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75800000031

第31章 从物理境转入心理场

前面我们所讲的对于心与物、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解决,贯穿的观点是对立的统一,所以基本上是从哲学角度解决的。现在我们转到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开辟一条新的思路。这条新的思路也许对我们会有新的启发。

1 物理境与心理场

按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人类的社会生活是一种双层结构,它是由物理境(physical situation)和心理场(psychological field)构成的。最早提出这一思想的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者德国学者威廉·冯特。他把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定为“心理事实”而非“物理事实”。在他看来,一间30平方米的教室,这种物理意义上的宽度、高度,并不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心理学所关注的是人对这间教室的感受,它可能是宽的,也可能是窄的,可能是简陋的,也可能是阔绰的。要把“物理事实”和“心理事实”区别开来,给予心理事实以独立的研究,这才是心理学要做的事。其后,冯特的忠实的学生、构造主义心理学家铁钦纳发挥了他老师的观点。他提出生活中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物理世界,这是完全不依赖于任何人的经验的客观世界的本原存在,不论人是否去感受它,它都是一种恒定的存在;一个是心理世界,这是依赖于特殊个人经验而存在的世界。他首先举出了物理学方面的三种概念来说明,即空间、时间和质量。如几何学或天文学或地质学上的空间,是物理空间。物理空间处处都是恒定的,它的单位是厘米,每一厘米无论在何时何处都是一样的长。物理时间同样也是恒定的,它的单位是秒,每一秒无论在何时何处也都是一样的长。物理质量也是恒定的,它的单位是克,也是时时处处都是等同的。在物理世界,我们把空间、时间、质量看作是不依赖于经验着的人所感受的。然而在心理世界里,就必须把人的感受、经验考虑进去,于是在物理世界里恒定的,在心理世界里就变得不恒定。在心理世界中,一切以人的感受、体验而定。对同一间12平方米的房子,在住惯宽敞房子的人们的眼里显得多么窄小而简陋,但是如果把它分配给一对为结婚找不到房子而陷入苦恼的情人,那么这间房子在他们眼中、心中简直就变成像宫殿那样宽阔和豪华了。

这两条线,如果用以厘米的单位来测量是相等的,但你用眼睛看起来它们是不相等的:上面的线显得长一些,下面的线就显得短一些了。你在炎热的太阳下干一小时的苦活,与你在愉快的舞会上陪伴你心爱的姑娘跳一小时的舞,用秒为单位测量起来是完全一样的,但对于你来说,前者过得很慢,后者却过得很快,它们是不等的。同样重一千克的球,如果一个是棉花球,一个是铁球的话,你会觉得棉花球轻,而铁球重,其实它们一样重。参见[美]杜·舒尔兹:《现代心理学史》,96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这就是心理世界与物理世界的区别。物理世界或物理境,是指事物的客观的、本原的、纯粹的存在,而心理世界则是事物在人的心目中的存在,或者说它是事物在我们主观世界中的心理印象。这里,物理境与心理场之间不存在同步对等的关系,或者说,心理场总是对物理境的偏离、错位、变位、变形、变态。譬如同是登上六层楼,如果到的是别人的家,又为一件为难的事去求人,你会觉得每一级阶梯都很高,当你登上六层楼时,你已经觉得实在太高太高了。可如果你是回到自己温馨的家,家里又正有喜庆的事在等着你,你不知不觉中三步并作两步就到了六层,你还会觉得高吗?其实如果以厘米单位来计算,你走的距离是一样长的。在这里,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存在着偏离。由此可见,尽管心理场是物理境的反映,没有物理境,心理场无从产生,但物理境与心理场是不同的。物理境是不以人的感觉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心理场是人面对事物时的感知效应,物理境是事物的本来面貌,心理场是人对事物的个性和心境的表现,物理境体现了物之真,心理场则体现了人之诚。然而,物理境和心理场正是同一生活的两个层面,完整的生活应该是这种物理心理结构。

