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75800000032

第32章 心理场的三个层次与两种类型

在文学创作中,由物理境向心理场的转换和深入并不是总在一个平面上,一般地说,心理场效应可分为三个层次。这一概括是由清代大画家郑板桥所启示的。有一段十分著名的在《郑板桥集·题画》中郑板桥关于创作过程的论述: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郑板桥这里所说的创作的阶段,即“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都属于作为主体的艺术家的心理场范围内,是心理场的三个层次。

1 浅度心理场——“眼中之竹”

这是心理场的最初的层次。在这里,作家的心理已实现了第一次飞跃,即他的直接观照已超越了物理境进入心理场,在物理世界已变为心理世界,在这个层次上,事物已从恒定进入非恒定。“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都从眼中见出。其主要特点包括:(1)在心理场的这一层次,事物在不同人的眼中仍保持基本一致的知觉样式,并未出现与原本事物的过大疏离。尽管在各人眼中不完全相同,却又还有基本相似的心理印象,个性化的程度还不高。例如,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中说:“山,近看如此,远数里看又是如此,远十数里看又如此,每远每异,所谓山形步步移也。山,正面如此,侧面又如此,背面又如此,每看每异,所谓山形面面看也。如此,是一山而算数十百山之形状,可得不悉乎?山,春夏看如此,秋冬看如此,所谓四时之景不同也。山,朝看如此,暮看如此,阴晴看如此,所谓朝暮之变态不同也。如此,是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意态,可得不究乎?”郭熙在这里所说的“山形步步移”、“山形面面看”、“四时之景不同”、“朝暮之变态不同”,是对所有的看山人而言的。“横看成岭侧成峰”,你、我、他都如此看。你、我、他眼中的山也可能有小的差异,但这是大同小异。“眼中之竹”作为浅层心理场属于大家,并非艺术家所专有。(2)在浅层心理场,主、客体是分离的,以我之眼观物,我与物之间有一种情感交往,但“我”还是“我”,“物”还是“物”。物我还是独立的。这种情形,跟一般游人观景相似。(3)这一层次的心理场,虽然还是初级的,但它是整个文学创作心理场得以建立的基础。王夫之所言“身历目到”是“铁门限”,就是强调初级心理场对创作的意义,但真正的作家不会匆忙地在初级心理场上来拼凑艺术形象。

2 深度心理场——“胸中之竹”

“胸中之竹”是心理场的较深入的层次。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从初级心理场到深度心理场,作家的心理实现了第二次飞跃。其基本特点是:(1)心与物、主体与客观由相互对峙过渡到相互契合,甚至达到物我化一的境界。这一心理运动是不平静的,甚至是骚动不安的。因为在此心理场中,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个是物、客体的声音,它顽强地要求听取它的声音;一个是心、主体的声音,它也同样顽强地要求听取它的声音。两种不同的声音争宠、搏击,在这种情况下,心与物、主体与客体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这样“双方”就要进行对话,通过对话解决矛盾,达成默契,走向和谐统一,这时就可能出现双方的化一境界。(2)由于在这一层次的心理场,作家内心骚动不安,因此事物在作家心中的变形、变位、变态、错位等都还处于不稳定状态、反复状态、迂回状态,随心与物的对峙而变化着、浮动着。(3)充分的个性化。作家的气质、精神个性、情绪感情都一一渗透进对物理世界的错位、倾斜、疏离、变形、变位、变态中,因此不同个性的作家,面对同一事物,可以构建完全不同的心理世界。对文学创作来说,“胸中之竹”作为深度心理场,是创作成功的关键。深度心理场的加工、提炼、升华,使描写对象获得活动的生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将来作品的面貌。有的作家不惜用十年、八年时间打腹稿,冥思苦想,就是希望赢得在深度心理场的胜利,使心与物以对峙始,以契合终。

3 形式化心理场——“手中之竹”

