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4600000073

第73章 明清紫禁城与中国古代建筑(1)

建筑的发展,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发展。中国古代建筑伴随着古老而连续的中华文明,有着数千年延绵不断的历史,这在世界建筑文化中是独一无二的。梁思成在《我国伟大的建筑传统与遗产》曾这样写道:“历史上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随着这文化而兴盛衰亡。世界上现存的文化中,除去我们的邻邦印度的文化可算是约略同时诞生的弟兄外,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最古老、最长寿的。

我们的建筑同样也是最古老、最长寿的体系。在历史上,其他与中华文化约略同时,或先或后形成的文化,如埃及、巴比伦,稍后一点的古波斯、古希腊,以及更晚的古罗马,都已成为历史陈迹。而我们的中华文化则血脉相承,蓬勃地滋长发展,四千余年,一气呵成。”那么,中国古代建筑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中国古代建筑又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这是本章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

第一节 明清紫禁城

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城中部,1925年后被称为故宫。整个紫禁城占地72万平方米,现存大小院落90多个,建筑980余座,房屋8700多间,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工程技术水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紫禁城筹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永乐五年开始征调工匠予制构件和开挖河道工程,永乐十五年正式开工,至永乐十八年(1420)基本建成。宫殿屡遭火灾,明清两代曾多次修葺、重建、增建和改建。其中规模较大的有明嘉靖、万历、天启年间,清顺治、康熙、乾隆年间,对午门、太和门、太和殿和宁寿宫等建筑的重建和改建工程。紫禁城尚存明代建筑90余座,其整体格局也基本保持了明初的原貌。

一、紫禁城建筑布局

为体现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紫禁城在总体布局上充分比附“宫城居中,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及“三朝”、“五门”和“前朝后寝”的古制。以南北为中轴线,采取严格对称的院落式布局,并按使用功能进行分区,依用途和重要程度有节奏、有等差地安排建筑群的体量和空间。太庙和社稷坛在宫城左右。太和殿前有五重门。

宫城内分外朝和内廷两区。外朝在前部,主要有中轴线上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左右的文华殿、武英殿等;内廷在后部,主要有中轴线上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及左右的东六宫、西六宫和外东、西路殿宇等。各部分建筑按功能不同,在建筑艺术表现上也各有特色。外朝的建筑多疏朗雄伟,富有阳刚之美;内廷多严谨富丽,具有阴柔之美。布局和构造所采用的数值也有区别,外朝多用奇数,如三大殿、五重门、五凤楼以及三重台阶等;内廷多用偶数,如中轴线上的乾坤两宫(16世纪增建交泰殿)、东西两侧的六宫,台阶、槛墙层数也多用偶数。

宫城平面呈矩形,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墙高10米。城垣中心为夯土墙,两面包砌大城砖,磨砖对缝,墙面平整。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泊岸用大条石垒砌,河帮陡直。城垣四面各开一门,是宫门的“四正”。各门均为红色城台,下肩白石须弥座。南面正门称午门,是皇帝颁发历书、接受凯旋、献俘之所。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行重建,清顺治四年(1647)又作修缮。

午门高35.6米,建在凹字形墩台上,正面下开3个门洞,两翼内转角处各开一掖门。门楼面阔9间,进深5间。东西两翼为两面出廊的两观,俗称雁翅楼,四角为重檐金顶、四角攒尖式阙亭。宫城的北门原称玄武门,清康熙改称神武门,墩台下开3个门洞,门楼面阔7间,进深3间,其斗栱大木及部分瓦件均为明永乐十八年(1420)的原物。东门称东华门,西门称西华门,均下开3个门洞,门楼面阔7间,进深3间。紫禁城四角是宫殿的“四维”,各有一座三层檐十字脊四面歇山加抱厦的角楼,其造型的神奇不仅在于曲折多角、72条脊的轮廓上,更特殊的是其构造中线与空间组合轴线不在一个角度,十字脊为子午酉卯正方位的垂直交叉,对称的轴线则为城墙转角的分角线,以突出“四维”的特点。

