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让学生追慕美好——探秘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的育人之道
李帆
2008年7月,当年浙江省高考理科第一名陈琨,奔赴四川地震灾区,成为一名志愿者。
在灾区的日子里,他戴上头盔,清理受灾现场;顶着烈日,搬运钢板,参加安置房的建设;他还到都江堰中学,和当地的学生交流学习、生活的经验。
在谈到自己为什么不顾危险,进入灾区时,他提到了自己就读的高中:镇海中学(以下简称“镇中”)。他说:“镇中三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的存在必须要对他人有意义,否则你就失去了价值。”
就在十多天前,镇中举办高三学生家长会,吸引了北大、清华、复旦等近40所国内知名大学到校设立招生咨询点,供学校的应届毕业生挑选。最终,镇中有31名学子进入了北大、清华深造。
有网友在网络上戏称,“浙江最牛县中——北大清华浙江生,八分之一镇中造”。而在家长眼里.一只脚进入镇中,另一只脚就跨入了重点大学的门槛:
从2001年到2008年,镇中高考的重点率,已一路飙升到91.8%。
校长吴国平,也因此被人称为“连创高考奇迹的校长”。
可是,从这所“奇迹”中学走出来的学生,却一再强调:高中三年,自己和机械的操练、单调的讲解、频繁的考试无缘。陈琨就曾说过:“无忧无虑地畅游在知识世界里的幸福,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毫无保留的给予,还有在校园里担当责任的磨砺——这些无关高考,无关成绩,但它们才是我在镇中三年的全部。”
谈到高考成绩,校长吴国平也是异常平静。他说:“和取得好成绩相比,我更高兴的是外界没把我们当成应试教育的典范。”
给学生打开一扇思想的门
“那真是一切都苏醒了的季节:一切的勇敢、大胆、创造、生机。”回想刚进入镇中的那段时光,浙江省高考外语类第一名王镭说,进入镇中,自己仿佛一下子闯进了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
得益于历史的馈赠,镇中历史积淀丰厚。一千多年历史的大成殿,纪念柔石的柔石亭,还有抗击英军的清军统领裕谦自杀的“泮池”、纪念抗倭名将俞大猷的生祠碑……亭台楼阁,峰回路转,一股文脉之气、英雄之意,弥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里。
可是,刚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们,满脑子都是分数、题目和大学,有多少人去看,或者说去看懂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呢?
2008年毕业的徐梓豪说,上镇中以前,自己是个典型的理科生。只知做题,不喜欢语文,不会思考,整个人处在一个极度的封闭状态中。
徐梓豪的小学是在云南西双版纳度过的。到镇中后,语文老师曲瑾请他讲讲西双版纳。徐梓豪想了半天,说:“那里什么也没有,就是一片树。”
“现在的学生往往缺乏激情,对事物习惯了被动地接受;他们视野闭锁,看不到多彩的世界。所以很多学生看起来很平静,但这种平静是一种粗陋的平静。”校长吴国平说,教育要为这些学生打开一扇窗户,让他们去看,去听,去想,去行,去铸就一种个性的魅力。
每接手一届学生,曲瑾总要让他们写一写身边的校园。作文交上来,无外乎花草树木,楼阁水榭。通常,曲瑾会挑几篇给大家读。然后问:“你们感兴趣吗?”
学生都摇头。这样的校园,和普通的公园有什么分别呢?
曲瑾指着教学楼外的泮池,大声地问学生:“为什么大家的笔下,镇海中学只是一个柔美、宁静的地方?大家看到裕谦没有?看到柔石没有?他们是花花草草能代替的么?”
她说,镇海中学的表面是很柔软的,但内里却很刚强。镇中的学生,就该拥有这样的气质。
“大家看到校园梓荫山后摩崖石刻的四个字了吗?”曲瑾一转身,在黑板上写道:“惩忿窒欲。”
什么叫“惩忿窒欲”?她告诉学生:一个人要有大成就的话,就必须遏制个人的私欲,不能随便发泄不满和怨恨。这种品质,就是镇海中学要给你们的东西,是要陪伴你们一生的东西。你拥有了它,才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才能从平凡走向卓越。
“镇中校园是园林式的,但它有一条中轴线,这是和苏州园林最不相同的地方。”曲瑾说,苏州园林的小桥流水,体现的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的逃避心态;而中轴线呢?那是代表国家、天下的啊!
下课铃响了。学生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即站起来,偌大的教室里,鸦雀无声。走到教室门口的曲瑾一回头,说:你们不下课了?
