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0500000030

第30章 江南风物(9)

葛贤是个矢志不渝的工人领袖,获释出狱后不几年,苏州发生了又一场更大规模的社会运动,那是反对魏忠贤实质针对明王朝黑暗统治的不折不扣的政治斗争。明代是太监为祸甚烈的时代之一,魏忠贤于天启年间得势,他勾结熹宗皇帝的乳母客氏,专断国政,掌握特务机关东厂大权,自称九千岁,他的爪牙特多,所谓“其门有:五虎、五彪、五狗、十孩儿、二十小孩儿、四十猴狲、五百义孙之属”,中央六部和四方督抚都有他的私党,这些干儿子和徒子徒孙大拍魏忠贤的马屁,甚至在他活着的时候就为他建生祠。这一伙人疯狂地迫害知识分子,逮捕东林党人,长洲(苏州)人周顺昌是其中之一。执行任务的是织造太监李实和魏忠贤的干儿子巡抚毛一鹭,以及从北京远道而来的东厂特务。

周顺昌曾官吏部文选员外郎,人称周吏部。缇骑逮捕周顺昌的这一天,“士民望吏部颜色,如见天人,无不洒泣”,“百姓夹道执香,哭声干云”,四乡八镇的老百姓蜂拥而来不下数十万人。对于魏忠贤及其党羽的倒行逆施,苏州士民颜佩韦和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五人,率众冲入官府,击杀校尉,其余缇骑抱头鼠窜,巡抚毛一鹭藏在厕所中才得幸免。同日傍晚,另有一批缇骑乘舟往浙江逮捕东林党人黄尊素,民众于胥关焚其舟,迫缇骑“抱木片浮沉数十里,至僻处乃敢登”。

明王朝当然不会放过破坏稳定的罪魁祸首,颜佩韦五人挺身自投,英勇就义,“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这五人同葛贤一样,是市民阶层的代表人物。

这场斗争发生在丁卯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第二年,崇祯皇帝即位,魏忠贤失势,苏州人一夜间拆掉了阉党为魏忠贤建造的普惠生祠,并在废基上安葬了五义士的遗骨,称为五人墓。

关于这件史实,《碧血录》和《吴县志》、《长洲县志》都有记载。

苏州市民的“发愤一击”,社会震动,影响极大。复社领袖昆山人张溥撰写了《五人墓碑记》,记录并称赞了这件事情,碑记中有这样几句话: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这种对读书做官的人与平民百姓的人格差异的理性思考和追问,是整篇《五人墓碑记》中最富有思想光辉的一段。中国的封建知识分子是以读书作为手段博取功名获得社会承认的,依附在封建国家机器上甘心为封建统治者所用,往往恪守旧礼制、旧道德,而不能独立特行,哪怕被抄家被腰斩也绝不敢越雷池一步。他们是统治集团中的一员,而不是异类,是制度的维护者而不是批判者,明明知道魏忠贤一伙是“矫诏”,在逆境面前,不趋炎附势就已经很了不起了,遑论如葛贤、颜佩韦那样,不管那一套,以实际行动来表示公众对黑暗统治的愤慨和反抗。

这种充满了深层社会思考精神的并不是所有知识阶层的人都认同的,大多数人依然把葛贤和颜佩韦等人的行为,同要离、专诸联系起来,以一种社会公认的封建道德和教义去规范,去阐释。清顺治十五年进士王士祯(渔洋山人)就是如此,持与陈继儒相近的态度,他的《五人墓》诗写道:流连虎阜游,宛转山塘路。石门映回波,英灵此中聚。满坛松桂阴,落日青枫树。生旁伍胥庙,死近要离墓。千秋忠介坟,忠魂誓相赴。酹酒拂苍碑,寒鸦自来去。

蒋士铨也是这样认识:“断首尤能作鬼雄,精灵白石走悲风。要离碧血专诸骨,义士相望恨略同。”

这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大致相仿的思想认识。

也有质疑的声音,雍正进士严遂成在《五人墓》诗中就说:“呜呼,荆轲聂政非丈夫,轻生一掷何为乎?”对传统的侠义行为的代表——刺客及其所作所为不以为然。

颜佩韦五人和葛贤的行为指向及其精神是一致的,他们是相通的,是市民阶层反封建的革命性实践。他们是平民世俗生活的佼佼者,是平民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的代表,他们没有封建知识分子依附于官本位的那种与生俱来的软弱,更多地体现了当时全社会的正义和良心。他们的行为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影响,与要离和专诸的刺杀行为相比,是为民众为正义,体现社会群体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观念,目的不一样,精神也迥然有别,自然也远远超出了东林党人、复社成员的口头革命。

诗人尤维熊对此作了反思:“五人墓前流水长,饮他一勺味犹香。自从倾入闲脂粉,荡尽吴儿侠烈肠。”苏州地区人们的性格缺失,在五人墓前得到了补充,也一扫软绵的阴柔,展示了阳刚的一面。这是至为宝贵的。委曲求全、逆来顺受会萎缩我们民族的精神,“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奋起抗争,站着死,也不愿跪着生,才是尤可称道的。

