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4600000074

第74章 明清紫禁城与中国古代建筑(2)

乾清宫是内廷正殿,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明、清两代曾因数次被焚毁而重建,现有建筑为清代嘉庆三年(1798)所建。面阔9间,进深5间,高20米,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重檐庑殿顶。檐角置走兽9个,檐下上层单翘双昂七踩斗栱,下层单翘单昂五踩斗栱,饰金龙和玺彩画,三交六菱花隔扇门窗。殿内明间、东西次间相通,明间前檐减去金柱,以扩大室内空间。后檐两金柱间设屏,屏前设宝座,宝座上方悬“正大光明”匾额一方。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后檐设仙楼,两尽间为穿堂,可通交泰殿、坤宁宫。殿内地墁金砖。殿前宽敞的月台上,左右分别有铜龟、铜鹤、日晷、嘉量,前设鎏金香炉4座,正中出丹陛,接高台甬路与乾清门相连。乾清宫建筑规模为内廷之首,明朝的14个皇帝和清朝的顺治、康熙2个皇帝,都以乾清宫为寝宫。自雍正移住养心殿以后,这里即作为皇帝召见廷臣、批阅奏章、处理日常政务、接见外藩属国陪臣和岁时受贺、举行宴筵的重要场所。一些日常办事机构,包括皇子读书的上书房,也都迁入乾清宫周围的庑房,乾清宫的使用功能大大加强。

坤宁宫始建于明朝的永乐十八年(1420),正德九年(1514)、万历二十四年(1596)两次毁于火,万历三十三年(1605)重建。清沿明制于顺治二年(1645)重修,十二年(1655)仿盛京沈阳清宁宫再次重修。嘉庆二年(1797)乾清宫失火,延烧此殿前檐,次年(1798)重修。建筑坐北面南,面阔连廊9间,进深5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明代是皇后的寝宫。清顺治十二年改建后,为萨满教祭神的主要场所。

改原明间开门为东次间开门,原槅扇门改为双扇板门,其余各间的棂花槅扇窗均改为直棂吊搭式窗。室内东侧两间隔出为暖阁,作为居住的寝室,门的西侧4间设南、北、西三面炕,作为祭神的场所。与门相对后檐设锅灶,作杀牲煮肉之用。

交泰殿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约为明嘉靖年间建,顺治十二年(1655)、康熙八年(1669)重修,嘉庆二年(1797)乾清宫失火,殃及此殿,是年重建。交泰殿平面呈方形,面阔、进深各3间,单檐四角攒尖顶,铜镀金宝顶,黄琉璃瓦,双昂五踩斗栱,梁枋饰龙凤和玺彩画。四面明间开门,用三交六椀菱花与龙凤裙板隔扇门各4扇,南面次间为槛窗,其余三面次间均为墙。殿内顶部为盘龙衔珠藻井,地墁金砖。

殿中明间设宝座,上悬康熙帝御书“无为”匾,宝座后有板屏一面,上书乾隆帝御制“交泰殿铭”。东次间设铜壶滴漏,乾隆后不再使用。在交泰殿内西次间一侧,设有一座自鸣钟,为嘉庆三年(1798)制造。皇宫里的时间都以此为准。自鸣钟高约6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座钟。

