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栏式建筑还见于湖南澧县八十垱遗址、浙江湖州钱山漾、江苏丹阳香草河、吴江龙南、云南剑川海门口、广东高要茅岗等众多遗址,是史前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极富地域特色的一种建筑形式。
除了穴居和干栏式建筑,新石器时代还出现了大量的地面建筑。地面建筑是直接从地面上筑基、立柱、起墙、盖顶的一种土木结合的建筑形式。从宽泛的意义讲,原始的地面建筑,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出现,如哈尔滨市阎家岗遗址、湖南临澧县竹马遗址发现过简陋的地面建筑。但作为一种较完整的土木结合的建筑形式,地面建筑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但此时仍不普遍。新石器时代中期之后,地面建筑才逐渐流行起来。距今约8000年的湖南澧县八十垱遗址,是较早出现地面建筑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不过,该遗址建筑形式除了地面建筑之外,还有半地穴式、干栏式、台基式等多种建筑形式,显示了新石器时代建筑形式的多样性。
地面建筑与其他建筑形式共存的现象,在陕西临潼姜寨遗址、西安半坡遗址、河南郑州大河村遗址、淅川县下王岗遗址、安阳市后岗遗址、山东日照县东海峪遗址、湖北枝江县关庙山遗址、江西修水县跑马岭遗址等都有发现。在这些遗址中发现的地面建筑,有大、中、小型之别。小型者多从地面直接立柱、筑墙、盖顶;中、大型者有先在地面筑房基或挖墙基槽,然后再立柱、砌墙、盖顶。
墙壁的筑法有木骨泥墙、夯土墙、土坯墙等。其中木骨泥墙出现较早,主要流行于仰韶时期,如甘肃秦安大地湾发现的一个平面略呈方形的房屋基址,其墙壁的筑法是先挖墙基槽,然后立柱、填土、夯实,再用草泥垛填于木柱间而成木骨泥墙。
类似的墙壁的筑法在陕西扶风案板仰韶文化晚期的房屋基址中也有发现。夯土墙和土坯墙普遍发现于龙山时代后期,如在河南的安阳后岗、汤阴白营,陕西的临潼康家、武功赵家来等遗址,均发现有夯土墙。其中在临潼康家、河南永城王油坊等遗址,还发现有土坯墙。不过,夯土墙和土坯墙的萌芽则有可能追溯到仰韶文化和大溪文化时期。江汉平原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中发现的房屋遗址,其墙壁和地面大多经火烧烤,形成所谓的“红烧土”墙面。这种墙壁质地近似于后代的砖,不怕雨淋而有利于防水、防潮,成为这一带史前文化的一大特色。
在地面式建筑的基础上,新石器时代还出现了夯土高台建筑。夯土高台建筑是指在高于地面的台状夯土基础上建造的房屋一种建筑形式。其构筑方式是首先在地面上按一定规格修建夯土高台,再在夯土高台之上营建房屋。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原始聚落的基础上出现了不少城址。
二、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奠基及形成
正如夏文化仍处于考古探索之中,传说中的夏代建筑遗迹同样尚不明朗。考虑到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的龙山时代建筑,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规模上都达到了一定的程度,那么夏代的建筑水平应该更高。在时代和地域上与传统说中的夏代与夏人活动区域大体一致的河南偃师二里头超大型的都邑型聚落遗址的发现,为我们了解这一时期的建筑情况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据多年调查与钻探结果,二里头遗址已探明的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实际面积可能还要大一些。经半个世纪的田野工作,在这里发现了纵横交错的道路网、宫城城垣、大规模的宫殿建筑基址、大型的青铜冶铸作坊遗址、宗教祭祀遗迹、大中小型墓葬等建筑遗迹。二里头的宫城区位于遗址中东部,平面略呈长方形,形制规整方正,保存完好的东北角呈直角。宫城东西宽近300米,南北长约360~370米,面积达10余万平方米,是迄今为止可以确认的中国最早的宫城遗址。宫殿区的四周有环城大路,路面宽10~20米不等。宫城城墙就是沿着四条大路的内侧修筑。四条大路纵横交错大体呈“井”字形,构成二里头遗址中心区的道路网。这些大路由二里头文化早期至晚期一直延续使用,踩踏面坚实致密。宫城、大型建筑以及道路都有统一的方向,显现出较强的规划性。
