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98400000072

第72章 恢复高考实在是一个创举

今年是恢复高考的37周年纪念,不是过来人可能难以明白此事何以值得纪念,很难想象恢复高考给全社会带来的那种惊喜、激动和兴奋,更难想象决策者当年做出这一抉择之艰难、所需魄力之巨大及其意义之深远。

1966年初夏,“文革”狂风突起,神州大地开始大破“四旧”,高考是首批被废除的重要制度。因为按照“文革理论”,“文革”前十七年的教育战线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是黑线专政,知识分子中大多数是资产阶级(稍后冠以“两个估计”闻名),因此要废除高考制度,以“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方法招收具有两年以上实践经验、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工、农、兵上大学。“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的主要任务不是学习,而是“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简称“上、管、改”。但在很短的时间内,这种以“推荐”取代“考试”的弊病就暴露无遗。除了学生文化水平偏低严重影响效率外,更重要的是此举以“公平”之名实际后果却严重不公,因为“工农兵”有千千万万,但上大学的名额却是少而又少,因此“推荐”事实上成为“走后门”的同义语,完全看背景、门路、关系,无权无势无关系者很难被“推荐”。因此在不长的时间内,社会对此严重不满,怨声载道。但由于这是“文革”的“新生事物”不容反对,所以不能批评,更不能改变。“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总理不失时机提出反“左”,并在1972年和一位美籍华人科学家谈话时以极大的勇气提出要恢复从应届高中生中招收部分大学生的意见。但他的意见根本不可能实现,因为“文革理论”认为此时的主要危害不是“左”而是极右,所以仍要批极右。1976年的批判所谓“右倾翻案风”运动,恰恰是从对“教育领域里的右倾翻案风”的批判开始的,对“推荐”的态度成为对领袖“忠不忠”的“态度问题”。

粉碎“四人帮”后,百废待兴,“文革”中被摧残得最厉害的教育领域也不例外的面临新的转机。1977年6月末,教育部组织召开了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一次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座谈会。会上大家愤怒声讨“四人帮”破坏、摧残教育的种种罪行,但是讨论到会议的主要议题高校招生问题时却戛然而止。因为是坚持还是否定“推荐制”实际关系对“两个估计”的态度,而“两个估计”是经过毛泽东主席亲自批示或画圈同意的。这时,“两个凡是”在政治上仍占主导地位。然而,弊端丛生的“推荐制”与日新月异的形势发展又明显不合。在这种两难之中,教育部做出某种变通:1977年的大学招生基本上维持以前的“推荐制”,但以落实周总理1972年指示之名建议招收占总数1%—5%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1977年8月4日,教育部将此基本维持旧方法、仍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方案向国务院汇报。

历史,有时需要一个巨大的力量才能突破前行。

也就是在1977年8月4日这一天,正式复出一个月的邓小平在北京饭店组织召开了科学和教育工作者座谈会。与会的科学家、教育专家畅所欲言,最后建议下决心改革招生制度,恢复高考。听了专家们的意见后,邓小平拍板决定当年就恢复高考,并要教育部追回上午刚送出的给国务院的报告。

