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来浙江高速公路以每年新增三四百千米的速度快速延伸,五年累计建成通车高速公路1566千米,超额完成本届政府新增里程1000千米的目标,使浙江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达2651千米,省内成网、与周边省市贯通的全省高速公路网络骨架已基本形成。
全省建成绿色通道17370千米。其中:高速公路2000千米,国省道5000千米,县乡道10000千米,内河航道370千米。此外,县乡公路平均每年建设2000千米绿色通道。
浙江乡村康庄工程路基、路面建设改造累计完成6万多千米,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级公路通村(行政村)率、通村公路硬化率再创历史新高,分别达96.2%和94.4%,共有63个县(市、区)实现行政村通等级公路率、通村公路路面硬化率“双百”目标。近五年的乡村康庄工程直接、间接惠及全省3000多万农民。
2.“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使农村面貌得到改善,城乡差别有所缩小
全省累计用于村庄整治建设的资金达到400亿元左右,其中市、县、乡财政资金投入超100亿元,省、市两级已命名表彰的示范村358个,基本完成建设任务的示范村430个,基本完成整治任务的村庄4220个。结合“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浙江省积极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9%,卫生厕所覆盖率达82%,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率达到63%,无害化处理率达到35%,农村环境卫生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六)生态环境建设稳步推进,全省生态环境支撑能力继续处于全国前列
“十五”以来,特别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生态省建设重大战略决策,以及开展“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以来,浙江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迈出重大步伐。在全国率先实施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制度,围绕水体、大气、森林等生态环保基本要素,以因素法和系数法为基础,通过奖惩分明的考核激励机制,把生态补偿与扶持欠发达地区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财政转移支付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和完善了浙江省省对市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体系,通过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推动各地的科学发展,促进了全省区域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基本得到有效控制,工业产品的污染物排放强度逐年下降,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整治有序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全省环境质量基本稳定,局部地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省生态环境支撑能力继续处于全国前列。
(七)积极推进城乡文化体育均衡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日益繁荣
近年来,浙江省各级政府加大对公共文化体育事业的投入,在省政府“建设文化大省”、“建设体育强省”等相关政策的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公共文化体育事业建设活动,文化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日益丰富,各项公共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逐步改变了文化事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称的局面。人均文化活动设施面积从2004年的4.5平方米增加到2007年的6平方米,年均增长10%,人均文化事业费从2003年的19.6元增加到2007年的45.3元,年均增长29.2%,大大高于同期GDP增速,也高于同期财政支出增速,人均体育事业费从2003年的21.5元增加到2007年的32.5元,年均增长率为10.9%,与同期GDP增幅基本持平。从全国比较看,浙江省各项主要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指标均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全国各省市的前列。如2006年人均文化事业费浙江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人均图书馆藏书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倍,人均购书费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9倍。人均体育活动场地增长较快。2006年底,全省共有全民健身设施数23354个,总面积7058941平方米,人均0.15平方米。省、市、县三级(公益性)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全省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90个,藏书量达到2323万册;群艺馆12个、县级文化馆87个;乡镇文化站1483个;文化系统管理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县级以上博物馆73个,文物业藏品数量882105件;县级以上电影院190个。
同时,加大对基层特别是农村基层文化体育活动的投入,开展了一系列面向基层的专项文化体育活动,“十五”期间全省各级财政投入农村文化建设11.23亿元,人均文化经费7.8元。农村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全省行政村有线电视和广播覆盖率分别达90%和98%,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覆盖率分别达98%和84%,乡镇文化站(中心)和行政村文化活动室的覆盖率分别达54%和55%。农村基层文化队伍不断壮大,全省农村活跃着1300多支电影放映队、1万多支业余文体队伍、400多家民间职业剧团、近2.5万支业余文体队伍,集聚了51.4万名业余文体骨干。自2006年起,全省实施了“万场演出进农村”、“万册图书送农村”、“万场电影下农村”的文化下乡“三万工程”。
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系列工程,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目前,全省已有18个县(市、区)和262个镇乡通过了体育强县、强镇验收;村级体育俱乐部达到5000多个,建设文化体育活动阵地250万平方米。有效缓解了基层文化体育活动滞后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了提升了基本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均等化水平。
(八)基本食品与药品安全服务基础项目建设成效显着,均等化水平较高
近年来,通过食品安全“三网”和农村药品安全“两网一规范”建设。极大地提升了浙江省基本食品与药品安全服务均等化水平,缩小了城乡之间基本食品与药品安全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差异。通过日常抽检和监测为公众提供基本食品与药品安全数据,引导公众购买安全食品和合理用药。通过为公众提供基本食品与药品安全宣传教育服务,提高公众的食品与药品安全意识,掌握食品与药品安全知识,降低了食品与药品安全的风险。
