要推迟到下周周日举行。
巴斯克节是俄罗斯族一年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其隆重程度不亚于汉族的春节。在节日到来之前,人们开始忙碌,室内粉刷一新,圣像龛前精心布置、装饰,提前烤制出大量不同风味、不同造型的糕点,点心中有一种呈圆柱状的大蛋糕,俄语称“古里契”,蛋糕上有“XB”字母的奶油花(“XB”两字母是俄文“基督复活”的缩写字头),此蛋糕是敬神和主客共享的上等食品。
节日期间,男女老少都要精心打扮。人们把煮熟的鸡蛋染成五颜六色,孩子们口袋里装满彩蛋,一早便走上街头,小朋友相遇互致节日快乐,同时拿出彩蛋相碰,比试硬度,家里来客也以彩蛋款待。
过去有教堂时,“巴斯克”前夕要作彻夜弥撒,人们手擎蜡烛,在神甫带领下祈祷,赞美诗的歌声婉转悠扬,人们沉浸在对基督的无限怀念中,又是对基督复活的高兴。走出教堂,人们互相亲吻,表示祝贺,大家边吻边说:“基督复活了,基督复活了”。在没有教堂的地方,人们便在圣像前点起神灯——油灯和小蜡烛。节日当晚,家家灯光闪烁,彻夜通明。长者向儿童赠送礼品,青壮年到长者那里请安祝福。节日持续7天,称为“圣周”。人们备下酒菜,相邀聚会,轮流作东,载歌载舞,热闹非凡。节日里,有些人家还为少男少女搭起秋千架,一男一女或数对男女边荡边唱民歌,其乐融融。
近年来,一些村屯的俄罗斯族,在节日的家庭酒会上增添了新内容,即相互交流生产经验,相互传授生产技术和传递各种信息。
第二节满族、锡伯族、朝鲜族节庆
一、满族的颁金节
“颁金节”是满族人传统的族庆节日,与金银财宝无关,源自满语“颁金札兰”。“颁金”,意为“生”、“生成”、“生气勃勃”;“札兰”,意为“节日”、“喜庆之日”之意。“颁金节”即满族“诞生日”、“生气勃勃的节日”。
颁金节
明崇祯八年(1635年10月13日),后金汗王努尔哈赤的儿子爱新觉罗·皇太极废除女真(又译为诸申)的旧称,将族名定为“满洲”(简称满族),沈阳则是满洲的诞生地。从此,满洲作为正式的民族名称固定下来,此前,无论是自称还是他称,皆通行“女真”,“满洲”(吉祥)这一名称的出现,不仅标志着女真内部的统一,也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女真民族这一古老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从此,满族就在每年的这一天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并定名为“颁金节”。不久,“满洲”做为一个新民族,再度入主中原,建立了比明朝要强大,幅员更辽阔、统治中国达260年之久大清王朝,奠定了我国现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格局。因此,颁金节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