出狱后已58岁的葛贤也参加了颜佩韦等人的抗暴斗争,在五人就义后,他“高五人之风,庐于墓侧,卒葬其旁”。他是1630年崇祯三年病逝的,享年62岁,人们根据他生前的愿望把他葬在五人墓旁,后人合称为六义士坟。人们依旧深深地怀念他,无名氏的《葛贤墓》诗写在他入葬以后:葛将军,万夫雄,我昔遇之娄水东……死骨穿近五人冢,生魂啸动五雨风。葛将军,今死矣!权奇個校;谁与拟?……

中国的知识分子本质上是窝囊的,但不妨碍对义行侠骨者的歌颂和赞美,以別人的豪情和牺牲浇注自己心中的块垒,这也是真诚的表白,同样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和慰勉,也可以看作是苏州人性格完善的一种肯定和嘉许。

清人赵翼的《山塘绝句》说得相当好:“普惠祠基筑短墙,五人墓木独苍苍。山塘满路皆脂粉,可少秋风侠骨香。”

李福也有相似的礼赞:“嗟尔,五人市儿舆隶尔,何所知尔独好义……虎丘塘,七里长,花市丛中三尺土,五人名姓千秋香。”

就是这座小小的纪念堂,挺直了苏州这座城市的脊梁,使这座美丽的水城有了永不停歇的正义和歌唱,也使柔弱的苏州人有了“奋乎百世”的骄傲。

注释[1]选自《遥望姑苏台——苏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作者山谷,作家。著有《回眸江南》、《世纪晚风》等。

玫瑰花[1]

林斤澜

大约十来年前,我去到无锡。高晓声带我到惠山,去看看大约三十年前住过三五个月的房子。上上下下可以推门的推敲而进,不可以的也到门缝张了张,走到第二泉那里,高晓声就要找个雅座喝碗泉水龙井,作为雅兴的收尾。我却惦记着一方池塘,塘边的青石板路,垂柳、太湖石假山。当年的日脚匆忙,年青的脉搏紧绷,有时在池边略站一站,也说不上悠闲,可有些清净的喜悦。后来的年头如浪头,一两年不起浪,叫做“弦儿不紧”,两三年呢,就是“缺根弦儿”了。人,不直升浪尖,就是滚落浪底,这才觉出来片刻的松弛宁静,可以海绵一样吸收柔情。回想起当年的池边小站,也有了当年感觉不到的滋润。

这个意思不容易说清楚,高晓声也不等我细说,笑笑,抬腿就走,有些蹊跷。

走到一个干坑旁边,站下。我说这不是,他说这就是。我说这不是这不是,他说这就是这就是。

一池春水哪里去了?青石板路哪里去了?一两棵干巴巴的树比没有还难受。我们住过的曲折小巷古旧平房都在哪里?拆了?圈起来了?空着了?

当年的忙忙碌碌失落在眼时的空空荡荡里,当年的片刻宁静也没有着落了,这个干坑若只管干巴也罢,不,它干在那里发愁。

又过去了大约五六年,又一次走到无锡,没有人带路,自己走到惠山。忽然出现了街市,马路,楼房。街市的繁华,马路的热闹,楼房的现代气象,应有尽有,应有的精神面貌也当尽在那里。

想着去看看一个新坟。当年的才女,后来错划、错捕、错杀,新近平反安葬的彭令昭之墓。没有找到。

人家告诉我在哪里哪里的山坡上,我无端想起若在当年的池塘——后来的干坑旁边,可好,能叫干坑又叫池塘了。

那么去找池塘,也没有找到,干坑也没有,连拆得空荡荡的地皮也找不见,眼前的都是楼房、马路、街市,好不气派。

又是后来的后来,想起来却有一座彭令昭之墓,在向阳的山坡上,新挖的黄土暄暄,墓碑上没有刻下“三错”,有一首才女的小诗,写着带刺带血的玫瑰花。

补记

这篇千字文是应《江南晚报》之约,凭点感想,随手写下,后来竟得了个奖,转觉写得随便了。

八十年代初,彭令昭平反后,亲朋同学给她立碑。有说刻上错划错捕错杀,那么是块三错碑。有说碑在名胜景点,只怕煞风景,岂不第四个错了。有考虑周到的,以为立碑求其长久,还是不太扎眼的牢靠。有想象力丰富的,主张刻上一首才女自己的小诗,意味深长,又别致脱俗,这个主张大家赞成了。

有几位建议刻上一首叫做“献给检察官的玫瑰花”,记不清最后的决定了。

向你们,我的检察官阁下,

恭敬地献上一朵玫瑰花。

这是最有礼貌的抗议,

无声无息,温和而又文雅,

人血不是水,

滔酒流成河……

也曾商量营墓于无锡惠山,后来选定她的生身之地苏州灵岩山,两地都是天堂风光,都是适宜的。决不会煞风景,倒有可能成为旅游的名堂也说不定,但那是以后的事,现在只看见到处想方设法的卖钱。

