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唐三彩产生的历史背景
唐三彩的盛行,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朝代之一,它处在当时世界文明的中心,唐都长安是当时的世界性大都市。唐初至开元前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空前繁荣,文化艺术昌盛,国力的强大促使了各方面的发展,陶瓷业也随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唐三彩的出现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从技术角度分析,早在秦代,兵马俑的出现已经为人物俑和动物俑的雕塑和烧制作了工艺上的准备;到了汉代,釉陶中更有不少造型端庄大方、釉层清彻透明、釉面光彩照人的绿釉器皿和动物俑。单色釉技术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孕育了新的突破。这样,从塑造、烧制、配釉技术的逐步成熟,已经为唐三彩的出现作了最好的铺垫。
同时,唐代经济的发展,也进一步导致了上层生活走向奢侈和豪华。这种追求奢华、讲究排场的社会风气,不仅反映在贵族豪门生前的奢侈、豪华的生活方式上,而且反映在自上而下的厚葬风气,上自王室成员,下至士大夫阶层乃至平民百姓,都流行以唐三彩陶器陪葬的习俗。这种厚葬之风,使唐三彩的烧造有了极大的社会需求,从而使唐三彩的数量剧增和质量的不断提高。以至出现了一个墓葬出土几百件唐三彩的情况。
另外,由于唐代的对外开放和贸易的发展,唐三彩陶器有着十分广阔的海外市场。至公元9世纪,唐三彩陶器开始向外输出。由于政治经济的发达,致使各国商贾有的飘洋过海、有的沿着“丝绸之路”来到长安、洛阳和扬州等地,把包括唐三彩在内的商品运回自己国家。根据外国考古发掘资料,在不少国家的许多地方已发现了唐三彩的踪迹。在朝鲜半岛和日本就有大量唐三彩陶器发现,尤其是日本奈良的大安寺遗址、福冈县遗址等发现了唐三彩壶、瓶、罐、枕等不同造型的器物和陶片。而亚洲的伊拉克巴格达北面的萨马拉和伊朗的内沙布尔等地,非洲的埃及开罗南郊的福斯特等处也发现了唐三彩器物和陶片,可见唐三彩的影响之广。
三、唐三彩的分期
唐三彩从唐初开始制作,其间经历了初创走向成熟时期、高峰时期和衰退时期三个历史阶段,这三个阶段与通常划分的唐代三个重要历史时期即初唐、盛唐、晚唐大致相同。
公元7世纪初到8世纪即武德年间至武则天执政以前,是唐三彩在唐代漫长烧造过程中的初创时期。此时的产品多为单一色釉而不是色彩斑斓的三彩陶器,品种较为单一。这个时期的产品以陕西礼泉县唐太宗时代的名将张士贵墓出土的釉陶器和郑仁泰墓出土的彩绘釉陶器为代表。但这两墓出土的陶器还不能算是典型的唐三彩陶器,当然,这时期唐三彩肯定已经开始烧造了。
第二阶段为武则天上台到唐玄宗统治时期,即公元8世纪初到8世纪中叶,这一阶段包括了开元天宝和整个盛唐时代。随着唐朝国力的强盛,唐三彩陶器也随之进入鼎盛时期。因为经济的发展,厚葬之风随之滋漫,无论皇亲国戚、文武大臣还是平民百姓,都有唐三彩陪葬。现今所见的唐三彩陶器,大量的都出于这一时期,其烧制数量之多,质量之精,代表了唐三彩烧造的最高水平。
公元8世纪中叶到10世纪初,“安史之乱”的出现导致了唐王朝政权的动摇,政治经济严重衰退,唐三彩的制作也随之进入了衰退期,典章制度和厚葬之风一去不复返。唐三彩的烧造已成了强弓之末,随着唐政权的减亡,唐三彩也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四、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和窑址
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首先要将开采来的矿土经过挑选、舂捣、淘洗、沉淀,晾干后,用模具作成胎入窑烧制。唐三彩的烧制采用的是二次烧成法。从原料上来看,它的胎体是用白色的粘土制成,在窑内经过1000℃~1100℃的素烧,然后将焙烧过的素胎冷却,施以配制好的各种釉料,再次入窑焙烧,其烧成温度为850℃~950℃。在釉色上,利用各种氧化金属为呈色剂,经煅烧后呈现出各种色彩。
