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听说郭家要买个家奴。钟隐高兴极了,隐瞒了身份,改名换姓,当了郭乾晖的奴仆。天天端茶倒水,锄菜浇园,心想:“我总有机会窥看郭乾晖作画了。”可是,郭乾晖作画,连奴仆也不让呆在旁边,总是关门闭户,独自画画。
然而,钟隐是个有名的人,突然失踪,别人哪有不打听的呢?不久,郭乾晖也知道了,他把钟隐找来,感动地说:“相公为了学画,不惜屈身为奴,老夫实在愧不敢当。你的意思,我也知道。不过世上像你这样谦逊好学的人,实在不多。冲这一点。你将来也会前途无量。老夫不才,就破例收你当个门生吧。”
于是,郭乾晖把自己的技艺全部传授给钟隐,钟隐谦逊勤学苦练,终于成为着名画家。
29.荆浩受教于山野老人
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年轻时因逃避战乱,隐居太行山洪谷,埋头学画。一天,他因迷路走到一个乱石林立的峡谷里,只见峡谷里小溪清澈,古松参天,便摊纸作画。后来,日日写生,画艺也飞跃进步了。
第二年春天,他又去峡谷作画,路上碰见一个衣着简朴的老汉。老汉见了荆浩,亲切招呼,说:“你又来作画呀?”
荆浩少年气盛,见老人像个山野老农,只嗯了一声,又昂然举步了。
“你知道画法吗?”老人并不生气,举杖随行。
荆浩以为老人轻视他,心里有气,就顺口说道:“画画嘛,画得象就好。”
“你说差了”。老人感慨地说:“我见你天天到此临画山景,风雨不辍,精神可嘉。但你只能画外形,那怎么行呢?画者,刻画也。要深入领会描写对象的特点和精神实质,才能形神兼备,精巧入微啊!”
荆浩大吃一惊,忙问老人姓名,以便登门求教。谁知老人笑而不答,飘然而去。
从此,荆浩虚怀若谷,听取不同意见,汲取各家之长,独创一格,终于成为名家,被后人尊崇为山水画的宗师。他自己也终身忘不了那位不知姓名的老人。
30.欧阳修自谦的故事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八年(1030)进士,官至参知政事。他是宋朝的大文学家,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又是大史学家,独撰《新五代史》,并与翰林学士宋祁合修《新唐书》,还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等。欧阳修虽是着名学者,但从不高傲,处处谦虚谨慎。下面三则,就是欧阳修自谦的故事。
甘拜下风
一年,宋代的钱惟演镇守洛阳,建了一座驿舍。驿舍落成之后,一天,钱惟演邀请好友欧阳修,谢希深、尹师鲁三人为驿舍撰写一篇记文。这三个文人中,当时还顶属欧阳修的才华出众,名气大。但欧阳修感到谢希深、尹师鲁写文章一定有值得自己借鉴的长处,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吾师”吗。于是,欧阳修决心抓住这个有利机会去取别人之长来补己之短。
三个文人苦思冥索,终于各成一篇记文。欧阳修主动拿自己的文章与两位好友的文章交流、比较着。谢希深的记文写了七百字;欧阳修用五百字写成;尹师鲁写的更短,全文才三百八十多字,叙事清晰,结构谨严,遣词造句恰到好处。
“写得好,写得好!”欧阳修拜读尹师鲁的文章,赞不绝口,他心悦诚服,甘拜下风。
晚饭后,欧阳修提着酒壶,诚恳地向尹师鲁讨教。尹师鲁被欧阳修那种虚心好学的精神深深感动,也就打消了种种顾虑,与欧阳修探讨起写文章的技巧来。他说:“作文最忌格弱字冗,你的文章不错,可就是文字欠简练。”
两位挚友一边饮酒、一边谈论,话一投机,滔滔不绝,直到一轮红日东升,方尽兴而归。欧阳修便按好友讲述的,重新撰文。这一篇文章更完善、精粹,较尹师鲁还少了二十个字,真是更上一层楼。
尹师鲁赞扬他说:“欧阳修进步真快,真是一日千里啊!”
