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98400000071

第71章 时代变化与个人命运

1977年初秋,我正在福州军区空军当维修飞机的地勤兵,这时传来要“恢复高考”的小道消息。对这个小道消息虽然大家都十分兴奋,认为早该如此,但又半信半疑。因为尽管人们依然沉浸在粉碎“四人帮”的兴奋喜悦之中,“第二次解放”是当时流传得最广的一句话,真实反映出人们的心声;一大批“文革”前的电影被解禁公映,一些冤、假、错案开始陆续纠正、平反;国家政策开始强调知识、科学、文化和重要性,开始强调要重视业务而反对“空头政治”……但是,“文革”并没有被公开否定,“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两个凡是”仍然居主导地位。高考是“文革”最早被废除的制度之一,也是一直作为“文革”最重要的“新生事物”不容置疑,“反击右倾翻案风”不就是从批判“否定高校教育改革”开始的吗?这一切都不能不让人在满怀期待的同时又深有疑虑。

然而,“形势比人强”,有关部门最后终于正式决定从1977年起恢复高考。虽然作为“小道消息”传播已久,但这一决定还是引起全社会强烈反应,用“奔走相告”形容毫不为过。在军营,起码在我所在的部队,也引起了强烈反应,或许,这是因为航空机务大队文化水平较高,有许多“文革”中从北航、南航、西北工大、空军工程学院等毕业的大学生吧。我们机务大队的教导员,就是南京航空学院毕业的大学生。

得此消息,我当然也想报考大学,家人也来信希望我能报考。但是,部队毕竟不同于地方,不能随便报考,由于我们部队没有名额,所以无法参加1977年高考。这时我当兵已满三年,便动了退伍考学的念头。

当兵满三年便有了探家的资格,1978年元月探亲回家途中路过我的出生地湖北武汉,我没有到任何风景地游览,而是专门到武汉大学去“看了看”。武大坐落在珞珈山,风景优美,在美如公园的校园里,许多大学生在专心读书、背书。看到已有十余年未见的校园读书情景,更坚定了我争取退伍参加高考的决心。

回到部队后,1978年的退伍工作已经开始,空军机务部队很少有当兵满三年就退伍的,对于我提出退伍要求,领导和战友都大吃一惊,指导员专门找我谈话,说在我回家的时候我们机务中队的团支部改选,已经选我当团支部宣传委员,希望我不要退伍。指导员当然是出于好心,但我决心已定,就找了上一级机务大队教导员。这位南航毕业的大学生很理解我,当场表示同意我退伍,同时还顺便问了我几个最基本的数学公式,我说有的没学过有的已经忘了,他一边写下这些公式一边笑着说那你回去后还真要加把劲呢。

由于我是从河南叶县作为“插队知青”当兵的,所以1978年3月复员就回到了离叶县很近的平顶山高压开关厂,在成品车间当车工。我们厂是省“大庆式企业”,在“文革”中其他厂“各种规章制度都无人遵守,工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来了也不怎么干活”时,我们厂都严守各种规章制度,现在要求自然更严。对想考大学的青年工人,厂里全都同意(当时报考大学必须经单位政审同意,足见当时所有人都是“单位人”),但不给假复习。原来,我们厂领导一直非常开明,非常支持工人考大学,所以在77级高考时给所有报考人员放了半个月带薪假。但有非常大一批人报了名却根本不去考试,原来是为了“骗假”。当时的报名费是五角钱,用他们的话来说,是“花五毛钱买半个月假,真值”。无奈之中,厂领导只得规定所有人以后都不再给假。

当然,也有人开出假的病假条复习,但可能是在部队养成的遵守纪律的习惯,我是一天假都没有请。“紧车工慢钳工”,在流水线上的车工几乎没有任何喘息的机会。我的师傅是省级劳模,每天提前二十几分钟上班,我不得不比他来得更早擦床、加油,做准备工作;他每天推迟半个小时下班,我必须比他再晚走十几分钟,打扫床子和周围卫生。回到家后,已是筋疲力尽,晚饭后还要复习到深夜。午饭后有几十分钟的休息时间,我就躺在机床旁边的长条凳上背书,有几次竟然熟睡过去,上班时车间机器轰鸣面对面说话都听不清,但却一点没吵醒我,实在是太困了。师傅肯定知道我的辛苦,也不喊醒我,几次都是车间主任把我推醒,醒后怪不好意思的。有一天深夜,在家复习到很晚才睡,但睡梦中突然被呛醒,醒来一看原来是毛巾被掉到地上被蚊香点着了,好在还未燃成大火,但堆放书、纸的小屋已是浓烟滚滚,好不危险!

