隗嚣遂遣将军杨文率兵驻守险关隘口。杨文通晓兵法,熟识地形,引兵埋伏在赤眉军必经之路的险要地带,迎头截击,猛攻赤眉。几十万人马的赤眉军被阻在狭窄地带,无法展开队形,完全处于挨打的境地。队伍慌乱,马踏人挤,三十座大营不能统一指挥,伤亡惨重,只得将所掠财物抛弃殆尽,轻骑脱逃。
这一仗,是赤眉军起兵以来败得最惨的一仗,数十万大军一下子损失不少。樊崇召集渠帅商议对策。徐宣叹息说:
“隗嚣占据陇西,兵马精壮。而我人地两生,恐难取胜。”
诸将想起刚刚遭遇到的伏击,仍心有余悸,无不赞同徐宣的意见。
赤眉渠帅至此才知道西行的道路是不通的。
既然西行不通,惟有复返旧路。
樊崇下令,取道阳城,东归长安。
漫长的队伍行进在荒凉的旷野中,虽是初冬,但西北的风已是异常寒冷,身穿破旧单衣的将士冻得上下牙打架。
行至番须山,西北风更加刺骨,天上阴云翻滚,不多时,鹅毛般的雪片纷纷扬扬飘落下来。
雪越下越大,天渐渐黑了下来,眼前白茫茫一遍,脚下厚厚积雪。
到了下半夜,积雪没膝,行军已极为困难,气温更低。到处是积雪覆盖的山,连个躲避风雪的地方也没有。
将士们疲劳已极,他们不敢歇息,因为一停下来,就会被冻死在积雪中。
但是,人体的承受力是有限的,疲劳、饥饿、寒冷终于使成群成群的士卒倒在积雪中再也爬不起来。
天亮时,队伍终于走出番须山。樊崇回首横道的尸骸,铁打的汉子终于流下热泪。
赤眉军弟兄走到这一步,难道是天意吗?
大军踏上归路,为解决军粮军饷不足的问题,只得一路劫掠,甚至掘开诸汉帝陵墓,尽取宝藏,墓葬技术颇为先进,所掘开的墓穴中,王匣内的尸体竟未腐烂,栩栩如生,尤其吕后的尸首,仍然显示出生前的尊贵、威严之色。令诸将士惊叹不已。
赤眉为农民军,身处社会的最底层,对统治他们压迫他们的皇帝和贵族具有强烈的仇视情绪,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发掘诸帝陵墓。
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在民心思汉的时代潮流下,这种行为却令人发指,给农民军带来不利的舆论压力。
首先是邓禹,探明赤眉军东归,发掘诸陵,异常震怒,立即率军前往围攻。
此时,赤眉军已得给养,稍加休整,士气复振。西去的苦头,使他恨透了邓禹的光武帝军。于是,迅速展开队形,与邓军展开厮杀。
樊崇身先士卒,冲入敌阵,马踏刀砍,威猛无敌,赤眉军人人拼命,争相冲杀。邓军渐渐不支。
邓禹没料到长途奔波的赤眉军还有这么强的战斗力,急忙传令退兵。赤眉军穷追不舍,叮住邓军后翼,狠咬一口,邓军大败。
邓禹退守云阳,收集残兵,准备休整后,再与赤眉决战。恰在此时,汉中王刘嘉与妻兄来歙率部前来归附。
来歙,字君叔,南阳新野人。其母为刘秀的祖姑,甚亲相敬,少时与刘秀有交情。因新莽之乱逃难。后到汉中,投到妹夫汉中王刘嘉麾下。更始败,劝刘嘉用建武年号。来歙通史书,精兵法,颇有方名。
邓禹大喜,有汉中王兵马相助,不难对付赤眉军。
可是,他高兴得太早了。
