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54800000041

第41章 宗族体制下的有限责任公司

始创于乾隆年间的汪瑞裕茶号,在繁花似锦的苏州,百余年来一直被誉为当地的六大茶号之一。但与普通商号不同的是,自汪瑞裕创建之初,其“主人”并非某个具体的商家,而是一个“法人单位”——安徽省歙县西乡揭田村汪仁瑞堂宗祠。汪瑞裕茶号,是汪氏宗祠的公产,汪氏宗族的每个家庭,都按照贫富的不同,为该茶号投入了有限的资金,并据此承担有限的责任。

汪瑞裕的第一任“总经理”名叫汪道生,他在这家茶号的正式职称是“资主代理人”。此人生卒年份不详,甚至没有留下什么资料。但他的经营才干和魄力,显然是出类拔萃的,最直观的证据,就是汪瑞裕茶号的商业模式。汪瑞裕在创建之初,就同时开了三家店,总店设在苏州最为繁华的观前正山门口,此外还在总店的东西两侧不远,分别开设了两家分店,东店名叫汪东裕茶号,西店名叫汪广泰茶号。这种做法,是为了避免当地商家以近似的商号名称,进行恶性竞争。

汪瑞裕茶号非常重视商品质量,进货渠道较为广泛,跨越了安徽、浙江和福建等省份。为避免中间环节过多,汪瑞裕茶号派遣精通茶务的专人,分别常驻各省产茶最佳的山区,每年直接收购优质的龙井、毛峰、白菊等著名茶品,并以较为低廉的价格出售。随着汪瑞裕的不断发展壮大,开始向北京、天津等市场“进军”,由深谙经营之道的专业经营者携带精品花茶,在推销产品的同时,打探当地的市场行情,并力求与“贵人”结交。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点,合伙经营乃至合股经营,在徽商群体间,是非常普遍的,汪瑞裕茶号仅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早在明朝末期,就有一些徽商,采取分别出资、合伙经营的模式,此后无论经营状况好坏,每个合伙人都按照自己的股本份额来分担盈亏。这种做法虽然难以让某个合伙人迅速暴富,但可以迅速筹集到较多的资金,而且能够有效规避经商失败后倾家荡产的风险。为此,一些徽商还编纂了多种关于合伙经营与分摊利润的“习题集”,为有志于此者提供“入门手册”。不过,汪瑞裕茶号的“股东”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宗族,这在封建社会,是较为罕见的。汪瑞裕的长盛不衰,也体现出歙县西乡揭田村汪氏宗族的凝聚力。

汪氏宗族的主要成员,其实并不擅长经商,随着汪瑞裕茶号的不断壮大,他们开始感到自己力有不逮。于是,这些人在深思熟虑和反复商谈之后,断然决定打破汪氏一门的经营垄断,聘请本地的名商担任经理。方鼎延成为汪瑞裕茶号的第一任外姓经理,在任期间,他一扫汪瑞裕茶号的暮气,老店再次焕发新春。

后来,方鼎延年老卸任,年轻有为的江稚定,被推举为新任掌门。此后的六七十年间,江稚定和他的继任者程汉章,把汪瑞裕茶号推上了兴盛的顶峰。

汪瑞裕茶号重新修建了总店,建起了三层大楼,一楼是出售茶业的殿堂,并挖有自流井,提供一流的水源用来泡茶。总店的二楼和三楼,则是为茶客预备的“雅座”。凡在一楼门市里购茶的顾客,都可以到二楼和三楼免费冲饮。这里的每间茶室,都采用西式布局,如玻璃台面的小方桌、西式的茶器等,与大多数旧式茶馆截然不同,颇具特色。顾客可以一边优哉游哉地品着香茶,一边临窗俯瞰熙熙攘攘的街景,别有一番情趣。

民国年间的苏州,报业非常发达,很多报刊的主笔和编辑,都是汪瑞裕茶号和茶室的常客。包括颜益生、夏有文等在内的著名报人,几乎每天都到汪瑞裕的三楼碰头,一边喝茶,一边讨论报刊编辑的事宜。《大光明报》的主笔颜益生和他的很多同事,每日都在三楼汇集消息、写稿编报,直至傍晚把稿件完成才散去,然后直接将稿样送到印刷所排印。由此,汪瑞裕三楼几乎成了《大光明报》的编辑部。

百余年间,汪瑞裕茶号的兴隆,为歙县西乡揭田村的汪氏一族,创下了源源不断的利润,令几代人都受益终生。新中国成立后,宗族势力瓦解,汪瑞裕茶号也结束了“宗族产业有限公司”的生涯,改为公私合营。

同类推荐
  • 就这样搞营销

    就这样搞营销

    本书是一本介绍营销的书,引用大量名言和实例,并用散文化的语言叙述了营销者素质、形象、策略以及营销的技巧、谈判方法、管理和服务,有很强的可读性。
  • SNS营销:网商成功之道

    SNS营销:网商成功之道

    本书针对如火如荼发展着的社会化媒体,从传统营销理念的角度,针对其所具备的传播特点一一进行印证;从其对应的营销学理论本质层面,深度挖掘社会化媒体所具有的营销价值。藉此希望能为互联网营销者带来思维方式的转变,从单纯的经验技巧层面跳出来,从营销学的本质发散开去,真正活学活用,利用社会化媒体打造全新的互联网营销渠道。
  • 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基础读本