根据对全省7500人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消费者对食品与药品安全现状感觉满意。59.8%的消费者对当前食品与药品现状感觉满意和比较满意,其中满意占13.3%,比较满意占46.5%,不太满意和不满意仅占3.4%。表示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消费者城市比农村高一个百分点,城市为60%,农村为59%,但表示满意的比例农村比城市高4.7个百分点,满意度上农村比城市略高。说明农村与城市基本食品与药品安全服务均等化几乎没有差异。
(九)社会公共安全服务均等化取得明显成效
1.农村地区社会公共安全服务水平逐年提高
近年来,为解决浙江省广大农村地区公共安全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保障农村警务战略的实施,财政加大了对农村公共安全设施以及公共安全防范力量的投入,调整农村公共安全服务供给不足与部分城区公共安全服务供给过剩的矛盾,有效地解决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安全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农村地区以及城郊结合部居民的安全感。
例如,杭州市萧山区政府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农村警务站建设,为全面实现农村警务战略,提高农村地区群众的安全感提供了基本保障。当前,全省各农村地区根据各地地理、人口、经济、交通、治安等情况,在对各镇、各村状况综合研判的基础上,坚持“必要和合理”的指导思想,按照“治安较为复杂、经济实力较强,出租私房与流动人口较多的村单独建站,治安状况或经济实力一般、位置相邻的2~5个行政村组合建站”原则,选择交通相对便利、群众办事方便、办公用房保证的地点,建立农村警务站网络。萧山区公安分局的农村警务站模式符合浙江省农村基本公共安全服务的需要,已经在浙江省农村地区,特别是在县域经济相对发达的农村地区推广。
2.外来人口管理和服务的理念和机制不断创新
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犯罪的预防和控制,缓解因外来流动人口犯罪对社会公众安全感的影响。数据显示,浙江省流动人口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高位运行态势,但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通过流动人口就业、居住、子女就学、维权等环节上下工夫,使流动人口能够在流入地安居乐业,享受到其所参与的经济建设成果,增强了他们对浙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如部分地区实行的“新居民事务管理局”是近年来探索外来人口管理方面的一条新路。据《2006年度中国农民工满意度报告》,有54%在浙江的被调查者愿意继续留在目前打工的城市,为各省市最高。这种高认同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浙江省流动人口违法犯罪。2001年抓获的流动人口犯罪嫌疑人占全部流动人口比为9.4%,2005年下降到5.7%,2006年为6.7%。而这一下降比率是在浙江省流动人口每年以20%速度递增的情况下取得的。
3.弱势群体的救助、关爱及其犯罪矫正措施进一步落实
近年来,浙江省各级社会综合治理部门、公安机关、刑事司法部门以及社区共同开展对刑满释放、缓刑、解除劳教、吸毒人员,特别是有违法犯罪前科的青少年帮教和社区矫正措施,为他们提供这项基本的公共安全服务。从目前情况看,新型的社区矫正机制已经逐步投入运行,且成效显着。
4.城乡应急管理机制建设不断完善
近年来,浙江省公安机关为适应动态社会治安环境的需要,加强指挥中心建设,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省、市、县三级公安指挥网络。2003年全国第二十公会议之后,为有效整合警力资源,浙江省各地公安机关调整了机构设置,实现了县、市级公安机关110、122、119的“三台合一”。根据《浙江省公安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全省110报警服务台的接警数量已经从2000年的139.3万起增加到2006年的399.8万,年增幅为26%左右。
(十)安全生产状况总体稳定
近年来,浙江省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建立了全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并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完善、深化专项整治、强化重大危险源管理以及资金投入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保持了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的基本稳定。2005年全省各类事故、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与2004年相比分别下降17.5%、11.6%和28.6%,实现了省政府提出的三个“零增长”目标,安全生产状况总体稳定且趋于好转。
虽然,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改善,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1)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差距仍然很大、师资队伍的“马太”效应日趋明显、义务教育上的“数字鸿沟”正在形成、义务教育的负债也加剧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压力。从生均预算内经费看,1999年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最高县(市、区)(899.8元)是最低县(市、区)的1.8倍,2005年这一差距扩大到了5.5倍。初中2005年最高县(市、区)与最低县(市、区)之比为3.2倍,这一比值1999年仅为1.5倍;从生均公用经费来看,全省11个地级市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比值2003年分别为2.9倍和3.4倍,2005年则扩大到4倍和4.1倍。2005年全省农村小学和农村初中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分别为3447元和4600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77元和571元。
(2)就业形势严峻,进一步加大浙江省统筹城乡就业问题的难度和复杂性。未来二十年,浙江劳动年龄段人口规模总体呈扩大态势,增长速度快于总人口增长,劳动力总体性供大于求和结构性紧缺矛盾相伴而行,劳动力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不完全相适应,“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一方面,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工种和熟练工种难以招收到合格的劳动者;另一方面,一些非技术工和非熟练工一旦失业,就往往难以实现再就业。加上就业弹性系数逐年降低,导致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就业困难群体由“4050”人员向“2030”人员扩散,省内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和城镇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难等问题会更加突出,研究生就业难已初见端倪。同时,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尚不完善,公共就业服务还不能满足需要。随着浙江省城市化进程加速,失地农民会越来越多,城乡一体化后取消城乡户籍制度的限制,把过去农村隐性失业问题变成城市显性失业问题,导致失业率上升,增加统筹城乡就业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