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6800000014

第14章 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保障体制与机制研究(3)

1.政府对义务教育投入的增幅农村高于城市,城乡生均经费差距进一步缩小

从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增长幅度上看,无论小学和初中,都呈现农村高于城市的现象。1999-2005年小学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年均增长了18.6%,超过了同期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其中,农村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的年均增长幅度为19.9%,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同期农村初中生均事业费的年均增长幅度和全省平均增长幅度分别为19.5%和18.9%。城乡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在小学和中学都呈现缩小趋势。

从公用经费标准上看,2003年根据各地财力,分三类制定了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定额标准,浙江省将分地区制定的公用经费最低标准统一提高到230元(小学)和330元(初中)每生每学年,2007年又分别提高到300元和450元,公用经费底线进一步提高。

2.区域、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学历合格率差距逐渐缩小

教师是义务教育重要的参与者之一,教育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素质。浙江省教育部门采取了优秀教师支教、区域集团化办学、网上名师资源共享工程、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计划,把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教师素质提升作为重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999年浙江省小学专任教师合格率94.34%,2006年上升到99.23%,同期初中专任教师合格率由91.31%上升到98.73%。

3.采取多种措施,改善欠发达地区、薄弱学校办学条件

针对农村教育设施落后的情况,结合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食宿改造工程”以及“万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先后对农村学校的水井、厕所、宿舍、操场进行了彻底整改,改善了农村学生的食宿条件,更换了不规范课桌、黑板,配置了多媒体设备,使得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与城市学校差距进一步缩小。从2005年开始实施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累计投入36亿元,新建和改造学生公寓和餐厅279万平方米,有176万名家庭经济困难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获得免除学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的资助,为89.5万名家庭经济困难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了爱心营养餐,有21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接受了素质提升培训。

4.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2005年浙江省补助欠发达地区2000万元用于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为27个经济欠发达县的农村小学和教学点配备了2400套放像设备和21万张课程改革DVD光盘,全省有98%以上的县市区建立了教育城域网,网络覆盖了绝大部分城镇中小学及部分农村学校,300多所学校建立了校园网,大大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受益面。

5.采取多种措施,真正保障弱势群体接受高质量义务教育的权利

通过实施“教育券制度”、“爱心基金”等多种制度,关注弱势群体,开展扶困助学,目前受资助学生比例约为在校生数量的10%,同时,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每周2~3餐标准为5元的营养餐,保障学生健康发展。

在各项促进义务教育均等化政策的实施下,浙江省义务教育完成率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显着上升。1994年,浙江省义务教育完成率仅为73.74%,2003年上升到94.21%,2007年在全国各省区率先达到了义务教育高标准100%的完成率。

(二)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保健制度,城乡社区卫生已成为公共卫生服务运行的重要平台

早在2001年,浙江率先在全国实施并完成了卫生监督执法体制和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非典”之后,加快建成了公共卫生“五大体系”(应急指挥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公共卫生信息报告体系)。依托这些体系的支撑,一个网络化、高效率的公共卫生体系已初步建成。截至目前,全省共建立了省、市、县三级,102家卫生监督机构;以县为单位“四苗”和乙肝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以及霍乱、鼠疫、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等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得到了有效控制。

全面加强覆盖广大农村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把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近年来,省级财政逐年增加卫生事业转移支付资金投入,并将新增资金重点用于支持农村卫生事业发展,2007年省级财政共安排农村医疗卫生方面的资金52亿元。实施“农民健康工程”,直接面向农民提供三个方面、12个项目的公共卫生服务,保证农民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保证农村重点人群享有重点服务、保证农村基本卫生安全。省财政每年转移支付达5.5亿元,全省农民年人均受益在45元以上。

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设施和装备建设,基本完成全省乡镇卫生院“新六件”的配备。在全国率先实施了乡镇卫生院危房改造工程,全省累计投入改造建设资金16.1亿元,改造乡镇卫生院2018家,卫生院标准用房净增239万平方米。在此基础上,全省又投入3388万元,扶持28个经济欠发达县(市、区)的农村卫生基本装备。同时启动“200强中心卫生院”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对1.3万个村卫生室(占总数的63.53%)实行了乡村一体化管理,加强了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网底建设,浙江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公共卫生机构也将服务网络延伸到乡村,截至2007年12月底,浙江省已有72个县级卫生监督所共设立了297个乡镇派出机构,占全省县级卫生监督机构总数的80.9%,覆盖了全省近2700万农村人口,基本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卫生监督执法网。

