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5100000027

第27章 从早期传本论证南戏的创作和成书(1)

近年分别在嘉定、潮州出土的三种唱本鲜明地展示了南戏在民间流传、演唱的活跃情况,对南戏的创作和成书提供了丰富的例证。不是说在此之前,没有资料可以作出相应的结论。一是散见的文献记载,一鳞半爪,真伪莫辨,如各种笔记;另外如徐于室、钮少雅的《汇纂元谱南曲九宫正始》(以下简称《九宫正始》)保存元代南戏佚曲甚多,而由于它编者自序所记的《骷髅格》来历怪诞不经,以致所收佚曲的真实性也被怀疑,而万历年间世德堂、富春堂、继志斋以及《六十种曲》所收的若干作品则由于出版年代较迟,它们究竟是古本还是后代文人的修改本也被打上问号。现在有了早期唱本出土,年代至少提前半个、一个世纪,甚或更早,由于它们除《蔡伯喈》外,都未经文人改编,成书年代还可能大大提前。然后,参证以其他早期版本,上面所说的那些疑点可以从而得到消除,南戏的创作和成书情况必将大白于世。

这三种唱本是;

一、《新编还乡白兔记》,1967年上海市嘉定县出土。见文物出版社《明成化本说唱词话丛刊》。成化(1465-1487)。

二、《蔡伯喈》抄本,正文中有一页署“嘉靖”(1522-1566)二字。1958年广东省揭阳出土。

三、《刘希必金钗记》写本,末署“宣德七年(1432)六月日在胜寺梨园置”。1975年广东省潮安出土。

另外还有日本天理大学藏嘉靖四十五年(1566)刻本《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全集》可作参证。

以上三、四种见广东人民出版社《明本潮州戏文五种》。此书影印不精,如《蔡伯喈》第一册页次颠倒,第198页应接第201页,第199页应接第218页,第219页则在第200页之后。但功大而疵小,应予肯定。

以上唱本,《蔡伯喈》《白兔记》是宋元南戏中的首要作品。《琵琶记》已经高明改编,《白兔记》则是徐渭《南词叙录》“宋元旧篇”所列的《刘知远白兔记》的传本,两者都有后来较多的不同版本可作对照。《刘希必金钗记》即《南词叙录》“宋元旧篇”所列的《刘文龙菱花镜》,全本今佚。《刘希必金钗记》《蔡伯喈》,《永乐大典目录》戏文九作《刘文龙》《忠孝蔡伯喈琵琶记》。《荔镜记》则是潮剧,流行于闽广一带。

以上既有多种版本传世的名剧,也有本已失传的“宋元旧篇”;既有广泛通行的南戏,又有某一地区独有的地方剧种;出土地点北到上海,南到潮州;编剧、出版、演出分布在浙江、福建、广东三省,《白兔记》甚至可能由北京书坊发行。四种作品代表不同的类型,覆盖面包括南戏主要流行地区东南沿海,经过和未经过文人修改的作品都有,因此有理由认为它们足以反映元明之际南戏演唱流传的全貌。

上文说它们除《琵琶记》外,都没有经过文人的修改,文人指的是职业或半职业艺人之外的知识分子,如高明和他之后的明清传奇作家。南戏和话本不同,它受曲律的限制,没有相当的文学修养难以下笔。不管怎样本色或通俗,编剧者不可能是文盲或识字不多的半知识分子。有一种论调,仿佛一经文人改编或加工,戏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必然下降,不宜于舞台演出,这是一种偏见。按照逻辑,编剧艺人也是文人,只是由于他们社会地位低微,他们编剧主要为演出服务,而不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同一般作家之于他们的作品。然而真正不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作品是没有的,编剧艺人同一般文人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区别。

