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1000000031

第31章 合作互惠:合作通天下,互惠才能共赢(1)

做生意也是做人情

经常听人说:“生意场上没朋友,利字头上一把刀。”言外之意是,生意场上尔虞我诈,没有情义可言,但李嘉诚却认为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在他看来做事先做人,做生意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做人情,他曾经说过:“我做生意一直抱定一个信念,就是不投机取巧,而是以诚待人。”

美国《财富》杂志对李嘉诚的评价,印证了李嘉诚的经商风格,这个评价就是:“靠与友人合作投资和贸易生意发迹。”为什么李嘉诚能得到友人的合作呢?因为他对人慷慨,善交朋友,讲义气,肯帮助别人,自己能做到的,会尽力去做,因此深得人心。

其实,李嘉诚对“人情”的认识,源于他在茶馆里当跑堂的那段经历。14岁那年,受生活所迫,李嘉诚在一家茶楼里工作,每天工作15个小时,主要负责为客人端茶送水。由于工作尽职尽责,他很快便赢得了老板的赏识,也成了加薪最快的服务员。

然而,李嘉诚并不满足于此,他深知这份工作只是满足于养活一家老小,所以必须把茶馆的工作当成学习社会、体验人生、积累经验的良机。有了这种想法之后,他就开始有意识地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茶馆是社会的浓缩,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李嘉诚对于茶馆里的人和事,总是保持好奇心。

渐渐地,他发现茶馆的客人各具特色,又各有喜好,于是他开始悄悄观察客人,慢慢地了解了很多客人的消费需要和消费习惯。比如,谁爱吃什么,谁爱喝什么,什么时候上什么茶,他心中都很清楚,甚至来了一个陌生的客人,他也能凭借自己的观察,判断出对方的身份、地位、喜好和性情。

有了这些了解和判断之后,李嘉诚便投其所好,同时又以诚待人,让顾客感到特别受尊重,也自然愿意掏腰包。正是这段经历,让李嘉诚从一个青涩的服务生,迅速成长为人情世故的老手。也是这段经历,让李嘉诚暗自学到了很多做生意的诀窍。后来,李嘉诚察言观色、把握人心的这种能力,在生意场上得以发挥,对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驾驭客户的心理,都有非常大的用处。

做生意就是做人情,了解人情世故是前提,其次才是把握他人的需求,满足他人的需求,如此就很容易赢得他人的好感。在这一点上,李嘉诚可谓做得淋漓尽致。他在经商创业的过程中,对待自己的员工,就特别注重做足人情。

20世纪70年代后期,香港女作家林燕妮去长江大厦与李嘉诚商量广告公司租场地的事情,发现李嘉诚仍在生产塑胶花。当时的塑胶花行业已经没落,而长江地产的盈利十分可观。林燕妮想不通,为什么李嘉诚不停止生产塑胶花,毕竟靠生产塑胶花赚不到多少钱。

不过,经过一番思考,林燕妮明白了李嘉诚的用意,她对李嘉诚说:“你不撤销塑胶花业务,是顾念着老员工,给他们一条生计吧?”

李嘉诚说:“一间企业就像一个家庭,他们是企业的功臣,理应得到这样的待遇。现在他们老了,作为晚一辈,就该负起照顾他们的义务。”

在很多人眼中,商人是无利不起早的,商人眼中只有金钱和利益。事实也差不多是这样,商人毕竟不是慈善家,如果工厂没有效益,关闭是无可厚非的,但李嘉诚却有情有义,对待员工体贴入微,宁愿少赚钱甚至不赚钱,也要让塑胶花工厂经营下去,目的就是给员工一个工作,给员工一个养家糊口的机会,这真叫人感动。

李嘉诚曾说:“是员工养活老板,养活公司。”所以,对待员工,他总是心怀感激,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唐太宗李世民,他将皇帝比喻为舟,将百姓比喻为水,并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李嘉诚经商的理念与唐太宗治国理念极为相似,他们都懂得感激员工,懂得投资人情。