    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基础读本

    本书共四章,内容包括: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定义、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实务、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经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和未来。
  • 特许经营管理概论

    特许经营管理概论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特许经营概述、特许经营的经营分析、特许经营的竞争优势分析、特许经营家族企业的治理、特许经营体系的构建、特许经营体系的推广与督导、受许人的加盟选择、特许经营门店的运营管理、特许经营总部的职能管理等。
  • 每天学一点管理心理学

    每天学一点管理心理学

    《读人先读心心理丛书:每天学一点管理心理学》将为你揭示管理与心理学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并为你展示合理运用二者所能缔造的管理奇迹……对于成功的管理者来说,掌握了揣摩人心的基本功,才能知其所需、投其所好,以激励人心,创建高效团队;掌握了快速识人的途径,才能用人之长、避人之短,以合理放权、控制,完成工作任务。
热门推荐
  • 苍茫星辰传

    苍茫星辰传

    神奇的纳古大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世界存在的存在,更不知道这个世界存在是具有着怎样的意义,只是普通的观看,会发现他的一切其实很特别。风雷火山,草光冰云,这里的一切活物都是自然的诞生体与原始强大的生物然后化生为人,因为,这里是星神的诞生场所,而在纳古大陆的天空连接着星神的地方——星神界。一天,天命叶之星的夜戈出生在天地,与神秘使命猎杀星神的龙啸在纳古大陆踏上了成为星神的道路……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天才药师:妖孽夫君要抱抱

    天才药师:妖孽夫君要抱抱

    若有来生,绝不再信若有来世,定让你魂飞魄散她,二十一世纪的知名名缓,私下却是华夏第一的杀手、被小叔玩弄于鼓掌之间的杀人工具。她,慕家长子嫡女,本因是高贵在上,却因天赋二字命运改写,受万人嘲笑。任务之中,年仅22的她死亡,却阴差阳错的融合了她的魂魄,意外的重生。我不仅要狂、还要逆天而行,废魂系?不过只是灵脉堵塞排除就好,医学这种东西--我天生就会!这辈子我不会轻信任何人。我信任之人,我要你与我同在顶峰处傲视天下。因一纸婚书缠,他曾与她不是任何关系,却成了她的夫君,亦是她此生最爱之人
  • 公子雅致

    公子雅致

    见过无耻的,没见过这么无耻的。这位公子引来了二十名刺客不说,利用魏妍开架自己却隔岸观火,最最令人咬牙切齿的是,他居然还敢笑,还笑的很高雅,仿若掉落凡尘的仙人。这一战,令魏妍赔了力气不说,还赔了名声。这绝对是个人生中的污点。小女子魏妍发誓,一定要让他身败名裂!
  • 帝尊之逆天改命

    帝尊之逆天改命

    初入,觉醒,武未,武绝,武圣,战神,战帝,帝尊,虚无。逆天改命,帝尊转世,称霸天下。
  • 努尔哈赤全传

    努尔哈赤全传

    《努尔哈赤全传》是阎崇年先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再现了清朝开国的宏阔历史和清朝第一帝努尔哈赤的传奇人生。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遗甲起兵”,统一女真诸部,创建八旗,制定满文,建立后金,进而袭抚清、克开铁、占沈辽、下广宁,开创出清朝三百年基业。努尔哈赤既播下了“康乾盛世”的种子,又埋下了“光宣哀世”的基因。努尔哈赤在南有大明、西有蒙古、北有叶赫、内有政敌的不利情况下,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内外对手:胞弟舒尔哈齐、叶赫贝勒布斋和纳林布禄、蒙古林丹汗、明辽东经略熊廷弼……建立王权,黄衣称朕。努尔哈赤一生事业的成功,究其根源,在于“四合”——天合、地合、人合、己合。
  • 梦里不知身是客

    梦里不知身是客

    全文十五万字,文字优美,写了一个纯情的校园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白轻衣是个如同神仙入画一样美丽清秀的女孩子,她在大四的时候爱上了一个大二的男孩封羽,于是他们之间发生了一连串有趣、离奇、悲伤的故事,他们各自的好朋友韩蕾和边锋也互有好感。四个年轻人在一起度过了一段令人难忘的时光, 韩蕾是个敢爱敢恨的女孩子,但是她的行为却深深地影响了身边所有人。白轻衣的文静娴雅、封羽的英俊冷傲、韩蕾的美丽顽皮、边锋的老实专一,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火舞龙腾:废物大小姐

    火舞龙腾:废物大小姐

    一朝醒来,迎接她的是一场华丽丽的穿越。没爹没娘,只有一个极疼自己的爷爷和一个孤零零的小弟。这也就算了,可是……这位大爷,你好歹是当今圣上的皇弟啊,这么缠着我真的好吗?他眉毛一挑:“怎么?本王喜欢!”
  • 青春里的擦肩而过

    青春里的擦肩而过

    青春里的我们就此擦肩而过,也许这场相遇只是让我们成长…
  • 僧兵

    僧兵

    淳空自八岁来嵩山学艺,寒来暑往,已逾十个春秋。十年来,在这座天下闻名的寺庙里,在晨钟暮鼓中,终日与佛经、拳术为伴。现在,他要回去了。师父说,时间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