那个年代学过外语的人不多,我连英文的26个字母都认不全。有关部门当然了解这种情况,所以77—78级大学考试时外语只作为参考分,不计总分,可考可不考,我报名当然选择的是不考外语。但有天一位也准备参加高考的工友告诉我,他得到消息,如果不参加英语考试就无资格上重点大学,只要参加考试,哪怕是零分,也可以上重点大学。经他这么一说,我赶紧跑到高招办,改为“考英语”(后来证明此消息不确,根本无此规定,许多不考英语者同样上了重点大学)。作为参考分的英语考试安排在最后一天的下午,在前一天的晚上,为了有所准备,我找到一位英语老师,让他把“紧跟华主席,进行新长征”和“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两句当时最流行的“政治话语”翻译成英语,背了又背。当时“文革”结束不久,我想总会有这类政治性句子。但事实证明我判断错误,拿到试卷怎么也找不到这两句话。英语试卷我一句都看不懂,但好在多是选择题,我就乱选一气。由于英语只是参考分,所以监考也就不严格,我的同桌看来会一点儿英语,在试卷上写了不少,周围的人都抄他的卷子。我也抄了几句,但是抄的是什么,完全不知道。不是他的英语也很差就是我抄都抄错了,因为我的英语总共才得了14分。

由于小学还没毕业“文革”就爆发了,又早早下乡,所以基本没学过数理化,只能报文科。分数下来,我的总分355.4分,到了重点分数线。这时我父亲却劝我今年别上大学了,说你刚从部队复员回来就能考得这样好,不如现在开始好好补习数理化,明年再重考,报理工科,上一所理工科大学。他是20世纪40年代学建筑的大学生,不仅相信科学救国,而且认定只有科学、技术才是真学问、真本事。虽然在他的教育下我小时的理想是当科学家、工程师,但经过“文革”我知道自己的兴趣、知识储备全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所以坚持一定今年上大学,而且是文科。

当时是先公布分数,后填志愿。但选报什么专业,我却十分犯愁。当时我对哲学和文学创作都非常感兴趣。这些年“冒险”阅读了大量哲学、文学著作,因为许多书都被列为禁书。思来想去,最后还是“文学创作”稍稍压倒了“哲学”。但是,我们这代人深受高尔基的影响,认为搞文学创作更重要的是社会阅历而不是大学课堂,“社会”“人间”就是“我的大学”;再加上十几岁就下乡,出去修水库、打小工、扒火车……后又在江西、福建当兵,总之,在社会上闯荡惯了,还是想过一种紧贴社会的生活。所以报了一个谁都没想到的专业,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当时考古还是历史学下的“二级学科”)。许多人劝我说考古专业太苦,一年中大多数时间在野外,殊不知我喜欢的就是它大多数时间在野外。当时我的如意算盘只是把考古专业作为一个仍能在社会闯荡的媒介,为自己的文学创作积累素材、增加社会阅历。如果学理工科,那我一定会选报地质专业,并不是喜欢这个专业,而是喜欢这个专业在大自然、在社会中跑来跑去,能成就我的“作家梦”。但没想到当时考古专业的分数非常之高,所以把我录取为历史系历史专业。就这样,我既没走上“文学创作”之路,也没走上“哲学研究”之路,而是“阴错阳差”地走上了“历史研究”之路。

当时并未否定“文革”,占主导地位的仍是“两个凡是”,然而却能否定“推荐制”而恢复“文革”前的考试制,并得到全社会的衷心拥护,说明了“推荐制”极端不合理、不得人心。因为“推荐制”实际上成为“走后门”的同义词,这种巨大的不公,已到人神共愤的程度。所以在“文革”中无论“文革派”怎样以“否定新生事物”“攻击文革”这种罪可入狱的大帽子吓唬人,却依然挡不住人们的种种不满。这种不满和愤怒,伟大领袖肯定也有所耳闻,但却层层传达了他老人家仍为“推荐制”辩护的“最高指示”:走后门进来的,也有好人,走前门进来的,也有坏人嘛!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们,或还能想起这句当时迅速传达的“语录”吧。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制度。一个只有效率而没有公平的制度,当然不是好制度;一个只有公平而没有效率的制度,同样也不是好制度;而既没有公平也没有效率的制度,则是最差的制度。“推荐制”,就是这种既没有公平也没有效率的最差制度。

1978年是我们国家命运发生重大变化、转折的一年,也是我个人命运发生重要变化、转折的一年:前三个月我是解放军战士,中间五个月是工人,最后四个月成了大学生。其实,这一年千千万万人的命运都像我一样发生了重大转变,许多“知青”终于返城了,许多“右派”平反了,许多冤、假、错案纠正了……个人命运与时代命运如此紧密相连,在这一年表现得最为明显。