建立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制度,每千农村居民拥有责任医生数已达0.8人。全省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任务落实率达到87.6%,各类公共卫生项目指标较项目实施前都有明显提高。比如儿童规划免疫“五苗”全程接种率由93.6%提高到98.7%,肺结核病规范管理率由90.9%提高到95.9%,精神病人综合管理覆盖率由61.7%提高到91%,食品从业人员体检率由88.4%提高到97.5%,重点传染病监测合格率由91.8%提高到98.6%,儿童系统管理率由86.6%提高到92.8%,产前检查率由92.9%提高到98%,产后访视率由91.4%提高97.2%。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有了较大的改善,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率达93%,农村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58.8%。

城乡社区卫生已成为公共卫生服务运行的重要平台。在城市,一般以街道为单位设置一个社区服务中心;1.5万~2万人口设置一个社区卫生法服务站;每1000~2000个居民配备一个全科医生,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连续、综合的卫生保健服务。在农村,整合农村卫生工作中的关键要素,将全科医生、合作医疗、乡村一体化管理有机结合,完善服务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行双向转诊断、农民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设立家庭病床,采取“住村医生”、“联村医生”和“责任医生”等形式,已初步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送医院,健康进家庭”的社区卫生服务新格局。

(三)统筹城乡就业成绩显着,就业总量稳步增加

这两年来,省委省政府加快了统筹城乡就业试点的步伐,把统筹城乡就业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纳入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兼顾城市就业与乡村就业,把两者作为有机整体看待。开始打破了城乡就业二元结构,取消地域、身份、户籍等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限制性政策;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和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制定了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规则;实行了城乡统一的劳动用工制度,加大了城乡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逐步形成了城乡就业良性互动的局面。2005年末全省城乡就业人员达到3100万人左右,其中城镇就业人员达到904万人。2003年、2004年和2005年全省新增城镇就业岗位分别达53.4万个、61.6万个和66.9万个,帮助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分别达33万人、36万人和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控制在4.2%、4.1%和3.7%。

(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均等化程度已经走在全国前列

浙江省十分重视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建设,率先在全国打破城乡分割与户籍壁垒,构建了一个涵盖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户”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养老救助、就业援助和法律援助等在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在最低生活保障方面,做到了“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应退尽退”,截止到2006年底,全省共有“低保”对象62.91万人,全年低保支出60790.28万元,其中农村低保对象53.98万人,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为149.65元/人,全年支出55100万元。在集中供养方面,五保人员集中供养率由2002年的29.8%提高到94.3%,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由33%提高到98.8%。

各项专项救助工作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教育救助方面,2005年全省资助困难中小学生50.7万人,其中扩面新增23.7万人。在医疗救助方面,所有的县(市、区)都出台了当地的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全面实施“零起点”医疗救助,对困难群众自负部分实行“零起点”按比例救助,做到与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的无缝衔接。从2004年到2007年9月底,全省通过资助参加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门诊、住院等形式,救助困难群众311万人次,支出救助金6.13亿元。仅2007年1-9月就救助了95.5万人,支出救助金2.04亿元,达到当年地方筹资总额的75.6%。医疗救助工作的开展,较好地缓解了城乡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和看不起病的问题,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在灾害救助方面,初步形成了省、市、县(市、区)、乡镇救灾应急预案系统,在全国率先探索避灾工程建设,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目前已建成避灾安置场所3000余个,可安置灾民120余万人。建立了“最低收入家庭提供廉租房、中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房”的住房保障制度以解决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截至2006年,共建设经济适用房1742万平方米,受益家庭20多万户。截至2007年,全省累计58个县市建立了廉租房制度,累计筹集资金11.9453亿元,通过廉租房制度保障低收入家庭住房26076户,住房保障制度圆了很多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梦”。

初步建立了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一些地区的社会保险制度已经延伸到乡村,社会保险待遇与支付能力持续增强。通过推行“低门槛准入、低标准享受”的“双低”模式,把社保“扩面”的重点转移到非公企业和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全省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2007年底参保人数分别达1076万人、855万人、585万人、1003万人和505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和发放水平居全国前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目前的参保人数约450万人。

土地被征用人员近几年采用“即征即保”的政策,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目前参保者为291万人。2007年底全省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9%,人均筹资标准达到90元,五年来农民实际报销医疗费用54亿元,共有2766万人次受益。建立参合农民每人每两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制度,有2416万参合农民享受了免费体检。正因为如此,浙江省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要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民生目标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日益得到了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浙江省在社会保障领域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

