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31400000010

第10章 句子(1)

句子成分

构成句子的词或词组间有一定的语法关系,根据不同的语法关系可分成主语(以“=”表示)、谓语(以“—”表示)、宾语(以“~”表示)、定语(以“”表示)、状语(以“[]”表示)补语(以“〈〉”表示)等几种成分。此外还有独立成分(以“△”表示)。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和宾语。

1. 主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例如:(1) 中国人民志气高。

(2) 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3) 去北大荒的就是他。

(4) 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

常做主语的有:名词、代词、数量词、联合词组、“的”字结构。动宾词组、主谓词组、偏正词组、动词、形容词也可做主语。

2. 谓语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例如:(1) 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 树叶黄了。

(3) 小王今年十六岁。

(4)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 明天星期日。

(6) 什么书他都看。

经常做谓语的有:动词、形容词及由它们组成的联合词组。名词、数量词组、主谓词组也可做谓语。表示判断的动词“是”和它后边的名词、代词等组成动宾词组做谓语。名词做谓语限于说明日期、天气等。

3. 宾语

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例如:(1) 什么叫信息?

(2) 门口围观一群看热闹的。

(3) 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能做主语的词、词组,一般都能做宾语。最常见的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4. 定语

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例如:(1)那(沉甸甸)的稻谷,像一垄垄(金黄)的珍珠。

(2)(三杯)美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除了副词外,实词和词组一般都可以做定语。

5. 状语

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例如:(1) 他[已经]走了。

(2) 咱们[北京]见。

(3) 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 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做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做状语,一般名词不做状语。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做状语,介词短语常做状语。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高速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做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6. 补语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例如:(1) 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 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3) 他生〈于1918年〉。

(4) 他坐〈在桌子旁〉。

(5) 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像要流下来似的〉。

能做补语的有: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介词结构和由动词、形容词组成的词组。

7. 独立成分

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产生结构关系,但意义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成分,用来表示称谓呼叫,对事物原推测、估计、注释、补充、感叹、摹拟语气等。

例如:

(1) 事情明摆着,你看,我们能不管吗?

(2) 十分明显,不大大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四个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

(3) 啊,多么使人心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

(4) 砰,砰,一阵枪声传来……

充当独立成分的,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短语,它在句子的位置比较灵活,有的在句首,有的在句中。

8. 复指成分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短语指同一事物,作同一个句子成分。

例如:

(1) 先生自己也要书。

(2) 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这已经成为挡不住的历史潮流。

(3) 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丽的战斗——松骨峰战斗。

句子类别

单句

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句子根据其用途和语气,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陈述句是告诉别人一件事,句终在书面上用问号表示。疑问句是询问别人一件事,句终在书面上用问号表示。感叹句是表示自己的某种强烈感情,句终在书面上用感叹号表示。祈使句是要求别人一件事,句终在书面上的点号,如语气是委婉的请求,可用句号;如是明确的要求,可用问号;如是强硬的命令或禁止,可用感叹号。

特殊单句

句式特点比较特殊的句子。主要是:

(1) 把字句:用“把”(或“将”)将动词支配的对象提到动词之前的一种句型。把字句在结构上有:“把+宾语”做状语。语义上,把字句表示主动。主语是施动者,发出动作,处置某一对象。处置的对象是指定的或已知的事物。如:A. 我们把豹子打死了。

B. 你简直把我吓死了。

C. 不要把自己做的坏事赖在别人身上。

(2) 被字句:用介词“被”组成介宾短语做状语,并且表达被动语义的句子。被字句的典型格式是:主语+被+被的宾语+动词短语。语义上,被动句表被动。主语是还被动者,接受动作。如:A. 凶手被警察抓住了。

B. 小鸟被他们吓跑了。

C. 玻璃杯被小王子打碎了。

(3) 连动句:用连动短语充当谓语的主谓句,其主要特点是:连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词短语共同陈述一个主语;动词或动词短语之间有先后、目的、方式或手段关系;两个动词或动词短语之间没有语音停顿,也没有关联词语。如:A. 他上街买书去了。

B. 他拿了东西走了。

C. 他们正下河游泳呢。

D. 小李今天坐电车回家。

(4) 兼语句:用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主谓句。其主要特点有:它的谓语由一个动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接而成;动宾短语中的动词通常是使令性动词。如:“叫、让派、使、请、教、劝、命令、禁止、任命、号召、选举”,等等。有些还用“有”。如:A. 我请周恩来同志来解释。

B. 你让他下午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C. 蔚蓝的天空中正有一群大雁飞过。

复句

一、 复句类型

(一) 重复句,只有两个分句的句子。主要有十种类型:1. 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如:(1) 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2) 我们不是要空话,而是要行动。

(3) 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2. 承接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地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如:(1) 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回到草房。

(2) 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3) 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

3. 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如:(1)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2)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3) 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

4. 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分句之间就构成选择关系。如:(1) 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2) 我们宁可挨批评,也不能昧着良心去造假呀!

