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说:“我小的时候,父亲就很重视教育,他在我刚会说话时,就教我认识天地万物,还教我学习儒家经典。后来,父亲因为反对秦桧的投降卖国政策,被赶出朝廷,一病不起。临终前对我说:你一定努力上进啊!”
“我听了父亲的话,后来徒步数百里求访名师,长了不少学问。”
朱熹的回忆使儿子朱在受到很大启发。朱熹又说:“一个人老在家中,容易被生活琐事缠住,被亲人娇惯,这样在学问上就难以有大的长进。自古以来,都是名师出高徒,光靠父母教诲是不行的。父母学问再大,只凭父教子学,也难以培养出英才。因为父母很难做到对子女严格要求并且持之以恒。所以,你还是远离父母,千里求师才对啊!一个年轻人,应该到外面吃点苦,闯荡闯荡才容易长进。”
朱在听了父亲的话,渐渐明白了父亲的用意,觉得父亲讲得很有道理。过了几天,他就离开父母,到外地求学去了。
儿子临走之前,朱熹又想到:孩子独自一个人出远门,在外要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对他来说,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对他的成长影响很大,想到这里,朱熹睡不着觉,他连夜提笔写了一段话,专门告诫儿子要慎重交友,他嘱咐儿子说:与他人交往时,特别应该慎重选择朋友,虽然都是同学,但是也不可没有亲近和疏远之分。亲近谁、疏远谁应该先向先生请教,听从先生的指导。大的原则应该是、为人敦厚忠诚讲信用,又能改正自己错误的人,就是有益于自己的好朋友:那些谄媚奉承、轻薄放荡,粗野傲慢,教唆他人做坏事的人,就是对自己有害的坏朋友。
根据这个标准来考察周围的人,自己也应该能分辨出个大概,再加上向老师请教来进行判断,那就不会出什么差错了。怕的就是你自己胸无大志,低级平庸,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步。那样的话,虽然你不想疏远对自己有益处的朋友,但是也越来越疏远了;虽然不想接近那些有损于自己的坏朋友,事实上却日益亲近了。这种情况必须痛加改正。
朱熹叮嘱说:万万不可随着时光流逝而放松警惕,堕落进“小人”行列。如果那样,就是有再贤良的老师,也没法拯救你了。
朱在见父亲这样关怀自己,非常感动,他把父亲的教诲记在心上,外出求学,进步很快,后来做官至吏部侍郎。
36.何澄接受少年批评改画
何澄是元代着名画家,他有许多名画流传后世。
一次,他创作了一幅名画,他的许多同事和学生抱着“先睹为快”的目的纷纷登门拜访。
何澄带着大家走进了画室,画室的四周墙壁上都挂着画家的新作。
大家边看、边说,气氛十分热烈、和谐。一会儿,他们来到一幅画前停下来。张一捧问:“何兄,这幅画就是新作?”大家的眼光都落在新画上。只见画面上画着:一个40多岁的妇女,长长的头发披搭在胸前,左手抓着头发,右手拿着剪刀,正在剪那黑发……
“这幅画,无论是人物的肖像,还是身上的装饰,老师都是费了一番心思的。”一个学生啧啧叹道。
“画画最难的是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你看这两只眼,含着无限的情韵,舍不得把珍贵的头发剪掉呀!”张一捧说。
一个学生提出让何澄老师给大家讲讲这幅画的构思。何澄慢慢地说:“一天,我到一位朋友家作客,主人设宴招待我。我对友人是了解的,他们家很穷,这次为什么有钱设宴招待我呢?后来我一了解,原来是主人家的母亲把自己心爱的头发剪下来卖钱,然后买酒菜招待我。这件事我一直记在心里,我感激友人的情谊,尤其感激他的母亲,所以,我把这一素材进行加工,画成这幅人物画‘陶母剪发图’!”
这时,从人群中走出一个小孩,他也喜欢画画,看见大家在欣赏主人的画,自己也夹在里面看看。这个小孩,就是长大后当官的岳柱,他当时只有12岁。看了看“陶母剪发图”,他说:“这幅画画得不真实!”
岳柱的一句话,就像一把盐撒在油锅里,顿时炸开了。张一捧等人都责怪小孩多嘴。
站在旁边的何澄,认出这个小孩,他是仆人的儿子。他和颜悦色地说:“岳柱,你说说,这幅画哪里不对呢?”
岳柱听了主人的话,心里踏实多了,说:“刚才听说,陶母家里很穷,没有钱买酒菜请客人,只好剪掉头发卖钱买菜招待客人。可是既然陶母很穷,那您为什么给她戴上金钏子呢?她可以把金钏子拿去卖钱,不比卖头发值钱吗?”