二、外朝与内廷建筑

紫禁城建筑讲究权衡比例与主次分明的等级制度,强调严格的中轴线与左右对称的平面布局,并依建筑功能的不同,营造出多种多样的空间组合形式,使建筑在严谨中又富有节奏的变化。

1.外朝建筑

外朝是皇帝举行朝会大典和召见群臣、行使权力的行政区,主体建筑由中轴线上的前三殿以及东西两翼的文华殿、武英殿所构成。在其东南、西南还有内阁公署、国史馆等辅助性建筑。

前三殿即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是外朝的最主要建筑。坐落在午门内由门、廊庑、楼、阁围成的矩形院落中。正门为太和门,两侧有昭德门、贞度门。太和门为重檐歇山式的殿宇式宫门,面阔9间,台基为白石须弥座。现存的太和门是清光绪十五年(1889)重建的。门前有金水河横贯,上建5座汉白玉单拱石桥,左右有朝房。太和门内是一个3万多平方米的广阔庭院,体仁、弘义二阁东西峙立,门庑相依,四角为崇楼。庭院北部为前三殿,由南向北依次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前后排列在7米高的土字形台基上。台基三重,为稳重浑厚的须弥座,每层边缘都用汉白玉石栏杆围绕。台基前有3座石阶,中为御路。御路正中为一块长方巨石,周边雕卷草,下雕海水江涯,中雕以流云衬托的高浮雕蟠龙,刻工精美。

太和殿是外朝主殿,为举行大朝会和大典的地方,是故宫最壮观的建筑,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构殿堂。明永乐十八年(1420)建成,称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改今名。自建成后屡遭焚毁,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见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建后的形制。太和殿规模宏大,用材讲究。

面阔11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高26.92米,连同台基通高35.05米。屋顶重檐庑殿,覆以黄色琉璃瓦,屋脊两端安有高3.40米、重约4300千克的大吻。垂脊近檐角处饰仙人走兽11个,其排列顺序是:仙人、龙、凤、狮、海马、天马、押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数量之多为现存古建筑中所仅见。殿内用柱共72根,柱网呈三环布局,柱径为1.06米,高12.7米。明代用楠木柱,清代重建时改用松木。太和殿的装饰十分豪华。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栱,其中下檐为单翘重昂七踩鎏金斗栱,上檐为单翘三昂九踩鎏金斗栱。室内外梁枋上饰以金龙和玺彩画。

门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室内地面用64厘米见方金砖铺墁。明间六柱用沥粉金漆蟠龙,环绕镂空透雕宝座,顶上雕以精美蟠龙藻井。宝座前两侧有四对陈设:宝象、甪端、仙鹤和香亭。殿前露台上陈设着成排的铜炉,两侧有日晷和嘉量,后面有铜龟、铜鹤各一对。明、清两代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极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等。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清初,还曾在太和殿举行新进士的殿试,乾隆五十四年(1789)后改在保和殿举行,“传胪”仍在太和殿举行。

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前小憩、接受内阁礼部及侍内执事人员等朝拜的地方。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明初称华盖殿,嘉靖时遭遇火灾,重修后改称中极殿,现天花内构件上仍遗留有明代中极殿墨迹。清顺治二年(1645)改现名。中和殿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为3间,四面出廊,金砖铺地,建筑面积580平方米,高27米。屋顶为单檐四角攒尖,上覆黄色琉璃瓦,中为铜胎鎏金宝顶。殿四面开门,正面三交六椀槅扇门12扇,东、北、西三面槅扇门各4扇,门前石阶东西各一出,南北各三出,中间为浮雕云龙纹御路,踏跺、垂带浅刻卷草纹。门两边为青砖槛墙,上置琐窗。殿内外檐均饰金龙和玺彩画,天花为沥粉贴金正面龙。殿内设地屏宝座。

其大木均为楠木,是明代天启七年(1627)的遗物。明清两代,太和殿举行各种大典前,皇帝先在中和殿小憩,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凡遇皇帝亲祭,如祭天坛、地坛,皇帝于前一日在中和殿阅视祝文,祭先农坛举行亲耕仪式前,还要在此查验种子和农具。皇太后上徽号,皇帝在此阅视奏书。玉牒告成,恭进中和殿呈御览,同时要举行隆重的存放仪式。

