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0500000029

第29章 江南风物(8)

岳飞的部将,虽多为北人,但死后均葬在了杭州。张宪墓原在东山弄口,离岳飞墓只有一华里。张宪是一名蜀中大将,也是岳飞的得意爱将,公元1142年与岳飞父子同时受难,平反后被追封为烈文侯。他的墓到明代时已经荒芜,一个偶然的机会,被一个名叫王天佑的杭州人发现,重新修整一新。上世纪60年代时,此墓尚在,已经被圈进了西湖区人民医院内。据说现在只剩下墓前的石马遗迹了。李宝墓在花港观鱼;“马前张保,马后王横”,前者墓在长寿路,后者墓在法院路;杨再兴家居艮山门,死后百姓建庙纪念他,留下了地名叫“杨墅庙”,一直叫到了今天。

岳飞死后才两个月,战友韩世忠就在灵隐飞来峰建了一个亭子,名曰“翠徽亭”,名为登览形胜,实为纪念岳飞。原来岳飞曾经写过一首《登池州翠徽亭》诗曰:

经年尘土满征衣,

得得寻芳上翠徽,

好山好水看不足,

马蹄催趁月明归。

战友冤死,韩世忠辞官,自号“清凉居士”,头戴青巾,骑驴携酒,后面跟一二小童,纵游西湖,绝不练兵,终究忧愤而死,却留得翠徽亭,今日依旧飞来峰上,俯瞰历史正邪。

岳飞死后,故居被改为太学,宗属亦都被发配岭南。太学生们却说,夜里常看见岳飞在太学中巡行。1276年,元人灭宋,俘虏了太皇太后、皇太后和皇帝,以及文武百官和太学生们,统统掳向北方。太学生徐应镰与子女誓不投降,全家在太学旁的岳王祠里祭祀了岳飞之后,集体自杀,民族气节,可叹可敬重!

岳飞平反后,被流放到岭南的眷属又迁了回来,住在今日杭州下城新桥附近,也留下一个地名,叫岳家湾。据说当年栖霞岭下多有店家,开店的也多姓岳,均为岳王后代,衍至今日,又不知留下多少岳家后代子孙了。

如今,你只要在岳庙前一站,看到大门口那块大诗碑,上面刻着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你就觉得英雄浩气,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也是整个民族的。你面对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气节,岳飞是中华民族的岳飞。气节也在参与着历史,在某种状态下,改变着历史。抗日战争期间,杭州沦陷前人们纷纷到岳庙来告别,向岳王爷宣誓要打回来。光复后又立刻去岳庙祭拜,告慰英魂。从这个意义上说,岳飞不是永生的吗!

注释[1]选自《走读西湖》,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年版。作者王旭烽(1955-),浙江杭州人。作家。著有《旭烽茶话》等。

五人墓[1]

山谷

苏州和杭州并称,西湖边上的“湖上三坟”——岳飞墓、张苍水墓、于谦墓,以及秋瑾墓,几位民族英雄的英灵,使风光如画的西湖,平添了一股浩然正气,令世人景仰。岳飞的“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让人陡生豪情,特别是女性秋瑾,她的“拼将十万头颅血,誓把乾坤力挽回”,更加激励人心。相较而言,苏州长达二千多年悠长的历史,有太多的柔媚,怪不得有人说苏州是温柔富贵之乡,民风敦厚,文人雅士多,而少燕赵慷慨悲歌之士。

当然事情也不是绝对的,吴地的侠义之人,最早见于典籍的当首推吴越春秋时的专诸和要离。当远在北方的荆轲击筑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去刺杀秦王的时候,吴地早就相继上演过了恐怖活动,那就是专诸和要离的故事。为了夺得吴国君主的宝座,公子光(阖闾)请专诸去刺杀吴王僚,专诸用藏在鱼腹中的鱼肠剑刺杀成功,自己也倒在血泊之中。后人欣赏他的行为,在阊门内至今还有一个街道,就叫专诸巷,可见他在吴人脑海里的印象之深。另一个就是要离,谋杀对象是时在卫国的僚公子庆忌。要离先是残忍地杀了妻子,并自断右臂佯装负罪出逃,得以亲近庆忌,在得手后,自己“伏剑而死”。比起专诸除了侠义外,要离除了阴谋,还搞了更多的伪装,代价的惨烈使整个行动过程更富有戏剧性、刺激性,他的忠心义胆为后人特别是文人所推崇。要离的墓在专诸巷内,明代“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在沉醉繁华梦乡的时候,也会忽然悲从中来,想到要离这位先人:“独怅要离一抔土,年年青草没城墉。”可见文人对于先辈侠义之风的钦敬和缅怀,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这种情结正是知识分子所缺少的。

今天,如我这样的文化人读到这样的故事,已撩不起礼敬的心情,要离不惜以自己的生命来相帮阖闾成功王业,那是他个人的信仰和选择,但残暴地以无辜的妻子的生命作为一种特殊的手段,却是一种恶劣心理的体现。

