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紫砂器与紫砂壶的起源
紫砂工艺的滥觞一般认为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根据是文献记载和古窑址的发掘。
关于文献记载。梅尧臣《宛陵集》第十五卷《依昀和杜相公谢蔡居让寄茶诗》有句云:“小石冷泉留早味,紫坭新品泛春华。”第三十五卷《宣城张主簿遗雅山茶次其昀》有句云:“雪贮双砂罂,诗琢无玉瑕。”又如元代蔡司沾《霁园丛话》里也记载说:“余于白下获一紫砂罐(俗称壶为罐),有‘且吃茶,清隐’草书五字,为孙高士遗物,每以泡茶,古雅绝伦。”这些吟咏和记述,多涉及了紫砂茶具。
关于古窑址的发掘。1976年红旅陶瓷厂兴建隧道窑,移山整基时发现了蠡墅村羊角山的早期紫砂窑址。羊角山是丁蜀镇黄龙山的支脉系统,这里是盛产紫砂泥矿的地方,所以古人把窑建在原料的产地。古紫砂窑址是埋在长约十米的土堆下面,经破土清理,共分三层,上层厚2米余,为近代废窑陶瓷碎片堆积,以缸、瓮碎片为主。第二层为混合堆积,从元代以迄清代初年,延续时间较长,堆积层较厚,约2至3米,多为瓯窑缸、缶、瓮和肩部饰有菱花的陶罐、玉壶式的釉陶壶等残片,尤其后两种具有元、明代陶瓷造型风格。其次还发现“宜均器”残片,与瓯窑制品极为相似。另外在附近偏北方向,发现有瓯窑遗迹,说明是元末明初瓯窑的堆积物。第三层为早期紫砂堆积层,厚1.5米,断面呈灰紫色,主要是紫砂壶残片,有壶身、壶嘴、壶盖等。在此堆积的附近,发现了一座长约10米、宽约1米余的龙窑一座,其中亦有紫砂片。窑的下层是黄土,是建窑时用黄土人工填成的。南端用小砖砌成倾斜的砖垛两排,这一种小砖与江南地区常见宋墓砖极为相似。
根据发掘出土的大量紫砂器残片分析研究,可以分辨出主要造型有:壶、罐两个大类,其中以壶为主,均呈紫红色,器物里外无釉,从残片复原的器形看,分高颈壶、矮颈壶、提梁壶等三类。紫砂泥质较粗糙,器身表面细密度亦差。由于没有用匣装,直接入窑烧成,因而常有火疵现象,在成型方法上已脱离用陶轮拉坯的做法,根据紫砂泥不同于其它陶土性能,采用泥片镶接法,壶嘴、壶把、壶盖的粘接,则采用穿洞捏塞法。为后世紫砂器成型开创了新的工艺,奠定了紫砂器造型的基础。例如:龙头壶的壶嘴,捏成龙头形。六方形壶,壶的颈部起线,壶嘴根部附加菱花形纹饰,壶把上带有小孔,这些工艺都相当成熟。从复原的三件器物的造型、装饰来看,线条流畅,饰纹恰到好处。
此外,镇江博物馆近年来在一座南宋古井里发现了两件紫砂壶。壶身、壶嘴、壶底用泥片捏成,壶颈部留有刀削痕,壶身留有很明显的手捏痕,并且上半截还施了釉。据考证,推测是宋代酒壶。此壶用泥粗糙,造型朴素,工艺比较古老,在时代上可能早于南宋。
另一种观点认为宜兴紫砂壶起源于明代。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记载,金沙寺有一僧人习惯用陶缸,选用细土加以洗练捏坯为壶,并放在陶穴中烧之,遂得以传世。有个叫供春的人,为吴氏家僮,因此时吴氏正读书于金沙寺,供春遂向僧人学习制作紫砂的技术,并在实践中逐渐将前人单纯用手捏制的方法,改为木板旋泥和竹刀刻削。供春充分利用泥陶的本色,烧造的壶造型新颖、雅致,胎质较薄而且坚硬。供春在当时就名声显赫,有“供春之壶胜于金石”的说法。是这位民间紫砂艺人最早把紫砂器推进到一个新境界。