根据邓小平的指示,教育部从1977年8月12日起又召开了第二次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由于种种错综复杂的原因,这次会议长达44天!最根本的症结,仍在对“两个估计”的评价、态度。9月19日,邓小平为此专门同教育部负责人谈话,他明确说道:“毛泽东同志画了圈,不等于说里面就没有是非问题了。”“‘两个估计’是不符合实际的。怎么能把几百万、上千万知识分子一棍子打死呢?我们现在的人才,大部分还不是十七年培养出来的?原子弹是1964年搞成功的,氢弹虽然是1967年爆炸的,但也不是一下子就搞出来的。”对教育部的顾虑重重,他批评说:“教育部要争取主动。你们还没有取得主动,至少说明你们胆子小,怕又跟着我犯‘错误’。”“教育方面的问题成堆,必须理出个头绪来。现在群众劲头起来了,教育部不要成为阻力。教育部首要的问题是要思想一致,赞成中央方针的,就干;不赞成的,就改行。”“你们起草的招生文件写得很难懂,太繁琐。关于招生的条件,我改了一下。政审,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政治历史清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决心为革命学习,有这几条,就可以了。总之,招生主要抓两条: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总之,教育部要思想解放,争取主动。过去讲错了的,再讲一下,改过来。拨乱反正,语言要明确,含糊其词不行,解决不了问题。办事要快,不要拖。”这篇石破天惊的谈话,后来以“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为题,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由于邓小平的果断拍板,10月初中央政治局讨论了招生工作文件;10月中旬,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校招生的意见,恢复全国统一考试,凡是工人、农民、知青、干部、应届高中毕业生都可以报考。从1966年到1977年,十余年间“积压”了大量中学生,所以考生人数高达1000多万!而“文革”对经济造成的巨大破坏使国家一时竟拿不出足够的纸来印考卷,中共中央果断决定调用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纸张。凡是经历过“文革”的人,都能想见此项决定是如何之不易。

这一段并不遥远的历史提醒我们,应当“珍惜考试”。不问家庭出身、背景的考试制,把个人的能力、才学放在首位,无疑是对把家庭出身、背景放在首位的“身份社会”的否定。而推荐制的实行,恰恰是使一个阶层可以相对流动的社会向阶层壁垒森严的“身份社会”的倒退。事实证明,推荐制既无效率,更不公平。

当然,考试必然会有种种弊病,对此确不能忽视。但在恢复高考制度三十年后的今天,某些人们似乎更多地看到了考试制的各种弊病,因而患了“历史健忘症”,忘记了废除考试制必然带来的更大的弊病,甚至又想用“推荐制”来补考试之弊,真是吃错了药。不能不承认考试是一个弊端重重的制度,但目前还没有比它更好的制度能够取而代之。因此,不应因考试的弊病而否定这一制度,而应从改进考试的内容和方式着眼,对一个曾经以千万人的青春为代价、狂热地废除过考试制度的社会来说,更应珍惜来之不易的考试制度,使之更加科学、合理,更趋完善——当然不可能是没有任何弊病的。

(摘自本人博客)

同类推荐
  • 白鹿洞书院的秘密

    白鹿洞书院的秘密

    本书以章回体形式,对白鹿洞书院的发展历史按朝代顺序进行叙述,并介绍了白鹿洞兴废过程中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和事件。
  • 新九龙山村的幸福生活

    新九龙山村的幸福生活

    在田野调查基础上,以九龙山村为例,运用文化人类学和跨学科的理论方法对武义县九龙山村“下山脱贫”的社会文化变迁和文化适应进行考察和研究。
  • 节目主持人语言传播艺术

    节目主持人语言传播艺术

    本书试图从传播学和系统论的角度,结合诸如信息论、控制论、传媒生态学、新闻学、美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知识理论来探索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的传播现象、技巧和规律。
  • 常用熟语由来

    常用熟语由来

    本书收集了包括成语、俗语、谚语、格言、习惯语和歇后语等形式的熟悉词语近300条,以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等为依据,介绍其出处、原意、变化等来龙去脉,还有相应的典故、趣闻、故事、传说等。
  • 论新闻学学科地位及发展

    论新闻学学科地位及发展

    本书以新闻学学科建设为主线,集中反映了作者关于新闻学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问题的一些理论思考,表达了作者“保卫新闻学”和“发展新闻学”的学术见解与理念诉求。本书集中展现了作者在新闻学学术研究方面的志趣及成果,同时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新闻学研究的发展轨迹,并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我国新闻学理论传承与创新的研究方向。本书可作为新闻与传播院校师生、新闻实务工作者研修新闻理论的参考书,也可作为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生进行上述方向专题研究的辅助教材,同时对撰写新闻学术论文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古印趣话

