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中学,百年名校,是永康人心目中的邑内最高学府,是家乡几代莘莘学子向往的圣地,也是哺育培植了永邑数以万计的人才的大摇篮,而老校长胡侯锡(子康)先生,更是永康乃至金华很有名望、很有威信、很受本地人民和全校师生衷心爱戴的教育家。
记忆中的母校永康中学,坐落在永康县城千年古街“西街”的北侧。出学校北门不远是金温公路。公路往北是望不到边的丘陵沃野,每当春夏之际,尤其是丰收的秋季,这里野花遍地,在微风中乌桕摇曳着紫黄色的树叶,天空不时有多彩的鸟儿飞过……今日,母校校园更是香樟遮天,梧桐荫地,翠竹雪松,芭蕉棕榈,错落有致,优美的学习环境,滋育着永中学子健康快乐成长,笑声掌声不时在课堂上响起。
母校历史悠久。她的前身是创建于1887年的永康试院。1912年“永康县立中学校”诞生,1923年易名“永康县立初级学校”,是浙江省12所最早创办的中学之一,在金华地区与金华一中齐名。永中百年,始终与祖国风雨同舟,和近现代历史命运相连,跟时代步伐紧密相随。永中是浙中、浙江,乃至全国中学教育的一个缩影,一面镜子,饱含着丰富的史迹和记忆、内涵和底蕴、经验和教训。
母校是百年名校。母校之“名”突出体现在办学质量高,培养人才多,校风学习好,社会声誉佳,并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凸显了特殊风格和传统。
母校之有“名”,成因有三,即有好校长、好师资和好生源,三者良性互动,相辅相成。我们深深地感恩两位专心致力于教育事业的永康乡贤。一位是鬻产独资复建永康试院的胡凤丹,是他鼎力创建了永康中学的前身,功不可没。另一位更为重要的是胡侯锡,他是永中的首任校长,后又在抗战前后任校长达十多年,呕心沥血,披荆斩棘,革故鼎新,百折不回,使永中走上正轨。他紧抓生源和师资两个关键环节,严把招生关,切实提高教师待遇,大力引进优秀教师,在永中形成了身正为范、学高为师的优良教风。他在抗日战争时异常艰苦的环境下,率领师生员工,在山区坚持教学达六年之久,口碑载道,誉满城乡。胡校长谆谆教诲、身体力行,“聚英才而施教”、“知识青年的成长端赖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于教师”、“严抓校风校纪”、“坚持智、德、体、美、工全面发展”,以及“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等金玉之言,既是他办学实践的深刻总结,又是他光辉人格的真实体现。这一份宝贵的教育思想、人文精神的遗产,值得永中及后人认真继承,发场光大。
中学的任务,除了要传授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之外,重要的是:要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不断提升学生身心健康;要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兴趣、爱好、好奇心、求知欲和学生的学业特长、专长;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育学生会学习、善学习,掌握学习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要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能力;要重视学生人格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只要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结合永康中学的实际,认真去做,坚持不懈,必能使学生在永康中学这块沃土福地上健康快乐成长。
2009年,中共永康市委、永康市政府和浙江师范大学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确定永康中学为永康市和浙师大合作办学实施单位,以推动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这是母校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和契机,必将有力地推动永康中学各项工作的扎实发展、切实提升。
值此母校百年华诞的前夕,母校全体师生员工正众志成城,满怀信心,意气风发,全力以赴,充实母校内涵,提高教学质量,为把母校打造成名副其实的“浙江名校”,并进一步成为“中国名校”而努力,新一代永中师生的奋斗业绩必将续谱永康中学历史的新篇章。
作为一名永康子弟、永中学子,我对母校和故乡自有一段不能割舍的深情,我热烈祝愿母校弘扬“道德、文章、事功”的校训,传承“大气大行,博学博爱”的精神。祝愿母校进一步形成“文明、求实、勤奋、创新”的校风和学风,让自由思想、独立思考精神在校园进一步伸张、高扬。
故乡永康的科学可持续发展,也要依靠教育。我深切期待智慧勤劳的故乡人民能坚持长远战略眼光,一切工作要有助于全市人民的改善民生,有助于推动永康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子孙后代的前进和开拓,要大力支持和认真办好永康教育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善举伟业。
1946年春至1949年春,我在母校学习三年。我衷心感谢为母校孜孜不倦地做出无私奉献的胡侯锡校长和谆谆眷眷的授课老师,是他们教给了我扎实的基础知识,养成我自觉学习的习惯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传授我重思考的学习方法。在永中的三年历练,为我日后继续深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我人生成长史上有着阶段性的重大意义。永中的三年是充实的三年,快乐的三年,难忘的三年。永康中学,我的母校,我向您致谢,向您致敬。
2012年1月,永康中学陈子文校长抵京来访,希望我为《永康中学校史》写一篇序言,诚意感人,盛情难却。于是在挤时披读《永康中学校史》第二稿后,爰述对母校的回忆、感念、希望、期待,略陈所见,倾诉衷怀,以为之序。
2012年2月22日于北京
[原载《永康日报》,2012 05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