诗人邵燕祥介绍过她的诗,标题是“血泪中的玫瑰花”。她自己在狱中说过:“血流到体外,比向内心深处流容易忍受。”像这样的话,都像石碑一样沉重,且有棱有角不兴随便。

注释[1]选自《林昭,不再被遗忘》,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同类推荐
  • 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民族论

    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民族论

    中华民族史的研究走了85年历程,总体上看成了一个马鞍型,即从常乃惪的《中华民族小史》开先河,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形成一个高峰,至50到70年代跌入低谷,再到80年代以后又形成一个高峰。真可谓蜿蜒曲折,取得今天这样的成果实属不易。
  • 三国演义语典

    三国演义语典

    对于中国人来说,自明清以来民间文人陆续创作传世的《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红楼梦》五部古典通俗章回小说,已经成为家喻户晓、人所皆知的经典著作。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刻画、故事情节叙述、精彩场景描写,无不借助语言手段的写景、写意、写真、写实、写照,描摹人物性格鲜明,描摹故事生动传神,描摹情节精彩纷呈。尤其是那些表现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以及对典型环境的典型描述,总是令人心生感慨,口耳相传,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 人民警察礼仪常识

    人民警察礼仪常识

    本书是人民警察所用的礼仪课程教材。分为绪论、基本礼仪、语言礼仪、公务礼仪、社交礼仪、职业礼仪、涉外及部分民族的民俗礼仪和警察礼仪实例解析及训练等8个部分。
  •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对话:启迪与反思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对话:启迪与反思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适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战略选择。在创意经济时代,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的相互交融、相互推动,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新时期文化的多重价值和意义,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全面认识,进而增强发展文化的自觉性,提高发展文化的真本领。因此,发展和繁荣文化建设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 金钱的革命

    金钱的革命

    具体对尊重金钱就是尊重你自己、掌握现代理财方法、花钱的学问等十四章内容进行了阐述。
热门推荐
  • 宋词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唐诗、宋词,各极一代文学之盛,是我国韵文发展史上光芒万丈的两座高峰。《宋词三百首》是最流行的宋词选本,流传深远,最具宋词神韵。
  • 契约成婚之倾世绝恋

    契约成婚之倾世绝恋

    最好朋友的背叛,最爱的人的离去,左柔从爷爷去世她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当两个人互相交换着那些伤人的话语之时,他们的心再也无法为对方跳动起来了。当真相渐渐浮出水面,他却再也无法淡然的面对过去。如果此生注定无缘为何还要剪不断的纠缠。(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

    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

    本书系统介绍了玉米收获机械的构造与原理、使用与保养、修理等技术,同时也介绍了国外同类机械的应用情况。
  • 变形词(在场主义散文丛书)

    变形词(在场主义散文丛书)

    《变形词》是作者近年来的散文优秀作品的结集。作者以准确而有力的语言,记述了自己的成长过程,往日的一个生活片段,或者不经意的一瞬,今天读来都显得弥足珍贵,因为逝去了,就永远失去了。
  • 重返大学时

    重返大学时

    如何泡到(本来想说睡到的,只不过这不符合本人纯洁的心灵)青梅竹马。
  • 农女黛雅

    农女黛雅

    现代被丈夫族妹设计而亡的黛雅,却意外穿越到了古代农家,原主痴傻,父亲当兵不知所踪,母亲身亡,她是她还是她是她已不再重要,且看黛雅的古代生活
  • 龙蛇在野

    龙蛇在野

    异人之子,枪神传人,龙魂在身,誓要一洗血海深仇。江湖儿女,斩断情缘,向天问道,成就一代真龙。
  • 问何方

    问何方

    仙庭远去,仙踪渺渺,水蓝灵气日渐稀薄,昆仑对于仙庭的感应已经越来越微弱,无数大能徒望太空而叹,人间的修行者更是惶恐不已,遂集整个水蓝灵气于昆仑,隐昆仑于世外,以待时机,是为末法时代,初时尚有大能者于人间显踪,凡人奉若神仙,昆仑亦被称之为小仙界,但人间再难复望,更遑论寻之......弹指数千年,如今再难续修炼之法,修仙已成为传说,人类另辟蹊径,发展科技文明,试图借外物之力强大己身,然自身羸弱,终究难越生老病死之玄关。张小章因妖龙附体,重病缠身,幸得昆仑太公望指点,接引其到昆仑,自此开始了一段精彩纷呈的寻仙问道之旅......
  • 王俊凯之我愿化作星辰守护你

    王俊凯之我愿化作星辰守护你

    付萌萌在酒吧阴差阳错的遇见了王俊凯,结果第二天开学又遇见了他,他们会发生什么事呢?
  • 一学就会做粗粮

    一学就会做粗粮

    《一学就会烹饪丛书》精选了近1500种美食的烹饪方法,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内容实用,一学就会,是饮食男女应该了解的上选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