除了对待员工重视人情的投入,对待生意上的合作伙伴,李嘉诚也是有情有义。小利不舍,大利不来,这是李嘉诚的经商法则,他曾经说过:“如果一单生意只有自己赚,而对方一点不赚,这样的生意绝对不能干。”李嘉诚的意思很好理解,那就是做生意,应该多替别人着想,应该共享利益,这样才能保持长久的合作。相反,只顾一时之利,只顾一己之利,而无视对方的利益,只能做一锤子买卖,只会生意越做越窄,最后自断后路。

有钱一起赚,自己发财也让别人发财

商人求财,讲究以和为贵,真正有智慧的商人不会与人争强逞能,而是笑脸迎客,为了赚钱,他们愿意与对手合作,使大家互利共赢。李嘉诚就是这么认为的,他说:“有钱大家赚,利润大家分享,这样才有人愿意与你合作。”

有些商人总想着一家独大,好处独霸。然而,做生意太绝,不给别人活路,自己就可能成为众矢之的,最后会吃大亏。李嘉诚认为,在生意场上,多一个合作者,就多一条出路,少一个敌人。因此,他非常顾及同行的利益。如果能考虑与同行合作,达到利益均沾,虽然自己可能损失一点利益,但从长远来看,财源将会滚滚而来。

1978年,长实集团与会德丰洋行共同出资购买天水围的土地。第二年下半年,中资华润集团等购得其大部分股权,并且建立了巍城公司,决定开发天水围。在巍城公司中,华润集团拥有51%的股权,长实集团拥有12.5%的股权,是第三大股东。作为最大的股东,华润集团雄心勃勃,计划用15年时间将天水围建成一座可容纳50万人口的新城市。

当时由于长实忙于收购和黄,因此把开发天水围的计划交给华润。但出人意料的是,华润的雄心没有持续多久,就开始灰心丧气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1982年7月,港府收回了天水围488公顷的土地,并将其中40公顷的土地以8亿港元批给巍城公司,要求其在12年内建成价值14.58亿港元的建筑,并负责清理出318公顷土地作为港府土地储备。如果完不成目标,那么购买土地的8亿港元将视为充公。

另外,1983年港府宣布:计划投资40亿港元建设市政工程,其中预计投入16.2亿港元用于整理地盘,预计投入9.6亿港元用于基本建设。两者加起来,共计25.8亿港元,港府把如此重大的工程批给巍城公司承包,并要求它获得15%以上的利润。

如此严峻的要求对华润而言,就像泼了一盆冷水。华润作为一家驻港的贸易集团,并不具备地产发展经验,也不熟悉香港地产业的游戏规则。因此,一出场就失败了,其他股东见形势不妙,纷纷萌生退出的意思。

精明的李嘉诚把这一切看得非常透彻,他十分看好天水围的前景。因此,他开始不动声色地吸收散股,他相信只要做得好,完全可以后来者居上。就这样,李嘉诚逐渐将其他股东手中的“垃圾”股票控制到自己手里。到了1988年,他已经控制了除华润之外的49%的股权,与华润成为仅有的两家股东。

1988年12月,以李嘉诚为代表的长实与华润签订了一份协议。在协议中,长实保证能够在天水围发展中让华润获得7.52亿的纯利润,而且协议签署后立即支付华润5.64亿港元。如果将来楼宇的售价超出协议的规定,其中超额赢利的部分,长实将与华润共同分享,华润获得51%的利润,长实获得49%的利润。今后天水围发展计划等一切工作均由长实负责,费用由长实支付,将来在收入中扣回即可。

在签署这份协议的时候,天水围交工期限只剩下一年半的时间。按照该协议规定,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风险完全由长实来承担,华润可以坐收渔利。对长实而言,要承担的风险非常大,当然,也可能获得非常大的收益。如果长实如期完成计划,按照协议售价,它将获得43亿港元的纯利润。但是业内人士估算,长实如果顺利完成计划,将获得70亿港元的纯利润。

不过话又说回来,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大概只有长实具备这个经验及实力,李嘉诚对此充满了自信。果然,工程开始兴建后,进展非常迅速。很快,天水围大型屋村就呈现在人们面前,住宅及商业楼宇共计58幢,总楼面积1136平方英尺,共有16728个……住宅及楼宇开盘后,利润滚滚而来,华润获得了协议中规定的利润,而长实所得的利润,几乎是难以估计的。