商代的城市遗址已发现多座。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安阳殷墟、黄陂盘龙城等都发现了商代重要的建筑遗迹。位于河南偃师尸乡沟的偃师商城遗址,是一处商代早期的古城址,在古代文献中屡有述及,据说是成汤灭夏立都西亳之所在。城址平面略似长方形,南北长约1700余米,东西宽740~1215米不等,包括大城、小城、宫城三重城垣,总面积约190万平方米。已发现7座城门,北垣1座,东、西垣各3座,南垣不详,城门之间均有大道相通,纵横交错,形成棋盘式城区交通网络。
城门还设有“马道”,与主干大道联通。城外又有10多米宽的护城壕。内城包括一座宫城和左右两座拱卫小城,位于大城南半部,平面大体呈长方形,南北约1100米,东西约740米。宫城呈正方形,边长200余米,四周筑有2米厚的夯土高墙,里面居中建有一座长宽各数十米的大型主体宫室,坐北朝南。此外,还建有4座面积与主体宫室相仿但自成一体的封闭式建筑。中间一条平坦大道直通宫城南门之外,道路两旁另有数座小型附属夯土基建筑。
郑州商城是商代中期的都城遗址。城墙始筑于商代中期的二里岗期下层,使用到二里岗期上层,东墙夯土层内木炭的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的年代为距今3570±135年,据此可知其上限约当公元前1620年前后。该城平面呈长方形,城垣周长约6960米。其中南墙与东墙各长约1700米,西墙长约1870米,北墙长约1690米。墙基最宽处达32米,现残留最高约5米左右。城周共有缺口11个,推测有的可能就是原城门。城墙采用分段版筑法逐段夯筑而成,每段长3.8米左右,夯层较薄,夯窝密集,相当坚固。在城墙内侧或内外两侧常常可以发现夯土结构的护城坡。城内分布有大面积的商代文化层及房基、水井等各种遗迹。其中在东北部近40万平方米的较高地带,发现有大、中型夯土台基遗存多座,应是商代贵族居住区和宫殿区。城外还有同时期的居民区和铸铜、制陶和制骨手工业作坊遗址以及中、小型墓地。根据文献记载与前人考证,不少学者认为它是商代中期“仲丁迁于隞”的隞都,也有人认为是商汤所都的亳。位于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的殷墟是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它占地面积约30平方公里,整个遗址可分为宫殿区、王陵区、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平民居住区等,布局合理。其中心是宫殿区,坐落在洹河南岸,即现今小屯村一带,遗址呈带状分布,绵延约5000米。宫殿区西面有一条人工挖成的壕沟,与洹河的弯道共同构成一个环形的防卫设施。在宫殿区的西、南、东面分布着众多居民点和大批的铜器、陶器、骨器等手工业作坊,由内而外,渐远渐稀。商王和贵族的陵墓区在王宫区的西北,洹河北岸的武官村、侯家庄一带。宫殿区发现有50多座宫殿建筑基址,台基都由夯土筑成。这些夯土台基,有矩形、凵形和长条形多种,有的宽达14.5米,长达85米,规模宏大。台基的方位,或是正南北,或是正东西。各座基址基本排列成行,东西南北相对,呈现出规则的庭院布局的格式。在夯土台基内用大块天然卵石作为柱础,其中一座大型宫殿基址有3排共30个柱础,发现的圆形铜,直径约15厘米,厚约3厘米。在遗址中还发掘出许多大理石的立体石雕,如饕餮、石鸮、石兽等,背面大多有槽,可能是宫殿建筑上的装饰品。殷墟商代宫殿建筑都建立在夯土台基上,由墙体、木梁柱和坡屋顶等构成,显示了商代建筑的特色与技术的水平。
西周都城中的宫殿情况不明,但周原遗址中已发掘的岐山凤雏和扶风召陈二处大型建筑遗址,为我们了解西周时期建筑情况提供了可能。
凤雏建筑基址有两组。第1组建筑坐北朝南,面积约1469平方米,是一组高台建筑。建筑分前后两进院落,沿中轴线自南而北布置了庭院、照壁、门道及其左右塾、前院、向南敞开的堂、南北向的中廊和分为数间的室。中廊左右各有一个小院,室的左右各设后门。三列建筑沿轴线南北排列,其东、西有厢房,四周有廊连通,整体平面呈日字形。建筑的墙体用夯土筑成,厚58~75厘米。墙表与屋内地面均抹有以细砂、白灰、黄土混合而成的“三合土”。墙皮厚0.1厘米,表面坚硬,且光滑平整。从基址上的堆积物推测,屋顶结构可能是采用立柱和横梁组成的框架,在横梁上承檩列椽,然后覆盖以芦苇等,再抹上几层草秸泥,形成屋面,屋脊及天沟则用陶瓦覆盖。此外,这组建筑还附设有排水设施。第2组基址位于第1组西侧,坐北朝南,墙基内发现有柱础石,建造结构与形制和第1组建筑基本相同。
岐山建筑群是中国已知最早、最完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群。从其布局的规整度来看,它已有相当成熟的布局水平。堂是这一建筑组群的构图主体,体量最为高大,进深达6米,且堂前有宽敞的院落。其他房屋进深一般只有堂的一半或稍多,院落也较小。这种四合院式的建筑形式,规整对称,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具有统率全局的作用,体现一种庄重严谨的品格。院落封闭性,又给人以安定平和的感受。