在诸侯割据、礼崩乐坏的年代,恐怖和暴力,是实现君王梦和霸主梦必不可少的两手,农民加流氓无产者所谓的杀身成仁是那个时代的时髦,其时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准极低,吴国也没有更多的文明开化,远远不是后来的繁荣昌盛。当社会文明的步伐朝前迈进时,这样的故事在吴地就越来越少了。

社会文明越进步,人性的回归越充分。几百年、上千年的不断积累和发展,苏州已是一个山温水软、物产富饶、人文荟萃的文明之邦。这种文化现象带来的人性影响是,为人之道也充满了水的韵味,冲淡平和。商业文化的繁盛,和气生财成了社会大多数成员信奉的处世准则,不争一时之长短,不争一时之胜负。

然而这决不是苏州人性格的全部,在是与非、丑与美、正义和邪恶之间,礼仪之邦的苏州同样有着我们民族一以贯之的认同标准,除了理性的抗争,还有雄视千古的豪情与浩然正气。诚然,苏州缺少民族英雄,这是民族的良心和性格体现,但绝不缺充满人生豪气的知识分子,像范仲淹、范成大等。这更多地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

“齐民亦自有是非,男儿岂可无意气”,在苏州的历史上,她拥有的惊世之举,让人刮目相看的就是上述两句诗所表达的内容。“齐民”就是平民百姓,苏州拥有其他城市所没有的平民英雄!

在阊门的七里山塘有一处叫葛贤墓和五人墓的地方,那里埋葬的六位明代万历和天启年间的平民,他们的所作所为就是义薄云天的壮举。

未进虎丘山门,沿着黄色山墙向右行,便是通往阊门的七里山塘街,黄石铺路,河沿植柳,与虎丘里人声鼎沸的场面相较,现出一派宁静风光,山塘河驳岸整齐,是重新修聋过的模样。在青水桥和绿水桥之间一处不甚显眼的门楣前,矗立着一座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正是“五人墓”所在地。这是一座显得相当冷寂的小门院落,后面是一片树木蓊郁的后院,在青松翠柏的掩映下是一座高大的圆坟。庭院里还有一座碑亭,是重修的白公堤碑,纪念唐代苏州刺史白居易开凿山塘河的功绩。

万历是明王朝由盛世走入衰败的起始,封建统治的奢靡和腐败日益严重,对东南沿海富庶地区的搜刮和剥削也有增无减,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太监孙隆受神宗皇帝朱翊钧派遣,到苏州增加捐税。明王朝的一大社会问题是太监横行,孙隆大摇大摆到苏州,立刻勾结地痞恶霸到处增关设卡,横征暴敛,这一年恰恰水灾严重,丝价昂贵,不少丝织工厂停工歇业,工人失业,于是“吴人罢市,行路皆哭”。

葛贤名成,昆山人,是一位到苏州城里打工的丝绸工人,他“手执蕉叶扇,一呼而千人应”,率领丝绸工人群起罢市,集会抗议,并付诸行动,在葑门击杀孙隆党羽黄建节,又焚毁孙隆的党羽汤莘、徐成等人的家。对于这起群众运动,明王朝当然惊恐万状,派兵镇压、搜捕。葛贤完全不顾个人安危,把责任一人担当下来,投案自首。判的罪是相当重的,入狱13年,于万历四十一年获释。

明末,手工业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资本主义开始在苏南这块土地上发芽生长,市镇大量出现,随之而来的就是市民阶层的兴起。葛贤就是市民阶层表达自己意志的英雄代表。

葛贤的行为举止在社会上激起了强烈反响。

陈继儒是当时极负盛名的知识分子,虽是华亭人,却常住在昆山。他在葛贤死后,撰写了《葛将军墓碑记》,为他有智有谋、敢做敢为的壮举叫好,当然也是出于对腐朽时政的不满,有诗《题葛贤墓》:虎丘塘半岁寒时,草木萧萧剑气悲;独荷长镵衣短后,五更风雨葬要离。

陈继儒把葛贤的精神与要离的精神归为一类,那就是忠臣义胆。但是在事物的本质意义上,葛贤和要离是完全不同的精神代表。为公众利益和为君王的利益,是不一样的,他们所“忠”的和所“义”的对象,也根本不是一个载体,个人所体现出来的人生价值也迥然不同。在葛贤等人身上体现的是种正义和反抗压迫,以刚正、激烈的手段来抒发对社会不公正的反抗,是忍无可忍的爆发,是群体意志和行为的集中体现,也可以说是正义对邪恶势力的冲撞,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体现了一种民主的力量而不是个人的行动。

