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史前陶塑
广义上包括实用器和非实用器。狭义上专指非实用器的纯陶塑作品。
实用器可概括为两类:一、整体或某一部件巧妙塑成以动物为主的某种形象:二、在器物上堆塑或雕刻某种形象。以下面几件典型器物为例:
红陶兽形壶。1959年出土于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现收藏于山东省博物馆。此壶高21.6厘米。夹砂红陶质,通体施红色陶衣。呈猪形,圆面耸耳,拱鼻,张口,四足,短尾上翘,耳穿小孔,背装提手,尾根一筒形口,可受水,嘴可注水,体肥壮,好像正在张着嘴巴向它的主人乞讨食物。尽管因实用需要在兽背上加安了一个提手和一个注水口,但仍不妨碍其憨态可掬的生动形象。全器构思巧妙,造型生动,饶有趣味。
人头器口彩陶瓶。出土于大地湾遗址。这件人头瓶高31.8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6.8厘米,细泥红陶。器口是一女性头部,头的左右和后部披发,前额垂一整齐的短发,眼和鼻雕空成洞孔,两耳各一穿孔。瓶腹上施浅红色陶衣,黑彩,画三排弧线三角和斜线组成的二方连续图案,创意独特,造型生动,充满活力,富节奏韵律,显示出无以名状的美感与神秘感,是件罕见的原始艺术精品。
纯陶塑作品史前时代已经十分丰富,主要可概括为人物和动物两类。
陶塑人物可分为人头像、半身像和人体像三种。
人头像最早发现的是半坡遗址的人头像,系用泥巴捏塑焙烧。头作扁平状,脸近方形,嘴、鼻、眼都是用泥片粘附上去的,眼眶内锥刺成洞以表示眼睛,高鼻大耳,双耳下各穿一小孔。头高4.7厘米,连耳宽6厘米,属于仰韶文化。后来在陕西省华县护泉村遗址139号灰坑也出土1件仰韶文化人头像,头作扁椭圆形,眼、鼻、嘴均剔刻而成。在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还出土1件塑绘人头像,脸呈近圆形,头顶平坦,脸部丰满,鼻梁挺直,嘴、眼雕镂成洞孔,头发用锥刺纹表示,整个头部施红陶衣为底色,眉毛、胡须用黑彩描绘,双耳扁平,各穿有小圆孔。高7.3厘米,宽9厘米,厚1厘米。
20世纪70年代在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出土1件属于河姆渡文化的人头像,头作长圆形,颧骨高,眼、嘴用线刻,通高4厘米。70年代末,在河南省密县莪沟北岗遗址第35号灰坑出土1件属于裴李岗文化的人头像,头扁脸方,前额较平,眉脊粗壮,左右相连,深目宽鼻,下颏前突,嘴、眼剔刻而成,年代距今7000多年,是迄今已发现的最早人头像。
80年代中,各地发现了更多的人头像。如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赵宝沟、安徽省蚌埠市淮河东岸双墩遗址、湖南省澧县宋家台、吉林省农安县左家山等遗址都出土过人头像,其中安徽双墩遗址出土的1件距今6000多年的人头像,面部五官俱全,是个儿童形象。在额头正中有一同心圆纹饰,鼻端两侧的面颊中部一对称的呈一字形排列的戳印点纹,每边5点,等距分布,应是先民文身(面)的表现,是件难得的陶塑作品。1984年在辽宁省东沟县后洼遗址出土6件距今6000多年的陶塑人头像,其中一件是女人头像,用细线刻出弯月眉,面目清秀。另一件塑成陶祖(男生殖器)形状,圆形脸,圆孔睛,弯月眉,下颏有皱纹。还有一件为两面人头像,一面为男性,一面为女性。
此外,20世纪60年代初在山东省潍坊市姚官庄龙山文化遗址2号灰坑出土过1件人面像,70年代末在湖南省安乡县汤家岗遗址也出土过1件大溪文化的陶塑人面像。
半身像发现的较少,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黑龙江新开流遗址采集到1件新开流文化的陶塑半身像,呈葫芦形,头呈圆顶三角形。70年代末在宝鸡北首岭遗址下层出土1件仰韶文化的半身像。80年代中期在宝鸡福临宝遗址出土1件仰韶文化的半身像。90年代初,在河北省迁西县西寨遗址出土1件6000多年前的陶塑人体半身像。
人体像出土较多,最著名的是红山文化的“女神像”。
1983年有在辽宁省建平县与凌源县交界的牛河梁“女神庙”遗址出土了一批女性头像和肢体残片,大小有与真人相当,甚至有比真人还大两三倍者。有一件人头塑像的眼窝内还嵌有圆形玉片为眼睛,眼稍上挑,炯炯有神,颧骨较高,大嘴剔刻而成,外咧,颏尖丰满,向前突出,长圆大耳,三角形鼻,鼻孔剔刻成两个小圆窝,脸部丰腴,涂有红彩,头残高22.5厘米,脸高16.5厘米。另外还有许多乳房残块。此处出土的人体像都属于女性,个体大小不等,年龄老少有别,造型丰富,姿态各异。故该处发掘的祭祀建筑遗址被称之为“女神庙”。