从创作和成书的角度,下面对以上作品分别加以讨论。

一、《新编还乡白兔记》

对成化本《白兔记》的研究,由赵景深先生的《谈明成化本说唱词话》(《文物》1972年第11期)和《明成化本南戏栀白兔记枛的新发现》(《曲论初探》第141页)开端,1983年又有彭飞同志《略论成化本栀白兔记枛》(《文学遗产》同年第3期)和孙崇涛同志的《成化本栀白兔记枛与“元传奇”栀刘智远枛》(《文史》第二十辑)同时发表。彭、孙二文都以成化本校别本,各有所见,而主要结论则相近。两者都在《九宫正始》所录的57支《白兔记》佚曲中找到29支和成化本相同,因而正确地断定成化本是“宋元旧本”《刘智远》的传本。

彭文指出“成化本不分出,更证明它是原本的覆椠”;“副末开场”成化本和《张协状元》相似。我认为这两点都不太重要,因为尽管没有分出标志,每一出都是一套曲子,这是内容所规定了的,分或不分只是抄写、刊印时的技术问题;“副末开场”问答的或存或废只涉及卷首,有的唱本索性以“问答如常”加以省略,并不必然有关全书的版本迟早。《白兔记》《六十种曲》本没有开场问答,第一出《开宗》只有一支(满庭芳),而富春堂本的副末开场倒更接近《张协状元》:

(末)且问后房子弟搬演谁家故事,那本传奇?

(内应)搬演“李太公招赘刘智远,琉璃井上子母相逢”(《白兔记》)如果由此断言富春堂本比《六十种曲》本更接近“宋元旧篇”的原貌,那就上当了。

彭文在上述论点之后,指出成化本在体制上的第三个特点,实际上这是它在体制上的唯一真正特点。它说,“早期南戏剧本,为了适应上述情况(指演出场所因陋就简),在安排关目结构时,也常常考虑到次要角色的改扮”。剧中的史弘肇妻、马明王庙中的老道、李弘一、唱赞礼先生和小张儿等五个人物就都由净一人扮演,丑角也先后扮演了李弘一妻和小王儿,末角是一赶四,分别扮演了史弘肇、院子李成、刀斧手和窦公,外角也一赶三,先演李太公,次扮李三公,最后充任岳节使。改扮虽不及《张协状元》一剧频繁,但还比较明显地保存着宋元南戏角色改扮频繁的痕迹。“李太公和李三公均由外角扮演,可老兄弟从来就没有一起登过台,显然只有一个外角,所以不能同时出场”。抉微阐幽,足以使全文为之生色。

论文的欠缺是它对《六十种曲》本估计不足,断言它“必定是经过文人增删的”,“有明显的文人斧凿痕迹”。它以第五出《留庄》(尾犯序)第二支为例:“家筵聊自遣。喜庄家自种,百亩良田,数十个人家,相闻鸡犬。声远,听摇船渔歌唱晚,见牧童骑犊困眠。”论文责备这些句子“十足地表现了封建士大夫们闲适自在的气息,那里有一点农家少女羞涩含情的口吻”。我觉得这些句子语言通俗,和农村小康人家的姑娘跟随父母赏玩屋旁景物并没有什么不合,虽然并不精彩。论文还就同一出(七娘子)曲作了对照:

成化本:(贴)孩儿美貌本天颜(然),似洛浦神仙。(旦)愿天得遇好姻缘,逢媒氏,择良夕,做姻眷。

《六十种曲》本:(老旦)孩儿美貌体(本)天然,似洛浦神仙,荏苒芳年。

(旦)凛烈寒风垂幕,喜得晴明天气。

上引曲文中如果有“高雅”的词句,那只能是成化本和《六十种曲》所共有的“洛浦神仙”句,熟滥的典故来自曹植《洛神赋》,而不是《六十种曲》

本所独有的异文。如果“荏苒芳年”是在“语言上刻意追求高雅”,而“凛烈寒风垂幕,喜得晴明天气”被指斥为“与铺叙情节、塑造人物毫不相干的描绘天气晴明的唱句”,“不单单破坏了剧情,而且失去了元南戏原有的那种淳朴质直的本色”,请问论文曾加引证的元南戏佚文和成化本所相同而只是个别文字出入的《疏影》又将作何评论呢?下面是成化本《疏影》的引文:“彤云布密,见田野尽是琼妆银砌,崩玉筛珠,只见柳絮梨花在那空中舞,长安酒价争高沽,见渔父披蓑归去。鼻中只闻得梅花香,遥见并无密(觅)处。”按照论文的逻辑,这些曲文岂不是更像封建士大夫的口吻?对这样的一些偏见上文已有简短评述,不再重复。

只有为先入之见所蒙蔽,才会分辨不出《六十种曲》本的民间特色以及它未经修订的原貌。李三娘的二兄李洪一、洪信,“一”当是“义”的同音借用,正如同富春堂本把蚕神马明王说成“考察一方之善恶,推行四季之灾危,福善祸淫报应捷如影响,救灾解难求祈立见神通”(第四折)一样,说明这个传说已经在北方不宜蚕桑的普通话地区流传广而且久,才会留下这样的痕迹。刘智远从军的所在《六十种曲》本第二十三出作“并州太原府”,是,而第十四出即误作邠州。第二十六出的红鬃马在第三十二出变作乌追(骓)马。第一出《开宗》说“二舅不容完聚”,而实际描写只有李洪一夫妻,并未再提李洪信。以上都是明显地前后不一的例子。第二十四出刘知远在对话中把三国传说张飞大闹当阳长坂坡误为长安灞陵桥,这一点正和成化本一样。成化本结尾“做蜡烛照天地”,文字过于简省,无法理解。只有在《六十种曲》本第三十三出才有清晰的交代。洪一妻“那当初曾有言,刘郎若得身发迹,做支蜡烛照乾坤”。刘知远“吩咐有司,取香油五十斤,麻布一百丈,把这个泼妇做个照天蜡烛,以泄此恨”。只有这样描写才符合成化本和《六十种曲》本共有的剧终下场诗:“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举意早先知。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个别文字出入,不校)。所有这些都可以证明《六十种曲》本来源很古,并未经过文人的认真整理。

孙氏论文在细致的校勘后,对《六十种曲》本给以应有的肯定。它指出“汲古阁本(即《六十种曲》本,下同)计曲二百三十三支,成化本中大大小小的曲子只有一百三十支。拿‘元传奇’《刘知远》佚曲同这两个全本中的全部曲子进行对照,佚曲五十七支有五十五支同见于汲古阁本(包括曲牌有异而曲文大致相同的在内)。而佚曲见于成化本的,只能找到二十九支(也包括曲牌有异而曲文大致相同的在内)这表明汲古阁本乃是改动较少,仍然保留着‘元传奇’《刘知远》的大致面目的本子”。这一结论正好纠正彭文的失误。

彭文完全不提富春堂本,孙文则对它作了一些论述而不够充分。它认为富春堂和《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秋夜月》《玉谷调簧》《群音类选》

《摘锦奇音》等明代刻本中的零折“构成一个系统,但它们是属于弋阳腔及其变种青阳腔、徽池腔等的本子,年代较晚,曲子同‘元传奇’《刘智远》版本系统以及汲古阁的本子基本上不发生联系,而后来各种地方戏中所唱的《白兔记》传统本子,却多数是沿着这个版本系统发展演化而来。另一个系统,以上承‘元传奇’《刘智远》版本系统的汲古阁本作为代表,后来的各种昆曲演唱本,则是沿用了这类本子。汲古阁本虽为明末所刊,但是上述《九宫正始》《寒山谱》《旧谱》(指蒋孝《旧编南元宫谱》)《沈(璟)谱》《冯(梦龙)谱》等南曲谱中所引的《白兔记》零曲绝大多数可在汲古阁本中找到相同或相近的曲子。”孙氏理清了头绪纷繁的《六十种曲》本、富春堂本和成化本以及各种曲谱所载零曲和明末各选本所载散出的脉络,归结在两个系统之下,这是他这篇论文的又一积极成果。它的缺点是在这两个系统之间,只见其异,而不见其同,误以为彼此“基本上不发生联系”,其原因则由于他对富春堂本没有足够的重视,未作充分研究而轻易下结论。

