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和努力是成功的一对车轮,没有信念的努力不会持久,没有努力的信念是画在墙上的饼。
三、职场疲劳的厌倦心理李女士,38岁,某集团公司HR总监。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很多内资企业,更多的都集中在招聘这个环节,李女士所在的集团公司也是如此。最近一段时间,一方面公司发展速度在加快,另方面人员流动也较频繁,招聘的任务特别繁重,下属公司对于部门经理以上,或者是资深专业人员的需求多而且急。在提交给下属公司老总之前,李女士都要亲自进行细致的面试筛选。中、高级岗位的面试,通常都会采用半结构化的方式,每个人选都需要一个多小时的交谈。白天工作繁忙,应聘者在时间上也不方便,只好晚上谈。从6点半开始,三个谈下来就要十点多。再整理整理分析分析,每天都要忙到11点多才回家。一个多月下来,招聘的效果一般,通常是谈了10个也没有一个进入公司,下属公司的要求也一直在变化,搞得李女士筋疲力尽。她觉得很多因素不是自己可以把控的,从中无法获得成就感。
一段时间以来,领导对招聘工作跟不上企业运作的需要不满意,下属公司也有微言,连自己的属下人事干部也是怨言不断。面对这一切,李女士情绪低落,精神不振、自感体力不济,有时头痛、眩晕、食欲降低和失眠。她越来越觉得:自己是不是应该放弃了?
分析
想取得事业的成功是件很艰难的事,而失败却随时等候在每一个人的身边。固然事业的成功会给人带来喜悦,但失败却容易使人失望沮丧,因此,职场上不少人有“干一行怨一行”的厌倦心理。
李女士的厌倦心理看似生理疲劳引起,实质是与她无法再从工作中获得正面反馈的成就感、喜悦感有直接关系,即精神上满足的缺失更胜于体力上透支所带来的疲劳。
从心理角度分析,李女士是因职业适应不良导致的心理疲劳。它是由神经系统活动过于紧张而引发,削弱的是一个人的心理机能,其表现是精神疲乏。而导致工作能力减弱、工作效率降低等后果,都是一种自然性防护反应。
从主观原因分析,如果李女士能够从职业规划的角度,3年前就能预感到应对变化的需要,及时地做好相应的准备和自我调整,或许可以避免或有效地克服这样的困境。这就是职业规划的作用。之前没有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是李女士出现厌倦心理的一个主观原因。
建议
(1)不要给自己戴上精神枷锁。生活对于任何一个人都非易事。最要紧的是:你的自信还站立着的话,没有任何东西能使你倒下。然后是:你将失利当作失败,还是将它们看做学习的机会?如果你把这一次的职场失利塑造成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那将是一笔多么珍贵的财富!
(2)聚焦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了解自己的价值取向(自己在职场中最看重的),把握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为自己确定未来三年的职业方向。了解自己走向该职业方向所需积累的知识和技能,了解自己通向该职业方向的具体通道,给自己充分的时间做好相应的准备;当机会出现的时候,好好地把握住它。它就是自己的未来。
(3)给自己一个安全避风港。或听音乐,或选择一种运动,或与朋友聊天,在这里可以放松,恢复自我,充满安宁。
格言
★今天的状况是昨天行为的结果,今天的行为又将影响着未来的状况。
四、目标过高的茫然心理高先生,36岁,某集团公司总经理。
1年前,工作努力业绩突出的高先生,被董事会从投资管理总监提拔为集团总经理。年纪轻轻就踏上了总资产几十亿的集团老总的岗位,踌躇满志的他,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也非常想早出成绩,从而不辜负董事会的信任,证明自己完全能够胜任这个重托。
但是大半年下来,却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主要表现在,对于董事会的决策如何有效地推行和实施,自己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判断能力,所以无法迅速形成正确的思路;但为了证明自己能行,竟急于推出了非常不当的举措,结果受到了董事会的批评。董事会看不到期望的效果,对于高先生的不满越来越明显。这一切引起了高先生内心的极度恐慌。同时,班子成员之间在日常交流过程中出现不同的意见本来很正常,但他会觉得不听从自己的意见,就是对于自己能力的不信任,是他万万不能接受的,因此与大多数班子成员的关系搞得也非常紧张。最近一段时间,他经常是晚上睡不好,12点钟睡下去,通常要花两个多小时才能迷迷糊糊睡着,凌晨四五点钟就会惊醒,白天工作显得非常的疲惫。
1年下来,董事会虽然不忍心,但还是不得不下决心调动了高先生的职位。高先生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虽然内心知道自己能力欠缺,但还是认为这是对自己的根本否定,自己不知道今后还如何面对同事面对自己,为此他陷入了茫然和深深的痛苦之中不能自拔。
分析
高先生的这种茫然心理,首先是由确立的目标与实际的能力之间的差距造成的,差距越大,痛苦感就越强烈。而令高先生限于茫然难以自拔的,则是他认知方面的偏差所致。因为他觉得自己一旦承认不能胜任总经理的工作,就意味着认输,就意味着失败。高先生的这种认知,有其一定的社会根源: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都是许胜不许败、许进不许退,这样的教育和社会评价环境形成了他的习惯思维,以至于不愿意合理地调整自己的目标,拉近目标与自身实际能力的距离。
另外,高先生好强的个性也令他更加不会轻易认输。适度的好强是自信的表现,是成功不可或缺的。但绝对的好强,不能接受自己的不足和局限,在自己的不足和局限处苛求自己,又怎么可能成功呢?