釉烧出来以后,有的人物需要再开脸,所谓的开脸就是人物的头部是不上釉的,然后画眉、点唇、画头发。
目前,中国境内已发现的唐三彩窑址有四处,除巩义黄治窑址外,还有陕西铜川黄堡窑、河北内丘西关窑和陕西西安机场窑。
以黄冶唐三彩窑址为例。窑址位于河南巩义站街镇的大、小黄冶村,西距巩义市区5公里。窑址就坐落在洛水支流黄治河两岸阶地上,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清理出的6座唐代窑炉,有5座保存完好。窑炉平面近似马蹄形,由工作面、窑门、火膛、窑室、隔火墙、烟囱和护墙七部分组成。窑室依台地而建,先挖出一个长方形土坑后,彩用土坯垒砌窑壁,在窑壁上抹有一层耐火泥,火膛部分位于台地下端,使用耐火砖筑成。为防止窑炉崩塌,往往还在火膛耐火砖墙体外侧,用鹅卵石堆砌成护墙。
作坊遗迹中,1号作坊保存较好。该作坊为窑洞式,依断崖挖筑,邻1号和2号窑炉,坐北向南,分前、中、后三室。前、中室残高0.10~0.85米。前室作纵长方形,南北长5.70米,东西宽3.50米;中室西扩部分作弧壁,平面呈横长方形,东西长5米,南北宽2.60米。后室在断崖内,作弧形顶,下宽1.84米,高3.04米。在作坊内分布有5个辘轳坑和2处练泥池遗迹,辘轳坑有圆锥形和上圆下方两种,口径最大者0.60米,最小者0.40米,一般深0.60米。1号练泥池位于中室,池底利用废弃的三彩垫板铺地;2号练泥池位于作坊前室,地面残留青灰泥。
华物巩义黄冶窑址唐三彩窑炉和作坊的发现,再现了唐三彩的制作工艺流程,使我们对唐三彩制品的成型、装饰、烧成工艺过程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窑炉和作坊区毗邻,便于搬运装烧器物,减少了运输途中的损坏。这里的作坊面积较大,可以满足多个辘轳同时制作;并列建窑,并且共用一个窑前工作面,表明当时烧制唐三彩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唐三彩窑炉平面呈马蹄形,仍然属于中国北方地区唐宋时期常见的半倒焰式馒头窑,但窑室面积普遍较同期的瓷窑略小。从发掘区没有发现匣钵和窑床上普遍遗留有彩釉滴痕看,唐三彩应是裸烧而成。为了防止木柴燃料的落尘和最大限度地利用窑室空间,装烧时先在窑床上放置底层器物,然后竖立起多个圆形支柱,上置一块块长方形耐火垫板形成隔层,隔壁层上再放置一层器物,如此逐层加高。由于在炉的沿口、洗的内底上均遗留有3枚支烧痕,可知炉、洗等大件器物上再叠烧其他器物,有的在器内还套烧有小件器物,以此充分利用空间,增加每窑的装烧量。这次出土遗物中,不仅有完整的素胎器物和烧成后的三彩制品,而且有施釉后尚未入窑烧制的半成品器物,充分说明唐三彩是先制坯第一次入窑素烧,再上釉后入窑二次烧成。
五、唐三彩的分类
从造型上唐三彩一般可以分为动物、生活用具和人物三大类,而其中尤以动物居多,这可能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在我国古代马是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战场上需要马,农民耕田需要马,交通运输也需要马,所以唐三彩出土的马比较多。其次就是骆驼比较多,这可能和当时中外贸易有关,骆驼是长途跋涉的交通工具之一,且丝绸之路沿途需要骆驼作为交通工具。所以说,匠人们把它反映在工艺品上。而人物中宫廷侍女居多,反映了当时的宫廷生活。
其中三彩马从造型看,大致可以划分为五类。
一是奔马俑。如腾空奔马俑,1966年西安出土,现藏西安市文物管理处。唐代三彩雕塑者抓住了奔马四蹄腾空一瞬间的景象,塑造了一匹极具动感的三彩马,有着十分强烈的视觉效果,让人回味无穷。奔马俑在出土彩绘陶器中屡有发现,但在出土唐三彩中却极为罕见。据现有资料显示,国内馆藏三彩器中挂蓝釉腾空骑马俑仅此一件,国外尚未发现有类似的三彩马俑。
二是提腿马俑。唐三彩提腿马俑通常是三蹄落地,右前蹄抬起。这匹挂蓝釉三彩马的构思非常精妙,三蹄踏于三角形底板之上,前腿直,后腿弓,右前腿略微抬起,腿部肌肉突显矫健。唐代匠师抓住了马的特点,塑造了一匹栩栩如生、异常健美的战马形象。