葛贤不是孤立的。在封建社会里,这种抗争不同于农民起义,以武力反抗暴政,更不同于士大夫的“文死谏”。这种行为方式,只有在明代后期以后才会发生,因此实际上它是当时社会政治结构和经济状态的条件下,社会矛盾冲撞的产物。在这种社会环境里,不论工人、农民、市民、知识分子,在面对正义和邪恶、正直善良和阴险奸佞、忠和奸、君子和小人等价值判断上,有相似相近的政治立场、道德良知和是非标准。这是趋同标准,但在整个价值理念和行为判断上,和要离、专诸的行为,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同类推荐
  • 鬼神文化

    鬼神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鬼神文化》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本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成语与歇后语

    成语与歇后语

    《成语与歇后语》中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是汉语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结构、生动的表现形式和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构思巧妙,幽默风趣。
  • 民间风情:三百六十行

    民间风情:三百六十行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我们再耳熟能详不过的话。社会百业,就是我们俗称的三百六十行。所谓三百六十行的行,最早似乎是指街巷所设的贩卖摊和商店的行列,这点可以在唐人小说文献中得以证明。传统的三百六十行,是我国农耕社会中的各行各业,特别是指人们赖以为生产、生活,即与衣食住行用等紧密相联的手工业、商业的泛称。
  • 敦煌古代体育文化

    敦煌古代体育文化

    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敦煌古代体育文化只不过是一条小溪。但是,月印百川,这溪流 照样映射着中华文明之光。千余年来,它以灿 烂的形式,被认为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 品种之一。
  • 不朽的北宋风俗画卷:《清明上河图》

    不朽的北宋风俗画卷:《清明上河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孔永编著的《不朽的北宋风俗画卷——<清明上河图>》为丛书之一,对《清明上河图》进行了解析,挖掘藏在画作中的未解之谜。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海贼王之起航

    海贼王之起航

    三个少年被一块记载历史正文的石碑选中,他们将带着怎样的命运来到大海贼时代?一段新的传奇即将由此起航。
  • 河山美人图

    河山美人图

    美人图现,刑天苏醒,引起世界血雨腥风。他,一人一剑,独自走进这乱世。为了他,也为了她们,一人与世界敌。看惯了太多的风花雪月,总觉得男儿的热血才是最美的画面。
  •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医笑倾城之农家冷后

    医笑倾城之农家冷后

    他是满门忠烈的将军之子,出身高贵地位斐然,却杀母弑亲行事毒辣,挥霍着先辈的荣耀指鹿为马,暴戾成性一身杀孽,天下尽叹虎生鼠子。她是尘封心门的穿越女,出身于农家起步于微末,弃父遗母不孝忤逆,兴起流连小倌院,兴去时弃如敝履,多智善谋医术惊人,却心狠手辣冷血无情,毒妇之名远扬四海。他和她相识在最初,背着满身骂名携手前行,如冬雪中彼此取暖的小兽,无关风月。他说:我苦。她说:心有牵绊处处是苦,若不能忍苦,那便将让你苦的人践踏。于是,风云搅动,乱世起。兜兜转转间,他却发现最苦不过是心之所系求而不得之苦,以江山为聘,以六宫无妃为礼,只愿有他一席之地……【简介无能,属半正剧文,不轻松不搞笑,女主丧德,不喜莫入】
  • 地府代理商

    地府代理商

    微信能链接地府,地府也要做生意!一个普通大学毕业生,他无意间得到一个链接地府微商的手机,成为了这个世界和地府沟通的窗口,在完成任务赚钱养家的同时走上人生巅峰。
  • 人人夸我心灵美(好故事伴我成长之美德篇)

    人人夸我心灵美(好故事伴我成长之美德篇)

    世纪老人冰心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历经苦难的高尔基说:“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大诗人歌德说:“读一本好的书,就像和一群高尚的人对话。”是的,书是人类的灵魂,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好故事伴我成长系列之美德篇:人人夸我心灵美》通过一系列古今中外的美德故事,教会小朋友们做人做事的道理,是一本灌溉少,年儿童心灵的好书。
  • 邪王的萌变小宠妻

    邪王的萌变小宠妻

    在人前她是风风光光的苏家大小姐,在人后她是组织里的金牌杀手。但这次,她却逆天的穿越到了这,并遇到了如此妖孽的他。她心想‘’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偷偷的吞了一口水。
  • 倾夜思

    倾夜思

    纵火自杀,被世界抛弃的异色瞳女孩穿越到异代。冰冷的她开始倒霉自己遇上一个阳光男孩;“夜夜,你在干啥呢?”“夜夜,你的眼睛好漂亮啊!”“夜夜,你看我一眼吧”“夜夜……”这颗来自极寒的冰冻之心,逐渐在这暖暖的光下,开始融化……
  • 道凌九霄

    道凌九霄

    少年被遗弃与深山之中,为一猎户收养,一日踏入深山寻觅药草,获一代剑神传承,自此扣开修道之门。
  • 曾在青春最中央

    曾在青春最中央

    会不会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就长大了,那个过去看起来漫长,而现在短暂的青春,成为了我们心里面最美的故事。故事里的三个孩子,最终都活成彼此当初陌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