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0000000009

第9章 因缘·因果·命运

问:什么是因缘?常常听人说随缘,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答:随缘,是不是有缘就随呢?如果那样,就是随便了。因缘,有善缘和恶缘之分。善知识要引导你修学佛法是缘,恶知识要引诱你去参与坏事也是缘。所以,我们要懂得分析、辨别,要随善缘而不随恶缘。佛法讲因缘,世间任何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其中,有疏的因缘,也有亲的因缘。以哲学概念解释,就是主要条件和次要条件。主要条件为因,次要条件为缘。比如树的生长,种子是最重要的因,土地、阳光、水分是次要的缘。

我们来这里学习佛法,这念发心就是因,法师为你们讲佛法,寺院为你们创造闻法机会,就是缘。各种善缘的和合,能使我们的善根不断增长,在学佛路上不断进步。与此同时,你们也是我的缘。因为有你们来听法,我才会坐在这里讲法。所以说,每个人都是互为因缘,彼此作用的。

问:什么是随缘不变?

答:随缘不变是菩萨的修行。《维摩诘经》中,我们可以看到,维摩诘居士不但身处红尘,甚至还涉足酒肆、赌场、青楼。但他去那些场所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以不同身份接触社会,以各种因缘度化众生。菩萨已了达世间的虚幻,体证无所得的空性,故能于错综复杂的缘起因果中如如不动,不为所染。而凡夫的特点则是随缘随变,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心就会随之波动不已。

问:万法皆是缘起,第一缘如何而起?谁来决定因果报应?

答:如果有第一个缘,世界就不是缘起的了。佛法的缘起理论,其最大特点是否定世界存在第一因。世界由因缘的相互作用构成,是相互依赖的。比如三根柱子靠在一起,其中,什么是第一因,什么是第二因?

至于因果报应,佛法认为,这是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就像一颗种子埋到地里,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并没有谁来决定它的生长。没有人决定,也不妨碍它的生长,它只是顺应自然规律而变化。又如人有生必有死,又是谁来决定的呢?也没有,只是客观规律。如果由谁来决定,就变成有神教了。

问:从佛法角度来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答:佛法讲缘起,从这个角度来说,宇宙万物是没有开始的。既然没有开始,那“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就不能成立。人类对世界起源的探讨是直线式,所以才会没完没了地追究最初的那个开始,那个第一。而佛教则认为世界是缘起的,是圆的。在一个圆形中,有没有开始和结束呢?

问:假如今生有两人因口角而起争斗,最后甲杀了乙,种下恶因。来世还是甲和乙相遇,而乙已是颇有修为的佛子。这时,乙该怎么处理两人的关系?一方面,要守不杀生的戒律;一方面,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乙是否该把对方杀掉才符合因果原理?

答:因果报应固然是一种规律,但不是机械的对应。从佛教修行来说,正是因为认识到这种因果规律,所以才不能杀生。如果乙再去杀了甲,在无始生死中,这样的冤冤相报又何时能了?所以,绝对不能再杀。至于报应,也是缘生缘灭,只要我们不再继续这个不善的缘,冤冤相报就能因此了结,岂不善哉!

问:自然灾害也是由因果决定的吗?

答:佛法对世间万象的解释,皆包含于“因缘因果”四个字内。自然灾害的本身是果,必然有导致它的因。当然,因未必是一个,是众多因缘错综复杂的和合。为什么会有水灾?连续的大量降雨,砍伐森林造成的水土流失,排洪渠道不畅等,都是导致水灾的直接原因。其他灾害也是同样,在这个世间,找不到无缘无故的灾难。

问:通过改变基因,可能使人活到200岁。这种科学上的因果,符合佛教的因果观吗?

答:人能否活到200岁或1,200岁,只是理论上的假设,很难得出定论。生命现象极为微妙,换这个或那个器官,只是表面文章。如果色身器官都可以替换,是否就不会死人了?事实上,是不可能的。现在的医疗条件比以前先进很多,但因各种横祸死亡的人也在增多。因为这种原因死不了,可能会由另一种原因死去。到死缘成熟时,不想死也是不行的,总会有一个渠道让你走向死亡。这种科学上的因果,只要没有超出“有生无不死”的范畴,就不会与佛教的因果观冲突,因为它也是众多因缘之一。

但我们也要知道,宇宙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自然界现有的生态平衡,是地球几十亿年形成的。人类对它的任意破坏或自作聪明的改造,其实都是不明智的。过去我们总是高喊“人定胜天”,认为人有能力改变一切。但在人类对大自然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报复,远远超过改造所得的利益。所以说,科学不能决定一切,不是说科学发展了,我们想要怎样就能怎样,就可以战胜自然界的一切规律,这种想法过于天真了。

问:为什么会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是否命中注定?