后来,徐梓豪回忆着,那短短的十几分钟,仿佛是一道电流击中了他的心。
“上了曲老师的语文课,我才发现自己过去的人生多么枯燥,我才知道看东西,就要看到骨子里去。”
他对曲瑾老师说:“你处在一个有限的行为框架里头,却把自己的思想和情趣发挥到了极致,我也要做你这样的人。”
眼界一旦被打开,就会创造出奇迹。从那以后,徐梓豪学会了真正的阅读和思考。苏格拉底、伏尔泰、孟德斯鸠、黑格尔、康德,他都有所涉猎,慢慢地形成了一种自信和判断力,也学会了高屋建瓴地看问题。
他的点滴改变,曲瑾从他的作文里看到了。高中作文,往往是衡量学生思考广度和深度的载体。一次,作文写韬光养晦。很多学生,包括曲瑾都认为,在积蓄力量的时候人是可以低调的。但徐梓豪写道:一个人不应该在民生艰难的时候修身养性。这个时候,需要大刀阔斧的改革,一个人的价值就在于他开放地、主动地参与社会,在于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哪怕是牺牲、哪怕是毁灭,只要是有价值的东西,就应该坚持,绝不退缩。这篇文章,曲瑾一直保留到现在。
“我希望自己培养的学生,都有一种高远的眼界和胸怀。”曲瑾笑着说,她教的学生,爱读书,爱思考,有个性。到了高二,课堂就不是老师的,而是学生的了。
同事跟她开玩笑,说:高一时你的学生多乖,现在变成这个样子,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干。曲瑾说,这就是我要达到的目标啊。“我要引起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看问题的能力,就首先要让他们看到我的问题。”
曲瑾还对学生说,寿镜吾是鲁迅的第一个老师,鲁迅正是因为看到了他的缺点,才成长为鲁迅的。她说:“我就是一个寿镜吾,给你们起一个开门的作用。当你们看到我的缺点时,就说明你们会思考了。我愿做寿镜吾。”
2008年,徐梓豪以浙江省理科第七名的成绩,考入了北大。毕业时,曲瑾对学生提出了高中阶段的最后一个要求:“上大学后,你们要多走一走,让视野更宽阔,让胸怀更阔大。”
不久,她接到徐梓豪的电话:“老师,我要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您和我一起走,好不好?”曲瑾笑了,老师快50岁了,体力不行。但老师答应你:陪你徒步古蜀道,看一看什么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把人类最美好的东西呈现给学生
在镇中的校训里,有“健美”一词。校长吴国平解释说:“它不仅指身体的健康,也指人性向善,人性向美。”
每年春夏之交,正是镇中校园最美的时候。一树繁花,一树绿阴。2008年5月,离高考还有一个月,吴国平信步走到了学校的美术活动室。5个学生正在那里画画,笔下的校园色彩斑斓。
他问几个学生:“你们是哪个年级的?”“高三。”
“是准备考美院吗?”学生的脸一下子红了。原来,这几个学生是高三理科班的学生。因为喜爱美术,一直坚持每天活动课时间画画。脸红了,是担心校长批评:马上要高考了,还有心思做这些?
但吴国平只是仔细地看了看画,说:“画得很好,要坚持下去呀。”后来在教师大会上,吴国平特意强调:对这类学生,一定要鼓励支持。
“我们不要用任何借口,去剥夺学生欣赏美、崇尚美的权利。”当时他说,教育应该把人类最美好的东西强烈而直接地呈现给学生,因为“美中有真,美中有善啊”!
在物理课上,老师周金中给学生讲物理和艺术的关系。为什么这样做?
他说,我就是要让学生知道,物理学不是冷冰冰的,它的内在是追求真善美的。
他给学生看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并且告诉他们,画之所以美好,就是因为它在光线上运用了与物理学有关联的晕涂法。
他给学生看现代画家马格利特的人像画。那幅画里,看人像的前面,居然就像看到人的背面一样。学生们一惊,觉得很怪异。这个时候,周金中就笑眯眯地对他们说:“你们用物理的相对论想-想,如果接近光速的时候,是不是能看到这个情形?”
