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山兵马俑绝大部分是头身分别烧制的,也有一部分是把头和身体用湿泥粘接后再入窑。其中马俑的制作工艺已经十分成熟,令人赞叹。由于马的体型较大,结构也相对复杂,所以被当时的工匠们分为头颈、身躯、四肢、尾以及双耳等部分分别模制后组装。马的眼睑和鼻翼十分传神,显然经过了精心修饰。嘴角部分有圆形穿孔,以示穿衔。马的身躯比较厚重,所以被分为左右模分别烧制,在腹下留有椭圆形孔,手可以伸进去,孔边有清晰的指捺痕。这个小孔作用很大,它可以保证在高温焙烧下俑坯不爆裂和变形。在身躯与四肢的结合处,都留有预先设计好的结合平面。马腿多制成实心,但腿的上部,也有中空或上端留有凹窝。
官吏俑是这批陶俑最成功的佳作之一,他们给人以足智多谋、沉着冷静、审时善断的感觉。在士兵俑中,尤值一提的是甲胄俑。他们头戴风字盔,身披铠甲,威风凛凛,在仅露出20平方厘米的面部,雕出眼、眉、鼻、嘴等部位,面型丰满,五官匀称,威严肃穆,充满锐气。
狮子山兵马俑,从整体来讲,显得比较拘谨,基本没有大动作的实战姿态,各类俑的职能多是通过手的各种姿势变化显现的。这些俑表情多深沉肃穆,特别是那些咧嘴欲哭的发辫俑群体,表现出阴郁深沉的情感,这就凸现了塑造这支队伍的主题思想。但是,在俑群中,也有少量表情明快者,这当与匠师们不同的境遇有关,在这些作品中也难免融进了匠师们自己的喜怒哀乐。
咸阳杨家湾兵马俑1965年发现于咸阳市渭城区正阳乡杨家湾村。出土步兵俑1965件、骑兵俑583件以及乐俑、指挥俑等,是一支威武浩大的地下军阵。总计约有人马“三千”之多,所以也叫“杨家湾三千兵马俑”,是我国所发现的第一批庞大的兵马俑群。这批兵马俑群出土于11个丛葬坑中,陪葬坑分布由南向北,东西两两相对.每个坑由地面向下先挖一个南北长,东西宽的竖井,再向左右挖一个土龛,有的埋马俑,有的埋人俑。步兵俑葬于大小不同五个坑里,最大的兵俑坑南北长3米,东西宽1米,最深的2米,浅的不及1米。最多殉葬300多个俑,最少的有100多个俑。
这些步兵俑一般分大小两种,大的身高48.5厘米,小的身高44.5厘米。大多数是有红、黄、白多种颜色。武士俑身披各式用红、白色描绘出甲片的黑色铠甲,有的背负箭囊,一手握盾,一手持武器。其中有一指挥俑,足着华丽的高腰靴,神气十足。骑马俑葬于大小不同的六个坑里,马有大小两种,大骑马俑高68厘米,小骑马俑高50厘米,马的毛色不一,有黑、红、紫、白四种。骑兵俑身着红、白、绿、紫服饰,一手握缰绳,一手拿武器。战马的缰绳、辔头、嚼子、马垫、肚带等彩绘齐全,马体壮膘肥,身躯矫健,前胸突起,四肢粗犷有力。马首略仰起,嘴微张,鼻孔下部胀起,两耳直竖,两眼炯炯有神,臀部、尾巴和俑的背部刻有记数的符号,似乎正在作战前的准备或凯旋而归。其形象生动传神,浑厚有力,塑造洗炼明快,线条简洁生动,是已往尚未发现过的。
济南章丘危山兵马俑2002年发现于济南章丘西部的危山。共发现汉代陪葬坑三座,其中一号坑为车马俑坑,二号坑是与墓主人生活有关的俑坑,三号坑除了石棺与木棺内的零星骸骨外,出土了一些陶壶、陶盆等器物。另外还发现了三四十枝箭头和一些不明用途的石丸。
一号陪葬坑呈南北向,其南北长约9.7米,东西宽1.9米,深0.7~0.9米。坑内摆放的车马兵俑自南向北排列。前排是身跨高头大马的5位骑兵,其后纵向分布着3驾气势雄伟的驷马立车和一辆轻便的双辕轺车,战车之间和左右侧规则分布着骑兵卫队。骑兵旁边还有担任牵马或左右护卫的立俑。在车队之后,是由100名陶俑组成的步兵方阵,前排士兵手持盾牌。据统计,陪葬坑内共有兵俑(包括骑兵和步兵)174个,其中步兵方队有100个,陶马总数为54匹。尽管历史久远和地下泥水浸泡,陶俑、陶马身上的色泽因脱落而斑驳,但是当初较为讲究的着色区还隐约可见。如陶马颜色便有灰底涂白彩、灰底涂红彩、黑色、灰白色之分。在第一排马车的左侧,两匹黑马头部还绘着红边白底的当卢纹饰。
