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完善学生的个性评价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支撑多元智能理论的是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着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和知识领域相联系的八种智能:语言智能、节奏智能、数理智能、空间智能、动觉智能、自省智能、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并且认为智能是由同样重要的多种能力而不是由一两种核心能力构成,承认各种智能是多维度地、相对独立地表现出来而不是以整合的方式表现出来,应该是多元智能理论的本质之所在。办学特色的形成,培养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激发学生的独特兴趣,这也从一个层面肯定了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办学特色中对于学生评价的认同,无疑更是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学生要积极开发自己独特的智能,这也完善了对学生的个性评价。
四、引领教师专业的成长
“把握学校发展方向,创出学校特色,这才是一个校长最根本的职责所在。”郑州市金水区龙子湖中心校校长师保林一直在强调校长的作用在于“实行”——特色办学的实行,依靠这种“特色办学的实行”,金水区龙子湖中心校结出累累硕果:金水四中在参加“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主题活动中,成果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最终以全国第一名的好成绩站在了教育部设在北京的领奖台上;在龙子湖第一小学,“书香校园”和“国学经典”相继在校园里实施,“书香校园”不仅仅鼓励广大教师与学生多读书,而且还要求各校建起校长书架、教师专用书架,填充了学生课外读物,并以校长读书带动教师读书,以教师读书促进学生读书,这些举措不仅发展了学校,培养了学生,也让教师专业化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这样的事例不仅仅是个案,而是几乎所有的学校在特色办学的过程中都能够收获到的巨大效益。
(一)在办学特色形成中引领教师学习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风格是一种教学艺术的创造性表现,而这些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都是建立在教师相对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上的,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知识与技能,自己就必须拥有更多的、更丰厚的知识与技能。在办学特色形成的过程中,许多教师从不熟悉学校进行的特色课程到能够熟练地进行特色课程的教学,这其中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只有学习了、掌握了、熟练了,才能够将学习的所得与学生分享和交流。所以,办学特色的形成,也在一定的意义上给予了教师一个学习的机会和动力,引领教师学习。
(二)在办学特色形成中引领教师创新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而且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突破和创新,对一个优秀教师来讲,不仅要知道教给学生什么,更要知道怎么样教给学生才更加有效和合理。所以,教师不仅要善于学习,不断学习,在学习中优化学习,还应该在教学中懂得创新,不墨守成规。办学特色的形成,给予了教师一个学习的机会,也给予了教师一个努力开拓与实践的要求,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创新,才能够让学生更加有效地进入到特色课程的学习中,才能够更好地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与能力。
第三节 影响办学特色形成的主要因素
影响学校办学特色形成的因素有许多,外部因素有教育教学的政策变更、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社会各界的舆论导向;内部的因素有学校文化与历史的积淀、校长的办学理念、教师的特长与特色,等等。
一、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内在需要
两类因素对学校办学特色的影响都是很大的,不过,就当前的教育教学形势而言,影响学校办学特色形成的因素主要还是来自学校自身。
(一)学校历史文化的影响
所谓“办学特色”,应该是先有“办学”,然后才逐渐有“特色”。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应该是有其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办学特色不是一种暂时的、局部的现象,而是一所学校的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是对几年、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来办学经验的不断总结,是经由一代代教育者反复实践凝练出的理性结晶。因此,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形成,离不开它的历史文化传统。
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基础。在学校历史文化对办学特色形成的影响中,文化积淀与文化张力是凸显学校办学特色的最本质的东西,这两者就是学校独特的文化积淀与文化张力的内隐与外显的过程。
1.内隐:办学特色受学校历史沉淀多少的影响
一定的学校文化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孕育而成的,它需要一定的历史性和人文性,并且学校文化不是单一存在的,不是凭空而出的,而是学校成员通过教学、科研和文化实践活动而创造出来的文化财富的结晶。学校文化包括学校群体的价值观和准则、群体道德规范、心理行为方式、作风、习惯、语言符号和校史传统等。
现在,许多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之所以千篇一律,就在于没有自己独特的学校文化,或者说是对于自己学校的历史沉淀缺少必要的挖掘和深度的思考。
任何一所学校一旦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就会因此而成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使学校全体成员在共同的办学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工作作风的统率下,个性化地为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而努力。这也就是所谓的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需要学校历史文化沉淀这个内隐,只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沉淀,才能够使之成为办学特色的基础。
2.外显:办学特色受学校文化张力大小的影响
办学特色的形成不仅受到学校历史文化积淀的影响,也受到学校文化张力大小的影响。学校文化的张力越大,就越能够在办学的过程中,形成办学的特色。这种张力一般表现在特色课程的建设、特色活动的开展、特色教育和特色评价的推行等方面,张力越大、活力就越强。在办学特色的形成过程中,学校应该深化校本课程建设,在开发学校优质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培养师生的科学人文素养,实现学校历史文化保持强盛的生命力。对于形成学校自身办学特色的思考中,应该力争把办学特色和校本课程结合起来,让学校文化产生一种巨大的张力。用学校特色课程来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支持和保障,再用校本课程来强化特色课程完善、研究特色课程教育,并通过校本课程和学校特色展示活动来宣传、提升学校特色,建设学校文化。