    古印趣话

    古玺印章在中国古代是皇权的象征和地方政权的权柄,同时它又同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本书全面叙述了中国古玺印章的起源和不同时期的特点,收集了中国历代古玺印章的精品,荟萃了一百四十余幅珍贵罕见的图片。作者融合自己几十年来的文博工作经历,从古玺印章的内容、质地、型制、特点等方面,介绍了古代玺印的发现与研究及断代辨伪的方法。作者又治印二十多年,书中穿插诸多轶闻趣事,以全新的理念和现代表现手法创作此书,使广大金石爱好者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者近距离欣赏和研摩各时代的古玺印章,陶醉于古玺印章的魅力之中。同时这部书也是中国古玺印收藏的专用参考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生命最后

    生命最后

    都说老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可是我的命运却充满了坎坷。现在我只想慢慢的把它记录下来。也许,有一天突然没有更新了,那么只能表示,我走了。到此,我不甘心,就这样逝去,为什么这种事会发生在我的身上,为什么,为什么.......深呼吸一下,平息心中的烦躁。我想表达的,我想留下的,是对爱,对亲情,还有生活的认知。
  • 神之竞技场

    神之竞技场

    这是一场神的游戏,他们是神的传承者,他们拥有神的能力,世界各个角落,二百四十名传承者,他们将互相挑战,最后只能留下十二名传承者,想要提升自己的力量,想要获得更多神的能力,只能吸收传承者的能量,而剩下的十二名传承者将会被神明们当成。。。。。。
  • 超能隐形人

    超能隐形人

    擦,一不小心,会隐形了!!擦,我又不想偷看那位隔壁的少妇、萝莉洗澡,要隐形功能干啥?擦,我又不想掂着板砖打闷棍,要隐形功能干嘛?擦,我又不想惩奸除恶,要隐形功能有嘛用?……且看一个牛比打工仔如何在浩瀚都市中翻云覆海,一切尽在《超能隐形人》!本书企鹅裙:一三三五八七一六三
  • 极致原味

    极致原味

    无意中外银河系的‘一号’也就是‘joan’来到了这个世界,并进入了慕葉的脑海里,慕葉得到了未来的科技产品,拥有了神奇的能力,从此他的人生变得不再平凡!透视功能,赌石无往不利。未来科技,让慕葉成就商业帝国,训练系统,成就非凡身手……慕葉的人生,变得无限,正在这个期间有不少的美女聚在了他的身边。
  • 奇妙,复仇之路

    奇妙,复仇之路

    他刚出生就被仇人屠杀满门,父亲临死前将他藏下,后被一传奇老者救下,他在复仇路上屡遭挫折,学习了传世奇功,一步步走上复仇之路……
  • 廖氏霸业

    廖氏霸业

    中平元年,黄巾起义爆发,烽火燃遍九州,大汉根基震动。这一年,袁绍、曹操、孙坚、董卓、刘备等日后的枭雄踩着黄巾军的尸骨,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在这一年——廖化悄然改变,开始了他的争霸之路!不为先锋,只做大帝!——这是属于廖化的三国!
  • 黑色光照耀大地

    黑色光照耀大地

    在这个崇尚力量与美女的世界,小倾一样也没有。不过他有一颗变强的心,他励志要摧毁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五大最强组织,然后重建这个世界。
  • 龙在召唤

    龙在召唤

    一个荒山小子,一场关系苍生的战争,命运让他卷入至尊级的血雨腥风的战场,成则造福苍生,败则魂飞魄散。一个弱小子是如何在这场战争中与庞大的势力群体相抗衡呢?龙在召唤,一个励志的崛起传奇,生命永远拥有自己想不到的力量,只要你愿意,只要你敢......龙在召唤,人性的爆发力
  • 掌控欲

    掌控欲

    事实证明掌控欲强的男人越帅越多金,越是女人的噩梦。出身贫寒的许展立志自立自强,绝不做依附男人的附庸,可是偏偏不巧遇到了汪一山这个掌控欲到了极致的男人。从此“我命由他,不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