(五)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的延伸和覆盖,极大地推动了公共基础设施服务的均等化趋势

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来看,浙江省的投资规模和力度已经连续五年全国第一。特别是,交通建设“六大工程”、加快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万农民饮用水、乡村康庄公路、万里清水河道、千万农村劳动力培训等工程建设,大大促进了浙江省在公共基础设施服务领域的全面建设和均衡发展。

1.全面建设、惠及全省的交通建设“六大工程”和“乡村康庄工程”

近五年来浙江实施干线畅通工程2.86万千米,其中:国省道新改建5010千米、大中修4431千米,省县道路面改造6161千米,乡道路面改造5835千米,安全保障工程7270千米。全省乡道以上公路全部实现路面硬化,县道以上公路安全设施基本完善。

截止到2007年底,全省公路高级、次高级路面铺装率达到89%,位居全国各省区的首位。经过建设和改造,浙江省内的所有交通干线基本实现了畅通化运行,差等级公路问题基本解决,各区域的交通运行质量在明显提升基础上趋于均等化。

同类推荐
  • 竞争优势:浙江产业集群演变和发展研究

    竞争优势:浙江产业集群演变和发展研究

    本书回顾和分析了改革开放30年以来淅江经济发展的奇迹。全书运用产业集群及相关理论,对浙江“零资源”的产业集群、纺织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的互动及台州、温州等地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考察了浙江10多个产业集群的发展的相关性,揭示了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及内在机制。
  • 破冰

    破冰

    在金融改革的进程中,如何有效防控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是深化改革成败的关键。作者在对我国金融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革中应该特别注意的6个风险。其中包括:总体债务水平提高隐含的潜在风险;产能过剩加大的企业债务风险;房地产市场分化加剧形成的系统性风险;地方政府过度举债所造成的还本付利风险;网上银行与虚拟货币可能造成的风险;财政金融问题交织出现的综合风险。应该说,这6个风险的确是制约我国金融改革的主要障碍,也是金融改革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作者据此所提的一些具体看法和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高度关注。
  • 创业农民

    创业农民

    本书是中国农民创业致富的调查报告。作者实地考察了返乡农民工创业企业80余家,走访了返乡农民工家庭60余户,选择了其中那些具有价值的新观念、新思路和最佳实践心得浓缩成本书内容。
  • 零售经营实务

    零售经营实务

    从百货商店到超级市场,从专卖店到自动售货机,零售业的每一次变化都带来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革,随着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本土化进程的深入,零售业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魅力。全书共分九章论述了零售业的概况、零售战略规划、零售区位选择和店铺设计、零售经营的商品管理、零售销售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连锁商店的经营管理、超级市场的经营与管理等。
  • 冰与火的洗礼

    冰与火的洗礼

    本书的写作是基于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多次对民营企业所进行的调研和访谈,同民营企业家进行的亲身接触,以及多次会议和论坛。融汇了民营院两年多来所积累的大量资料,并加入了自己的观点和评论,以期从更深的层次、更全面的方位,展现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心路历程”。
热门推荐
  • 江山为聘,二娶弃妃

    江山为聘,二娶弃妃

    他出生时被命定为天煞孤星,刑克六亲,凶恶残暴,孤鸾寡宿,寂寞之命。三岁那年,克死生母,一双黑眸一夜之间换成蓝眸,举国震惊,视为妖孽。六岁那年,克死长兄,帝君大怒将其囚禁深宫。七岁那年,克死幼弟,帝君将其逐出皇宫,离群索居。十岁那年,帝君病重,疑其克他将他赶往不毛之地终生不得回朝。十八岁那年,帝君驾崩,他率军逼宫,叔伯兄弟三死两伤,踏着众人鲜血尸骨,坐上了九龙之座。他是狄戎国最富传奇色彩的帝王。他是凶恶残暴六亲不认能征善战的帝王。他是天子一怒浮尸千里血流成河的帝王。国师预言,他是天煞孤星、孤鸾寡宿,注定一生孤寂无人相爱之命。直到有一天潜入大燕,他遇上一个不应该几次三番总遇到的女人,顺安侯府宅门闺秀燕都第一美人裴瑞祎。缘分这种东西,就连冷硬不屑粗狂如他,一旦踏入了命运的转盘,就只能任其摆布,无力抵抗。***顺安侯府的小姐们个个美名远扬,九小姐瑞祎更是名声鹊起,冠盖京华。作为待价而沽用以联姻的庶女,裴瑞祎表示一定为自己谋一个锦绣前程。第一次见面,她送他好大一颗珠,他不解,问何意。她道:王爷有眼无珠,我给你补上!第二次见面,她送他好大一拥抱,他愤怒,讨公道。她道:美人投怀送抱,你应感到荣幸!第三次见面,她恃美行凶夺了他初吻,他视她如猛兽,避之如蛇蝎。她道:王爷别闹了,快娶我回家。最终他未迎她回家别娶佳人,而她另许他人闺中待嫁。很多年后,他忆及当初,泪落于枕,“如果时光能倒流,我愿以江山为聘,天下为礼,迎你归家。”裴瑞祎也只淡淡一笑,只可惜世事没有如果!
  • 缠情蜜爱:霸道总裁别过来