二、彩陶塑
汉代的陶塑艺术除了最具代表性的兵马俑之外,可分为三大类。一是人物俑,二是动物陶塑,三是建筑类模型。有的互有混合,表现出某种场景,反映出当时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
反映农业生产的,有广东佛山出土的插秧运肥陶水田模型、四川宜宾出土持锸执箕俑等;反映庄园经济及阶级关系的,如河南陕县及淅川出土由部曲家兵守卫的陶水榭、四川新津出土佩刀执锸的部曲俑;刻画农妇繁重劳作的,有四川新津出土的背儿捧箕俑、彭山出土的哺婴俑、新都出土的持镜执鞋俑、河北内丘出土的抱婴举灯俑等;反映家内劳作的,有山东高唐、河北石家庄及四川重庆出土的庖厨俑、河北内丘出土的舂米俑;反映医疗的,有河南南阳出土的针灸陶人;反映娱乐生活的,有河南洛阳出土的各种乐舞杂伎俑、灵宝张湾出土的绿釉六博俑、四川资阳出土的吹笙俑、成都天回山出土伴唱俑与坐式说唱俑、郫县宋家林出土的立式说唱俑、西安白家口和江苏铜山出土的西汉舞女俑、山东济南无影山出土乐舞杂伎陶俑等。动物陶塑有河南辉县百泉出土的陶子母羊与陶狗、河北沧州出土的绿釉陶猪、四川成都、彭山及乐山等地出土的大陶马等。
建筑等各类模型明器,是指汉代墓葬中常见的、一整套特点鲜明的随葬器物,主要包括仓、灶、井、风车、碓房、圈厕、院落、楼阁、田地、池塘等,上述作品中有的也含有此类题材。
以下是几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乐舞杂技陶俑
1969年出土于在山东省济南市北郊无影山南坡的一座西汉墓中。这是一组彩绘乐舞杂技陶俑,在长67厘米、宽47.5厘米的陶盘上,成功地塑了二十一个各具特点的陶俑,其中乐工、演技人和观赏者各七人。它展现了观赏乐舞杂技表演的完整场面。汉代贵族常常在宴会上举行“歌舞俳优”之戏,招待客人取乐。陶盘两侧的观者,宽衣深服,冠履整齐,他们显然属于社会上层人物。右侧三人面前置有两只陶尊,尊以贮酒,象征着宴饮。陶盘后侧一排乐工,使我们看到了当时乐队组合及其演奏的情景。他们使用的乐器,包括打击乐、弹弦乐和吹管乐。右首树立的大鼓是汉代百戏演出的主导乐器。击大鼓者左侧一人在击磬。乐架上悬挂的乐器是钟,乐工双手各持一槌,作敲击状。钟架旁一人击小鼓。钟、鼓都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击小鼓者左侧的乐工面前置有一瑟。弹瑟者旁边的两个乐工都是女子,她们身穿绕襟花衣,长跪吹笙。伴随着音乐的节拍,身着花衣的两名青年女子挥动长袖,跳起了轻快的长袖舞。头戴尖顶小帽的四名青年男子,着紧身短衣,腰束白带,正在做着精彩的杂技表演。居前还有一人,身穿红袍,双臂张开,身子扭动,手中别无所持,似乎是一个歌唱者。
整个作品在有限的空间中,展示了当时乐队的组合与演奏场景,并在精彩的表演中渲染出生动活泼的浓郁气氛。对于场景中的种种不同身份、职业的人物面部表情、身形、衣着,作品只是大轮廓地泛泛勾勒,着力表现的是人物各自特有的剪影式基本特征的捕捉与造型,在稚拙简朴中透露出一种豪放的格调。
击鼓说唱俑
灰陶制,高55厘米,制作于东汉时期,出土于四川成都天回山崖墓,现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说唱俑席地而坐,头部硕大,裹着头巾,前额布满皱纹,赤膊跣足,左臂环抱一个圆鼓,右手高扬鼓锤。这个说唱俑的表演仿佛已经进入了高潮,他得意忘形,神情激动,表情夸张,竟不自觉地手舞足蹈起来,甚至可以想象到在这个说唱俑的面前,正有一群兴致勃勃的听众在倾听着他出色的表演!这件作品也是研究汉代民俗和陶塑艺术的珍贵史料。
出土于河南的几件绿釉陶水榭