另外还有1963年内蒙古赤峰市西水泉遗址出土的属于红山文化的小型人体像残躯,胸部有两个对称的乳房,是科学发掘获得的第一件陶塑裸体女像。20世纪70年代初在浙江河姆渡遗址第三文化层出土1件属于河姆渡文化的小型人体像,捏塑,颧骨突出,眼、鼻刻划而成。这是目前中国发现年代最早的人体塑像。70年代末在浙江省桐乡县罗家角遗址出土1件属于马家浜文化的立式男性裸体全身像,挺胸直背,上肢残缺,两腿短而微屈,腹下两腿间塑有夸张的阴茎和臀部,其年代距今6000多年,应与生殖崇拜有关。1982年在辽宁省喀左县东山嘴遗址出土2件小型陶塑裸体孕妇立像,头及右臂均残缺,腹部圆鼓,臀部肥腴,左臂弯曲手抚上腹,腹下阴部显露。一件残体高5厘米一件残体高5.8厘米。90年代初在陕西省扶风县案板遗址仰韶文化晚期的灰坑中出土了8件小型陶塑人体像,有4件保存较为完整,均戴帽,形体皆小,最大者通高6.6厘米,最小者通高才只有2.7厘米。有1件头戴圆形尖顶帽,鼻梁无鼻孔,圆眼、小嘴、大耳。鼻子和帽子为捏塑,耳为贴塑,眼、嘴、耳孔为戳剔而成。另一件头斜戴平顶帽,蒜头鼻,圆眼,大嘴,鼻为捏塑,眼、嘴戳剔而成,帽子和上肢为贴塑。还有一件裸体孕妇陶塑像,头部和四肢残缺,唯身躯保存较完整,乳房丰满,腹部隆起,腰部曲线优美,体态丰腴。
陶塑动物主要种类有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等。家畜家禽有猪、牛、羊、狗、鸡,野生动物有鸟、猫头鹰、象、熊、豹、猴、鼠、龟、鳖、鱼、蛇、蛙、蟾蜍、蜥蜴、壁虎等等。其形式可分为动物雕塑、动物装饰、动物形陶器等。
动物雕塑中以陶猪出土最多,出土的地点也最广泛,年代可早到七八千年以前,并且其造型都脱离了野猪形态,反映了我国养猪地域的普遍和养殖历史的久远。年代最早的是北京市平谷县上宅遗址出土的1件距今8000年陶塑猪头,造型相当逼真,虽然猪的头部较为瘦长,但还是具备家猪的特征。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遗址出土2件距今7500年左右的陶猪头,造型较简单,眼用剔刻椭圆孔表示,但已突出了家猪嘴短的特征,张口,有圆形鼻孔。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遗址也出土了1件距今约7000年的陶猪,猪头低垂,猪嘴前拱,腹部下垂,作奔走状,长6.3厘米,高4.5厘米。也是具有家猪的形态。湖北省天门市邓家湾石家河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造型更为生动,其造型膘肥体圆,四肢直立却颇富动感,好像在争斗,石家河文化时代较晚,距今只有四五千年,其艺术水平理应比前面几处要高。除了上述几处外,辽宁东沟后洼、河南永城王油坊、浙江桐乡罗家角、辽宁沈阳新乐、山东曲阜尼山、浙江吴兴邱城、辽宁大连郭家村等地也都出土过陶猪或陶猪头。
陶狗出土的较少,其年代也相对较晚。江苏省邳县大墩子遗址出土2件大汶口文化的陶狗,虽然捏塑粗糙,但造型还相当逼真。西安半坡遗址也出土1件陶狗,两眼注视前方,颇为机警。湖北天门邓家湾等石家河文化遗址也出土一批陶狗,有的回首、翘尾,有的昂首、竖耳、垂尾,甚为生动。此外,湖南安乡汤家岗、河南伊川马回营也出土过陶狗或陶狗头。
陶羊以河南裴李岗遗址出土的年代最早,为一陶羊头,羊角大而粗,塑造较简单。浙江河姆渡遗址第四层出土1件陶羊,昂首卧地,作小憩状,神情自然。湖北邓家湾石家河文化层出土较多的陶羊,有肥瘦两类。瘦者昂首,长颈,大羊角向前卷曲,瘦体,直立,垂尾,身前倾。肥者亦昂首,角亦向前卷曲,但较小,颈肥而短,胴体肥圆,短尾斜挺,直立,身前倾。虽没有表现出眼、耳、嘴,但整体造型却很生动,颇为可爱。另外陕西临潼姜寨遗址也出土过陶羊头。湖北京山屈家岭遗址也出土过陶羊。
陶牛目前只在青海省都兰县诺木洪遗址发现1件陶牦牛,安徽省望江县汪洋庙遗址发现1件陶牛头,张口,两个角已残断,为一水牛头。陶鸡出土也不太多,在山西省襄汾陶寺遗址出土1件陶鸡,河南伊川马回营遗址出土1件鸡形陶塑,湖北省均县乱石滩遗址出土1件陶鸡,湖北省京山县屈家岭遗址出土1件陶鸡。湖北省天门市石家河遗址和邓家湾遗址出土多件陶鸡,较为生动。邓家湾出土的母鸡,昂首,短嘴,短颈,躯体肥硕,短尾上翘,立足,形象逼真。陶鸭的出土更少,目前只在湖北省天门市石家河遗址和福建省武平县岩石门丘山遗址发现过陶鸭。
第二节秦汉陶塑
一、兵马俑