2005年到2006年,南京博物院联合无锡博物馆、宜兴文管办和宜兴陶瓷博物馆对宜兴蜀山窑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各期陶窑8座,紫砂、宜均等各类标本3万余件,时代从明代晚期一直延续至20世纪60年代。这次发掘是紫砂研究中的第一次,为紫砂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分期断代标尺。羊角山出土的早期紫砂器型,在此次蜀山窑发掘中基本都有发现,两处出土器物的造型和工艺一致,但是,蜀山窑的出土地层为明代晚期。
第二节紫砂泥的种类
宜兴出产的陶土,按其颜色、产地不同,大体可分为本山甲泥、东山甲泥、瓦窑甲泥、西山嫩泥、屺山泥、蜀山泥、白泥、黄泥、绿泥、乌泥、红棕泥和紫砂泥。甲泥是接近地表面的一种黏土。质性有软硬、韧脆、粗细以及耐火程度的不同。各种陶器根据大小、厚薄、曲直之异,用泥也各有区别。白泥、黄泥、绿泥和紫砂泥用水簸法精炼后,可以单独制造陶器。其他各种陶土均需混合作用,方能获得良好的性能。
白泥
是一种单纯粗砂质铝土质黏土,用于生产砂锅、煨罐和彩釉工艺陶,原泥呈灰白、桃红和象牙白等色。经淘漂压滤后,表面细腻光亮,烧成以后呈象牙色泽。
嫩泥
(亦称黄泥)颜色有浅灰色、淡黄色和黄红色等。因这种泥风化程度好,质地较纯,具有比较好的可塑性和结合能力,可以保持日用陶器成型性能及干坯强度,所以它是日用陶器中常用的结合黏土。
甲泥
(亦称夹泥)是一种硬质骨架泥岩,粉砂质黏土,未经风化时叫石骨。这种泥料种类很多,按颜色和厚度的不同,分别冠以产地名称。如本山甲泥、东山甲泥、西山甲泥、瓦窑甲泥等。颜色有紫红色、紫青色、浅紫色和棕红色,是制作日用陶器大件产品必不可少的原料。
紫泥
(古称青泥)是制作紫砂壶的主要原料。紫泥一般深藏于甲泥之中。因此,紫泥又向有“岩中岩”、“泥中泥”之称。紫泥的种类较多,有梨皮泥,烧后呈冻梨色;淡红泥,烧后呈松花色;淡黄泥,烧后呈碧绿色;密口泥,烧后呈轻赭色。还有一种本山绿泥,矿土呈蛋青色,表面光滑如脂,该泥夹于黄石板与甲泥之间,又称夹脂。
红泥
(或称朱泥)是制作紫砂壶的主要原料。矿石呈橙黄色,埋于泥矿的底部,质坚如石,亦称“石黄泥”,即古人所谓“未触风日之石骨也”(清·吴骞《阳羡名陶录》)。产量较少。因其含铁量多寡不等,烧成之后变朱砂色、朱砂紫或海棠红等色。因为产量少,过去除销往南洋的水平小壶用此制作胎身外,一般只用作着色的原料。如在紫泥制成的胎面,再涂上一层朱泥,就可以烧成粉红色。
绿泥
(亦称段泥)是紫泥矿层上面的一层绵头,产量不多,泥质较嫩,耐火力比紫泥低。绿泥大多用作胎身外面的粉料或涂料,使紫砂陶器皿的颜色更为多样。如在紫泥塑成的坯件上再涂上一层绿泥,可以烧成粉绿的颜色。
紫砂壶所用的原料统称为紫砂泥,其原泥分为紫泥、红泥和绿泥三种,地质特征及成因基本与甲泥一致。质地细腻柔韧,可塑性很强,渗透性良好,是一种品质极优的陶土。与它同类的还有大红泥、乌泥、白泥、本山绿泥和墨绿泥。这些陶土都深藏于岩石层下,杂于夹泥之中。出矿时呈岩石块状,经过摊场风化,成为豆粒颗状,再经细磨,通过每平方厘米200多孔眼的罗绢钢丝筛筛滤,加15%的水拌成生泥块,再经多次捶打,使泥料压缩黏韧,就成了可以用来制坯的紫砂泥。
第三节紫砂壶与茶文化
紫砂壶的兴起是中国茶文化大环境陶冶下的突出成果,同时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变革的必然产物。
明代初期,平民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鉴于连年战乱,从体恤民情、减轻贡役出发,下诏废除团茶,改制叶茶(散茶)。朱元璋的这措施不但减轻了广大茶农为造团茶所付出的繁重苦役,也带动了整个茶文化系统的演变,茶的品饮方式发生根本变化,手撮茶叶、用壶冲饮,替代烹煎方式,由于茶具有了用作案几陈设品的可能,茶事开始讲究器具。