保和殿是举行殿试和宴会的地方。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谨身殿,嘉靖时遭火灾,重修后改称建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改为现名。现存建筑为明代万历四十三年(1615)重建所留,大木中尚存许多“建极殿左一缝桐柱”和“右二缝”等明代墨迹。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240平方米,高29.5米。屋顶为重檐歇山,上覆黄色琉璃瓦,上下檐角均安放9个走兽。上檐为单翘重昂七踩斗栱,下檐为重昂五踩斗栱。内外檐均为金龙和玺彩画,天花为沥粉贴金正面龙。六架天花梁彩画极其别致,与偏重丹红色的装修和陈设搭配协调,显得华贵富丽。殿内金砖铺地,坐北向南设雕镂金漆宝座。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安板门两扇,上加木质浮雕如意云龙浑金毗庐帽。建筑上采用了减柱造做法,将殿内前檐金柱减去六根,使空间宽敞。保和殿在明、清两代用途有所不同,明代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册立皇后、太子时,皇帝在此殿受贺。清代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在此赐宴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场面十分壮观。赐额驸之父、有官职家属宴及每科殿试等均于保和殿举行。每岁终,宗人府、吏部在保和殿填写宗室满、蒙、汉军以及各省汉职外藩世职黄册。清顺治三年(1646)至十三年(1656),顺治帝福临曾居住保和殿,时称“位育宫”,大婚亦在此举行。康熙自即位至八年(1669)亦居保和殿,时称“清宁宫”。清代殿试自乾隆五十四年(1789)始在此举行。

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始建于明初,均为由殿堂、门、配殿和廊庑组成的矩形院落。文华殿原为太子讲读之所,绿色琉璃顶,明嘉靖以后,改为皇帝举行经筵的场所,屋顶改易黄瓦。嘉靖十七年(1538),在殿后添建了圣济殿。明末李自成攻入紫禁城后,建筑大都被毁。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按原样重建。正殿文华殿坐北朝南,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明间开6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门,次间、梢间均为槛窗,各开4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窗。东西山墙各开一方窗。殿前出月台,有甬路直通文华门。后殿曰主敬殿,规制与文华殿略似而进深稍浅。前后殿间以穿廊相连。东西配殿分别是本仁殿、集义殿。乾隆年间,在圣济殿遗址上修建了文渊阁,为面阔6间的二层楼房,系仿宁波天一阁而建。武英殿是皇帝斋居和召见大臣的地方,明末李自成进京后在此举行了即位仪式。正殿武英殿坐北朝南,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须弥座围以汉白玉石栏,前出月台,有甬路直通武英门。后殿敬思殿与武英殿形制略似,前后殿间以穿廊相连。东西配殿分别是凝道殿、焕章殿。院落东北有恒寿斋,西北为浴德堂。康熙年间,首开武英殿书局。同治八年(1869)武英殿被火焚,烧毁正殿、后殿、殿门、东配殿、浴德堂等建筑,书籍版片焚烧殆尽。同年重建。

2.内廷建筑

内廷为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及其家眷的居住区,其中间部分分为东、中、西三路,包括后三宫、东西六宫、东西五所、御花园,左右两侧为外东、西路。

中路由中轴线上的后三宫以及御花园构成。后三宫为四面由廊庑围成纵长院落。正门为乾清门,面阔5间,单檐歇山顶。两侧有八字琉璃照壁,门前有鎏金狮子一对。门内甬道与三宫前露台接连。三宫由南向北依次为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均建在高2.5米工字形台基上。

同类推荐
  • 素书

    素书

    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素书》以道家思想为宗旨,集儒、法、兵的思想发挥道的作用及功能,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对应事物、处理事物的智能之作。传说黄石公三试张良,而后把此书授予张良。张良凭借此书,助刘邦定江山。2012年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引用书中名句“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
  • 中国择吉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择吉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内容包括:择吉文化——祝福求祥良辰同庆——节日择吉衣食住行——日常择吉建房搭屋——建筑择吉比翼齐飞——婚姻择吉等。
  • 鬼门关

