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特色,是学校传统与特色建设中重要的内容之一,育人特色的实践,应从对当前德育工作的理解与认识入手,树立正确的新型德育观念,从而才能准确地进行定位,并确定育人特色的内容、方法与途径。
第一节 育人特色的意义与原则
一、育人特色的意义
纵观学校各项特色的发展历程,可以说均非常重要,但又有所不同。育人特色是学校特色建设中较为特殊的,因为它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的范围广,内容博,途径多,意义重。学校道德教育引导个体追寻与践行德性的基点在于关注人的完整性与生活的完整性,在于维护学生的现实生活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道德创造的丰富性,这是学校道德教育以人本身为目的的真正内涵。为此,学校道德教育要创造出有利于个体道德发展生成的合乎人性的环境,即创造以人为目的的、基于个体的自由、自主、自律、自觉而展开的教育活动,以宽容、健康、快乐、向善的精神展开教育与个体的交往的有效方式。当教育尊重个体自由、自主与自律时,才有可能以相应的方式引导个体德性的养成和对美善生活的追寻,教育才会成为个体建构道德精神、养成德性品质的引导力量与方式。
萧山区益农镇中心小学基于对育人特色这样的理解与思考,一直以来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办学的核心价值观,十分重视学校德育工作,并以少先队工作为突破口广泛开展了实践体验活动,有效地增强了德育的实效性。这是一所具有60年办学历史且少先队工作基础十分扎实的农村小学,从20世纪80年代全国开展的“八五”小星星活动,到“九五”初期的劳动实践活动,以及“十五”期间的雏鹰行动和“十一五”期间的贯彻少先队工作纲要的体验性教育活动等,都开展得有声有色,从而使该校的少先队工作一直走在了省、市、区的前列,跨入了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的行列。“十五”期间,该校根据少先队工作的传统优势,提出了“精心打造少先队工作为依托的德育特色学校”的办学目标。广泛深入开展了以少先队为依托的德育实践活动,手拉手互助活动、红领巾社团活动和爱国主义为主线的“五心”教育活动,等等,凸现出该校的德育特色,2006年被杭州市教育局命名为德育特色学校。德育特色的创建过程也是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提高的过程,同年该校荣获“浙江省示范小学”的殊荣。
二、育人特色的原则
育人特色,是学校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把握时代脉搏的基础上,依托丰厚的载体,在多元的融合之下追求队员内化的自律。育人特色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充实其内涵。育人特色的定位,是有效开展育人特色活动的前提,它一般需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一)德育必须依托丰厚的载体
德育应把以道德为基础的道德实践作为其终极目的,付诸于实践。实践是德育活动的根本特性。育人的实践过程是内含于生活之中的过程,不可能脱离生活,凌驾于生活之上。因此,少先队员需要在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中获得新的感知、体验,从而引导自己达到自我激励、自我完善的崇高境界,而参与的实践活动,就是一种活动载体,这种载体越丰厚,越接近少先队员生活实际,就越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如该校以少先队为依托开展的手拉手互助活动、红领巾社团等活动,正是符合了这样的教育规律。
(二)德育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
在实践中学校领导与教师深深地体会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给学校的德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内容上,现代德育正在拓宽,充实一系列富有时代特色的德育内容。只有时刻把握时代的脉搏,学校德育才会鲜活,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如该校开展的环保教育、诚信教育、礼仪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等都是紧扣时代的脉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相承接,与现代社会文明相一致的。
(三)德育必须强调多元的融合
首先,德育必须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不能总把学生放在“净土”或真空中,而应该放到更广阔的空间中去磨炼,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向社会人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密切配合。其次是强调德育课程的整体性。德育课程的整体性主要指在重视德育的显性课程(主要是思想品德课等知识性德育课程)的同时,深入挖掘德育的隐性课程(主要包括校风、物质环境、管理体制、学校制度等),积极探讨德育的中性课程(主要是除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之外如语文、数学、外语、体育、美育等组成的课程),寻找如何在整体组合的课程中进行德育知识的教育。如该校通过年度德育研讨会、并办家长学校、组建校外辅导员队伍等,加强多元的协调与融合,使德育更具有效性。
(四)德育必须追求内化的自律
“教是为了不教”。德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人的品德的完善,使作为道德实践活动主体的人,能够独立地进行道德理性思维,正确地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自觉地调整自己的道德行为,最终求得心灵的提升和人格的升华。因此,在德育过程中不仅仅依靠教师对道德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少先队员作为德育过程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过程,是师生间的双向交流过程。如该校的行为规范“星级达标”训练和“三项竞赛”活动持之以恒地开展,主要是通过主体的践行、体验、感悟,使道德要求为队员所认同,并内化为自觉的要求,进而达到慎独的境界,这才是我们德育的完美所在。
第二节 特色育人的内容与方法
一、特色育人的内容
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之后,中国共产党十分强调建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认为思想建设决定中国的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它的主要内容,是工人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理论,是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是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适应的主人翁思想和集体主义思想,是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权利义务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是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和共产主义劳动态度,是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革命的理想、道德和纪律。这也就是中国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即社会内容。它是由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决定的。
