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26900000019

第19章 世界也不是明天就毁灭的(1)

哲学家说过:谁也不能保证明天太阳还会升起来。但是我们习惯了它日复一日地升起,而且,杞人忧天也于事无补。当然,我们知道总有一天,太阳会寂灭,人类也将不存在。但是好像还不必为那么遥远的事担心。

如果世界明天就毁灭,今天你打算怎么过?

有人拿类似问题去问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没有给他想要的答复,而是说:他认为这类问题没有意义。爱因斯坦的意思也许是“未知生,焉知死”,也许是说:苟延残喘的生活本身就是没有意义的。

大多数人的选择一定和他的日常生活有所不同,他会抓紧时间,干点他平时不敢干或并不指望真正去干的事。如疯狂寻欢作乐、大吃大喝,或向平时不敢觊觎的女人示爱、大骂上司或老板。还有人会说,他要抓紧时间完美起来,如对父母、老婆孩子更好,向每个曾对不住的人忏悔等等,似乎是要在最后的机会为自己多捞分。

谁错了?谁都没错,人生是没有答案的,无论你是希望满足欲望还是希望追求完善,都有充分的理由。问题是:平时都干什么去了?

回答是:因为我们平时并不在经历世界末日,所以必须为将来着想。“日复一日”与“最后一日”的区别就在:前者要为将来考虑,后者不必。这里谈的不是宇宙的盈缩,而是我们的选择。你奋斗,追求成功,这些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世界明天还存在。你恪守道德,遵循规则,树立形象,因为明天你还要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下去。

未来影响现在

对未来的预期,是影响我们行为的重要因素。一种是预期收益:我这样做,将来有什么好处;一种是预期风险:这样做可能面临的问题。这两种预期影响个人的策略,如学生读书,为了将来考上好学校取得文凭,获得更高的地位和收入。如果文凭一钱不值,就会影响学生的热情也影响与他人、社会的关系。

地摊、车站、旅游点,这些人群流动性大的地方,不但商品和服务质量最差,而且假货横行,因为在商家和顾客之间“没有明天”——一个旅客不大可能因为你的饭菜可口而再次光临,一锤子买卖,不赚白不赚。

两个陌生人为一个座位争吵,如果他们认识,还会相互谦让。在社会联系相互紧密的人际关系中,人们普遍比较注意礼节、道德,因为都需要这个环境。

道德、法律、权力利益的划分,都与“还要见面”有关。从消极的层面看,我们互不侵犯,是为了避免没完没了、两败俱伤的循环报应。

两个原始人见面,一个拿着兽皮,一个拿着野果,他们都想把对方的东西据为己有。如果他们的见面是偶然的,可能相互抢劫。可是如果他们都生活在附近,考虑到对方家族的报复,抢劫的风险就大了,所以他们不去打对方的主意——所有权就这样产生了。如果他们确实想得到对方的东西,他们可以选择合作——以物易物,交易就这样产生了。

两个相邻的国家,如果相互敌对,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它们不可能“搬家”,又不可能消灭对方(这是现代国际关系准则所不允许的),这个死结就可能缠绕它们许多年。遗憾的是,这样的邻国关系还不少。

长期敌对对双方来说,都是损失巨大的。不但随时有爆发战争的危险,经济建设也受到拖累。谁也不可能花钱在朝不保夕的危险地区,一来风险太大,二来,如果在边界有许多建设,也更容易被对方讹诈——那无异于是把人质交给对方。韩朝关系就是一个例子。韩国比朝鲜更害怕发生战争,因为首都汉城就在对方的炮火射程之内。一个包袱更重的国家,维护和平的代价要比对方更大。

两个国家交恶,双方都会在边境地区聚集兵力,巨大的军费开支和潜在的战争风险对两国都是重负。如果两国关系改善,互信增加,边境军事力量大大减弱,可以说是一个双赢。从这个意义上说,“面向未来”不仅仅是一句外交辞令。

仅会“击球入洞”是不够的

仅仅看“结果”是不够的。一个人靠做生意赚了10万元,而另一个靠中彩票中了10万元钱,其价值是不同的,尽管从金钱收益看来完全一样。因为前者实际的收获更多:他积累了经验,增强了自信,他也因此收获了销售渠道、合作关系以及很多伴随而来的“附加价值”;而后者除了那10万元外,一无所获。如果他从这次意外的胜利中得到了错误的认识,这次胜利甚至可能是有害的。想想那个守株待兔的农夫,不是就因为一次好运而荒废了他的土地吗?

