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心高气傲的人,须讲究一些策略,只有运用策略,巧妙应对,才能遏止其傲气,将对方为我所用。
在这个社会生存,就要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在生活中,有一种人常常让我们觉得不知如何相处,那就是心高气傲的人。这种人往往自以为社会地位、学识、年龄等比别人有某些优势而表现出一副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样子,根本不将他人放在眼里,更可气的是,某些心高气傲的人喜欢肆无忌惮地攻击他人,甚至还以肆意地侮辱他人为乐。面对这种人的时候,如果捧高他吧,他往往对你不屑一顾;如果贬低他吧,他往往能够回击得你吐血。
那我们到底要怎样跟这种人相处呢?
首先,要作好心理准备。
千人千性格,万人万脾气,既然与人相处自然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所以,即使遇到心高气傲的人给你难堪,你首先要具有遭到冷遇不灰心不丧气,保持忍让、平和的心态,这样才能经得起打击,才能运用冷静的头脑对对方周旋,从而取得胜利。
不仅如此,心理上还要树立强烈的自信心和必胜信念,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人格魅力,相信靠自己有能力取得对方的好感,从而将对方拿下。所以,坚定的自信心非常重要,如果你一见这类心高气傲者,便在心中打了退堂鼓,自己都没了底气,那么,你又如何来战胜别人呢?
再就是,对这类心高气傲者,要抱有宽容心理,即对事不对人,只要把事情处理好,不要计较这个人说话的态度、语气和表情,一切都以将事情做成功为主。
其次,讲究策略。
对付心高气傲的人,须讲究一些策略,只有运用策略,巧妙应对,才能遏止其傲气,将对方为我所用。几种常见策略如下:
第一,投其所好
很多心高气傲者非常注重个人的自我形象,对自我的评价较高,自我感觉良好。因此,与这类人打交道不妨投其所好,顺着他的毛来摸。也就是对他的学识、业绩、才能等有个实事求是的赞美和肯定,让他的自尊心得到满足,从而拉近你们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样一来,心高气傲者就能好相处了。
有位生性高傲的教授,因为学识渊博,其学术研究在国际上十分有影响,他座下的弟子就业形势也十分好。但是这个教授有些恃才傲物,招收研究生时十分挑剔,甚至有些吹毛求疵,很少能有人入他的眼,他每年招收的弟子十分有限,因此要想读他的研究生十分难。
有个考这位教授的研究生的学生,听说了这位教授的脾气后,在接受面试的时候,面对着教授生硬的面孔,首先微笑着说:“我在大学期间就对您的作品十分关注,几乎拜读了教授您所有的作品,您的作品给了我大学学习期间最深刻的影响,并且透过您的作品来看,您的做人更值得我学习,我就是因为敬仰您的为人和学术研究的精神才慕名而来,报考您的研究生的,我觉得能够做您这样德艺双馨的老师的弟子,是我一生的荣耀。”这几句话说完,教授生硬的面孔已经柔和下去了。最后,这位学生顺利成为这位教授的得意弟子,并且得了教授真传,后来成为这个专业响当当的人物。
那些专业知识丰富,影响力较大的专业人士,往往会带有一种不可一世的傲气,因此,干脆投其所好,多对他的学识进行肯定和发自内心的赞美,从而让对方产生好感,事情就顺利多了。
第二,设置难题,抑制其傲气
心高气傲的人往往自恃知识广博,能力非凡而瞧不起人,表现出目空一切的傲气来。岂不知,一个人的知识再丰富,阅历再广泛,必定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如果能够巧妙地设置一个难题,难倒对方,从而就能抑制其傲气。
在一次国际会议期间,一位非常傲慢的西方外交官对我国的一位代表提出一个问题:“阁下在西方逗留了一段时间,不知是否对西方有了一点开明的认识。”
听完这句话,我国代表没有生气,而是淡淡一笑:“我是在西方接受教育的,40年前在巴黎受过高等教育,我对西方的了解可能比你少不了多少。现在请问,你对东方了解多少?”
面对我国代表的提问,那位傲慢的外交官茫然一时满脸窘态,不知所措,那种自以为是的傲气一下就荡然无存了。
这位自以为知识丰富满身傲气的外交官给我国代表出了个难题,打好了算盘,认为对方怎么回答,自己都有把握难倒对方。没想到,面对这个提问,我国代表却并不上套,而是提出了一个让他意想不到,无法回答的难题扔给了他,本来想让对方出丑的,自己却一下出了丑,暴露了自己的无知,傲气一下就丢光了。
因此,面对那些自以为知识丰富、目空一切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难住他,出个难题让他也无法解决,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方的傲气就必然会被挫败。当然,这个难题一定要出得有把握,如果没有把握的话,对方看似小菜一碟的问题,无疑会进一步助长他的傲气,反而会使自己处于更难堪的境地。
第三,以牙还牙,针锋相对
对于那些以侮辱别人为乐的心高气傲者,绝对不能好心迁就,否则只会引来更多的侮辱,最好的办法就是跟他以牙还牙,针锋相对。
我们的周恩来总理曾经就很好地运用过这个策略。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一个美国记者主动上前与周恩来握手,周总理出于礼节当然不能拒绝。没想到,这个记者刚跟周恩来握完手,忽然大声说:“我怎么跟中国的好战者握手呢?真不该!真不该!”然后,拿出手帕不停地擦自己刚和周恩来握过的那只手,然后把手帕塞进裤兜。
这时,周围已围观了很多人,纷纷想看周总理如何处理。只见周总理皱了下眉头,也从自己的口袋里拿出手帕,将自己的手擦了擦,然后走到一边的痰盂旁,将手帕扔了进去,并说:“这个手帕再也洗不干净了!”
周围的人立即用赞许的目光看着周总理,而那个自以为能够羞辱周总理的美国记者,没想到周总理会采取这样的举动,一下羞红了脸,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这个美国记者纯粹就是要想羞辱周总理,但他没有想到机智过人的周总理绝对不会让他得逞的。周总理对于这种人没有任何的姑息,而是利用以牙还牙,针锋相对的策略很好地回击了这位美国记者。
因此,面对这种恶意的心高气傲者,前往不可姑息以待,你高傲,我一定表现得比你还要高傲,从而将对方的傲气压下去,让他无话可说,从此以后,他就再也不敢在你面前耍威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