三是马上人俑。马上人俑是唐三彩马中的重要品种。三彩马上人俑的坐骑一般都采用立姿,而马上人则多姿多彩,既有狩猎射箭者,又有打马球者;既有胡人,也有汉人;既有男人,也有女人。马上胡人通常都是深目高鼻,络腮胡子,面容粗犷,肌肉发达,反映出强悍豪放之气。马上女俑则婀娜多姿,衣着华丽,发髻高耸,体态丰腴,飒爽英姿。
四是马拉车俑。在三彩马俑中,马拉车俑较罕见。拉车马体形虽然不大,但造型格外逼真。马头高昂,双目圆睁,仰天长啸,同时马尾上翘,富有生气,使一件静态的作品突显动感。
五是立马俑。立马俑是唐三彩中最常见的品种,即四腿直立于长方形底板之上的三彩马,但三彩立马中也不乏精品。如1959年出土于陕西西安市的立马俑,高40厘米,通体呈白色,伸颈低头,装饰工艺极为精湛,任何细部都处理得一丝不苟,比如梳理整齐的马鬃,杏叶形的饰片和鞍鞯上的绿边饰等,无一不是如此。
六、著名的三彩器
三彩马
马是唐代文化艺术中最常见的题材。三彩马形体硕大、构造复杂,无法使用普通手工拉坯法来完成,所以多用模制法成型。虽然是合模制作,但所有三彩马都各具特点,几乎找不出完全一样的三彩马来。从现存三彩马可以看出,唐代三彩匠师们不仅对马的外貌特点十分熟悉,而且对马的神态、秉性也有深入的了解。因此,塑造起来得心应手。他们不仅使三彩马在外形上做到了十分逼真,而且充分发挥了艺术想象力,恰当地运用了艺术夸张的手法,使马的内在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分类中已提到几件精品,其中最常见的是立马俑。
骆驼载乐俑
1959年6月出土于陕西西安西郊中堡村。骆驼高48.5厘米,昂首直立。驼身为白色彩釉,颈部上下和前腿上部的长毛及尾部均涂以赭黄色。背上垫一块椭圆形的蓝边毯子,上有驼架,架呈平台形。台上又铺搭一块长方形蓝边花格毯。平台上坐有男乐俑七人,乐俑高11.5厘米。前面两个乐俑一人捧笙,一人执萧作吹奏状。右侧两个乐俑一人弹琵琶,一人弹竖琴。左侧两个乐俑一人持笛,一人手拿拍板。最后一人手拿排箫作吹奏状。七个男乐俑中间还立有一个女舞俑,舞俑右手前举,左臂后扬,作歌舞状。骆驼造型雄健优美,舞俑、乐俑体态丰满,形象生动。
它是唯一一件被评定为国宝级文物的唐三彩。
胡人牵骆驼俑
骆驼高70厘米,长51厘米,俑高68厘米。俑白色陶胎,面部敷粉画彩,身施黄、绿、白三色釉。深目高鼻,胡人形象。头戴折沿尖顶帽,身穿窄袖长袍,领口外翻,内着半臂,腰后系一包袱,下着裙,足蹬长靴。双手握拳,姿势呈拉缰绳状。驼俑为双峰驼,上有毡垫,周身以黄釉作为主色调。驼首上昂,张嘴作嘶鸣状。腰身略长,四腿直立于长方形托板上。
女立俑
高32厘米。头发绾至前额上部,扎系成花形。内穿襦衫,外披帛带,齐腰长裙下垂至地,鞋尖微露。釉色以绿、黄、白为主。
此俑站姿挺拔,神态端庄。
武士俑
高105厘米,宽44厘米。面部敷粉画彩,不施釉,颈下施黄、绿、白三色釉。头束发髻,二目圆睁,双眉浓重,大鼻头,鼻下胡须向两侧上翘,面相异常凶猛。身穿明光甲,胸前左右各有一圆护,肩覆披膊作龙首状。右手握拳上举,左手叉扶于腰际。足蹬高靴,直立于镂空座上。
此件武士俑形神兼备,气宇轩昂,精工制作,是一件上佳的艺术珍品。
七、唐三彩的继承与演变
唐三彩是唐代陶器中的精华,在初唐、盛唐时达到高峰。“安史之乱”以后,随着唐王朝的逐步衰弱,由于瓷器的迅速发展,三彩器制作逐步衰退。
受唐三彩影响,辽代也烧这类品种。辽三彩多用黄、绿、褐三色釉,器形中的方碟、海棠花式长盘、鸡冠壶、筒式瓶等,富有契丹民族的风格。其中赤峰缸瓦窑烧造量相对大一些,所烧三彩釉陶器胎质细软,呈淡红色,釉色娇艳光洁,可与唐三彩媲美。装饰手法有印花、划花两种。与唐三彩的区别除胎土不同外,主要是辽三彩中无蓝色,施釉不交融,釉面少流淌。
辽三彩在承袭了唐三彩传统手法的基础上,有了自己特点的发展,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一定地位。
金代生产的低温彩色釉陶制品被称作金三彩。特点为施有较厚的化妆土,釉色厚而鲜艳、纯正、润泽,填色规整,装饰手法以划花为主,刻、剔为次,线条粗壮匀称,流畅自如,多为生活实用器,烧成温度高。烧制窑口有河南巩县、登封、鲁山、禹县扒村、宝丰和磁州窑等。
元初三彩叶纹枕虽是三彩的延续,但其质量明显下降,已渐趋衰落。至明、清时期,三彩逐渐转向了建筑材料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