孙氏在附注七指出:富春堂本三十九出,《六十种曲》本三十二出,其中只有富春堂本的第十折《金井梧桐》前四支曲文与《六十种曲》本的第八出《游春》中的四支(金井水红花)曲文大略相同,以及富春堂本的第十四折两支(一江风)与《六十种曲》本的第十一出《说计》中的两支(一江风)辞句略近之外,其余曲牌、曲辞、宾白,两本俱异。鉴于两者在数量上异多同寡,“基本上不发生联系”的结论似乎言之成理。但是,如果富春堂本是以成化本、《六十种曲》本为代表的“元传奇”《刘智远》民间本子的众多变种中唯一现存的明代版本,尽管变异后留下的词句上的承袭并不多,而全部情节结构却大同小异,那就不能说它们“基本上不发生联系”。同孙氏判断恰恰相反,富春堂本正是以“元传奇”为底本所改成的另一种本子。

因此,两个系统都来自同一祖本。本文将证明事实正是如此。

富春堂本全名《新刻出像音注增补刘智远白兔记》,下署:“豫人敬所谢天佑校,金陵对溪唐寓春梓”。尽管保存了近似《张协状元》的副末开场,但它是一个改本。所谓“增补”就是改编的另一种说法。不能把它和另一系统在人物、情节上的差异都归功或归咎于它,那是几代民间艺人在长期流传中所形成的变异,但是文字上的润饰则显然出于改编者的手笔。

改编者很可能就是谢天佑。他对富春堂本《白兔记》的作用有如高明之于《琵琶记》,但没有达到高明那样的艺术成就。他的文字加工可以举第二折刘智远的道白为例:自家姓刘名高,表字智远。祖贯沙陀村人氏。早亡父母,终鲜兄弟。生来阀阅之家,养就鹰鹯之志。陈师鞠旅,能通八卦九宫;讲武穷经,尽识六韬三略。英雄本学万人敌,志气当如千丈虹。素性猖狂,专好赌博饮酒,以致家业凋零,不能自立。虽则有时悔暗(恨),终又着迷。此乃性质之偏也。只见:酒债寻常行处有,钱神终见到头空。今日天气融和,满川花柳:竹间青帘招行客,花底黄鹂唤醉人。正骚人行乐之时,过客沽饮之际,不免步入酒家,沽酒一醉何如。

同类推荐
  • 音乐知识100问

    音乐知识100问

    这是一本通俗的音乐读物,它面对广大的少年和青年音乐爱好者,因此我们尽量写得浅显和易懂,希望通过上面这100个问题,能够对中、外音乐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对世界和中国著名的音乐家、音乐作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由此引起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世间七十二行,或三百六十行,各行有各行的学问,而且非常专业,所谓隔行如隔山也。有的行业看来简单,就凭自己的小聪明去做,结果必然要闹笑话。足见知识是要认真学习的。但是艺术又是相通的,例如京剧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我们从京剧演员的表演中就可以认识中国的音乐、美术、诗歌、舞蹈、杂技和历史;懂得京剧的写意性表演,对中国的写意画认识也会有益处的。
  • 收藏指南(现代生活百科)

    收藏指南(现代生活百科)

    礼仪玉器人类在采集打制石器的过程中,发现了各色“彩石”之美。按照万物有灵观念认为美石--玉是山川的精华,上天恩赐的宝物,具有沟通天地,鬼神的灵性。被用来作为氏族图腾物,氏族首领的标志和祭祀祖先、鬼神的仪礼用品。
  • 石雕(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石雕(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本书内容包括:石雕概述、我国古代的石雕、工艺石雕精品鉴赏、建筑石雕精品鉴赏、宗教石雕精品鉴赏、石雕的收藏。
  • 练琴:重回音乐