答:关于应不应该,首先要对这一标准进行界定。究竟说来,既然发生了,就没什么应该、不应该的分别。而从道德规范来说,则有相对的应该和不应该。比如佛子,就有相应的道德规范。根据这些规范,对各种言行作了界定,有应该做的,也有不该做的。但所有规范都是根据具体对象而定,没有绝对标准。也有些人,只是根据个人好恶、利益来判断,那么,判断本身也可能存在问题。

至于命中注定一说,佛教讲因缘,但因也需要缘来造就。而且,生命历程不像电脑程序那么固定。假如一切行为都是命中注定,那么,偷盗等恶行也不应受到道德谴责,受到法律制裁。如果那样,就是机械因果论了。当然,这一行为及生命素质并非偶然,既和今生的价值观有关,也和往昔的业力有关。只有好吃懒做、贪心炽盛或偷盗习气等种种因素的促发,才会导致偷盗行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人毕竟是有自由意志的,是有能力改变命运的。把一切归结为命中注定,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问:既然佛教承认命运,那和法师同时出生的人今天在哪里讲经呢?

答:这个问题,看来要调查一番才能回答。不过,佛教虽然承认命运有一定规律可循,但并不认为生辰决定命运的发展。因为命运发展是错综复杂的,生辰只是解读命运的方式之一。佛教认为:一切唯心造。所谓命运,是源于人们的起心动念和行为方式。由不同行为产生善恶业力,又因各自业力招感命运之果。此外,我们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遭遇不同情况,面临不同选择,这又有了很多变化的可能。更何况,佛教认为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因为命由心造。因此,算命虽有一定道理,但只能告诉我们命运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能囊括所有变化。即使同一时辰出生的人,也会有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问:承认命运,和佛教的无我观是否矛盾?

答:“诸法无我”是鉴别佛法与非佛法的三法印之一。但“无我”并未否定缘起及因果假相,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了。只是说明,在生命延续过程中没有固定不变的主宰。所以,佛教的无我观和命运是不矛盾的。缘起是无我的,命运也是无我的。

问:古印度为什么会产生宿命观?人们因何接受这一观点?

答:宿命观不仅古印度有之,在世界很多不同宗教、文化中都有体现,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如庄子所说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至于产生原因,也是出于人类对世界的探索,是从果去考察因,从现象考察其根源。无论什么现象,必然有其产生的原因。如果这种考察是片面的,就容易导致认识的偏差。

宿命观为什么会被大家接受呢?主要原因,是命运发展确有规律可循。人们因为不了解这种规律产生的原理,不懂得如何改变,却又分明感觉到冥冥之中似乎有种力量在作用,于是就归之于宿命了。

问:如果病人强烈要求安乐死,医生该怎么做?如果疾病是业障现前,病人却因安乐死而未还清业报,又会导致什么结果?

答:从声闻戒来说,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杀生,不能断众生命。但如果这个医生有菩萨的发心,不忍看到病人如此痛苦,宁愿自己承担一切后果也要满足病人愿望,不使他继续遭受折磨,那又另当别论。不过我们作为一个公民,还须遵守法律规范。在那样的情况下如何行事,应当参照所在地的法律条文。

作为业报身,疾病之因除四大不调外,往往还是对于业债的偿还。从因果角度来看,造业感果有如欠债还钱,如果今生尚未偿还,就人为结束了生命,这个债还会延续到来生,除非别人有能力替他偿还。

问:三世因果的“三世”是时间概念吗?

答:“世”代表时间,“界”代表空间。我们所说的世界,就是时间加上空间。所谓三世,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也可说成前世、今世、来世。但过去、现在、未来又有其相对性。当我们说现在的时侯,已然成为过去;当我们说未来的时侯,未来已经到来。所以,时间并不是绝对固定的,只是一种相对的缘起假相。

同类推荐
  • 降伏其心(上册)

    降伏其心(上册)

    学佛必须要看清自己的心动念,修行先要降伏自己的身心,历世炼心即是福慧双修,守住真心胜过所有法门,激活能量打开心量,没有过去未来就是当下,每一个当下都能觉悟那就是佛,众生成就了你,没有众生就没有无上菩提,冤枉你就是成就你,修行就是转外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转。
  •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人生之所以滋生烦恼、苦痛,只因人之本心远去,心为俗世尘埃所染,身为名利之欲所苦,拿得起却放不下,让自己成为一只“负重的骆驼”,艰难前行,不知何时会被“最后一根稻草”压下。听从佛陀的劝诫,清扫心灵的尘埃,也就远离了烦恼苦痛的人生,修得了欢喜圆满的人生。
  • 修行即修心