我们不仅要获胜,而且要以正确的手段和方式获胜。

如果你看过职业台球高手打球,你可能会很惊讶地发现:打台球似乎很容易,这些高手一般不会表演什么令你瞠目结舌的绝技,他们打进的球,似乎你也能打进。

但每个会玩台球的人都会懂得这个道理:打得准并不很难,经过几次练习,谁都有可能把球打进洞,困难的是要学会怎样控制母球,为下一次的击球准备就绪,因为让每个接下来的球容易打非常不易。高手知道以后的球要靠现在这一击,所以他不会只为眼前这一球而打,也绝不因这球好打就打;他知道必须为下一球作准备。假如不这样的话,接下来的每一球会变得愈来愈难处理。

假如你没有意识到生活中某件事对另一件事的影响,采取行动也不考虑未来,一再地重蹈覆辙作未经熟虑的决定。很快地,你就得解决那个超乎自己能力所及的决定所带来的问题。尽管你可能是第一次察觉自己作了个笨拙的决定,但是这绝对不是第一次犯错,而是以前愚蠢的行为所带来的后遗症,以及被你忽略掉的细节所衍生的一系列问题。因为你被引导到错误的方向,并走入歧途。

这时你可能发现:你一直以来自鸣得意的种种“胜利”其实都是给自己埋下的地雷,可惜的是此时你的醒悟恐怕为时已晚,你已经深陷自己布下的“雷区”举步维艰了。“杀鸡取卵式”和“掠夺式”经营方式、目光短浅、人际交往方面的轻慢以及个性弱点,都可能最终使你败下阵来。

而一个真正懂得做事方法的人是完全不同的,为了长远利益他可能放弃眼前的小利,他深知所有的事物都是有联系的。他懂得一次战斗不如一场战争重要,他知道如何“把球打进”,更懂得如何为“下一击”乃至“最后一击”作准备。

宁可少一点但要久一些

听过这句话吗——“你可以爱我少一些,但要爱我久一些。”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男孩被视为傻瓜,因为每当别人拿一枚一元的硬币和一枚五角的硬币让他选择时,他总是选五角的硬币拿。有一个人觉得很奇怪,就问这个男孩:“为什么你不拿一元钱的?”小男孩小声回答:“假若我拿的是一元硬币,下一次他们就不会拿钱来给我选了。”

这是目光长远的最佳例子。这个男孩选五角的硬币拿,他明白这样可以长期拿下去;选一元的硬币,只能有眼前的利益,实际上并不是好办法。战术运用的目的是在“争取主要的策略性目标”。一旦一个人开始将战术目标想成最后目标,那他就看不见策略目标了。在谈判中,双方有时都会运用以进为退和以退为进的战术,你不能因此忘掉谈判的最后目的。你有时候也可以故作让步,把对手诱到不利位置。所以人得随时对行动的环境和真实情况的处理提高警觉。

一个目光长远的人一定会遵循“信誉原则”:言必信,行必果。虽然这一原则既简单又合理,但是大多数人并不循此原则行事。能够言必信、行必果的人并不多,但是他们却犹如鹤立鸡群。

有人对你允诺要做某件事情,但是你得到的只是令人沮丧的失望,当然,这样的情形我们都亲身经历过。我们每个人总是不时地因为允诺未兑现而感受到的那种令人沮丧的心情。有多少次因为朋友未能如约而至而感到失望,或是某个承包商向你保证,你的装修工程至迟也会在月底前完工,可你到下个月还没能住进去。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这类令人心灰意懒的时刻,并且为这种对诺言的背弃而烦恼苦闷。不能如约行事是一种不光彩的行为,你应该像躲避瘟疫那样避免给人形成这样的一种形象。