这种把不大的木结构建筑单体组合成大小不一的合院式建筑群落,之后成了中国古代建筑最重要的群体布局方式。
从春秋战国开始,中国就有了建筑环境的整体经营观念。《周礼》中关于野、都、鄙、乡、闾、里、邑、丘、甸等的规划制度,虽然未必在此时都已成为事实,但至少说明当时人们已对大区域规划有了一定的构想。《考工记》中关于“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面朝后市,左祖右社,市、朝一夫”的记述,提出了从礼制出发的都城规划、布局的理想模式。而《管子》中有关“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足用;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的描述,则体现了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一种城市规划思想。这两种理论相辅相成,由此构成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兴建了都城及宫室,掀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城市建设的高潮。洛阳周王城、鲁都曲阜、齐都临淄、秦都雍城等列国都城及其宫殿、坛庙,虽没有《考工记》所说那么规整,但显然都是经过规划才施工的。
河北平山中山王陵是这一时期建筑的代表。它虽是一座未完成的陵墓,但从墓中出土的一方金银错《兆域图》铜版,即此陵的陵园规划图,仍可推知其原来的规划意图。中山王陵有封土,同时在封土上建有享堂。据《兆域图》和遗址,复原其当初形制是:外绕两圈横长方形墙垣,内为横长方形封土台,台的南部中央稍有凸出,台东西长达310余米,高约5米。台上并列5座方形享堂,分别祭祀王、两位王后和两位夫人。中间3座即王和2位王后的享堂,平面各为52米×52米;左右2座夫人享堂稍小,为41米×41米,位置也稍后退。5座享堂都是三层夯土台心的高台建筑,最中1座下面又多一层高1米多的台基,形制最崇,从地面算起,总高可有20米以上。封土后侧有4座小院。整组建筑规模宏伟,均齐对称,以中轴线上最高的王堂为构图中心,后堂及夫人堂依次降低,使得中心突出,主次更加分明。
就使用功能而言,到商周时期,宫殿、坛庙、陵墓、官署、监狱、作坊、民居等建筑均已出现。也就是说,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最主要的内涵都已经具备了。在建筑群体布局和构图方式方面,纵轴对称,方整规则的封闭式庭院开始成为主流。在建筑材料和结构方面,木柱梁已成为各类建筑的基本结构形式,柱网亦逐渐趋于整齐,木构件也更加精确多样,还出现了斗栱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建筑结构构件。夯土广泛用于筑城、大面积庭院和建筑台基,技术又有了提高。高台建筑的大量出现,也是与夯土技术的提高分不开的。陶制砖、瓦、水管和井圈等的使用,表明这一时期的砖瓦技术有了重大进步。至少从春秋战国开始,有了建筑环境的整体经营观念。至此,中国古代建筑中城市规划思想,木构架建筑形式,中轴对称的建筑布局,院落式的建筑组群等主要特点都已得到奠基。
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迁都咸阳,开始了咸阳作为秦都城的历史。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正式以咸阳为统一全国后的都城,使咸阳成为继丰镐之后西安一带又一座宏伟的帝都。1959年开始,考古工作者对咸阳及其附近的秦遗址进行了调查和试掘。现已探明秦都咸阳遗址东西长6公里,南北宽4公里。渭北是咸阳宫城、手工业作坊及市场集中地,渭南为祖庙、禁苑、陵墓分布区。
阿房宫遗址位于西安市三桥镇南一带,面积约8平方公里。遗址内已发现阿房宫前殿、上林苑建筑遗址等夯土台或基址几十处。其中前殿遗址的夯土台基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现存最大高度为12米;夯土层的厚度一般为5~15厘米,夯窝的直径约5~8厘米;夯土的总面积达54万平方米。这是迄今所知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夯土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