有关艺术的话题,周金中有机会就向学生提及。他的学生也渐渐学会了在物理中欣赏到美。他们说:“艺术求美,科学求真,两者交融在一起,不可分割。因为美与真,本来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很多学生也因此把听周金中的物理课当成了一种享受。在他的班上,曾经有一个对物理丧失了信心的学生,最喜欢的是体育,最害怕的是物理。听了周金中的课后,他悄悄地对周金中说:“我现在宁愿上物理课,也不愿意上体育课。”
和一些物理老师不同的是,周金中不喜欢用有趣的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他解释说:“用实验让学生感兴趣,不是把情感当作认知的工具吗?教师绕来绕去,只是想利用情感,让学生去做某件事情,或去记住一个知识点。
这太功利了,对学生是一种损失。情感,应该是我们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如果物理学下去,只是让人觉得机械、生硬,一点人情味都没有的话,或者只是依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只是依靠理性思维训练的话,那学生学到后来,肯定没兴趣。”
周金中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学生“将来投身物理,是源于一种对美的追求,而不是单纯地对学科知识的追求”。
他曾经在学校里,给高一学生开《艺术与物理》讲座。能容纳二百多人的报告厅里,坐得满满当当。有个班当时正在上课,只有几个学生在讲座结束时,跑来听了个结尾。第二天,这个班的班委代表全班同学找到他:“周老师,您能不能在我们班再讲一次?”
对听自己讲座的学生,周金中总是告诉他们,我这儿不是培训班,不是你听了就会提高多少分。就像给小树浇水,今天一点,明天一点,是不能立马看出它能长多高的,但总会有些帮助。
有时,周金中也会想象:“十年二十年之后,自己教的学生不一定对某个规律、某个公式记忆深刻,但是他至少对我课堂上那幅《蒙娜丽莎》感兴趣,有印象。”周金中说,这就是教育的潜移默化,春风化雨。
2008年,他带的学生毕业了,-位学生,特地和父母一起来感谢他:“老师,您知道吗?您拯救了我们班的物理。”这个学生,周金中刚接手他们班时,第一次期中考试,物理只考了42分(总分100分)。两年后高考,他的理科综合成绩是265分(总分300分)。
校长吴国平为此常常感叹:在一个人成长的道路上,最需要的是美的阳光,只有美的力量,才能战胜内部和外部的黑暗。知识有大美,人性有大美,情感有大美,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去追慕美好。
美好的感受,是能通过老师传递的。在镇中,郭天彪是小字辈的语文老师。工作之余,最爱读书和行路。每年暑假,他打上背包,一路走,一路写下日汜。有机会,就把自己的感受渗透进课堂。
高一上《边城》,他给学生讲自己在凤凰县城的故事。他说,小城的人很质朴,在饭店里多点了菜,老板就会提醒,不要再点了。
他还告诉学生,在他住的旅店旁,贴着一张红纸,写着凑钱买鸭子,谁捐了多少钱。端午快到了,县城要比赛“抓鸭子”。他记得很清楚,黄永玉排在第一个。最后一个人,捐了5元钱。
“我想让学生知道,那种日常生活里的风俗,那种很淳朴的人心,是和《边城》里面表现的人性美相暗合的。”郭天彪说,现在的学生,说起人性,说起美好,头头是道,但你再进一步追问:什么是人性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十有八九,他们会哑口无言。
郭天彪就对学生说,文学即人学。在文学世界里,就像《边城》一样,有很多温暖美好的东西,多接触文学,你就会对美好和温暖抱有一种热爱和渴望。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对人类精神的拯救更加强悍。”
当时,他上课的那个班,有些学生语文习惯差,甚至看不起文科,说,要不是因为考试,早就不学语文了。可那节课一结束,学生不乐意了:“这节课怎么这么短?”
“只有美好的东西,才能长久地吸引住学生,才能让整个校园充满经久不衰的人性之光。”校长吴国平说,这是自己的教育理想。实现它,需要情感细腻、洞悉人性人情的教师。这样的教师,是会真正赢得学生尊重的。
两年后,郭天彪教过的那个班毕业了,好几个学生选择了在大学里读中文系。离开学校前,学生集体送了他一张卡片,上面写着:“一节课征服了一个班。”
责任与自信,开启学生成长的“金钥匙”“承担责任,人生才有意义。”类似的话,镇中班主任常常对学生提起。
在班主任马昕坪的班上,没有固定的班干部。按照学号,每8个人一组,每周轮流承担班委的职责。
“责任,就是做你力所能及的事情。”刚接手新班,马昕坪总要对学生说,一个人不承担责任,那他的存在就对别人没有意义;因为即使你消失了,也不会影响到任何人,你的价值又在哪里呢?
对开始领悟这个道理的学生,马昕坪从不轻易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