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集哪些具体的事实资料和态度性资料?从哪些侧面去获得并记载这些问题的信息等等。这一方面大体包含两步:
第一步:编写调查提纲。即编制调查具体内容的基本思路。例如要调查小学生课堂行为,调查者首先需要把学生在上课时的行为分解为学习行为与非学习行为两个方面,其中学习行为又可分解为听课、反馈、实践三个方面,然后再把听课、反馈、实践具体分解为一系列可观测的习惯行为和表现。这就构成了关于小学生课堂行为的调查提纲。
第二步:编制或选用调查工具。在调查提纲的基础上,研究者应设计并编制问卷或访谈提纲、调查表格或选择已有的、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各种量表,准备访谈调查时可能需要的录音机等调查工具。
四、拟订调查计划
调查计划是调查工作及其过程的程序安排。主要包括:
(1)调查课题及调查目的;
(2)调查范围和对象;
(3)调查的具体内容;
(4)调查手段与方法;
(5)调查的实施步骤与日程安排;
(6)调查的组织与分工;
(7)调查报告的完成日期。
五、培训调查人员
在实施调查研究法时,仅靠某一研究者个人力量往往是很难胜任的,一般都要根据研究课题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调查人员合作完成。调查人员是整个调查过程的直接组织者、调控者。为了保证调查的科学性、有效性,在选择调查人员时应注意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数量上,要能满足研究课题的需要和其他财力、物力等条件。在质量上,应具有以下三方面品质:其一是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具有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其二是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基础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其三是具有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
调查人员确定后,应组织他们进行必要的培训:
(1)全面、系统地向调查人员介绍课题的情况,使他们明确调查目的、任务、意义、内容、步骤、方法以及调查人员的职责等。
(2)指导他们阅读有关资料,了解课题研究的背景,提高对课题研究的认识。
(3)有意识地组织他们了解、熟悉调查对象,包括调查对象的年龄、职业、范围、知识水平、特征等有关情况。
(4)学习调查技巧,包括统一调查的组织程序,记录方式、要求,如何处理调查中的偶发因素,如何选择调查时间,如何介绍自己及回答被调查者的问题等系列技巧和调查研究的实施程序。必要时可先进行一次小范围的试验性调查。
六、实施教育调查
1.调查前的准备
调查研究前往往要先预约,可通过电话或书信与被调查者联系确定调查时间。为提高调查效果,要尽量选择答卷者较空的时间。如教师学生应选择寒暑假进行,避开学期初和学期末等忙碌时间。当然,也可以在网上收发问卷。
2.寄发或发放问卷
调查者在寄发问卷或发放问卷时要向被调查者说明调查的性质、目的、宗旨,消除被调查者的心理顾虑,使调查保持融洽的气氛,保证调查的顺利实施。
如果是寄发调查问卷的,要附上一个写明回信地址,贴好邮票的信封,写明寄回问卷的截止时间。当然,也可以在网上收发问卷。
3.现场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调查者应严格按照事先设计的调查程序,按统一、规范的标准进行调查,尽量控制各种无关因素的干扰。如调查场所的选择、调查时间的长短、无关人员的参与等。调查应尽量选择在安静、温馨的环境中进行,请求调查无关人员回避,且调查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被调查者的疲劳。妥善处理好调查中的偶发事件。如突然出现停电、或一声巨响等外界刺激,调查对象的不配合或因知识水平有限对提问理解困难等。如采用访谈调查,可使用录音、录像等手段收集访谈资料,但必须征得访谈对象的许可。
4.回收问卷或结束访谈
回收问卷时,如发现没有按时寄回的,可再发一封简短而有礼貌的信催收。如果还未寄回的,可再发封催促信,并附上一份因“恐有遗失”而补寄的问卷,请被调查者再做一份,以提高问卷的回收率。访谈结束时,访问者应检查一下是否已访问所有的问题,并记下访谈内容。如有遗漏或不够清晰,可再访问对方。
七、分析与评价调查结果
调查研究结果的分析评价是调查法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原始资料进行筛选、统计处理分析,最终撰写出调查报告的过程。
1.鉴别、筛选原始资料