不署全名
宋朝皇帝宋仁宗命翰林学士宋祁,修撰《新唐书》。宋祁用了十几年时间,刻意求精,把该书的主要部分《列传》编写完了。这时,为了加快速度,皇帝又命欧阳修参加修撰,负责《纪》、《志》的编写工作。
书成之后,宋仁宗感到全书体例及行文风格不一,要欧阳修从头润色。欧阳修把《列传》部分认真读过之后,感到写得很好,有独到之处,自己对唐代一些人物的看法与宋祁不同,但不能妄加修改,强加于人。于是,他奏明仁宗皇帝,决定一字不易。按照北宋惯例,史书修成后,不论多少人参加编写,只署官位最高的名字。欧阳修当时是宋朝的参知政事,比宋祁的官位大得多,当然该在全部书上署他的名字了。但欧阳修觉得自己只参加了一部分工作,书的大部分是由宋祁写的,便只在《纪》《传》两部分署了自己的名字。他打破了惯例,不署全名,表现了谦让的美德,深受人们的称赞。
向实践学习
有一年,欧阳修得到一幅古画,画的是一丛牡丹花,花下卧着一只小猫。他觉得这画很好看,就挂在了客厅里。这时候他已经名气很高,而且孩子也长大了,与当朝丞相吴正肃攀了亲家。
一天,吴丞相来家作客,欧阳修便在客厅里坐陪。吴正肃看到这幅古画,连连夸赞画得好。欧阳修自以为应该谦虚一下,便说:“还过得去吧,也不见得十分精彩。”
“怎么不精彩?”吴认真起来。
“你看,这花的颜色并不水灵,如果画些露珠儿上去,岂不更好?”欧阳修信口搭言。
吴立刻站起身,指着画说:“老弟,你错了!这里画的是正午牡丹,怎么可以有露珠呢?你瞧,花瓣是张开的,花的颜色有些发干,正是阳光强烈照射的结果。还有,你注意到这只小猫了吗?”
“猫又有什么说道?”
“如果是早晨的牡丹,应是花苞未开,伴有露水,而且猫眼的瞳孔是圆的。而现在,猫眼的瞳孔眯成一条线,完全是正午的特征。”
欧阳修连连称是,暗想:我虽然得了此画,却不晓得其中奥妙,真是白痴。他叹了一口气,对吴正肃说:“看来我们这些舞文弄墨的人,真得好好向实践学习。否则,尽管文章写得多,也不会有生命力的!”
欧阳修到了晚年,已经名噪天下,但他仍把以前所写的文章反复斟酌,逐字逐句地修改。他的妻子劝他说:“何必自讨苦吃呢!你这么大年纪了,难道还怕先生责怪吗?”他笑着回答:“如今不是怕先生责怪,而是怕后生笑话。”
31.辛弃疾斟酒谢岳珂
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三月,辛弃疾已是60多岁的老人了,当时被任命为镇江知府。他在抓紧练兵之余,仍挥毫写作,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都出于此时。
在一次宴会上,歌女们演唱词人的新作《永遇乐·千古江山》,客人齐声叫好,辛弃疾也很高兴。忽然,辛弃疾说:“各位不要只叫好,给我的词提提意见吧!”
“不敢,不敢……”大家推辞着。
“诗不厌改嘛。人往往自己看不到自己的眼睛,也不容易看到自己作品的缺点,不知毛病怎么改呢?各位不要顾虑,给我的词提提意见吧!”说完他便挨个征求意见。大家还是说:“提不出,提不出。”
座上有位年轻人,是抗金名将岳飞的孙子岳珂。辛弃疾征求到岳珂时,岳珂也有些犹豫,因为在座的大多是长辈,地位也比自己高,哪有自己先说话的道理。但看到辛弃疾诚恳的样子,便直率地说:“辛帅的词雄视千古,自成一家,晚生怎敢妄议。不过辛帅非要我提的话,我认为《永遇乐·千古江山》一词里,一连用了吴帝孙权、宋武帝刘裕、宋文帝刘义隆、赵国大将廉颇等四个典故,不熟习史实的人,怎能看懂呢?”