    鬼门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鬼门关》分为鬼门关地理概况;鬼门关称谓流变等六篇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五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五卷)

    本书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书中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这样,在情节的生动性方面,不能不受到史料的限制;而对读者了解历史,提供的材料是比较可靠的,有根据的。用故事化形式来讲述历史,有它的局限性。通过故事,读者只能了解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人物活动的片断;有的故事,可能只反映事件的现象,至于它的经济、政治的背景以及它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关系,不大可能用故事形式来详细论述。因此,它可以作为一种学习历史的辅助读物。
  • 中华谚语(第四卷)

    中华谚语(第四卷)

    该书本着科学、规范、实用的原则,从收集的数万条谚语中选取其中的精华约11500条。收录的谚语哲理丰富,涉及范围广,从婚姻家庭到社会百态,从军事历史到处世哲学,从天文地理到农、工、商、建,从养生保健到琴棋书画……大千世界,千姿百态均有涉及。本书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掌握,在每句谚语下面标注了简单的释义
热门推荐
  • 台湾姐妹

    台湾姐妹

    小说主人公夏诺和林知舒的经历分分合合,尽管他们学识不同,但他们拥有着共同的世界,拥有着共同的感情基础,拥有共同成长的家乡。因此他们的结合是在现实基础上结成的浪漫爱情。而这种爱情也是处于现实中的,不是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即,相反他们走上了婚姻的殿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我的故事的美好结局,也是我的婚姻观.
  • 青春哭了就成长

    青春哭了就成长

    江晨枫:天陌集团老总儿子,不爱炫耀他老爸。有点叛逆,但不会主动惹事,也不爱学习。是被父亲逼着上学的。性格偏孤僻,不喜人多热闹。(母亲黎天姿难产去世了,父亲江陌为人严肃)宁珞萱:宁家独生女,父母亲的掌上明珠,没干过粗活。不会娇气,是个乖乖女。性格阳光开朗,不擅长自己决定事情。(父亲宁明师是商人,母亲田雅是全职太太)夏安学院:男女主人公所在城市的大学。(纯属虚构)
  • 重生归来:丫头,别咬我

    重生归来:丫头,别咬我

    父母离异,跟随母亲再嫁豪门,嫁去不久母亲去世,在继父家备受凌辱,这一切给了徐凤莹一个沉重的打击,失魂落魄,被自己名义上的弟弟和父亲计划杀死。这时,她28岁。重回16岁,看她如何扭转乾坤,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与默默支持自己的人白头到老。
  • 行大运

    行大运

    中国物资出版社即将出版的《行大运》一书,是一本运势百科全书,以一问一答的简单形式讲解,可以让读者轻松地了解自己的运势。
  • 术法农场

    术法农场

    李阳,偶的仙农传承,开启一段另类彪悍的人生!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载人宇宙飞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载人宇宙飞船

    本书带我们了解和认识人类征服太空的载体——宇宙飞船,以探究式的方法详细解密了载人宇宙飞船的制造、基本原理、升空发射、分离、出舱登月等方面的航空航天基础知识。
  • 校园故事会

    校园故事会

    包含几十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故事大多发生在读者们熟悉的校园中,娓娓道来,很有情趣。
  • 烈日下的年轮

    烈日下的年轮

    在写这本书之前,我想有必要先跟大家澄清一下。或许我根本写不出华丽的语言,道不出完整的故事,但是他或许仅是一段经历,一场人生亦或者。不同环境造就下的人生。当然,或许我的经历也是那么一如既往的平淡无奇,但是我会很努力,很努力去写出。大家内心深处,过去的回忆里,唤醒最为根深蒂固的那段冰封的记忆。(本书或名《曝晒》,对于更新方面,由于我知道自己挨千刀的性格,因此不能保证什么,但是会一直写下去,一直到完结。在此,先向大家表示歉意)
  • 阿西莫夫:讣告
  • 呆萌女孩遇上冰山校草

    呆萌女孩遇上冰山校草

    在一家医院,两个女孩出生了。而一位神秘人却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平穷女孩变成了贵人女孩。贵人女孩变成了平穷女孩就这样命运会改变吗?而她遇上了他又会发生什么快来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