从长实与华润的协议中,我们发现:在这个计划中,李嘉诚赚足了钱,又让华润不费任何成本,就能坐收渔利,这等于挽救了华润,也成全了长实自己。这就是李嘉诚的智慧,他把合作关系看得很透彻,他这样帮华润,并不只是针对中资公司,而是他做事留后路的一贯作风。

也许有人觉得李嘉诚吃亏了,因为华润什么都没干,就获得了几亿的利润,但实际上,李嘉诚是精明的。如果说他支付给华润的几亿利润是吃小亏,那么后来他获得的收益,是占尽了便宜。这就是李嘉诚所说的“有钱大家赚,利润大家分享”。

其实,但凡做大事的人,都有李嘉诚那种“吃小亏占大便宜”的思想,他们懂得给别人一些好处,让别人分享一些利益,这样才能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才能巩固合作关系。李嘉诚作为一个理智的商人,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他不会与合作伙伴争利益,一方面是因为这样会损耗自己的精力,另一方面是因为争小利会得罪合作伙伴以及周围的同行,树敌过多,容易被人联合而攻之。因此,在许诺给华润回报时,李嘉诚表现得十分大度,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给了华润更多好处,通过这种让利,不仅给华润留下了大气的印象,也深深赢得了同行及其他商家的信任。

舍得让利,自己才能得利

生意场上,离不开合作。对于合作中的利润分配问题,李嘉诚看得很开,他认为舍得让利于人,才能获得更长久的合作,才能赚到更多。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做事要留有余地,不把事情做绝。有钱大家赚,利润大家分享,这样才有人愿意合作,假如拿10%的股份是公正的,拿11%也可以,但是如果只拿9%的股份,就会财源滚滚来。”

1978年5月,环球大厦在中环车站上建成,随后开始分层发售,用户购楼踊跃,广告见报后仅8个小时,就全部售完,交易总额为5.92亿元,创下了香港楼价的最高纪录。1978年8月,海富中心在金钟车站上建成,物价总值9.8亿港元。

按照当初地铁中标时签订的合同规定,在分配利润上,地铁公司占51%,长实占49%。根据这个比例算下来,长实集团在这两栋发展物业总计获得毛利7亿多港元,纯利为07亿港元。

0.7亿港元看似不少,其实低于当时地产业的平均利润,甚至可以说是亏了。然而,李嘉诚通过此次与地铁公司合作,获得了无法估量的无形利益——形象和信誉。从此之后,李嘉诚在香港地产界名声大震,香港的各大银行、财团对他充满信任和信心,这为后来的合作打开了良好的局面。

地铁中标一役,李嘉诚主动让利,最后看似亏了点,但从长远来看,他实际上大赚特赚。因为发展地产业离不开银行和财团的支持,有了他们的支持,才有资金盖楼,这才是赚钱的保障。由此可见,李嘉诚拥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他不纠缠于一时的得失,而是看重长远利益,这是一位优秀商人所必备的素质。

有记者曾问李嘉诚,与别人合作成功的奥秘是什么,李嘉诚谦虚地说:“奥秘实在谈不上,我想重要的是首先得顾及对方的利益,不可为自己斤斤计较。对方无利,自己也就无利。要舍得让利,使对方得利。这样,最终会为自己带来较大的利益。”

李嘉诚说得非常在理,因为经商都是求利的,但又不能只为了利益而采取损人利己的手段。在李嘉诚看来,一个只知道图小利的人,终究成不了大商人。有些商人认为贪利才能暴富,也许现实中存在这种情况,但这顶多叫暴发户,还称不上大商人。真正的大商人,都是懂得让利的,他们敢舍敢收,心胸开阔,最终能够打造属于自己的财富天下。

当年,胡雪岩的钱庄生意做大之后,他开始把目光集中在漕运上,但是进军这个行业意味着抢其他从事漕运行业同行的饭碗,很容易引起同行的不满。即使同行忌惮他的经济实力和政治背景,心中有怒嘴里不敢言,也无法保证他们背地里不会使阴招暗算他。因此,胡雪岩决定采取措施安抚一下同行,他是怎么做的呢?