“岳公子是爽快人,这话正好抓住了我的毛病。”辛弃疾满脸笑容地说:“我就是爱用典故啊!”说完便站起来斟了一杯酒,双手递到岳珂手中,表示谢意。
大家被辛弃疾的谦虚精神所感动,都热烈地饮酒尽兴。
32.杨时程门立雪
宋朝的时候,在现在的福建一带,有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叫杨时。
杨时从小就很聪明,读起书来又很用功。他常对人家说:“学习对于我像吃饭一样,是我内心的需要,所以在任何时候我都不放松学习。”杨时还认为学习不仅需要有决心,而且必须有崇高的目标。他说:“学习和射箭一样,必须先有目标,然后才可放射,善于学习的人,也一定先有自己的目标,然后才能订出学习计划,循序渐进。糊里糊涂是学不好的。”
杨时自己就是按照这一办法进行学习的。他年纪不大就能写一手好文章,后来又专心钻研经史,宋神宗熙宁九年中进士。
当时河南程颐和弟弟程颐讲学很有名,四面八方的人都来向他们求教。杨时也弃官不做,到程颢处登门求教。他虚心好学,进步很快,当他南行回家时,程颢感慨地说:“我的思想从此往南去了。”
后来程颢死了,杨时很悲痛。为了进一步深造,杨时又拜程颢的弟弟程颐做老师,这时,他已是40岁的人了。
一天中午,他在学习上碰到了疑难问题,便和同学游酢(zuò)一起去请教老师。当他们到达老师家里,正赶上程颐午睡。为了不影响老师休息,就不声不响地站在大门外等候。刚巧,那天下着鹅毛大雪,程颐醒来后发现窗外大雪纷飞,便兴致勃勃地信步走出房门。发现门外有声响,就推开大门,一看,是杨时和游酢站在那里,便赶忙把他们请到屋里。这时,门外的积雪已经一尺来厚了。杨时和游酢站过的地方,留下二对深深的脚印。
33.东坡乱改菊花诗
一次,苏东坡拜访宰相王安石,未见到宰相,偶然发现其书桌砚台底下压着一首未写完的诗:“西风昨晚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想:只有秋天才刮金风,金风起处,群芳尽落,但菊花能做霜雪,怎么花瓣四处飘落呢?王安石真是“江郎才尽”,终铸成大错呀!于是他挥笔续诗:“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便拂袖而去。
后来苏东坡贬官至湖北黄州府当团练副使。苏东坡到任后,一日他和好友陈季常到后花园赏菊饮酒。正刮了几天大风之后,园中十几株菊花枝上一朵花也没有了,只见满地铺金,落英缤纷。东坡一时瞠目结舌。陈季常问:“你见菊花落瓣,怎么这样惊诧呢?”东坡讲了在王安石府上改菊花诗一事。此时,东坡感慨万分:“我曾给王宰相改诗,以为他孤陋寡闻,谁知孤陋寡闻的竟是我自己。这事给我的教训太深了。今后凡事要谦虚谨慎,千万不可以自恃聪明,随便讥笑别人。”
后来,东坡向王宰相“负荆请罪”,承认了错误。从此以后,东坡特别谦虚谨慎。
34.范仲淹跪拜“一字师”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他是北宋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做过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既是个文臣,又是个武将。他在幼年时代就立下大志,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他虚心学习,不耻下问,昼夜诵读诗书。到了成年仍然保持谦虚的襟怀。
有一年,范仲淹在浙江桐庐做官时,因为十分敬仰崇拜严子陵,他特地为严子陵建造了一座祠堂。严子陵是东汉初年人,跟刘秀是同学。刘秀做了皇帝以后,就召严子陵到京城去做谏议大夫,他不肯,隐居在富春山。相传严子陵经常在富春江边上钓鱼,因此祠堂就造在钓鱼台旁。
范仲淹为严子陵写了一篇记,其中有一首赞颂严子陵的诗,诗中写道:“云山苍苍,江水泱泱(yāng,水深广的样子),先生之德,山高水长。”诗写成以后,范仲淹就把这首诗拿给至交好友李泰伯看,并让他提出批评意见。李泰伯读后,再三叹服,然而觉得意犹未尽,他站起来说:“先生的诗是一首好诗,先生的文章一旦传出去,必定名闻于天下,我想冒昧地改动一个字,使它白璧无瑕。不知先生意下如何?”当时,范仲淹已是大名鼎鼎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给这样一个人提意见,李泰伯实在有点儿诚惶诚恐。
范仲淹听后,肃然起敬,马上站了起来,拱手说道:“是哪一个字,快请说出来。”李泰伯说:“‘云山’‘江水’等词句,从内容上说,十分宏伟开阔,博大奔放;从用词上说,极有气派,又与严子陵的居住环境吻合,白璧无瑕、韵味无穷,然而下面用一个‘德’字接着它,似乎显得局促狭隘且浅白了,换个‘风’字怎么样?”
范仲淹此时似乎凝住了呼吸,聚精会神地听着,听罢频频点头,连声称“妙”,说罢他又低低吟诵一遍:“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果然味道与“德”字大不相同,改用“风”字既包含了“德”的含义,又有“风传千里”,“风流千古”的意味,因此更能反映严子陵的高风亮节,反映出他对严子陵的崇高敬意。想到这里,范仲淹对李泰伯佩服不已,嘴里说着:“太好了,太好了,真是高见。”说着就要跪下来拜谢李泰伯,李泰伯一见,慌忙扶起范仲淹,并说“不必,不必”。
范仲淹虚心听取别人对他的诗文的修改意见,写文章常常字斟句酌,因此才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样千古传诵的名句。
35.朱熹教子寻访名师
朱熹是南宋时期着名的博学多才的大学者,他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有一天,他把儿子朱在叫到面前,既严肃又亲切地对他说:“你现在已经不小了,不能总在家里,应该到外地去访求名师,这样学问才有长进。”
朱在听了以后,觉得很奇怪,他不解地问:“我常常看到许多人不远千里前来向您求教,拜您为师,我也常听人说,您是当今最有学问的人,我在家向您学就可以了,为什么您还让我离开家另求老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