后三宫东西庑为皇帝存贮冠袍带履、放置图书、皇子读书之所,还设有药房等,有门与东西六宫相通。

御花园在后三宫以北,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以后曾有增修,现仍保留初建时的基本格局。原为帝王后妃休息、游赏而建,但也有祭祀、颐养、藏书、读书等用途。御花园布置方法基本上按照宫殿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安排,山石树木作陪衬景物,布局紧凑。正中为供真武大帝的钦安殿,汉白玉石雕制的须弥座,面阔5间,宽楠木四抹球纹格扇,重檐盝顶,房顶正中设鎏金宝顶。殿四周建有围墙。左右对称为万春亭、千秋亭。亭平面呈正方形,四面出抱厦,曲折多角。屋顶分上下两层。下层各有歇山式屋顶,用出角入角的腰檐围成一圈下檐,上层为圆亭式结构,圆亭攒尖顶。建筑精巧别致。东西的绛雪轩、浮碧亭、摛藻堂与西面养性斋、澄瑞亭、延晖阁,也均采用对称形式。道路、树木、花池、盆景也如此。园内建筑多变,每一座建筑都有其特点。石子甬路用五色石子铺成,花样图案有10多种,题材相当丰富。园内保存明代建筑多处。

东、西路为妃嫔和皇子住所,各建六宫、五所,规整对称。东六宫为钟粹宫、承干宫、景仁宫、景阳宫、永和宫、延禧宫。西六宫为储秀宫、翊坤宫、永寿宫、咸福宫、长春宫、太极殿。此外还有斋宫、毓庆宫、养心殿等建筑。建筑之间隔以巷道,每座宫都是一个独立单元,外围高墙。正面建琉璃砖门,门内前为殿,后为室,各有配殿、耳室,形成二进院落。清咸丰、光绪年间,对西六宫的长春门、储秀门及两侧院墙进行拆除改建,使自成院落的西六宫变为4个。其他部分虽经修葺,但基本上保留明代的格局,大木结构、斗栱、彩绘也有不少是明代的遗物。东西六宫之北为东西五所,左右并列,每院内各建前后三殿和厢房,形成三进院落。乾隆时拆西四、五所改建为建福宫花园。

斋宫和毓庆宫在东六宫的南面,二宫东侧有奉先殿。养心殿在西六宫南面,是该组建筑的主殿,平面呈工字形。配殿与堂房连接组成围廊,布局紧凑。清代雍正以后,养心殿成为皇帝议政的主要场所之一。乾清门外西侧有军机处值房。西边隆宗门外匾额上有箭头一支,是嘉庆十八年(1813)天理教起义攻打皇宫时的遗物。

外东路有明代哕鸾宫,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建成的宁寿宫,乾隆三十七年(1772)改建成皇极殿,作为乾隆当太上皇时住所,分前后两部,中隔横街,如外朝、内廷之分。前部一组为皇极门、宁寿门、皇极殿、宁寿宫,仿乾清宫与坤宁宫形制。

皇极门对面有影壁一座,上雕九龙,称九龙壁,系用黄绿紫诸色琉璃构件组砌而成。

龙的形象威严矫健,姿态各异,周围饰波涛云气,是杰出的琉璃雕塑佳品。皇极殿面阔9间,进深5间,殿内装饰华丽。宁寿宫后部分为三路。中路五重曾是乾隆起居的地方,东路是观戏、读书的地方,西路是花园。花园为乾隆养老而修建,俗称乾隆花园,南北长160米,东西宽37米,占地6000平方米,前后分四进。园内有几十座亭轩楼阁,间置假山树木。各进布局均不雷同,建筑物的形体高低、疏密远近亦富有变化。建筑形式也各不相同,具有格式随意、不落常套的特点。其营建手法较之御花园、慈宁宫花园灵活得多。整组建筑是乾隆皇帝留恋景物的荟萃之所,也是富于变化的宫殿园林。

外西路主要建筑是慈宁宫,为明清两代皇太后住地。主要建筑有慈宁门、慈宁宫、大佛堂。前有慈宁花园。园内有楼、馆、亭建筑,间配假山、池水、石桥,古树成林,风景优美。

明清紫禁城不仅在建筑艺术上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而且在规划、设计和施工技术上也显示了中国古代匠人的高超技艺和丰富经验。