2 作家与科学家的不同选择

那么作家和科学家面对社会生活的客体是如何对待的呢?各具什么特点呢?面对生活的物理境和心理场这两个层面,对科学家来说,有意义的是物理境及其内在规律,因此,他们要着重运用知性的分析,尽可能地排除心理场的“干扰”,以逼近物理境及其规律。这样,科学家往往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怕被错觉“蒙蔽”,于是不能不借助于使用科学仪器的精确的实验。对作家来说,有意义的是心理场,因此他们要运用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尽可能地超越物理境,向心理场过渡和深入。所以,作家最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心灵,最相信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哪怕是偏离、错觉、变形、变态,对他们来说也是有特殊意义的,因为在心理场对物理境的偏离、错位、变形、变态中,正包含了说不尽、道不完的诗情画意。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家才是真正彻底的完全的心理学家。在生活基础上筑建起的心理场,是艺术创作的必经之路。没有心理场,我们就没有比喻、夸张、象征,也没有错觉、变形,也没有诗情画意所寄托的居所。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建立起心理学,但我们的古人早就掌握了作家必须从物理境转入心理场的道理。前面所引刘勰的从“随物以宛转”到“与心而徘徊”的说法,就是要求作家在深入物理境后又超越物理境,并转入心理场。唐代画家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可理解为从物理境转入心理场。与张璪同时代的符载在《江陵陆侍御宅燕集·观张员外(璪)画松石序》中记叙了张璪作画时的情景,说张璪落墨之际“物在灵府,不在耳目”,“离合惝恍,忽生怪异”。这实际上是对心理场特征的极好的描绘。宋代画论家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中谈到的如何画山水,也很有意思。他说:

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真山水之云气,四时不同:春融怡,夏蓊郁,秋疏薄,冬黯淡。尽见其大象而不为斩刻之形,则云气之态度活矣。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画见其大意,而不为刻画之迹,则烟岚之景象正矣。

这里所讲的就是画山水画时,如何从物理境转入心理场的问题。所谓“斩刻之形”、“刻画之迹”,实际上是指山水本来的面貌,即山水的物理境存在。郭熙认为画家不能滞留在这里,而要“尽见其大象”,要“画见其大意”,要“远望”,就是指要超越物理境,转入山水的心理场。只有这样,原本是冷冰冰、无感情的山水,才会“淡冶而如笑”、“苍翠而如滴”、“明净而如妆”、“惨淡而如睡”,才能有各种各样的情感的表现。至于古代诗歌创作中,依赖心理场特征而饱含诗情的句子,更是不胜枚举。如: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采葛》)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陆机:《短歌行》)

来日苦短,去日苦长。(陆机:《短歌行》)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李白:《上三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

虹收青嶂雨,鸟没夕阳天。(李商隐:《河清与赵氏昆季宴集得拟杜工部》)

所有这些句子,都是诗人情绪中的世界,是诗人的心理场对物理境的偏离、错位、误会、变形、变态、幻化等。

当作家从物理境转入心理场后,他获得了一个心理世界,这正是作家所梦寐以求的艺术世界。哲学家休谟说:“美不是事物本身的性质,它只存在于观照它们的心灵之中。”也许我们要批判他的唯心主义,但又不能说他的话全错。因为诗人若是只滞留在事物本身的性质中,只知道可以计算和测量的恒定的因素,那么诗人只能面对一大堆僵死的材料,诗人又从何处去获得诗兴和诗情呢?又从何处去找美呢?进入物理境,同时又超越物理境,并转入心理场,是文学家获得美和诗情的必经之途。还是让我们回过头来听听铁钦纳怎么说:“热是分子的跳跃,克是以太的波动,声是空气的波动。物理世界的这些经验形式被认为是不依赖于经验着的人的,它们既不温暖也不寒冷,既不暗也不亮,既不静也不闹。只有在这些经验被认为依赖于某个人的时候,才有冷热、黑白、彩色、灰色、乐声、嘶嘶声和砰砰声。”转引自[美]杜·舒尔兹:《现代心理学史》,97~98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铁钦纳这里所说的温暖、寒冷、暗、亮、静、闹、乐声、嘶嘶声、砰砰声,正是作家们所需要的感性的艺术王国。许多成功的作品都得益于作者写出了自己的心理场或人物的心理场。张承志的《北方的河》,几乎全部写的是主人公的心理场。例如其中有一段描写,黄河竟成为主人公眼中燃烧着的烈火:

他抬起头来。黄河正在他的全部视野中急驶而下,满河映着红色。满河烧起来啦,他想。沉入陕北高原侧后的夕阳先点燃了一条长云,红霞又撒向河谷。整条黄河都变红啦,它烧起来啦。他想,没准这是在为我燃烧。铜红色的黄河浪头现在是线条鲜明的,沉重地卷起来,又卷起来,他觉得眼睛被这派红色的火焰灼痛了。他想起了梵·高的《星夜》,以前他一直对那种画不屑一顾,而现在他懂了。在梵·高的眼睛里,星空像旋转翻腾的江河;而在他年轻的眼睛里,黄河像北方大地燃烧的烈火,对岸山西境内的崇山峻岭也被映红了,他听见这神奇的火河正在向他呼唤。