    修行即修心

    引领都市禅修风潮,慰藉心灵的灵修之旅。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 菜根谭(第五卷)

    菜根谭(第五卷)

    《菜根谭》是明初道人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其文字简炼明隽,亦骈亦散,融经铸史,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它能告诉我们的事情很多很多,如一溪清泉,能涤去我们焦燥的尘灰,化解我们心中的积烦。本书编译从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体系,对《菜根谭》以通俗直观的解释,言语之中宛见古贤之心。
  •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今天,当我们在经卷典籍中参禅问道,向佛陀提出种种要求,试图接近佛陀的慈悲恩泽时,其实我们已经离佛陀越来越远了。现在,就让我们用《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这本书脱下佛陀的金装外衣,让佛陀不再凌空飞翔于只有香烟缭绕的地方,让佛陀不再端坐于无人可及的莲花法座上,让佛陀不再安住于壁画、吟唱、礼拜和世人的景仰中。让佛陀的双脚重涉人间,和我们一起去哭、去笑、去失去、去得到、去释怀、去拥抱、去明心见性、去尽情尽兴……执心执意执着,华音流韶过。因缘聚散,光阴荏苒。我们是否,还在踽踽独行的路上步履蹒跚?静思静穆静坐,花雨曼荼罗。刹那清净,一世安宁。我们是否,还没看见自己心头的天澈地明?
热门推荐
  • 不倾国倾城只倾exo

    不倾国倾城只倾exo

    女主家族排名第二的莫家的唯一的宝贝女儿——莫夕落,在16岁后便被血族(吸血鬼)咬了脖子,后来因为从小就是蓝色头发的“我”,所以成为了蓝瞳拥有者。后来怎么了呢?来看看吧!
  • 腹黑萌帝擒傻后

    腹黑萌帝擒傻后

    一朝穿成傻妞,父王不疼,母后不爱,姐妹陷害,兄弟痛恨,所谓夫君欲杀之而后快!更要命的是还怀了孕。莫伊霸气冲天:“没关系,傻妞就傻妞呗!不就气气皇后,斗斗公主,戏戏皇子,顺便再生个娃儿玩转这异世大陆嘛!何难之有?”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爱情向前冲

    爱情向前冲

    在姐弟恋里,如果有勇气、很执着、有智慧、肯知足,能够做到这四点,即便还没能得到幸福,也已经走在通往幸福的路上了。而年龄?则可以忽略不计了。
  • 地狱悬赏

    地狱悬赏

    地狱发布悬赏,群雄汇聚,简单来说。这,是一个关于人、神、妖、鬼的故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美国大地主的悠闲生活

    美国大地主的悠闲生活

    雷志浩觉得自己要发达了,因为他得到了神奇的巫师传承。看看自己的能力,为他量身打造的技能。骑马、遛狗、打猎......逍遥的生活让人向往。
  • 鬼仙:缘起今生

    鬼仙:缘起今生

    传说,鬼仙拥有超强的修炼天赋,吞噬鬼仙的心脏后便能拥有强大天赋,更重要的是鬼仙的心能医百病。传说,鬼仙是上一世的机缘,这辈子才拥有这样的身份,若鬼仙不能成仙,便会掉入轮回道中,重新历练。传说,鬼仙达到渡劫期后无欲无求,便可羽化成仙。可百年来,从未有鬼仙成功过,或死亡,或迷恋爱情,最后因伴侣的短暂寿命而黯然神伤,失去生的意志。鬼仙,我从未想过会是这样。—————————————他为她,弃了皇位,踏遍雪山,为她,顶了雷劫,身死魂灭。她为他,剃了仙骨,放弃成仙,为他,抽了功力,痛不欲生。他与她,究竟可否克服一切在一起?本文轻松,略虐,结局HE
  • 花千骨之神不可变

    花千骨之神不可变

    这一世,花千骨恢复了神识,重新成为了高高在上的神界公主,他和白子画之间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呢?敬请期待。(接电视剧花千骨死后)
  • 玄元

    玄元

    大道三千,天道四九,一线生机。鬼谷传人,离奇的经历,家族的秘辛,惊心动魄的历险,上古的真相,荡气回肠的儿女情长。王旭这个平凡的青年,一步步带着兄弟,携着佳人,踏上五湖四海,异域他国,追求长生,飞仙之路。
  • 飘(上)

    飘(上)

    《飘》是一部有关战争的小说,但作者玛格丽特没有把着眼点放在战场上。除了亚特兰大失陷前五角场上躺满伤病员那悲壮的一幕外,其他战争场景并没有花费作者过多的笔墨。作为第一部从南方女性角度来叙述美国内战的小说,玛格丽特着重描写了留在后方家里的妇女饱受战乱之苦的体验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