第二节 一气呵成的中国古代建筑

明清紫禁城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到晚期的一个代表。那么,中国古代建筑是如何发展的呢?或者说中国古代建筑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当我们进一步考察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轨迹时,发现数千年的中国古代建筑发展过程“仅有和缓之变迁,顺序之进展”,始终以渐变和积淀为主旋律,不像欧洲的古代建筑从古典建筑、中世纪建筑到文艺复兴建筑,有着层次分明的演化阶段和清晰可辨的变化标志。

因而,无论是在转折、递变等建筑发展脉络的梳理上,还是在断代、分期等建筑历史的研究上,中国古代建筑都比西方建筑难以把握。正如梁思成在其《中国建筑史》

讲义中所说,要把一气呵成的中国古代建筑划分几个时期或阶段,确实是“一种不易为之事”。不过,经过以梁思成、刘敦桢为代表的前辈学者们的筚路蓝缕,众多后继者在前人基础上的孜孜探求,加之考古发掘和地野调查的不断进展,我们对上古至明清的中国古代建筑发展脉络已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一、原始住居的出现与建筑雏形的形成

人类要生存、延续,首先要学会保护自己。居宅的发明是一项富有创造性意义的成果,人们通过建造居宅,把自身很大一部分社会生活与大自然隔离开来,有效地提高了对付自然界风雨严寒气候变化和野兽蛇虫侵害的能力。《易·系辞下》

说:“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韩非子·五蠹》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大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造就了两种不同的原始住居形式:穴居与巢居。

远古时期的穴居和巢居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文献记载只能提供大概,现代的考古发现则为人们展现了远古人类真实的居住场景。

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就已经知道利用天然的洞穴作为栖身之所,北京、辽宁、贵州、广东、湖北、浙江、安徽等地均发现有原始人居住或活动过的崖洞遗址。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居所,目前发现的仍然以天然洞穴为主,如江西万年仙人洞、湖南道县玉蟾岩等。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期,虽然穴居依然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居住方式,但人工洞穴取代了天然洞穴,这是一大进步。人工洞穴形式日渐多样,更加适合人类的生活与活动。黄河中、上游地区有广阔而丰厚的黄土层,黄土的性质和结构使其既易于挖掘又能长期壁立而不塌陷,加之黄土地经流水侵蚀以及其他地貌营力作用,遍布深沟陡坡,很适合人工穴居的建造。因此,在黄河流域的黄土地带,穴居式建筑成了这一地区新石器文化遗存的一大特色。

穴居式建筑依照其建造方式的不同,大致可分为横穴式与竖穴式两大类。

横穴式(即窑洞式)作为一种直接模仿天然洞穴的居住形式,可能是穴居式建筑的始发形态。其建造方式通常是利用断崖或先在斜坡上开挖一垂直断面,然后横向挖掘成与断崖成直角而与地面平行的洞穴。在甘肃宁县阳坬遗址、山西石楼岔沟遗址、甘肃镇原常山遗址、宁夏海原菜园村遗址都发现了保持较好的横穴式穴居遗存。此外,在陕西扶风案板、武功赵家来、宝鸡石嘴头、山西襄汾陶寺等遗址也有类似遗迹发现。横穴式建筑纯系掏挖而成,不需要复杂的建筑技术,但可以十分有效地遮阴蔽雨、防寒避暑,因此即便是已进入了历史时期,横穴式建筑仍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种重要的住居类型。现代这一地区民间居住的窑洞,应是由原始的横穴式穴居改进、发展而来。

与横穴式相比,竖穴式建筑在黄土高原地区分布更多加普遍。竖穴式是以挖入地下的土坑作为居住空间,以坑壁作为四周墙体的一部分或全部,以树干、树枝、树叶、茅草等物搭成顶盖的穴居形式,是横穴式穴居的一种发展与变异。根据竖穴的深浅程度,竖穴式建筑又可分为深穴式(地穴式)和浅穴式(半地穴式)两种形式。