(3) 武松这一去,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别无选择。

5. 转折复句,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来。分句之间构成转折关系。如:(1) 他小小年纪,胆量可不小啊。

(2) 虽然我一见便知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

(3) 我们几个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他竟然一句也没听进去。

6. 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两个分句之间是一种假定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如:(1) 如果老王不能前去,那就让我去吧。

(2) 即使天塌下来,这件事也得继续做完。

(3) 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7. 因果复句,前面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分句说出结果,可分为说明因果和推论因果两种类型。说明因果是指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分句说明由这个原因产生的结果,因和果是客观事实。如:(1) 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

(2) 哥哥嫂嫂既然扔开他像泼出去的水,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

(3) 几房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

(4) 由于病魔缠身,两次体检未通过,他只好第二次踏进补习班的门槛。

8. 条件复句,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条件一旦实现所要产生的结果,分为充分、必要、完全等三种类型。如:(1) 衣服只要干净整齐,越朴素穿着越称心。

(2) 只有具备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识,才能昂首阔步于成功的大道之上。

(3) 我们除非预先作了准备,这次行动绝无成功的可能。

(4) 不管人员是不是齐整,我们都得赶往阵地。

9. 解说复句,一个分句说明一种情况,其他分句对这种情况进行解释、说明或总括。一般不常用关联词语。如:(1) 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蒲团纺,可以坐着矮凳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地站着纺。

(2) 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两种都是主观主义。

10. 目的复句,一个分句表示实现或避免某种目的,一个分句表示为此而采取的行为。如:(1) 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

(2) 这段时间校卫要好好检查校园设施,以免出现安全事故。

(3) 答题之前,我们应仔细思考,省得过后又来修改。

二、 多重复句及分析

多重复句是指分句之间的关系在两个层次以上的复句。

分析多重复句的层次和关系,可采用“划线法”用“|”划出第一层,并注明关系;用“‖”划出第二层,并注明关系;以此类推。

分析多重复句的步骤:第一步要统观全局,从总体上分析,找出全句第一层的有关分句。弄清分句之间的关系;第二步再对第一层次的各个分句作分析,看它们是不是复句,如果是复句,再找出这些构成这个复句的分句,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便是第二层次;以此类推,直到分析到所有的分句都是单句为止。

分析多重复句,要一看分号,二看关联词语,三看逻辑关系。有分号,就在分号那划一层。如果一个复句没有关联词语,那就看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例如:有一些人怀念他们的过去,‖(转折)但是过去的东西永远不会再来|(因果)因此他们感到将来的渺茫。‖(因果)从不把希望寄托在将来。(陶铸《崇高的理想》)

句群

句群是由句子组合而成的。它是汉语里最大的语言使用单位。组成句群的句子在语义上前后衔接连贯,从几个方面共同说明一个中心语义。句群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方式基本和复句相同。

辨析病句

病句类型:造成语病的原因主要是词语错用、语法错误、逻辑错误、重复啰唆、修辞不当、歧义六个方面,每个方面又有多种情况,将例述如下:

一、 词语错用

(一) 词性误用

1. 名词误用

例1:李大夫总是耐心地指导她把病历写得完整、清晰、条理。(“条理”本是名词,此使用为形容词。与“完整、清晰”并列。可改为“有条理”)

例2:你这种行为就不中国了。(“中国”是名词,此使用为动词。可改为“不是中国人的行为”)

2. 动词误用

例1:这是一个多么感动的场面啊!(“感动”是一个动词,此使用为形容词。可改“感人”)

例2:思维这个词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使用。(“使用”是动词,此处使用显得繁冗,可去掉)

3. 形容词误用

例1:他简简单单的两句话,顿时使我心中有一种无可名状的沉重。(“沉重”是形容词,此误用为名词,可改为“沉重感”)。

例2:这本书。精装本与普及本的定价悬殊一半多。(“悬殊”本是形容词。此使用为动词。可改为“相差”。)

4. 数量词误用

例1:上午,他吃了二个馒头和一碗粥。(“二”应改为“两”)。

例2:在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上,他们俩个人又在一起交流经验。(“俩”应改为“两”)

例3:收音机的价格一阵再降,有的甚至下降了一倍。(将“一倍”改为“50%”等)

例4:赵家坡这个小山庄,自力更生建起了一座蓄水近十万多立方米的水库。(“近”与“多”矛盾,应酌情删去一个)

例5:经过刻苦努力,期末考试他六门功课平均都在90分以上。(“平均”,和“以上”矛盾,应酌情删去一个)