我们每个人都同那些在规划他们的工作时言过其实的人打过交道。令人惊诧不已的是,这样的人对他们不能生产出他们所承诺的产品或数量将会显得多么愚蠢这一点,是那样地缺少先见之明。

我们历来相信,如果我们一直同他人交往,那么他们也会一直同我们交往。但是事实上,有许多人并非如此。很多人并不能同你长久交往。其结果是,他们使每个同他们打交道的人感到心灰意懒,使许多人决心不再同他们打交道。

不幸的是,我们都不时地要同这样的人打交道。在同这样的人打交道时,我们应当学会辨别那些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许多禀赋超群的人在其工作生活中仅有平庸之举,因为他们缺乏使工作进行得更好的持之以恒的决心;而那些天赋略逊一筹的人们则总是不断地超过这些所谓的天才们,做出惊人之举,因为他们打算成功时定要获得成功。无论结局多么精彩,但是如果允许令人无法容忍的徒托空言的行径,你就不会从你所提供的服务中获得你所付出的全部代价,从而导致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因为你并非遵照预先约定的时间去做你说要去做的事情。

如果你想从事一种长期的和有利可图的职业,那么你就必须准备在长时间里同他人合作。你运用信誉原则的能力将决定你最终的成就。如果你想使你的事业永存,你必须显示出的正是这种迷人的形象。

同类推荐
  • 超越团队

    超越团队

    合作型工作制度指为获得预期商业成果而在组织的不同部门除制度化价值观、行为和实践以促进合作之外,就取得合作而制定战略、政策和结构所作的有意识的努力。许多组织呼吁支持团队工作和合作,与此同时,合作型工作制度着力于为组织提供工作程序和文化机制以确保和强化合作脱颖而出。将合作型工作制度作为一个重要方面的新型组织仍在出现。以团队为基础的组织和自我管理的组织代表着合作制度的类型。计算机革命使得网络、细胞以及全球化组织形式成为可能,这代表着合作有更多的组织形式。
  • 创业改变命运

    创业改变命运

    创业改变命运,作者郭瑞增,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本书是关于教你如何成功创业,改变自己人生的专著,书中列举了马云、史玉柱等人的成功故事。从这些成功创业者的故事中,我们需要获取的,不是迅速致富的宝典,而是传递给自己一种自我努力、发愤图强的精神动力,使我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向着灿烂和辉煌迈进。
  • 技术创新的战略及管理:理论与实践

    技术创新的战略及管理:理论与实践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论述技术创新战略,下篇论述技术创新的管理,研究的视角是研发项目集成管理。
  • 总经理必读的209个经典营销故事

    总经理必读的209个经典营销故事

    一个不会讲故事的总经理是做不好营销的!一个优秀的营销家,也一定是个“故事大王”,与其给客户讲一个小时的大道理,倒不如给他讲一分钟的小故事。本书分别从品牌、服务、广告、宣传以及价格等9个方面为总经理精心挑选了209篇经典营销故事。每一个故事无不饱含着营销智慧,通过阅读这些小故事,让您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吸纳营销精华,掌握营销方法,从而游刃有余地驾驶营销的诺亚方舟。
  • 领导必修的8套潜学问

    领导必修的8套潜学问

    本书介绍了领导必修的8套潜学问,包括领导者消弥于无形的平衡学问、领导者方圆互用的变通学问等。
热门推荐
  • 洪荒龙珠

    洪荒龙珠

    本书全本,由于三天停电,9月3号开新书,当然写完那本龙珠,可能我会换个号继续写,哈哈哈哈哈
  • 凡梦劫

    凡梦劫

    这是一个由梦开始,由我结束的故事。在我遇见你之后的四年里,爱穷一生。命运于我,左手青春,右手伤痛。你是首屈一指的韩流偶像明星,你是奋力拼搏的追梦少年,你是粉丝心中的完美情人。你活在聚光灯下,隐忍所有心酸,你不愿被时间遗忘,而我更不配夺走。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转瞬发现只是一场梦。这也是我梦中期待的结局,至少伤心的只有我,至少我不会失去,至少他不会流泪。最终梦醒,梦归梦,人归人。谨以此文献给和我怀着一样美梦的“梅格妮”。
  • 柳下不惠