胡雪岩知道这些同行商贩资本小、底子薄,于是主动提出贷款给他们,让他们到乡村去收购粮食,而费用由他承担一半。这样,胡雪岩把实力不济的同行笼络到手下,让他们安心地经营自己的生意。同时,他也能在贷款和运输中赚一些利润。当然,最重要的是这样保证了整个江浙地区粮食市场秩序的稳定。

因此,表面上看胡雪岩少赚了钱,但实际上,他不但赚了好名声,还牢牢控制了那些实力较弱的商户,可谓一箭三雕。

浙江地区有一句非常流行的俗语:“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在商业经营中,要经常想一想:别人为什么愿意与你合作?如果他们没钱赚,你让他们怎么与你合作?所以,要想取之,必先予之,这就是“舍得”的智慧。

作为老板,一定要牢记一点:追求商业利润的最大化,不意味着榨取同行,也不意味着压榨员工,没必要处处把别人往绝路上逼。相反,为了巩固和建立稳定的商业关系,必要时要学会牺牲自己的部分利益,换取别人的信任和好感,这样才能赚到源源不断的财富。李嘉诚说:“他和别人合作,假如你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最后拿六分就可以了。”

李嘉诚说:“人要去求生意就比较难,生意跑来找你,你就容易做。”那么,如何才能让生意来找你呢?在他看来,善待他人,充分考虑对方的利益是关键。只有不让别人吃亏,只有让别人获利更多,别人才愿意与你继续合作。这样一来,当别人有生意需要合作时,不就首先想到你,然后找上门来了吗?

互信才能合作,分享才能共赢

北宋文学家苏洵在《六国论》中说:“灭六国者六国也,而非秦也。”为什么这么说呢?纵观历史,你会发现:秦国之所以逐一灭掉六国,是因为六国本身互不信任、不团结、不合作。虽然某些时期也结为联盟、相互支援,但由于相互之间缺少信任,彼此猜疑,最终宣告盟约破裂,这才给了秦国各个击破的机会。

假如历史能够倒流,假如再给六国重来的机会,假如六国能够互信合作,那么他们的合力绝不是秦国可以匹敌的,秦国想破六国,难于登天。所以,历史告诉我们:互相信任是合作的前提,合作是做大做强的保证。这个道理对于经商做生意同样适用。

在与合作伙伴做生意的过程中,应坚持“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原则,确立了这种公平、公正的商业合作模式,从而调动合作双方的积极性。做生意,难免没有失误。这就要求双方用制度规避风险,共同承担责任。从一开始,就要有准备及有责任为自己及团队成员的过错买单。

同类推荐
  • 做最好的管理者

    做最好的管理者

    本书浓缩了企管大师白崇贤几十年的管理功力,特别值得各级各类管理者认真研读。因才能出众,他被“经营之神”王永庆挖到台塑集团,并在短时间内跃升为总经理。1992年,他全程策划了“康师傅”进入祖国大陆,一举夺得行业头把交椅,从此他被誉为“康师傅”的师傅。几十年来,他一直是正大、顶新、金利来、东方希望、清华紫光、TCL、海王药业、富士康等名企的特聘顾问。他将自己几十年的管理经验浓缩为培训课程,历时30年热度不减,帮助无数管理者走向卓越!本书由同名课程整理而来,相信能帮助更多的管理者做得更好!
  • 孙正义的人生哲学

    孙正义的人生哲学

    软银成立三十余年,孙正义首度袒露沉浮经历,倾心讲述创业来路,逐一分享“人生五十年传奇规划”、经营千亿级公司的“孙孙兵法”、超常规的工作法;解密互联网思维下的投资趋势,大数据时代的高科技产品方向;公开300年愿景下的接班人如何实现世代进化、团队开放式建设、培育完整的企业群生态等重磅内容。字里行间闪耀诚恳的人生智慧,处处是原汁原味的血汗经验。世界商业思想史白金之作,只言片语,价值千万。
  • 致命的败局:企业绝境案例研究

    致命的败局:企业绝境案例研究

    在日益多元化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今天,危机情势的出现甚至成为企业必须有效应对的一种常态。事实上,每一次危机既包含导致失败的根源,又孕育着成功的种子。发现、拯救、培育,以便捕捉这个潜在成功的机会,便是危机管理的精髓;而忽略或者错误地估计形势,令事态进一步恶化,则是不良危机管理的典型特征。
  • 领导统御智慧:中国式管理实践篇