例6:我们外科的治愈率已由80%增加了93%。(“了”应改为“到”)

例7:他那身劳动布单帽和半新的家做黄布褂都早已湿透了。(量词“身”可修饰“黄布褂”,但不能修饰“单帽”,应将“身”改为“顶”,并在“半新”前加“那件”)

5. 代词指代不明

同类推荐
  • 性格气质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性格气质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而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构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会使语言锦上添花。
  • 我最想要的朋友

    我最想要的朋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之所以越来越美好,越来越进步,就是因为有无数的精英人物前赴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他们有的为民请命,有的慷慨赴死,有的钻研学问,有的发明创造……
  • 劳动关系管理

    劳动关系管理

    本教材分别就劳动关系和劳动关系管理、劳动合同管理、集体合同管理、社会保险管理、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劳动争议管理、员工沟通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其他相关制度、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等进行了阐述。
  • 基督山伯爵(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基督山伯爵(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爱国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爱国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典籍中的典故也是数不胜数。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含义的异同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热门推荐
  • 神逆沧澜

    神逆沧澜

    彭凯,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年,没有惊人的背景,没有惊人的来历,有的只是在生与死边缘挣扎,用自己的生命抓住那一点点的希望,逆天前行,追寻武道的极致。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圣女不善良

    圣女不善良

    她,是23世纪奇葩神医,莫名其妙的穿越到神奇大陆成为圣女,腹黑狡诈的她必将改写世人对圣女的定义。皇上让我当他闺女?我才不稀罕!太子要娶我?我才不答应!太子:“凌冰璇你给我过来。”某璇:“哼~”(傲娇无视)(于是某人被霸道的太子殿下一把抓走)“照顾圣女,是本太子的责任。”可为什么照顾就要成亲啊??!!
  • 笑书笑傲

    笑书笑傲

    强者就是弱者逐渐向上升。怪客独臂。爪如刀、快如风。鱼跃龙升、笑傲千雄。历经沉浮、睥睨众生。
  • 新月之冠

    新月之冠

    2015年的某一天,少年被送入深度冬眠一千年后的某一天,他睁开双眼所有都变了,惟一没变的,是世界对他依旧的残忍
  • 九歌传

    九歌传

    从冰葬中走出来的九歌,不知道自己是谁,在哪里,应该何去何从,唯有一声声低沉的阿九,在耳旁回响着,低喃着,让她感到温柔,感到疼痛……
  • 谁的寂寞在倾城

    谁的寂寞在倾城

    杜姗姗终于大学毕业了,穿着学士服戴上学士帽拍完最后一张毕业照,她发癫般蹦了高,大喝一声。“老娘毕业了!”踩着轻盈的步伐回到家里,本想老妈会给自己一个大大的拥抱,庆祝女儿终于毕业成人了,没想到一开门就看到老妈铁青着脸坐在沙发上等着她,一看见她回来了,抄起鸡毛掸子就追她,嘴里还喊着“臭丫头,你还敢回来,刚才电视台打电话说你还要不要重新考虑电视台的邀请,说你推荐的那个同学他们不是很满意,你个臭丫头,我都已经把你进电视台的消息散步出去了,你这不是要拆我台吗?我打死你我,不准跑。”
  • 超神境

    超神境

    新科状元张追,因面貌丑陋被当朝玄演帝以‘有损国体’为由,御笔钦判:撤除状元头衔,终身不得入仕。张追羞愤怒恨之下,弃文从武。此后张追反玄朝,闯九域,战诸天,立道证神!世人皆言:神境至高!张追却知道一句话:神算什么,有一种境界叫做超神!
  • 混沌大盗

    混沌大盗

    一粒尘可洞穿宇宙,一条小草可破九天混沌。在这个炼体没落源纹昌盛的世界里,少年天生不能修炼却得到了‘盗贼系统’从而走上了盗取他人天赋,成就无敌金身。上打九天祖神,下揍九幽祖魔,当纵身回头原来还有更强大的敌人在等着自己……丢一个群,不知道有人加入吗?QQ群:386043620
  • 妖后太邪魅:娘子别太淘

    妖后太邪魅:娘子别太淘

    如果有一天有只狐狸从天而降,你是收养呢还是收养呢还是收养呢?羽曦给的答案是——收养!!!如果有一天这只狐狸变成了绝色美男,你是扑倒呢还是扑倒呢还是扑倒呢?羽曦给的答案是——扑倒!!!如果有一天你变成了一只狐狸,美男也要会妖界,那你是跟走呢还是跟走呢还是跟走呢?羽曦给的答案是——跟走!!!他慵懒的用手指捅着桌上的狐狸,淡淡道。“你不知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