    练琴:重回音乐

    作者在本书中讲述了自己作为一名古典吉他演奏者的亲身经历:他从小心怀音乐梦想,在十数年如一日刻苦练琴并体尝演出的成功与失败后,认识到自身的种种局限,忍痛放弃音乐事业,经历多年远离音乐的生活后又重新回归音乐。作者以回忆和现实交替的蒙太奇写作手法,再现了青少年时期的学艺生涯,并以“练琴”二字为核心,贯穿起今日重拾吉他后对练习、表演、乐器、音乐以及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库尔茨作为人文学者的渊博睿智与他的音乐专业知识及体验在书中交相辉映。本书是献给吉他这门既普及又寂寞的音乐艺术的倾心之作,是关于练琴者及其挚爱乐器的动人故事,引发了无数职业音乐人和爱乐者的共鸣。
  • 中国电视艺术发展漫谈

    中国电视艺术发展漫谈

    本书内容包括:电视剧艺术基础、中国电视艺术发展简况、中国古典名著改编电视剧、音乐电视、电视文艺等。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重生之影后千金

    重生之影后千金

    “总裁,有人要潜乔小姐”“弄100个人妖来让他潜”某总裁淡定的说,某助理嘴角一抽“总裁,乔小姐的新戏里面有吻戏”“把男主角撤了,我来演”某助理在心里为男主角同情了一把。“总裁,乔小姐说你太弱了,准备在找个男朋友”“她敢!”乔墨兮小兮小姐被某重生狠狠的带回家教训……
  • 档案142857

    档案142857

    所写的一切只是我个人对中国神秘事件的猜想,当中包含一些真实发生的事件,但只是套用其名,其中所记内容并非事实,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你是主,我是仆』别惹大明星①②

    『你是主,我是仆』别惹大明星①②

    掌握在恶魔手中的小鸟有两只:一只是躺在莹澈水晶盒中的玻璃小鸟,另一只就是钻进家务堆里的倒霉帮佣——夏晓袅。新学期如期而至,往日无常的圣德学院被当红偶像团体king,转学入驻的爆炸消息,震翻半边天。圣德学院的首席迟到女王,柔道少女夏晓袅,与阔别六年的国小同学,现为king中队长的尹梓尚再度相遇,并被‘威逼’变身king团体的全职帮佣,这究竟是幸运女神的亲睐,还是不幸恶魔的召唤?
  • 万象君王

    万象君王

    古琴铮铮和鸣,重斧劈山碎石,神弓百步穿杨,银狼对月狂歌,苍龙翱翔天际……千百灵象层出不穷,争霸异世火焰焚灭八方、怒涛翻江倒海、巨木高耸入云、锐金削铁如泥、大地山崩地陷……五行魂象相生相克,毁天灭地;帝国割据,铁马金戈;天源破碎,大战将启。项轩,一名物理系大学生,因为意外被穿越到异界,在前方等待他的又是什么……
  • 守护者傲战天下

    守护者傲战天下

    一名普通的初二学生天海,因加入一所名牌中学而被发现是上古神兽的继承者,这所中学竟变成了初级守护者的训练中学,以天海为首的一批幻兽守护者正式诞生,回到上古寻找传说中的十大超神器,十大超神器与十大魔神器之间一对一的碰撞!随之而来的却是一场命中注定的守护之战。那之后、、、、、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圣天帝尊

    圣天帝尊

    九梵圣道一朝灭,三千浮屠一剑生。至圣天域,永劫之渊天罪之剑,太古之火
  • 重生之冠军之梦

    重生之冠军之梦

    技术宅男通宵看球,球赛低迷看睡了一觉醒来,自己重回小时候,重回足球学校……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