学校所要培育的这种独特的办学特色,也正是在遵循办学规律,从本校实际出发,并不断继承、吸收和内化其他学校的办学经验,在顺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过程中逐步培育而生成的。这种文化积淀与文化张力在内隐与外显中不断优化,当这些特色成果渗透落实到学校的各个方面后,最终必将形成一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独特风貌。这必将是我们所追求的办学特色,是我们自身所拥有的恒久的文化魅力。
(二)校长人格魅力的影响
1.校长的人格魅力影响着学校文化
校长个人魅力显现在日常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集中的表现就是校长的个人形象。这种由个人魅力凝聚成的个人形象在很多情况下是不经意的流露或表现,这种无意间流露出的言语或行为,表达出来的是对办学思路的一种阐释,对学校办学特色的一种理解,这些都会在教职员工心中产生一种思维定势,都会影响到教师们的工作思路和教学方式。许多的教育专家将校长的人格魅力表述成为“校长的人格文化”,明确地指出校长应该在自己的灵魂深处能点亮一盏明灯,用理性和常识的“自我”、高尚和纯净的道德意识的“超我”,不断战胜人的本能欲望的“本我”,在不断地反思和自省中,形成一种感染下属、催人上进的人格力量。可以这样说,对于一所学校来讲,学校文化从表层的物质文化到深层的精神文化,都贯穿着校长的办学意图、校长特定的价值观念、办学个性和人格文化。
2.校长的办学思想指引着办学特色
办学特色并非凭空创造,办学特色需要一个富有创新意识、特色思维的校长。
校长是学校管理的决策者和组织者,校长要有特点、有个性,有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这是形成特色办学最关键的因素。也就是说,学校要形成办学特色,关键是要看校长的办学思想是否有特色。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实际上是校长办学思想个性化的表现,可以说,没有特色的校长,很难办出有特色的学校。沿着别人走过的路前进固然更省力,可它毕竟不是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成果,一个唯上、唯传统、唯他人的校长是不可能办出自己的学校特色的。在办学特色形成的过程中,校长既是一位总设计师,又是一位总工程师。校长要将自己在工作实践和思考中形成的独特的办学思想,表达在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中,为学校、自己和教师树立更高的办学目标。只有这样,校长才能带领全校师生把学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不断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
3.校长的工作作风决定着办学效益
校长是办学治教的核心,校长的工作作风、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效益。校长的个性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在对学校的领导和管理上,总会不经意地给学校打上他自己的烙印;愈是作风踏实、个性鲜明的校长,这种烙印也愈加深刻。为了使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效益,校长必须具备战略眼光和创新意识,能从宏观上思考问题、分析情况,确定自己学校的“位置”和“角色”,正确定位。
在此基础上,作为校长还必须要有踏实诚恳、雷厉风行、严谨治教,敢做教师领头雁的作风。校长的工作作风影响着一所学校所有教师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如果一个校长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强烈的事业心,博大宽广的胸怀,开拓创新的意识,实事求是的精神,公道正派的作风,那么整个学校就会松散、缺乏上进心,办学效益也就直线而下了。实践证明,凡是形成特色的学校都有一个工作作风实实在在、性鲜明的校长。
(三)学校办学理念的影响
1.独特的办学理念是办学特色独特性的基点
树立独特的办学理念在办学趋同化的大潮中显得特别重要,因为它是学校办学特色独特性的基点。一所学校要形成或保持自己独有的个性和特色,就需要有一定的独特的办学理念的支撑,而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育的特点是共性明显、个性欠缺,这当然和我们的办学环境约束过紧是密不可分的,同时这也和校长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理念缺乏创新是密切相关的。从这个认识上来说,对办学特色和办学模式多样化的追求,应该从对办学理念的追求开始。这一点,不论是杭州市学军小学,还是北京市古城二小,或者是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小、南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均可以得到印证,人们之所以记住它们,都是因为它们都有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这些办学特色的形成,离不开这些学校的一代或者几代校长们独特而深邃的办学理念。
2.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办学特色稳定性的保证
高品质的学校教育只能来自于正确、先进的办学理念的引导,来自于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坚持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为指导、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的思考。
只有具有“高起点、高品位、高标准”的先进办学理念,才能够顺利推进学校各项工作,促进学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才能保证学校办学特色的稳定性,才会让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更改办学思路、不断地尝试特色教育。
先进的办学理念,应该是坚持以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和特长的发展创造条件;应该是尊重个性差异,在指导思想上要明确学生存在差异、存在个性,认同教师也存在差异、存在特长,在管理中破除单一的思维模式,努力给每个人的个性特长以最优化的发展空间;应该是倡导全面发展,坚持面向全体师生的发展,面向师生发展的每一个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工作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构建适应时代而又符合学生客观实际的教育方式。
(四)教师群体特色的影响
办学特色的形成需要造就一支有特色的富有创新意识的教师队伍,教师群体特色是否鲜明,是否能够胜任特色课程教育,对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
1.教师群体特色是办学特色形成的基础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往往来自这个学校有特长的教师以及他们的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与升华。在办学特色形成过程中,校长必须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的群体特长。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有高质量的教学;只有特色鲜明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个性鲜明和特长突出的学生,才能够地推动素质教育真正落实。所以,我们认为具有良好业务素质并有一定特色能力的教师队伍,是全面育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办学特色形成的力量源泉和重要保证。同时,也正是有了教师群体的特色,校长的办学思想才能够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得以贯彻落实,才能够产生实际的效应,收到实际的效果。可见,教师队伍在教育、教学方面不但要有优良的基本素质,还应具有独特的风格与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