这是心理场的物化层次。从“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从深度心理场到形式化心理场,作家心理实现了第三次飞跃。这次飞跃的实质就是把心理世界转变为用语言符号传达的艺术世界。其基本特征是:(1)作家在这一转变中,临时的情绪心境的介入,使“落笔倏作变相”,具有瞬间生成的特点。这就是说,一方面,形式化心理场是深度心理场的继续与物化,与深度心理场总保持着基本的一致;另一方面,在形式化的最后一刻,因情绪、心境等随机性因素的影响,还将进一步变形、变位、变态、错位、倾斜、疏离等,所以郑板桥才说“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2)心与物、主体与客体达到了高度的和谐,心与物化一,主体与客体化一,物我不分,物我两忘,移情现象达到了顶峰。心理场的形式化对文学创作至关重要,定相、定型全靠它,可以说它直接决定着作品的面貌。

从类型上看,文学创作的心理场又可分为投入型与静观型两种,这一划分始于王国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境界作了“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分,实际上也是把心理场分为两种类型,“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王国维这段话既受到人们的重视,又受到人们的批评。如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认为王国维用词不妥。因为王国维所说的“有我之境”,是“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这实际上是移情作用的结果。而移情作用的最大特点是“物我两忘”,所以他认为王国维所说的“有我之境”其实是“无我之境”。而王国维所说“无我之境”,其实是冷静中回味起来的妙境,物我两立,其实是“有我之境”。所以朱光潜认为可以把“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改为“超物之境”和“同物之境”。因为严格说,这两境中都必须有“我”。我认为朱光潜先生的说法更为合理。

在我看来,王国维所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其实是文学创作审美心理场的两种类型。“有我之境”是以我观物,以情观物,不过其中之“我”和“情”是“明我”和“明情”,所以看起来,“物皆着我之色彩”。其实这种心理场是一种投入型类型,因为诗人、作者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景物上了。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就是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落花上面,这样情感就摆在明面上了。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称这种境界是“以物观物”,这其实是不妥的。实际上“无我之境”并非“无我”、“无情”,只不过这里的“我”与“情”,是“暗我”、“暗情”,是一种静观型的心理场。王国维自己也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静观地写景,是拉开心理距离的写景,并非无我无情,只是这种“我”和“情”埋藏得更深而已。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面上看,只写采菊、望山,其实是陶渊明写自己的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价值取向、一种生活方式,其中隐含了一个独立不倚的“我”。这是“与心而徘徊”后的平淡,烈火锻炼后的清冷。

从某种意义上说,“暗我”、静观型的“我”,比“明我”、投入型的“我”更为深刻、透彻,更具有“我”的内在本质,更是“我”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因为在“与心而徘徊”中,“我”与景物迹化为一体,“我”即景物,景物即“我”。在这一境界中创作也就达到了极致。

同类推荐
  • 写给天空的情书

    写给天空的情书

    《写给天空的情书》:她是一位年届八旬的老人,退休后,一直生活在乡下的篱笆院里。她似乎并不缺少钱花,只是在闲暇的时候,侍弄些花草和果蔬…… 由朱丹崖编著的《写给天空的情书》共6篇,主要内容为花开是最好的借口,有月光,我们就不慌,不要等到机遇的柿子成熟,整只整只的忧伤,微喇的时光,有一种爱像海绵。
  • 第七连:丘东平作品精选

    第七连:丘东平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君子如玉

    君子如玉

    民国的星空下,谦谦君子,温润如玉。那个年代涌现出一批或迂或痴或狂的“民国先生”,他们以“士”为守,以“雅”为基,他们迥然于当今的风度、胸襟、学识和情趣,穿越历史,透过季羡林先生的文字扑面而来。本书主要收录季羡林先生回忆同时代恩师故交的文章,共分三辑:第一辑,君子隆师而亲友;第二辑,留得枯荷听雨声;第三辑,平生风义兼师友。
  • 女人心经

    女人心经

    《女人心经》是著名作家、诗人、文艺评论家殷谦所创作的关于女人心灵感悟的随笔集。它是《人经》三部曲的子集,以充满激情的语言阐述人性、情感以及赞颂生命,思索生命的本质。表达了作者对理想追求的乐观和坚定的信念,让我们在优美的文字中体味生命的真实感动。
  • 石评梅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石评梅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深夜梦回的枕上,我常闻到一种飘浮的清香,不是冷艳的梅香,不是清馨的兰香,不是金炉里的檀香,更不是野外雨后的草香。不知它来自何处,去至何方?它们伴着皎月游云而来,随着冷风凄雨而来,无可比拟,凄迷辗转之中,认它为一缕愁丝,认它为几束恋感,是这般悲壮而缠绵。世界既这般空寂,何必追求物象的因果。
热门推荐
  • 异时空的阴谋