(摘自本人博客)

同类推荐
  • 说文解字全鉴(第2版)

    说文解字全鉴(第2版)

    《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文字学方面最具权威的古典著作,是我们研究中国汉字、了解中国文化的必备工具书。这本《说文解字全鉴》收录了大量生活中常见常用的汉字,并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力求以全新的视角解读汉字,将汉字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深入浅出地呈献给广大读者。
  • 习惯重于方法

    习惯重于方法

    现代著名学者胡适终身积累了丰富的读书治学经验,并对此问题颇有研究。他关于如何读书,如何选书,如何做学问的不少精辟见解,值得今人学习、借鉴。本书收入胡适关于读书治学的文章、演讲稿二十多篇,力求全面、准确反映反映胡适的读书治学观点和方法。
  • 播音主持艺术论

    播音主持艺术论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是现实,播音主持艺术、是现实,话筒前,镜头前的有声语言创作,也是现实,如何面对广大的受众,更是现实。我们既然有志于研究中国播音学、那就要专心致志、矢志不移地为此而一往无前、永往直前。播音界公认的继往开来的领军人物,播音主持艺术理论的学术泰斗,中国播音学学科体系的开拓者,他是国家级数学名师,他以“为人师表”而自稁,以“塑造灵魂”为自律,他为电波里,荧屏上的“名人”们培根养心……
  • 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

    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

    本书是对世界的历史,人类文明成果的一次回顾和检阅。世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文明将会开出更加灿烂多彩的思想之花,结出更加丰富的文化科学硕果。如果您阅读此书,实际上是对文化的一种选择,是一次对人类文明的礼拜,更是一次撷取知识信息的大好良机。
  • 王国维讲国学

    王国维讲国学

    本书选取王国维国学思维的经典解读,对历史、美学、哲学、文学、戏曲、古史地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以大师的角度关照华夏文化,文中处处显现学术之光,详尽展现国学之深厚底蕴。本书是一部国学经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传世之作,思考和表达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
热门推荐
  • 我的世界之方块世界之旅

    我的世界之方块世界之旅

    史蒂夫穿越到了一个神秘的方块世界,在那个世界中,他结识了许多朋友,在朋友死亡时,他做出了什么选择?在挑战boss时,他如何?见证在这个世界
  • 叶紫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叶紫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偷妖

    偷妖

    这是一个关于‘偷’的故事,且看一株小小的‘木槿’,如何偷成一个通天大妖!新人写书真的不易,如果喜欢本书的话,请务必收个藏推个荐什么的,小作感激不尽了。
  • 大梦惊魂

    大梦惊魂

    暗黑版:侦探推理中国神话故事。有你想象不到的精彩!警察马萧,无意间撞到一件离奇的凶杀命案,遇到了神秘怪人轩辕卫国,紧接着一个个和神话传说鬼怪有关的离奇案件接踵而至,从此马萧陷入了神话传说案件谜团。侦破了一件件离奇案件。最后,他在轩辕卫国的带领下,抽丝剥茧,寻找真相,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真实身份,而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追寻着线索,他发现,神话不只是传说!一个关于盘古的另类传说出现了......
  • 当代北京阜景文化街史话

    当代北京阜景文化街史话

    京阜景一条街由景山前街、文津街、西安门大街和阜成门内大街四条街銜接而成,全长约3600米。自景山公园南门向西,至阜成门,临街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在《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规划》中,划定的位于北京明清古城的25片历史保护区中,坐落在阜景街和邻近这条街的多达9片,即文津街、阜成门内大街、景山前街、景山后街、景山西街、陟山门街、北长街、西华门大街、西四北头条至八条四合院平房保护区。这充分说明了阜景街历史文化内涵的丰富和深厚。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市区政府对阜景街不断完善建设规划,加大保护、修缮、开发的力度,使这条历史悠久的街道朝气蓬勃,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 无间传说

    无间传说

    天有三十三重,地狱有十八层,人间有一界。远古之前,三界本为一界,又名无间界,亿万年前,三界破碎,亿年过去,岌岌可危。人间之中,天选之人出世,六子意外之中获得道德经的认可,功法,医修,武技三大传承改变了六子的人生。为了寻找死去的恋人,他苦苦修炼,恋人找到了,却忘记了他,同时最终,却卷入另外一个漩涡......
  • 有些话只在梦里说

    有些话只在梦里说

    一般来说每晚都会有,时间不定,失眠,重度失眠,神经失调者可以收藏。同时更新与新浪微博‘始留’如果前一天没更新,那我定是被抓走商讨国事。
  • The Princess

    The Princes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诗话总龟前集

    诗话总龟前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