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往往是比较零乱的,而且因为每次调查题目较多,导致所获资料较繁多。需要对获得的原始资料进行分类整理、鉴别,筛选出客观、真实的有效资料。
2.数据统计与分析
(1)数据转化。在访谈和问卷调查中所得的资料,通常是非数据性的资料,需要将其转化为定量分析的数据。
①计数法。定类回答和定距回答的答案通常用计数法进行统计。即把回答同一答案的人数加起来,就可分别统计出不同答案的回答者的人数及百分比。
②加权记分法。定序回答的答案,通常可采用加权记分。如调查小样本20人回答“你常常给孩子买课外读物吗?”这一问题时,回答经常的10人,回答偶尔的有6人,回答几乎不的有4人,这三级答案分别记3、2、1分,则20人对这一问题的加权分是10×3+6×2+4×1=46分。而对一些不能量化的描述性资料,可进行归类,并作出定性分析。
(2)谨慎解释调查结果。因为调查研究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各种无关因素的干扰较难控制,因此,在作调查结果的解释时,需特别慎重。要避免两种倾向:
①将样本结论不恰当地推广到任意总体上去。样本结论要能推广到总体,需建立在样本能代表总体,即样本特征与总体特征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如果抽样方法不当,样本容量不够大等都易导致样本代表性的缺失。例如“中华英才网”2002年10月29日发布的“国内22个城市9月薪资排名”,标明南京市民平均年薪为32283元,但南京市统计局的资料表明,2001年南京市民平均年薪仅1.4万多元,如果2002年增长10%,也仅1.54万元,为什么两个数据差距如此之大?原来“中华英才网”在南京600万市民中仅抽取804个样本,且一半以上的受访者为在外资企业工作的高学历者,样本容量偏小及缺少代表性导致“中华英才网”调查的失实。将相关关系等同于因果关系。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有本质的区别。相关关系是指对象、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而因果关系是由一因素必然引起另一对象的变化。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许多现象通常会相伴而生。如家庭环境与小学生创新意识有一定相关,但这不能说明,家庭环境是决定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因。因为在家庭环境这一因素对小学生创新意识发生影响的同时,其他因素如小学生的先天基础、兴趣爱好、学校及教师的鼓励与引导等许多因素都在同时发生作用。调查研究无法排除这些因素的干扰。因此,不能轻易确立家庭环境与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因果关系。
3.撰写调查报告
这是调查过程的终结,是在对资料的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以书面形式形成的研究结论。调查报告的撰写应遵循相关的撰写原则和体例,本章第四节将有详细的介绍。
第三节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
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是教育调查中采用最频繁、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调查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的优点与局限
问卷调查法是以统一设计的问卷为基本工具,且由被调查者书面回答问卷作为主要资料的,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它具有下列优势:
1.标准化程度高
这不仅表现在调查工具即问卷的标准化上,也表现在调查过程的标准化与调查结果的标准化上。被调查者的答卷较少受调查者主观意识的影响,所获得的结果也便于进行量化的统计与分析。
2.被调查者较少顾虑
问卷调查一般不要求被调查者署名,可以消除被调查者回答某些较敏感的问题的思想顾虑。例如小学生对班主任的真实情感、教师对学校管理层决策的真实想法等。从而使调查的结果较为客观与真实。
3.调查效率高
与访谈调查比较,问卷调查可以用较少的时间向更多的人做调查,工作效率高。
当然,问卷调查法不是完美无缺的。也存在着由调查法的固有的属性所决定了的局限性。其一是当被调查者缺乏合作的诚意或为了迎合主流意识不作实事求是的回答时,调查的结果就不真实;其二是当问卷的设计不规范、不科学时,调查者尽管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却难以进行科学的归纳、分析与整理;第三是问卷调查的程序一旦启动,调查者很难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问卷。调查者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