深穴式的深度一般近于或大于成年人身高,多在1.5米以上。其平面大多呈圆形,立面有筒形、袋形等不同形式,但均为小型房屋。出入须靠斜坡阶梯、旋转式阶梯以及独木梯等。深穴式虽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但也有通风不敞、防潮性差、居住面积小,出入不便等诸多缺点,故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被淘汰。浅穴式的深度通常在1.5米以下,大多为1米左右。有的穴口四周筑有矮墙,以增加房屋空间的高度。其平面主要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形式,但大小不等,既有小型房屋,也有中型和大型建筑。一般在房屋的一面开有斜坡门道,并筑有防止雨水流入的门栏。居住面多用混合土经压实、火烤或敷设白灰面,光滑而坚硬,有利于防潮。此类建筑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密县峨沟北岗遗址、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山东章丘西河遗址、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西安半坡遗址、临潼姜寨遗址、陕县庙底沟遗址、河南汤阴白营遗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等众多黄河流域及周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均有发现。在宝鸡北首岭、临潼姜寨、西安半坡、秦安大地湾等遗址中还发现了面积达上百平方米的方形半地穴式建筑。

与穴居式建筑不同,构筑于树上的巢居遗迹无法长期保存,因此很难通过考古发掘发现其遗存。不过在四川出土的一件青铜于上,有一个显示悬空窝棚的象形图案,这或许可以看做是原始巢居的一种写照。现今考古发现的遗迹是已属巢居进一步发展的形式——干栏。干栏式建筑是一种栽立柱桩﹑架空居住面的建筑形式。由于居住面架空,干栏式建筑具有较好的通风、防潮性能,因而适于气候炎热或地势低下潮湿的地区。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这种居住形式不仅有广泛的分布,且持续了很长的时间,目前在西南地区民间仍有类似干栏的建筑存在。

考古发现的干栏式建筑实例,以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最为典型。从营建方法看,河姆渡遗址的建筑是以大小木桩为支柱,其上架设大小梁承托地板,构成高于地面的建筑基座,然后立柱架梁、围墙盖顶,成为居住面抬高的干栏式建筑。这种架空居住面的干栏式建筑,显然是为适应河姆渡遗址所处的沿海丘陵山地与平原湖沼交界地带的潮湿多雨的自然环境而建造的。此外,从遗址中出土的许多木构件上带有榫卯,有些还有留销钉孔,一些木板做成企口的情形来看,此时的河姆渡人已较熟练掌握木结构房屋的建筑技术。

同类推荐
  •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玛雅文明是美洲文明中绽放最早的一枝。玛雅文明是在与其他古老文明相互隔绝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在天文、历法、数学、象形文字、建筑上,玛雅人都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尤其是在农业上。玛雅人培育的玉米、土豆、西红柿,即使在现在,也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和蔬菜。然而,让人费解的是,玛雅文明就像谜一般销声匿迹了,它秘密隐藏在中美洲的热带丛林中,没有人知晓其历史的悠久。没有人能说得清,在这千百年的时光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当这片土地尘封许久时,后来的人叫醒了它,并开始对它进行“拜访”,退去了厚厚的外衣。
  • 向来风花雪月:江南爱情笔记

    向来风花雪月:江南爱情笔记

    杭州最适合谈情说爱之处,或者说最易触景生情之处,应该还是在西湖边上。触景生情,小时候学写作文总是学不会,总是假生情或生假情。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在杭州生活的笔记,书中记录的是风景,记录的是历史,记录的是文化,记录的更是感情!
  • 上海人的市民精神

    上海人的市民精神

    本书从人文、经商、生活、理财、处世等方面解读上海人的生活处世哲学。
  • 辞旧迎新:除夕(文化之美)

    辞旧迎新:除夕(文化之美)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谓最为重要的节日,似乎每一个中国人对它都十分了解,但是我们真的了解春节,了解除夕吗?你熟知除夕的历史来源吗?除夕之夜压岁钱放鞭炮又是出于何时何种典故?南方北方及个少数民族在除夕之夜所备食物又有何差异?本书就对关于中国传统节日——除夕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解析。
  •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热门推荐
  • 第一前辈请注意