    柳下不惠

    一段失掉的记忆,牵连出一段温暖的“青梅竹马”。亡国的公主?不,您看错了,那是个扎在钱堆里满身铜臭的当铺掌柜,而且,算学不济。两个唇红齿白活色生香的小王爷?不,您眼神不好呀,那是两个傲娇毒舌,爱献殷勤又互相鄙视掐架的小伙计。嘿,那边还有一位温柔贤淑,善良大方的知州小姐呢!不,您什么眼神,那是个不停撬墙角的专业绿茶婊好不好!嗯?那儿还有位娇媚无双的活力少女啊!嘁,那是隔壁开青楼的。裴鹿:“哎,你说我,这么个做事认真,积极向上,挺有善心,偶尔还回报社会的女汉子姑娘,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斗得了绿茶妹,抵抗得了美、色、诱、惑的绝世好姑娘,怎么就找不到夫君呢?”
  • 如此奇葩:来自现代的你

    如此奇葩:来自现代的你

    她是神经大条而令人闻风丧胆的二十一世纪雇佣兵女王木易苒,莫名其妙心肌梗塞穿越到一个身世为迷,容貌诡秘的身子上。她是个逆天的存在,面容娇艳,杀伐果断,她在这个国家开拓出一片属于她的佣兵界,人挡杀人,佛阻弑佛!他是同样穿越而来的二十一世纪全球通缉黑客第五凝祭,被雇佣兵杀死,穿越为祭夙阁少主。她,就是一个江湖的传说,爱情的傻子;明明对他有不一般的情愫又闷在心底。他,就是个世界的王者,行动多于言语的痴情郎;宁愿付出一切来换她永生安平。世人看他们光鲜亮丽,何知他们几次死里逃生;世人看他们其乐融融在一起,又何知他们经历的许许……(此文绝不虐!!!!)
  • 剑道无双之噬灭苍穹

    剑道无双之噬灭苍穹

    绝世造化无双剑,至强大道我为尊,你们顺从大道之,我噬道天地大道皆可噬之。意志不灭,噬道永存。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伊莱雅的黄昏

    伊莱雅的黄昏

    三个拥有绝美容貌的女生,儿时因对自己所谓的“家”有太多的憎恶,所以三个人选择了离家出走,一个冷傲的公主,一个高傲的公主,一个骄傲的公主将在这上演什么样的爱情故事呢?
  • 再战魔神觉醒

    再战魔神觉醒

    两万年前,从无尽魔域逆袭而来的毁灭魔族收服其他魔域并带领两亿大小魔族入侵其他界。一时间,魔族的戾气势不可当。高傲的神族第一次低下头颅与它族共同抗衡魔族,两千年的斗争,几万亿的伤亡使魔族退回魔界。毁灭魔族就此湮灭,毁灭魔神的冲天戾气化作一颗希望的种子沉睡在人界,等待着,卷土重来,覆灭万界生灵……
  • 被诅咒的爱情

    被诅咒的爱情

    人死了,会去哪里呢?会去另一个世界吗?另一个世界是哪里?那么会重新投胎吗?是否会在次回到红尘中呢?一身黑色的衣服,近乎透明的身体,脚下没有任何动作,苍白的脸看上去他是那么的无力,一双没有神的眼,似乎已经注定了他的死亡…
  • 华语电影的全球传播与形象建构

    华语电影的全球传播与形象建构

    新世纪以来,影像、资本与文化的跨界流动构成了华语电影最为显著的存在生态。本书立足华语电影跨地域传播与形象建构这一主题,围绕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跨界传播与理论建构、合拍片、全球视野与产业实践等分支,汇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在场观察与理论思考,希冀探索华语电影未来发展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