刘嘉的相国李玉不愿归附邓禹,密谋率汉中兵马叛逃,邓禹察知,斩之。其弟李宝获知兄长被杀,引部曲来攻邓禹,杀了前来迎战的赤眉将军耿訢。邓禹兵力削弱,无力进攻赤眉军,赤眉军也没能攻破邓军的阻截,战争成胶着状态。
邓禹上奏洛阳。
光武帝此时正忙分遣诸将,出征各地。遣执金吾贾复征汝南,遣大司马吴汉征南阳,遣廷尉岑彭征黎立……
百忙之中,幽州牧朱浮送来告急文书:渔伯太守彭宠反叛。
光武帝吃了一惊。
彭宠早有逆志。早在刘秀在河北平定铜马诸部时,彭宠在邺城谒见,因萧王未封其为王而耿耿于怀。光武帝定都洛阳,吴汉、王梁、景丹名列三公,消息传到渔阳,彭宠深以为耻。吴、王、景三人本为其部属,受其所遣,追随光武帝左右,位尊爵显,只有自己没有加封。彭宠郁郁不乐,暗自叹息:“我的功劳,本应封王,皇帝忘了我。”遂有异志。
幽、翼之地,王郎自立,寇贼蜂起,战乱不断,虽经萧王平定,北州已破败不堪,惟有渔阳完整无损。渔阳有盐铁、粮谷,彭宠遂以盐铁、粮谷做贸易,招集四方商贸,积累财富,渔阳更加富强。幽州牧朱浮征定粮草,彭宠以种种措辞,缓发或拒发,彼此嫌隙日深,甚至不能共事。朱浮多次公开言彭宠的短处,彭宠更加怀有二心。
建武二年春,光武帝诏征彭宠人都。彭宠怀疑是幽州牧朱浮告发自己倒卖军粮,才有诏征之事。上书愿与朱浮同去洛阳,又分别作书给吴汉等旧部,陈述朱浮谗言相害,请他们同去洛阳。光武帝不许。彭宠疑心更重,夫人陈氏性情刚愎,劝夫自立。光武帝见彭宠迟迟不肯动身,遣其子弟彭兰御前往催促。彭宠竞扣留其弟,拜置将帅,兵出渔阳,攻打居于蓟城的朱浮,公开叛乱。因上谷太守与他经历相同,也未得王封。遂遣使劝诱,企图两郡合兵。但耿况斩来使,闭关自守。
光武帝知道,以朱浮之力难敌渔阳突骑,即令游击将军邓隆驰往增援。邓隆去北州,与朱浮分守两地,并遣使奉驻防图上奏。光武帝看罢,大惊失色,对使者说:
“两军相距太远,一旦有事,来不及救援,易被各个击破。待你回去,此兵必败。”
未出宫门,能知疆战事。使者惊愕不已,半信半疑,驰返北州。
彭宠精通兵法,看出邓隆、朱浮布军的弱点。即陈重兵,临黄河,从正面挡住邓隆。暗中发精兵突骑三千,潜伏到邓隆大阵后。鼙鼓擂响,彭宠率兵从正面冲杀过去,伏兵则从后面杀出来。邓隆腹背受敌,将士慌乱,抵敌不住,只得拍马逃脱,部属伤亡过半。朱浮急忙赶来救应,半路上被邓隆败军冲乱了队形,难以抵敌,只得退守蓟城。
使者回复光武帝的话,邓隆、朱浮无不佩服皇帝的才略。
彭宠大获全胜,又拉拢了涿郡太守加入叛乱的阵营,合两郡兵马反叛光武帝,气焰熏天。
光武帝注视着彭宠,但因各个战场上兵力吃紧,一时无力增援,只得命朱浮、邓隆固守,待腾出手来,再解决彭宠不迟。
他的目光重又落在长安战场。
遣使奉诏告诫邓禹。
“赤眉军势大,你部不可力敌。可采用灵活战术,使其复入长安,与更始旧部决战,待其力疲,我方坐收渔利。”
邓禹奉诏,故意放开大阵一角,赤眉军见有隙可乘,遂穿过云阳,复入长安。
三马王车拉着刘盆子,进入古都,但长安帝宫已被焚毁,只得居住在桂宫。
这时,汉中王刘嘉的叛将延岑引兵北出散关,占据杜陵,逼近长安,赤眉军左大司马惫安率军十万前往进攻杜陵。