兵马俑是中国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一般用于殉葬,秦汉时期最为兴盛。最著名的是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陵兵马俑1974年发现骊山秦始皇陵附近。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向西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墙间空档的过洞中。秦陵内共有3个兵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秦始皇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身高1.7米左右,最高的1.9米。陶马高1.5米左右,身长2米左右,战车与实用车的大小一样。人、马车和军阵是写实手法的艺术再现。秦俑大部分手执青铜兵器,有弓、弩、箭镞、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青铜兵器因经过防锈处理,埋在地下两千多年,至今仍然光亮锋利如新,它们是当时的实战武器。武将俑身穿甲片细密的铠甲,胸前有彩线挽成的结穗。军吏头戴长冠,数量比武将多。秦俑的脸型、胖瘦、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龄有差异。
秦俑彩绘主要有红、绿、蓝、黄、紫、褐、白、黑八种颜色。如果再加上深浅浓淡不同的颜色,如朱红、粉红、枣红色、中黄、粉紫、粉绿等,其颜色就不下十几种了。化验表明这些颜色均为矿物质。红色由辰砂、铅丹、赭石制成。绿色为孔雀石,蓝色蔚蓝铜矿,紫色为铅丹与蓝铜矿合成,褐色为褐铁矿,白色为铅白和高岭土,黑色为炭。这些矿物质都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颜料。秦俑运用了如此丰富的矿物颜料,表明2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已能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这些颜料。这不仅在彩绘艺术史上,而且在世界科技史上都有着重要意义。秦俑彩绘技术也有许多独到之处。一般在彩绘之前对陶俑表面先进行处理。由于陶俑是没有釉的素陶,具有较多的毛细孔,表面不滑润。而彩绘则要求毛细孔不易太多,也不能太少,表面不宜太滑,也不能太涩。为了达到这一要求,陶俑在烧造之前表面似用极细的泥均匀涂抹,并加以压光,减少了毛孔,又提高了光洁度,同时在陶俑烧造之后,似进行了化学物理处理。从陶俑陶片断面观察,也证明了陶俑烧造之前表面曾用细泥涂抹,有的部位不只涂抹一次,陶俑表面还涂有一层薄薄的类似胶质的物质,表面涂胶可使彩绘不易脱落。彩绘技法则是根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方法。一般陶俑的颜面、手、脚面部分先用一层赭石打底,再绘一层白色,再绘一层粉红色,尽量使色调与人体肤色接近。而袍、短裤、鞋等处的彩绘则是采取平涂一种颜色,只是在衣袖与袖口、甲片与连甲带之间运用不同的色调作对比,更显示出甲衣的质感。有些胡须、眼眉的处理,则是用黑色绘成一道道细线。总之,彩绘工序复杂,手法多样,着色讲究,充分显示了彩绘的层次和质感,使雕塑与彩绘达到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其中有些彩绘技法为汉代所继承。
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汉代兵马俑著名的有三处,即徐州狮子山兵马俑、咸阳杨家湾兵马俑以及济南章丘危山兵马俑。
徐州狮子山兵马俑出土于东郊狮子山乡狮子山西约200米的市砖瓦厂采土坑内。1984年12月发现,由徐州博物馆发掘。分步兵坑和骑兵坑两部分,间距约125米。步兵俑坑位于南侧,分别由三条东西长28米、南北宽2米、深0.4~1.05米和一条南北残长26米、东西宽1.65米、深0.1~0.45米的警卫俑坑组成。一号坑前段全部放置站式俑,共516个;后段前端有马4匹,官吏俑1件,木质车(已朽)1件,是这个部队的指挥机构,其后为站式和跪式俑式群。
这批陶俑中有官吏俑、发辫俑、发髻俑、弓弩俑、盔甲俑、警卫俑、跪式俑、甲胄俑、骑士俑及驾车和乘骑之马俑等。坑内陶俑皆西向,周身施白色,领,袖口等局部绘红色。这批陶俑的发现,为研究当时的墓葬制度、兵俑的装备和组成,以及骑兵、车兵的建制和运用等提供了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