张一捧听后哑口无言。何澄听后,点点头说:“你的意见提得很好,戴着金钏子,她就不是穷人,而是一个富贵女人了。”说着,转身拿起画笔,在陶母手上,把金钏子抹掉了。
画家改完,再想征求岳柱的意见时,岳柱早已离开画室走了。
37.成吉思汗重用异族贤臣
耶律楚材,字晋卿,生于燕京(今北京),契丹族,为辽东丹王突欲的八世孙。
耶律楚材生于世宦门第。他自幼勤学,博览群书,兼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和佛、道、医卜之说,还擅长着述,下笔为文,一挥而就。
成吉思汗即定燕地,遣人访求原辽国宗室人物,于十三年得耶律楚材。他见耶律楚材相貌奇伟,美髯宏声,又颇有才识,十分仰慕,诱劝说:“辽、金为世仇,你是辽国皇族后裔,为金所灭,我要为你雪洗国仇家恨。”
耶律楚材回答得十分得体:“臣之祖、父皆曾委身事金,既为其臣,岂敢与君为仇。”
成吉思汗从话中知道他甚重君臣之分,是个恪守信义的人,因此留他在身边供职,备咨询。成吉思汗喜得王佐之材,每每昵称他为“长髯人”,而不直呼其名。
耶律楚材决心报答亲顾之恩,借酬平生壮志。
成吉思汗晚年常对其子窝阔台说:“此人是天赐我家,尔后的军国庶政,当悉委他处置。”
在成古思汗一世,耶律楚材是形影相随的股肱大臣,曾被视为“天赐我家”,尊宠至极。
窝阔台汗一世,耶律楚材有顾命之义,拥立之功,为其屹立于王廷埋下根基。但更重要的是他呕心沥血地为蒙古国运筹策,定制度,使这个新生的庞大的政权得以生存,他披肝沥胆的忠正气质,又不能不使蒙古君主肃然起敬。正是基于此,窝阔台汗把耶律楚材当成自己的偏得,国家的骄傲。
早在他即位的第三年,就当面盛赞耶律楚材说:“南国之臣,复有如卿者乎?”
窝阔台汗八年,即灭金后的第二年,蒙古诸亲王集会,大汗亲自给楚材捧觞赐酒,由衷地说道:“我们这样诚挚地任用你,是因为有先帝之命。没有你,中原就没有今日。我之所以能安枕无忧,是全靠你的力量啊!”
当时,正值西域诸国和南宋、高丽的使者前来,语多虚妄不实。窝阔台汗颇为得意地指着耶律楚材对来使说:“你国有这样的人才吗?”
来使皆回答:“没有。此人大概是神人。”
窝阔台汗高兴地说:“你们唯有此言不妄。我也猜想必无此种人才。”
正由于有这样的知遇之情,更由于耶律楚材的气质和胆略,使他能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灭金战争中,耶律楚材有两个特殊的功绩,即保全生命和收容人才。
蒙古太宗五年(1233)正月,金哀宗完颜守绪从汴梁出奔归德(今河南商丘南),命元帅崔立继续死守被围困的京城。不久,崔立向蒙古投降。
按蒙古的军事传统:凡是敌人进行抵抗的,克敌以后就以屠杀相报。
现在,汴京即将落到蒙古军队手中,统率围城蒙古军将军速不台,派人报告窝阔台汗,准备占领后“屠城”。
耶律楚材听到消息,急忙面奏大汗:“将士英勇作战了几十年,争的就是土地和人民。如今要是得了土地而失了人民,有什么用呢?”
窝阔台汗听后,脸沉下来,露出犹豫不决的神情。耶律楚材接着说:“大凡金朝方面的能工巧匠,以及官民富贵之家,都聚集在这座城里了。把他们都杀了,那我们就一无所得,徒劳地打了这一仗!”
窝阔台汗觉得有理,下诏除金朝皇族外,其余人不杀。当时在汴京避兵灾的一百四十七万户得以免遭屠戮的惨祸。
这一年五月,金国灭亡的命运已经不可避免。金朝大文豪元好问给耶律楚材写了一封着名的信,劝他保护归降蒙古的南方士大夫,他特别开列出54个士大夫的名单,指出这些儒士“皆天民之秀,有用于世者。”
楚材感到元好问的心思与自己相通,他也早已认识到保护这些人才的重要意义。
耶律楚材向窝阔台进言说:“制器者必用良工,守成者必用儒臣。”
他极力强调任用儒臣的重要性。
数年后,耶律楚材请窝阔台派人到各地举行考试,选取儒士。这就是有名的戊戌年(1238年)科举取士,有不少杰出人才入选。
38.不忽木屈己让相
元世祖忽必烈小时候有一个好朋友叫不忽木。不忽木自幼喜欢读书,而且记性很好,知识丰富。忽必烈的父亲就把他找来,让他做伴读,陪着忽必烈一起读书。不忽木利用这个好机会,读了许多书籍,懂得治国安民之道。
忽必烈登上皇位之后,想让不忽木做丞相,帮助自己巩固天下,不仅因为不忽木是小时候的朋友,而且他们都长大之后,不忽木经常在忽必烈身边,出谋划策,南征北战。他就对不忽木说:
“不忽木,我打算任命你为丞相,怎么样?”