    第一前辈请注意

    一遇见男生就起红点,碰到他们更是头晕目眩。她原本以为患有男生过敏症的自己很倒霉了,没想到更倒霉的是她竟然在参加决赛之前被可怕凶残的水果武器--榴莲砸晕,错失了比赛。作为第一个转入男生学院的女生,她第一天就倒霉邂逅了一个冰山美少年藤西宿,还阴差阳错在一场群架中,成为了学院的“第一前辈”。
  • 九尊天法

    九尊天法

    这里没有花俏的魔法,这里没有五花八门的秘技,这里唯有通往修炼一途的大道。苍穹大陆无处不修元,其中元士分为了:人元境,地元镜,天云镜,灵元镜,道元镜,宗元镜,王元镜,帝元镜。
  • 宇宙奥义书

    宇宙奥义书

    关于修行历史的探索。修行的历史远远超越了我们的宇宙的历史。这不是一本小说,而是一本历史书,不仅仅是修行的历史还是智慧生命的文明史!
  • 尽倾缘

    尽倾缘

    她低头,不敢正视他,他却一把抱过她。她知道晴姐姐在角落里看着,她的心里闪过小小的罪恶,但最终她专注于他。他开始亲她,她没有抗拒·········
  • tfboys之与你相伴

    tfboys之与你相伴

    与明星的浪漫恋情,青葱岁月,美好校园时光
  • 神偷俏皇妃

    神偷俏皇妃

    妖孽不紧不慢的走到她跟前蹲下,饶有兴趣的看着满身是血的她。“美男,相信我,我真的没打算害你。”“哦?真的?”“真的!珍珠都没那么真!”“你怎么知道本尊最近买到了一串假珍珠!”妖孽笑着用食指划着她的脸颊,被他划到的地方又是一阵刺痛,鲜血顺着她的下巴滴到地上满开,犹如那黄泉边盛放的曼珠沙华
  • 看不见你的我和看不见我的你

    看不见你的我和看不见我的你

    十七岁那年,我一个人去了美国,他没有说一句不舍,而我也没有说一句关于我那三年以来的暗恋。我以为在新的土壤上,我可以将自己对他的那份感情忘掉,可后来在感情里的一次次受伤,或者是说背弃,我才明白,他在我心里,从未离开。直到那么久之后的某一天,他突然和我说:“嫁给我。”我将自己所有关于他的一切都彻底藏了起来,就如他将所有关于过去的一切都瞒了下去。我不知道我们的未来会是如何,我只知道我们有多可怕。
  • EXO之初恋的滋味

    EXO之初恋的滋味

    初恋的滋味是什么样是?有的人说那是一种苦涩是滋味;但是也有人说那是一种甜蜜的回忆……其实对更多的人来说,初恋的滋味就是让他们爱的人得到那些他们不能给或者办不到放手,让另一个可以办到、有能力给她辛福的人继续代替他继续照顾她!
  • 妃常嚣张:邪魅王爷难驯服

    妃常嚣张:邪魅王爷难驯服

    NO.1“要钱还是要命!”“要钱!”“要钱还是要我?”萧酒儿抬眸,死死的皱着眉头:“夫君,我要钱和你的皮囊,你的心可以走……”NO.2一袭白衣,翩翩佳公子“公子,今年贵庚,可有娶妻?”“……”“公子,在下家财万惯,可否跟在下回家?”“……”“公子……”“萧酒儿!”男子转身,熟悉的美色让女子为之一抖逃!NO.3树荫下,双双对弈。黑子落。“女子当如令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白子围。“男子当如贾安,一夜七次郎……”
  • 离家越来越近

    离家越来越近

    回家的路慢慢行,只要方向对了,一步一步,总有到达的时候~(慢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