    异时空的阴谋

    圣魔大陆,悠久的魔法传承,充满灵气。他们是大自然的宠儿!我们的主角是一位天才少年,不到20岁就拥有超高的实力,纵横大陆。然而,他的崛起,却威胁到了另一波人的利益,原来,野心家的阴谋之网早已展开......家族被灭,自己也遭人暗害,来到异大陆。意外被人救起,是谁呢?晓古城大踏步冲进眼前的迷雾,开始他牛逼闪闪的复仇之路......
  • 他人的故事

    他人的故事

    看得多了,对无数喜爱的作者各种转行去伺候老佛爷的行径心生怨恨,一怒之下自己动笔,不为成就,只求通达。此篇乃欢乐吐槽向都市奇谈,没有寓教于乐的功能,也无任何装逼打脸争霸捅妹的情节,大概就是篇充斥着笔者各种奇思怪想的白开水文,感谢理解!练笔之作,预计是个二十万字左右的中篇,不定时更新。水平有限,欢迎各位读者老爷指正。如果有人看的话……
  • 沙藏

    沙藏

    一本奶奶的老书,让我踏上探险之路,一次又一次的悬疑,让我摸不透前方的路,我叫张忌...我在沙藏中...等你......
  • 无止尽任务

    无止尽任务

    我是在任务中诞生,我会在任务中死去?我是复制人,但是我也有生的权利,死亡将不在是选择,生存才是唯一。我将在任务中得到什么?生命的意义?任何任务将不在是障碍,我将打破这无尽的任务的壁障。为什么没有人收藏,写的很辛苦,看完顺便点一下收藏吧
  • 弑天狂妃:鬼王的第一宠妃

    弑天狂妃:鬼王的第一宠妃

    如果在大街上,一个美艳女子找你一醉方休,请拒绝。因为她已是一个妖孽的老婆,一个小腹黑的老妈了。“我一没姿色,二没胆色,还有个小白脸在客栈养着,你放了我吧?”在大街上某女易容后当着朴实百姓的面掩面假哭。“姿色、胆色我都有,小白脸我也养一个,咱俩配一对,让小白脸玩去!”如果你看见一美艳女子带着儿子在青楼里,不管大妈大婶、少女稚童,请避开。因为她是躲了老公,骗了儿子,来找媳妇的。“和我儿子搭讪一次,空间戒指一枚,还有奖品,见上古神尊尊容一次,还可随意蹂躏。”上古神尊:我同意你卖我了吗?
  • 种田之双双把家

    种田之双双把家

    何沬沬穿越了!家徒四壁,带着小弟和小相公奔向小康富裕。本以为是种田致富文,结果相公太给力,开启了宫斗文模式。当何沫沫苦哈哈地开启虐渣模式,结果因为战斗力太弱!挂了!!!!.......呵呵,即使变成厉鬼也不放过一只渣渣!!!
  • 魇之主宰

    魇之主宰

    你若坚持,梦也许会实现;你若放弃,梦肯定会破碎。人的一生就是在梦想中挣扎,但是你是自己梦想的主宰,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ps:本想取名为梦之主宰,但是已经有人使用了。这是一本关于梦的书,希望各位能够支持一下。
  • 醍醐梦

    醍醐梦

    后宫之中,无往而不利的,并不是出身、美貌,甚至不是生了儿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女人这辈子的选修课:离婚何惧

    女人这辈子的选修课:离婚何惧

    恋爱的时候,女人往往用分手要挟男人。而结婚之后,男人往往用离婚威胁女人。风水轮流转,但目的不同。女人的要挟往往是假的,是为了和男人更加靠近;而男人的威胁往往是真的,是为了和女人真的分开。
  • 绝世武域

    绝世武域

    一缕神秘的强大残魂,一股永不言弃的执念。拥有逆天天赋的他,注定成就一生传奇。“敢打我脸,必毁他容……”这是萧云的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