二、问卷的设计
如前所述,问卷设计的规范性与科学性是问卷调查法成败的关键。即使是访谈调查也应事先设计好访谈提纲或调查问卷。问卷的设计是调查研究法的关键所在。
1.问卷的结构
一份完整的问卷,通常应包括标题、指导语、问题三部分。
(1)标题。标题是问卷主题最高度的概括。每份问卷都应有简明扼要的标题来反映主题。标题不宜太长,要能反映出调查对象和内容,并以陈述句的形式表达。如小学生课业负担调查;小学儿童推理能力发展的调查;关于儿童注意品质的性别差异的调查等。
(2)指导语。指导语一般均安排在问卷的卷首。它既是向被调查者介绍问卷,又起着沟通调查者与调查对象之间的思想,使调查顺利实施的重要作用。因此,编写时既要简明扼要,又要全面清楚;既对调查对象提出要求,又要体现感谢之意。对于复杂、困难的内容,可举个例子加以说明,并鼓励被调查者作答。具体应包括以下内容:第一,调查目的和价值,并说明被调查者作答的重要性。第二,填写说明,以避免因调查者不明确回答方式而影响了调查结果。第三,研究人员向被调查者保证,他对所有回答都是保密的,并表示感谢以解除被调查者的顾虑,使调查结果更加客观、真实。第四,在指导语的末尾签上调查者的姓名,这既显示了调查者的诚意,又能有效提高回收率。第五,对教师与学生的问卷的指导语有应有所不同。例如谢春凤为北京一师附小的《小学快乐教育实验研究》所设计的教师问卷如下:
尊敬的老师:为了促进学校教学工作上新水平,为了我校的快乐教育实验获得更大的进展,我们设计了下述问卷。请您认真阅读每一道题目,并给予回答。谢谢您的合作!我们对您的回答结果保密。答题注意事项如下:
①如无特别注明,每道题请只选择一个答案;
②备选答案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请选择您认为合理的答案;
③请给合理的答案划钩;
④请勿遗漏所填项目;
⑤本问卷不计姓名和分数,请您填写自己的真实想法。
谢春凤所设计的学生问卷是这样写的:
亲爱的同学:请你按要求认真填写下述问卷,回答呈现给你的每一道题目。看清题目,思考清楚后再回答,谢谢你的合作。我们对你的回答结果保密。注意事项如下:
①每道题只选择一个答案;
②给你提供的答案没有正确、错误之分,请填写你认为合适的答案;
③给你认为合适的答案划钩;
④不要遗漏题目;
⑤这份问卷不是考试,不写名字,不计成绩,只是了解情况。
读者不妨细细体味这两个指导语的异同。
(3)问题。问题是问卷的核心部分,问题设计得如何决定着调查研究的效果。提什么问题,如何提问,提多少问题,都值得细细斟酌。
2.题目的设计
题目的设计应包括问题和答案的设计两方面。这里先谈问题的设计。
(1)问题的制订。问题的制订包括问题的内容、数量、提问的方式等。如不仔细注重每一个细节,问题就不能很好地为研究者提供必要的数据。因此,必须考虑以下因素:
①反映被调查者的性别、年级、班级等基本情况的内容可直接填写,而不必以问题的形式出现。
②除了少数几个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背景或统计信息的题目外,其余问题均要与研究问题密切相关。
③问题表述要清楚、明确、不含糊,防止产生歧义,应避免使用模糊的、专门性的术语、行话等。如“你认为自己的心理素质好吗?”等。
④在一个题目中只能包含一个问题,不能同时问两个问题。如“你赞同对学生进行竞争性较低的测验和实施教师等级制度吗?”“你喜欢画画和唱歌吗?”“你认为自己学习成绩差的原因是学习不努力和贪玩吗?”。
⑤问题不能带有明显的导向性。题目不能隐含着某种假设或期望的结果,不能暗示着某种带有偏向性的回答。如“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要吗?”“学生在考试前都会有焦虑症,你在考试前也焦虑吗?”等。
⑥尽量避免那些可能使调查对象产生心理顾虑或带来社会职业压力的问题,更要避免问题刺激被调查者,以免伤害他们的感情,使他们受窘或引起抵触情绪。如“你的家庭和睦吗?”、“你的月收入多少?”、“你对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纪律的控制感到困难吗?”等等。
⑦所提问题要与答卷人的信息背景相适应。对不同的对象提问内容和方式都应有所区别。因此,家长问卷、教师问卷、儿童问卷是不同的。
⑧避免“社会认可效应”。所谓的社会认可效应是指被调查者按照社会规范、社会期待的反映进行回答,而不反映出自己的真实观点。如“你热爱自己的学校吗?”“遇到有人偷东西你会立即去抓捕吗?”受调查者往往会按照社会规范予以正面的回答,虽然这不一定是他最真实的回答。
⑨题目不宜太长、太难。宁可用两个或更多的短句、简单句,而不要用一个复杂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