建议
(1)调整自己的目标。勇于承认自己有所不能,为自己设置合理的目标,在合适的位置上更好地发挥自己之所长。这是成功的经理人不可或缺的职场智慧。
(2)调整价值观念。成功不是某一个抽象位置,我们坐在一个难以胜任的位置上,即便能一直坐下去,也只能让我们失去成功的机会。把自己的长处充分地发挥出来,做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才是最大的成功。
格言
★人贵有自知之明。
第三节职场升迁方面的心理困惑
一、容不得别人的嫉妒心理张女士,46岁,某集团公司办公室主任。
张女士是在3年前,从机关处级岗位上下海来到这家集团公司担任办公室主任的,前两年凭借着熟悉的政府关系,在帮助企业拿项目、拓市场方面发挥了不少作用,深得集团老总的满意,张女士觉得自己在这个企业已经获得了稳定的位置和待遇,可以安稳地做到退休,不枉自己冒险离开机关,觉得还是很值得的。
但最近一年,她似乎又越来越觉得烦躁了,单位里做起事情来总是感到紧张兮兮。同事们也越来越多地听到张女士时时处处在指责批评她的那位出色下属,都觉得很奇怪。她的这位下属是去年进公司的,毕业于名牌大学中文系,讨论问题思路清晰,又擅长电脑,工作效率非常高,大家对他的印象都很不错。一次有一位平时和张女士比较谈得来的同事问起了张女士:最近怎么似乎看起来不像以前那么放松了,是不是工作上发生过什么变化了。张女士顺口说了一句:压力大啊。
原来,去年集团老总让张女士随业务部门一起去法国,实际上是对她工作成绩的奖励,张女士自然觉得非常高兴。但回来之后,却发现老总交给自己的这位下属办一项重要工作,这位下属完成得非常出色,还很快做出了一篇思路清晰的总结报告,得到了老总的赏识。而写文章速度慢、套路陈旧一直是张女士的弱项,下属在这方面有如此上乘的表现,令张女士非常的不爽。失眠的时候,常常在思索“怎么才能保住自己的位置和声望?”