“陛下,臣不敢领命。臣深知自己的韬略不足以辅佐陛下,还是任用比我更强的人为好。”
“知臣莫如君,何况我们从小在一起,我对你十分了解,你的文韬武略,完全能担当得起丞相的重任,不必推辞。”
“陛下,最了解我的能力的,还是我自己。我不是谦让,实在是怕耽误了陛下的大事。让我任丞相一职,绝不敢从命。”
不忽木再三推辞,忽必烈也不好勉强,就另选了丞相,而任命不忽木为尚书。后来每当丞相出缺的时候,或对现任丞相感到不如意的时候,都要请不忽木出任丞相,但是一次次都被他坚决推辞掉了。
至元二十八年春天,忽必烈平定诸王叛乱,班师回朝。侍御史彻里在陪同忽必烈打猎的时候,利用猎间休息,向他揭发了现任丞相桑格的罪行。他说:
“陛下近几年常年率师出征在外,一切内政都由桑格处理。他横征暴敛,中饱私囊,卖官鬻爵,安插亲信。群臣敢怒而不敢言,这种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忽必烈不仅不信,还认为彻里有意诋毁丞相,命卫士把他打得昏死在地。待彻里苏醒过来时,仍坚持说:“陛下,臣下只是为了陛下的江山,才冒死进谏。我与桑哥无冤无仇,为什么要诬陷他?请陛下明察,臣若有一句虚言,死而无怨。还请陛下问一问不忽木,他在朝中深孚众望。”
不忽木应召来到宫中,忽必烈向他问道:
“你说彻里这人怎样?”
“他为人耿直,敢犯颜进谏。”
“你说桑哥怎样?”
“桑哥专会在陛下面前阿谀奉承。陛下远征时,他把持朝政,飞扬跋扈。”接着,历数了桑哥的种种罪行,比彻里所参奏的还要多。最后他又补充说:
“对一般人,能原谅就要原谅,但对十恶不赦的人,绝不能宽容!”
忽必烈于是下令查办桑哥,群臣纷纷上疏弹劾,接着又查抄他的家产。结果,从桑哥家中抄出的珍宝,几乎和国库一样多。
桑哥在事实和赃物面前,无法抵赖,被斩首示众了。
桑哥一死,相位空缺。忽必烈就首先想到了不忽木,打算让他担任丞相一职,就派人召他进宫商量,说:
“从前我误用了桑哥,险些坏了国家的大事,现在只有任用贤能之士,来弥补我的过失,重整朝纲。”
“陛下所想极是!”
“我看你来担任丞相,最为合适。”
“我现在担任尚书,已感到力不从心。”
“你太谦虚了。在朝中你威望最高,丞相一职,非你莫属。”
“陛下,还是从比我能力更强的人中挑选吧。”
忽必烈沉吟了半晌,问道:“依你看谁最合适?”
不忽木答道:“太子詹事完泽最合适。他曾在阿合马家住过,抄没阿合马家时,抄出一本送礼人名录,那上面唯独没有完泽的名字。可见他的品格。”忽必烈非常赞赏不忽木的高尚情操,就任命完泽为尚书右丞相,不忽木为平章政事。
丞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务,但以谦虚礼让为本的人,却可以放弃它,这正是不忽木超过常人之处。
39.朱元璋求访朱升得三策
朱元璋当了红巾军主帅之后,一直攻无不克。这次他又率领义军打下了徽州。他手下的大将邓愈便向他推荐说:“大帅您不是一向想求访贤士吗?我听说,在徽州一带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人,叫朱升,他住在休宁这个地方。此人饱览经书,非常有才气。大帅何不访求他一次呢?”
朱元璋听后非常高兴,立刻就带着邓愈等人前去探访朱升。通过邓愈的带路,一行人很快就来到了朱升的住处。
朱元璋下马亲自去轻叩柴门,不久,一位老人走了出来。朱元璋马上抱拳恭敬地问道:“请问,先生莫不是休宁名士朱升?”
老人打量了朱元璋一番,见他气度不凡,戎装佩剑,身边还有兵士,料定他可能是红巾军的将领,便回答道:“老朽正是朱升,不知将军尊姓大名?”
邓愈在一旁说:“这是攻克徽州的红巾军主帅朱元璋。”
朱元璋马上接道:“我本来是个平民,可是当权者残暴无比,欺压百姓,这才举起义旗的。听说先生是有名的学士,今日特来拜访,并叩问大计。”
朱升听说站在前面的竟然是赫赫大名的朱元璋,不禁大为感动,连忙把朱元璋一行引进屋内。
通过从衣食住行,风土人情和国家大事的谈话中,朱元璋发现朱升谈吐不凡,对问题的分析入木三分,而朱升也觉得朱元璋平易近人,胸有大志,颇有将帅气度,不由得觉得相见恨晚。
朱元璋问道:“以朱老先生之见,当今天下之势,我该如何行事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