……

这时,黄河,他看见黄河又燃烧起来了。赤铜色的浪头缓缓地扬起着,整个一条大川长峡此刻全部熔入那片激动的火焰,山谷里蒸腾着朦胧的气流,他看见眼前充斥着,旋转着,跳跃着,怒吼着又轻唱着一团团通红的浓彩。这是在呼唤我呢,瞧这些一圈圈旋转的颜色。这是我的黄河父亲在呼唤我。

这是作为物理世界的黄河吗?完全不是。这是《北方的河》中主人公此时此刻眼中心中的黄河。它本来是一条河,可在主人公的心理世界中变了形、变了态,竟像火焰一般燃烧起来了,而强烈的诗情也就蕴涵在这心理场中。

再举一例。刘恪的楚风系列中篇小说《红帆船》写船工,写出了另一种风情,另一种韵味,另一种意境,另一个世界,作品厚重、有力,人物形象犹如刀刻斧砍一般,十分鲜明、突出。生活画面古雅拙朴,充满长江一带的山水气息。如其中有这样的描写:

江面的水雾、浪涛、疾风组成混沌未开的宇宙,仿佛有位睥睨千古的暴君把遥远的洪荒年代推到今天,又在今天把一切碾得粉碎。固体变成液体而液体融化成那不安宁的浊血,啊,一条烟雾迷茫水浪滔天的狭长大江!它把天地间一切都搅得分不清道不明。嗄嚓嘣咚,起落飞扬,那些可怕的声响不知从哪儿发出,有时似乎在幽远而不可触摸的深渊,有时似乎又高高飞扬于峰巅,长江是一部交混式奏鸣曲。跌宕顿挫,抑扬起伏的摇滚音律与变形嘈杂而毫无规律的节奏,在一个深邃奇谲的黑洞里迅跑,有如森然可怖的怨鬼如泣如诉地呜叫,有如披头散发的疯女和醉汉歇斯底里地狂暴怒吼。

其实,长江作为一个物理境就是那本原的长江,它不是“混沌未开的宇宙”,不是“浊血”,更不是“一部交混式奏鸣曲”,不是“摇滚音律与变形嘈杂”,不是“怨鬼如泣如诉的鸣叫”,不是“披头散发的疯女”,不是“醉汉歇斯底里地狂暴怒吼”,但这是在海江的船即将触礁的前一刻。因此长江在海江和叙述人心理的折射下变了形、变了态,成为了这种狂暴的对象,又是极为真实的,同时也表现出了长江的粗犷力量之美。这段描写与上面所引的《北方的河》中那段描写相映成趣。

文学创作中心理场的形成,主要是由创作主体的心理定势决定的。主体的心理定势是由主体较稳定的素质与临时突发的际遇结合而成的。这里包括主体的民族文化背景、出身经历、文化修养、审美理想、动机需要、气质个性以及面对客观外界时的情绪心境等,所有这一切的综合作用,都会使活动主体在由物理境转入心理场时,发生一种倾向于主观的心理变异,发生一种知觉感受、情感体验上的变形、变位、变态等。作家则总是利用这种心理场的效应,为所描写的事物着色配乐,以传达独特的诗情画意。

同类推荐
  • 鲁迅作品集(6)(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6)(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听说:中国的好作家是大抵“悔其少作”的,他在自定集子的时候,就将少年时代的作品尽力删除,或者简直全部烧掉。我想,这大约和现在的老成的少年,看见他婴儿时代的出屁股,衔手指的照相一样,自愧其幼稚,因而觉得有损于他现在的尊严,——于是以为倘使可以隐蔽,总还是隐蔽的好。但我对于自己的“少作”,愧则有之,悔却从来没有过。出屁股,衔手指的照相,当然是惹人发笑的,但自有婴年的天真,决非少年以至老年所能有。况且如果少时不作,到老恐怕也未必就能作,又怎么还知道悔呢?
  • 无限江山,一晌贪欢:词帝李煜的悲情人生

    无限江山,一晌贪欢:词帝李煜的悲情人生

    本书为散文体传记,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背景,以李煜的词为脉络,运用散文化笔法点评、赏析,进行个性化、情感化解读, 展开李煜悲情的传奇人生。
  • 吉尔尕朗河两岸