品茗本是生活中的物质享受,茶具的配合却蕴涵了人们对形体审美和对理趣的感受。紫砂壶制作技巧精湛,且与诗书画及金石篆刻结合,雅俗共赏,使人把玩不厌,正好满足了茶文化时代变革的需要。
紫砂壶还有其他茶具所不具备的特性,关于这一特性,《阳羡砂壶图考》一书作了精辟的总结:“茗壶为日用必需之品,阳羡砂制,端宜论茗,无铜锡之败味,无金银之奢靡,而善蕴茗香,适于实用,一也。名工代出,探古索奇,或仿商周,或摹汉魏,旁及花果,偶肖动物,或匠心独运,韵致怡人,几案陈之,令人意远,二也。历人文人或撰壶铭,或书款识,或镌以花卉,或锓以印章,托物寓意,每见巧思,书法不群,别饶韵格,虽景德名瓷价逾钜万,然每出以匠工之手,响鲜文翰习观,乏斯雅趣也。”紫砂器的蕴香特征,至今没有任何物品能够替代。它的外形艺术创作,也至今不衰,仍然保持着蓬勃的创造力。
今人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紫砂壶作为茶具的七大特点:
一、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能使茶叶越发醇香。
二、紫砂器使用的时间越长,器身就越光亮,这是因为茶水本身在冲泡过程中也可以养壶。
三、紫砂器的冷热急变性好,即可以放到火上烧,也可以在微波炉中使用而不会爆裂。
四、传热慢,而且保温,提携无烫手之感。
五、坯体能吸收茶的香气,用常沏过茶的紫砂壶偶尔不放茶叶,其水也有茶香味。
六、紫砂壶的泥色与经常冲泡的茶叶有关,泡红茶时茶壶会由红棕色变成红褐色,经常泡绿茶时,砂壶会由红棕色变成棕褐色。壶色富于变化,使其更具魅力。
七、紫砂有很好的可塑性,入窑烧造不易变形,所以成型时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成各种器形,使紫砂器的花货、筋纹的造型能自成体系。
八、独特的透气性能。泡茶不易变味,而且隔夜茶也不会馊。
正因为如此,紫砂茶具自明清以来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尤其得到文人的青睐,大量文人还参与到紫砂器的创作活动,他们除了邀请大家艺匠特别制作外,大多自己亲自设计外形,由艺人按图制作,再自己题刻书画,运用诗书画印相结合的形式,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追求紫砂器的外在鉴赏价值,从而提升了与茶文化紧密相连的紫砂文化的品位。
第四节紫砂工艺的传承及历代名家
紫砂工艺大师的历史自供春开始。供春又称龚春。正德嘉靖年间人,生卒不详。原为宜兴进士吴颐山的家僮。吴读书于金沙寺中,供春利用侍候主人的空隙时间,向金沙寺老僧学制壶。所制紫砂茶具,新颖精巧,温雅天然,质薄而坚,负有盛名。当时制成的树瘿壶,世称“供春壶”,令寺僧叹服,后以制紫砂壶为业,遂成第一个留下名字的紫砂大师,并被后代的人奉为紫砂壶鼻祖。
时大彬、李仲芬是供春的徒弟。二人与时大彬的弟子徐友泉并称为万历以后的明代三大紫砂“妙手”。时大彬的紫砂壶风格高雅脱俗,造型流畅灵活,虽不追求工巧雕琢,但匠心独运,朴雅坚致,妙不可思。他的高足徐友泉晚年自叹:“吾之精,终不及时(时大彬)之粗也。”徐友泉,手工精细,擅长将古代青铜器的形制做成紫砂壶,古拙庄重,质朴浑厚。传说,徐友泉幼年拜时大彬为师学艺,恳求老师为他捏一头泥牛,时不允。此时一真牛从屋外经过,徐急中生智抢过一把泥料,跑到屋外,对着真牛捏了起来,时大加赞赏,认为他很有才华,于是欣然授其全部绝活,后来果然自成一家。以上四人为第一期时代的紫砂壶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