在特色育人的过程中,我们应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努力构建以“个体发展”为特征的隐性课程、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等三类基本课程,分为低段、中段、高段三个基本时段,构建内容体系、育人体系、规划体系、考核体系为主的四大体系,采取学生评议与教师评议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量化评分与考核评议相结合,每周检查评比与学期总评相结合,学校评估与家长评估相结合的五结合评估方法,多途径、多方位、分阶段落实到每个学生,以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充分发挥其整体效应,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
在特色育人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隐性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三类基本课程的开展,将爱国主义教育、基础文明道德教育、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审美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高科技教育和国防教育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将具体内容按低段、中段、高段分别细分为爱国、守纪、学习、诚信、礼仪、自理、环保、劳动、健美、校外行为十个板块。与此同时,借助营造育人环境、思想道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优良班集体建设、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建设教育网络等六大平台来保障育人过程有序、有效开展。
从客观讲,特色学校是在学校教育实践活动中生成、发展和完善的,需要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不是一任或一代校长所能完成的,需要几任或几代校长坚持不懈地继承、修正、发扬光大。从主观讲,创建特色学校在认识方面经历从自发到自觉,从笼统模糊到具体清晰的过程。特色学校内化为学校文化也需要过程,遵循服从——同化——内化的规律。特色学校的形成具有继承性和过程性,需要长期积累。特色学校一旦形成,必须保持相对的稳定,不应该因校长的更替和师生的变换而改变或消失,应该努力内化为学校文化和师生的追求。因此在德育内容的确立上要着眼于未来,确定一个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体系。
二、育人特色形成的途径和方法
学校道德教育引导个体追寻与践行德性的基点在于关注人的完整性与生活的完整性,在于维护学生的现实生活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道德创造的丰富性,这是学校道德教育以人本身为目的的真正内涵。
(一)育人特色形成的途径
育人的途径是很广泛的,形成育人特色的途径也是如此,但主要是通过德育课程来促成的。
德育课程必须关注个体完整德性的发展,不仅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道德意向、情感体验,形成稳定的情感。通过认知、体验把德育内容带进人的生活情境,与个体的生活经验及其感受联系起来,从而进一步理解价值,体验价值,力行价值,实现良好的道德行为。
1.德育的隐性课程。该课程也称为行为修养课程。学校道德教育要创造出有利于个体道德发展的合乎人性的环境,即创造以人为目的的、基于个体的自由、自主、自律、自觉而展开的教育活动,以宽容、健康、快乐、向善的精神展开教育与个体的交往的教化方式。当教育尊重个体自由、自主与自律时,才有可能以相应的方式引导个体德性的养成和对美善生活的追寻,教育才会成为个体建构道德精神、养成德性品质的引导力量与方式。“它潜移默化、稳定持久的影响特点特别适合德育,因为德育主要是一种价值观、社会意识形态的教育,在这些价值、规范的直接传递中,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拒斥,或者学生即便接受下来,也不一定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信仰。若通过隐性课程则能不知不觉地、比较顺畅地渗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而且影响稳定持久。学校的隐性德育课程按其存在形态来分,主要有两类:一是看得见的自然——物质环境,二是看不见的文化——精神环境。自然——物质环境是一种相对静态的、稳定的隐性德育课程,它包括校园、班级的物质环境。比如班级中的座次排列、设备、光线、色彩、装饰、卫生等,校园的规模、建筑、绿化、卫生状况等。”如该校通过创设人文环境,让学生沐浴书香的校园;创设心灵驿站,让学生找到心灵的港湾。这种校园文化是课堂教学以外的亚文化,是师生所认同、接纳的校园精神、环境、制度与文化氛围,它弥散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根植于师生的心田,潜移默化地感化着、熏陶着师生,让师生自觉地、自愿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规范品行,养成习惯。
积极的文化环境能够激发学生不断学习、进取和创新;消极的文化环境则易诱使学生消极悲观,不思进取。学生长期置身于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便会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它能给人以启迪,催人以奋进,学生的人格、品格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有人说,要让校园成为一首诗,让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能发挥德育功能。这是对学校德育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深刻理解。确实,一个给人美感的花园,一座引人遐思的雕塑,一条催人上进的标语等,都能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从中得到启示和熏陶。该校以地域特征为文化背景,那就是“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潮文化,由此引出了校歌、校训、校徽、校旗、校雕,等等,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校园文化风景线,影响着师生奋发向上。
该校书香校园的创建,为德育活动开展营造宽松的书香氛围。对图书室的存书不断进行添置充实。对走廊过道进行相应布置:在走廊上制作精美的格言警句挂匾,在新教学楼过道布置金沙地科技、文学、书法、绘画园地,在教学楼过道布置家长开放区、心理咨询中心等板块,在校园内张贴宣传横幅和标语,为每个班级统一配置美观的图书架,并利用中餐铃音播放一些经典轻音乐,让全校师生沉浸在浓郁的书香环境之中。
同时,借助学校心灵驿站,完成两大重任:一是为教师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技术支持,通过开展“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系列活动,提高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心育”的理论及技能;二是给少先队员提供心理咨询与训练。在师资培训方面,探索心理育人与德育育人的整合与实践,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去武装德育工作者的头脑,努力促使德育队伍由实践型、经验型向理论型、专家型德育人才的转变。在教师培训实践中,“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摸索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以老师与学员互动为主,以游戏表演、体验感受、角色扮演等为训练形式,强调学员的参与、实践与体验,改变了以往理论说教、学术讲座的传统授课模式,开创了理论培训的新局面。
在辅导训练上,遵循“三轻三重”原则:轻理论,重实践;轻团体,重个体;轻说教,重互动。并努力形成心理健康训练的“五大活动模块”:师生互动、游戏活动、小品表演、角色扮演、体验感受。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对师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