    吉尔尕朗河两岸

    本书以一条静静流淌在天山腹地伊犁大草原的吉尔尕朗河为背景,通过作者十年住居生活的亲身体验,以细腻浪漫的笔调和田园牧歌式的行吟,全景式的描绘了吉尔尕朗河两岸广阔的牧场、田园、林区、山脉等四季变幻的迷人风景,并对生活在此的游牧民族的独特文化、风俗、节庆、民歌等做了深入详实的了解与记录。全书充溢着作者对这片远离都市喧嚣的原生态土地上山川风物的热爱与眷恋,对现代工业文明弊端的清醒与重返健康田园生活的提倡,以及对生态文明的现状和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关注与反思。
  • 自己的酒盅

    自己的酒盅

    《自己的酒盅》内容包括:晨(外一首)、爸爸,不要再那样看我(选一)、我约长城照相(组诗选一)、她有一条漂亮的褶皱裙(外一首)、酒亭(选一)、母亲河(外一首)、路灯下的小诗(组诗)等。
  • 郭沫若散文

    郭沫若散文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二十世纪以降的新文学那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了展示二十世以来中华散文的创作业绩,我们在新世纪之初即编辑出版过”中华散文珍藏本“凡三十种。自二00五年始,我们在此基础上先后选出二十六种,作为“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第一辑、第二辑出版。此次又选出十种,作为第三辑出版。
热门推荐
  • 大寒林圣难拏陀罗尼经

    大寒林圣难拏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葬鬼灵瞳

    葬鬼灵瞳

    我叫林瞳,十岁那年,算命的说,在我二十二岁之时会有诸多奇异怪事发生,只要平安度过,之后便能锦衣玉食,娇妻美眷做伴!
  • 全世界只有一抹微光

    全世界只有一抹微光

    四十八层的大厦上方,刹那间满眼烟火。有这么一个人,花巨资,买下一整层楼,只为了吃一顿饭,只为了放着一场新年烟火,告诉我他喜欢我。然而,我眼前忽而浮现出了大学时候,林远乔站在雪地里,小心翼翼点燃的“安沫沫,我喜欢你”那些烟火。我还记得那个时候,林远乔张开双手,他的身后是吱吱升起在天空的绚烂烟花。我还记得那时的我急急忙忙地跑下楼,心跳不已地拥抱了他。他的脸庞被烟火照亮,笑容青涩,却温暖了我整个冬季。我们从青春走到荒芜,从炎炎夏日走到皑皑冬季,感情在时光挤压中破碎变形。但那个时候的雀跃不是假的,那个时候的小鹿乱撞也不是假的。那时的林远乔,是我这一辈子,最最喜欢的人。
  • 出奇制胜:淘宝推广手记

    出奇制胜:淘宝推广手记

    本书针对很多中小卖家的问题展开讨论,从最基础入门,介绍如何推广等。在讲解推广方式之余,又投入了大量的文笔来探讨如何掌握好自己的生意,而不是随波逐流。做到真正让读者学会营销而不是简单地介绍某一个推广工具。同时在变化中有所收获而不至于被淘汰。本书针对淘宝网,适合所有初级卖家、网络创业者以及在网络店铺运营生意中遇到瓶颈并想要有所突破的中级卖家。
  • 黄帝阴符经注

    黄帝阴符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倾城王妃:王爷别太多

    倾城王妃:王爷别太多

    富家千金梨若在新婚之夜惨遭闺蜜和丈夫背叛杀害,一觉醒来,她却成了大秦王朝不受宠的吴王妃萧梨若。本是再无心情爱,却无端徒惹情伤。温润如玉的翩翩公子、邪魅深沉的襄王、浪子回头的吴王,冷清淡漠的凌王……对着出众如斯的几位男子,她又该何去何从?皇权高位,处处机心,她又是否能够逃过夺嫡的漩涡?她只求“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的生活,可又是否能如愿?
  • 寒门才子

    寒门才子

    他是群星里最闪耀的一颗,他不相信所谓的王侯就是天生的!且看他如何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如何一步步的成为人上人!他出生寒门,但他有远大的理想,他就是吴用!且看他如何在都市中如何闯出一片天地!
  • 天地争雄之含光承影

    天地争雄之含光承影

    十大名剑排名轩辕第一,承影第十。那么承影剑与轩辕剑的决战,谁胜谁输呢?。承影出,惊天地,聚五灵,可与轩辕决。看主角夏天,将如何让承影剑光芒,照亮人与仙两界。看女主青儿,用霄练剑如何帮助,夏天缔造出一段又一段的神话。
  • 九世争霸

    九世争霸

    死者之都境界境界划分:入紫九重,化银三重,着金一重,着金二重(霸主),着金三重(尊者),神阶。每一层境界都会有初中高,三阶之分。功法:攻击武技,身法武技。
  • 大博干禅师语录

    大博干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