淅川县出土的作品,高45厘米,水池口径40厘米。由象征湖塘的圆盆与塔式亭榭组成。中央为圆形台座,座中设亭,亭为四柱二层建筑,各层为四面坡式,四角出脊顶层主脊上立凤凰。下层亭座中央端坐一人,似为主人。池塘有龟、鸳鸯、鹅、鱼等水禽鸟类或水生动物,池面停泊一船。池沿上有骑马俑、奔跑的三只鹿,丁字架上卧一对鸡,另有三只鹅、两只羊,池沿与台座间架一桥,桥上有两个迎宾俑,池边桥端设有一个弓弩手。这件陶水榭具有私家园林的一些特征,景物极富自然情趣,是研究中国园林建筑和桥梁、船舶的珍贵资料。
出土于淮阳九女冢的绿釉三层人形柱陶水榭。通高144厘米,面阔43厘米,进深47厘米。楼高为三层,可分拆组装。平面呈方形,每层皆为四阿顶,通体施铅绿釉。第一层前有廊,廊后有一室,室前有一“人”字形楼梯,梯旁有四个女俑,梯上有一裸体俑。第二、三两层造型完全相同,均为敞开的亭式结构,内置卧榻。亭四周有低平的围栏,每面附变形人体斗拱多个。亭四角立两两并排的裸体人形柱,裸体人有突出的乳房,下有男性生殖器。最上部的四阿顶各条垂脊上有鸟雀,正脊中部有口衔彩带的朱雀。楼建筑壮丽豪华,三层皆四阿顶,有挂拱、人形柱、云形雀替、挑檐枋及透雕卧栏等,这些艺术加工构件是我们今天研究汉代建筑艺术难得的参考资料。二、三层似为主人休息、乘凉、远眺之所,这种楼阁建筑,实质上是当时大地主的别墅。
出土于灵宝张湾的绿釉三层陶水榭。通高130厘米,长44.5厘米,宽44.5厘米。基座为一方形池塘,塘内有龟六个,鱼四尾,鸭一只,垣墙上有陶俑9个,其中一俑持弩机。池中矗三层楼,下层正门口坐一俑。四角有45度角的挑梁,上置一斗三升拱组成转角铺作。二楼平台上有两个吹奏俑和两个持弩俑,台内有一立俑,四角同一层檐下有四阿顶。三楼平台亦有两个吹奏俑和两个持弩俑,门内有一站俑。四阿顶,屋顶正中立一朱雀。通体施绿釉。三层望楼矗立于方形池塘之中,重楼叠阁,巍巍壮观,且在第一层檐下设有45度的挑梁,上有斗拱,承托替木组成转角铺作,以承托房顶。它是汉代渐趋成熟的木构建筑模型代表作之一。高楼立于池塘中,是居住、休息、极目眺望之所。持械者是安全守卫的部曲。
河南博物馆藏的另一件绿釉三层陶水榭。高45厘米,直径45厘米。绿釉陶水榭底座为一圆形盆状水塘模型,塘中耸立着亭榭,亭顶正上栖息着一只大鸟。亭榭、水塘和岸边,都塑有人物鸟兽,共二十余件。坐在亭榭正中的是庄园的主人。此外还有洒扫的佣仆、巡卫的骑士和供庄园主役使的家人。池塘中有小船漂荡,还有鸭鹅鱼鳖在水中嬉戏。岸边,有鸡、鸭、羊和奔跑的麋鹿。在汉代,贵族豪强为了憩息游乐,竞相修建楼阁苑囿,营造园林池塘。
第三节唐三彩
一、唐三彩的发现
1905年,陇海铁路西段,开封至洛阳的汴洛铁路开始修筑,铁路修至洛阳城北的邙山时,发现了不少古代的墓葬,在大批的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为数可观的各种随葬物品,其中就包括大量的唐三彩。
因为在此之前,人们对唐三彩一无所知,所以这些早期出土的唐三彩遭到冷遇。许多人因为它的随葬品身份避而远之,或将之击碎,或听任其流失。这些唐三彩被古董商运到北京市场,往往被外国人收藏,不少精品至今流散在国外。最早关注唐三彩的国内学者有王国维、罗振玉等人,由于他们的重视和研究,国人才开始认识唐三彩的价值。
在此之后,洛阳地区不断有唐三彩出土。邙山以外的地区也陆续出土唐三彩,如洛阳市南的关林、龙门和洛阳市西的谷水一带,都有出土,其中洛阳市内出土唐三彩的地点就多达20处以上,所出三彩数量至少有500件。洛阳龙门的安菩墓,一次就出土三彩制品100多件。巩义市芝田镇,发掘了60多座唐墓,出土了一千多件三彩制品。
陕西的西安地区是后来出土唐三彩最多的地区,仅建国后,就出土了一千几百件唐三彩。比较出名的有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发掘的乾陵陪葬墓,出土了以唐三彩为代表的文物四千余件。其中,天王俑、镇墓兽、文臣俑、武士俑以及三彩碗、三彩盘等生活器皿,都是唐三彩中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