分析
张女士的不爽正是源于她的嫉妒心理。嫉妒心理是一种消极负面情绪,既折磨他人也折磨自己。张女士沉浸在一种下属最好不要这样能干、工作最好不要有上佳的表现、尤其不要让老总看中的盲目期待之中,自然会非常的痛苦。
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因此,从深层上讲恰是自卑心理的一种表现。张女士嫉妒下属,是因为她觉得在写文章的效率、深度及电脑的使用方面,她都不如下属,并且无法超越下属。所以她会在公开场合下指责下属,求得心理平衡。这是张女士心理扭曲的表现。
存嫉妒心理的人往往有心胸狭窄、气量狭小的人格表现缺陷。凡事不能吃亏,无论是物质上或精神上绝不容许受损。是个人利益膨胀所致。其实,张女士自身拥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优势,别人也有张女士所不具有的强项,一个企业就是需要优势互补的人才合作才行。没有人可以是全才,尤其是进入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如果还是紧紧地抱着“只有自己才行”的想法,那不仅会让自己越来越不堪忍受精神上的煎熬,更会伤害他人感情,使自身已有的优势逐渐丧失殆尽。
建议
(1)加强学习,把握信息时代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特点,把注意力放在不断提升别人无法替代和难以替代的核心竞争力上面,才能有效帮助自己永葆职业青春。“一招鲜走遍天”的状况,随着人才市场的发展和成熟,在以后会越来越困难。
(2)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素养和开阔自己的心胸,改变认知,把别人的强项和优势,看作是鞭策自己弥补不足和突破自身力量局限的动力。只要自己的能力在不断提升,就会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压制别人的长处,也许能一时得逞,但从长远来讲,受损失的还只是自己。
(3)快乐可以治疗嫉妒。心态要靠自己来调整。为什么不试试每周花一小时的时间进行心态调整,然后慢慢过渡到每天花几分钟的时间进行心态调整呢?停下来,想一想,倾听自己的心声,嫉妒别人给我带来快乐了吗?没有,那就摒弃它。多寻找生活中快乐的事。
格言
★拥有嫉妒心态的人常常怨天尤人,他(她)们是压力和抑郁的承载者。
二、得不到晋升的焦躁心理蒋先生,48岁,某电子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蒋先生是电子专业科班出身,二十多年来,从最基础的岗位到如今的集团副总,其扎实的专业和管理能力,得到了业内的充分肯定。眼看年龄到期的总经理即将离任,在大家的眼里,他是当然的继任人选,他自己也非常想在职业的最后一站,再作一次辉煌的冲击。
这段时间,蒋先生似乎总是心神不定,看到同级干部外出培训,就会担心是不是自己轮不上提升了?经常有事无事地跑到领导那里做些不着边际的工作汇报,就是想多和领导接触接触,听听消息。领导召集开会,他会在会上滔滔不绝,千方百计想引起领导的注意。其实,他的内心也是很苦的:自己的机会就剩下这最后一次了,错过这次机会,就再也不会有下一次了。而且自己是完全具备这样的能力的,比起其他同级还具备明显的优势。还有谁比自己更合适的呢?自己应该是当然的人选,领导怎么就一点暗示也没有呢?自己这次还赶不上怎么办?越想越焦虑,搞得自己睡不好吃不香,还经常会在工作中发无名火,事后又担心群众评价不好。整天把自己搞得非常的郁闷和苦恼。
分析
蒋先生是因企盼职位提升而处于一种期待性焦虑状态。这是担心即将发生的事件会出现最坏的结果,害怕或等待不幸的到来所表现出的消极心态。
职场上的竞争都与利益息息相关,职位的升迁还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肯定,以及让自己得到进一步施展才能的舞台。所以,蒋先生的焦躁心理既可理解,又确有积极的一面。但这种焦躁情绪却也反映出其自我评价认知的曲解,和对晋升本身认知上的曲解:(1)认为能力强就一定可以被晋升;得不到晋升就意味着自己不如别人,自己不这样看别人也会这样看。这就给自己带来了心理压力。
(2)对于晋升所能带来的价值无限的高估,这一极端的想法引导他进入“非得到晋升不可,得不到晋升就是最大的失败”的误区。一旦他真的得不到晋升,所引发的失望感也会越加强烈。很多对自己的否定、对他人的嫉恨都是由此产生。
得到晋升,固然是职场经理人的追求。但职场的晋升,尤其是管理岗位的晋升,不同于专业岗位、专业等级的晋升,它更是一件牵涉到许多综合因素影响的事情,与个人的因素不完全对等。也许上司会更多地考虑培养年轻人,也许会顾及到班子年龄、性格、知识面等诸因素搭配和平衡。
建议
(1)要有平和的心态。客观地看待自己和别人。有没有本事是自己的事情,选择不选择自己那是别人的事情。要加强自身的本事,尊重别人的选择。
(2)职位有时候确实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施展才能的舞台,值得我们去争取。但如果一时未被晋升,一定要冷静地分析原因: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如果是主观原因,要看是不是自己能够克服和完善的,如果不是就不应该勉强自己,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最好就行,不应苛求自己做那些难以做到的事情。如果是客观原因,那就更不是主观可以把控的,更不必强求。你可以选择适应客观,也可以选择新的客观环境。
格言
★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懂得怎样控制痛苦与快乐这股力量,而不为这股力量所反控。
三、无端担忧的恐慌心理朱先生,34岁,五星级酒店材料部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