    领导统御智慧:中国式管理实践篇

    《领导统御智慧:中国式管理实践篇》站在人性的高度,立足于中国人的特性,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谈自我修炼、安人得人、鉴人用人,将有血有肉的案例与真知灼见融为一体,不仅充满中国式管理智慧,也十分接地气。
  • 世界500强企业选人之道

    世界500强企业选人之道

    “世界500强”,是人们对美国《财富》杂志每年评选的“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行榜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荣登“世界500强”排行榜,是无数搏击于商海中的英雄梦寐以求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殚精竭虑,夜以继日,有的甚至耗费了毕生心血。
热门推荐
  • 邪王宠妻:废材逆天变主神

    邪王宠妻:废材逆天变主神

    她,黑道至尊,世界第一杀手,可却遭亲情的伤害,友情的背叛,爱情的欺骗。她内心的孤独谁懂?穿越后,她是人尽皆知的废材,当她遇到她,他发现他是超级天才,他冷漠,无情,却对她温柔。他们之间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新型工业化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

    新型工业化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

    本书《新型工业化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可分为人类工业文明的演进是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的一面镜子、关于工业化与我国传统工业化的发展历程等章节。
  • 逍遥小圣

    逍遥小圣

    顾思轩,立志成为一代后宫王的男人。但他人生中第一次表白却被拒绝。在此之后,他按照她所说的拒绝他的人所说,想要成为强者,挽回他第一次还未开始的恋情。从此,他踏上了成就后宫王的道路上。无论贵族小姐、公主、风雅才女、天才军师,还是猫女、美人鱼,甚至吸血鬼公主、魔族郡主、天神之女……
  • 天魔之刃

    天魔之刃

    天魔之刃六大陆十六异界每一大陆有一守护灵珠每一异界有一守护族群魔界天才萧宇,被天,魔两界的人灭杀,一届天才人物就此陨落,但意外被一颗不起眼神秘石头保存了神魂从此转世去到了另一个大陆的废物少年萧宇从此就是废物少年萧宇,脱胎换骨成神,成尊的过程其中还会有六大陆十六异界历险,成为万古至尊的道路
  • 是否该爱你

    是否该爱你

    “不要离开我,好吗。?”……五年前,他从背后抱住她,五年后,她只能在背后痴痴地看着他,痛苦回忆那段如梦般的虐恋,独守那原本属于两个人的约定。
  • 我,守护者

    我,守护者

    总有那么一些人的一生波澜壮阔。关山越从没想过自己会和位面守护这么高大上的职业联系在一起,要知道他人生前十五年可是过得不怎么快活。凭什么这么多大神大魔大妖大鬼能逍遥自在求真问道,只有他必须为了这么点奖励去拼死拼活?世事变换沧海桑田,结果最后,他所怀念的,还是只有那一双剪水秋瞳,那一碗清汤挂面。
  • 傀儡登场

    傀儡登场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们其实都是被操控的傀儡,按照已经写好的剧本,在生活这个场景中登场,开始自己的漫长戏剧生涯。
  • 志戏三国

    志戏三国

    一个弱不禁风的现代青年学生,为了筹钱救人,兼职众多的他在一次意外事故之后,莫名其妙的穿越到古代汉朝末年三国时期。在那个人命如草芥的时代。那是赤裸裸的靠实力说话!没有人会同情弱者,活着才是硬道理。然而他一个没有背景,没有亲人,还没有武功的现代青年,到底是怎样在三国时期生存下来,他会不会改写历史?能不能回到现代,总总疑问,让我们一起跟随着他细细看来!
  • 楚啸山河

    楚啸山河

    一世皇子,竟落魄到沦为乞丐。国亡家破,心中积淀着哀伤与仇恨。复仇之路,坎坷与悲惨的命运。血与剑交织出战争的画卷,爱恨情仇化不掉英雄的气概,天地间,只待他,啸山河!(注:本书中人物,部分地点,时间及事件纯属虚构,部分物品应情节需要出现于本文中,但不符合当时真实时间段,勿要较真!!!)
  • 破天行

    破天行

    古之一战,众神陨落殆尽,神格散落天地,为苍茫世界带来无限生机。为复天界,幸存诸神将以天地为局,为保生机,人间生灵直向破天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