    缠情蜜爱:霸道总裁别过来

    三年前,她为了他入狱。三年后,她满心欢喜出狱却看到了他和闺蜜订婚的场面。心中怒火中烧,她什么都不要,只为复仇!
  • 大导演的黑科技

    大导演的黑科技

    这是一个强大的时代,大明是全球的第一强国,武侠电影横扫全球电影市场,汉字是世界的通用语言。这是一个腐朽的时代,暗淡了的刀光剑影,千篇一律的打斗场景,百无聊赖的剧情。这个时候,顾清来了。顾清不仅带来了科幻电影,同时他还将科幻电影的科技搬到现实之中。“亲,现在火星旅游打八折哟,附赠天空母舰二等座,全程可以享受矩阵头盔!”这是一个穿越者边拍科幻电影边打造一个无与伦比的科幻世界的故事!
  • 网游之神级读心术

    网游之神级读心术

    玩网游需要什么?操作?意识?攻略?……NO!哥有读心术,不懂哪里读哪里!这个美女NPC好像很痛苦啊?哦,原来有一个极品隐藏任务在她那里,闲话少叙,哥要泡妹子去了!
  • 守护甜心之冰精灵

    守护甜心之冰精灵

    樱发少女,因为朋友和爱情的背叛,找到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是冰精灵也是全球首富,她会经历什么呢?她和黄色少女有什么关系呢?
  • 诸葛传奇之七星

    诸葛传奇之七星

    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深谙奇门遁甲之术,他是中国智慧的化身,他虽为一介凡人,却有惊世之才。然而历史却给他太小的舞台,在蜀汉这个偏安的国家中,他鞠躬尽瘁,奈何那个烂泥扶不上墙的阿斗,匡扶汉世无望。天妒英才,年仅54岁的诸葛亮战死五丈原。空留千古哀叹兮!既然苍天不容于我,我便逆天而行挥剑斩因果,诸葛倾尽毕生所学,逆天改命,不堕轮回。这是一个大世界世人追求长生不老,崇尚修真之道。异界仙修、佛修、妖修、魔修、鬼修……当国家遭受到敌国的侵略,国家、人民需要一位英雄,他挺身而出,肩负起自己的职业,从白袍小将到黑衣军神……一将功成万骨枯……在异界这个大干世界中,诸葛亮又会有怎样的传奇经历呢?一切精彩尽在《诸葛传奇之七星》!新书上传!求点击!求试读!
  • 穿越之爱上逃婚小皇子

    穿越之爱上逃婚小皇子

    女主穿越成了女尊小农女,莫名得到了一个空间,从此种种田,升升级,修修仙,没事再上山淘淘宝。有一次上山捡了一位小公子,从此,她的生活变的多姿多彩。
  • 虬髯客传

    虬髯客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华夏修神记

    华夏修神记

    传说盘古斧劈苍穹,开天地,直到身死也不知道自己因何存在,来自哪里?便立下传承让后人去帮他寻找,世纪流逝,传承交替,依然无人知晓答案,龙泽是第三代传人,可龙泽比盘古还要迷茫……
  • 武者纪元

    武者纪元

    重回十年之前,回到2016年儿童节之前,回到元气风暴爆发之前,回到末世之前!元气风暴致使全球大多数的动物异变,变得嗜血,变得强大。虽没有丧尸,但一座座城市,一个个乡村,一栋栋房屋在异兽的冲击下支离破碎,尽管反应迅速的建立了一座座安全区,但人口却是依旧减少了30多亿,一半还多。重生十年之前,是展望未来?还是重蹈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