邓禹得到谍报,决定乘惫安精兵外出,长安空虚之际,发兵偷袭。当晚,全军出动,马衔枚,人蹑足,突然攻进城去。
守军惊慌失措,仓促应战。顿时,城中杀声阵阵,火光冲天。
邓禹只想速战速决,以防赤眉援军赶到。但是,守军拼死抵敌,他们在长安数月,熟悉地形,与邓军逐街逐巷展开争夺,竞把邓军沾住。
半个时辰过去,邓军进展缓慢。邓禹暗暗心惊,已有退兵之心。正在这时,赤眉军右大司马谢禄的救兵赶到,向邓军发起反攻,邓军大败,溃退出城。谢禄一鼓作气,一直追至高陵才收兵回城。
这一仗,邓禹兵马伤害惨重,更严重的是军粮已尽,军心动摇。诸将满腹怨气,大司徒的威望迅速下降。
邓禹痛哭流泪,悔恨不已。但一切都无济于事。这个仗没法打下去了,只得向洛阳告急,急求接济。
光武帝阅罢邓禹上书,俯身凝视着帛地图,眉头凝成“一”字。
赤眉、延岑相继暴乱三辅,郡县大姓拥兵自重,凭砦固定。关中难定,统一天下只能是纸上谈兵。
他没有责怪邓禹。
邓禹长年征战在外,兵疲力尽,不堪再战,该是换将的时候。
但是,关中的战略地位太重要,以邓禹之才尚不能平定,何人能担此重任呢?
他把麾下诸将一一掂量,能征惯战者大有人在。但仅凭能征惯战,能平定关中吗?
很多将领不是不善打仗,然而治军不严,到处劫掠,结果使占领区平而复叛,费了他很大的精力。
破虏将军邓奉反叛就是一个典型例证。
大司马吴汉出征宛城,军纪不严,兵多侵暴,新野县邑亦遭劫掠。恰逢破虏将军邓奉新野故乡省亲,见故居旧舍成为废墟,不由大怒。一怒之下,聚集族众乡邻,反叛吴汉。邓奉是邓晨之侄,算得上皇亲贵戚。举旗反叛,对汉军的影响极坏。邓奉一呼百应,当即攻进清阳,赶走吴汉留守的兵马。邑人董欣起兵响应,攻进宛城,拘捕南阳太守刘欣。扬化将军坚镡离宛城较近,闻变后,当晚率兵突袭宛城,战败邓奉、董欣。光武帝一面拜岑彭为征南大将军,追剿邓奉,一面令祭遵整饬军法,尽力挽回不利的影响。
思索半天,光武帝眼前忽然浮现出一个人来:冯异。
冯异智勇双全,算得上最合适的人选。
但是,冯异却不在洛阳。
阳夏侯冯异击败淮阳的贼寇后,奉诏归家上坟,尚在颍州。
长安军情十万火急,往返征召颇废时日。何况,冯异十多年没回乡,何忍征召。
光武帝进退丽难。
恰在此时,心里牵挂国事的阳夏侯冯异提前回朝复命。
光武帝立即召见,说明心意,叮嘱道:
“三辅吏民遭受王莽、更始之乱,又受赤眉、延岑祸乱之苦,生灵涂炭,无处倾诉。今遣你征战,并不要略地屠城,重在平定地,安抚百姓。朕看到诸将不是仗打得不好,但军纪松懈,时有劫掠,堕失民心。卿称‘大树将军’,平时善于治军,一定不负朕望。”
冯异牢记在心,当即领旨出征,光武帝直送到河南,赐以乘骑、宝剑。
重任殊礼,冯异能不效命?
就在冯异奉诏西进时,长安战场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屯兵杜陵的汉中王叛将延岑见惫安引十万人马来攻,自知难敌,连夜派人与更始将军李宝联络,两处合兵数万人共守杜陵。
惫安一边展开正面进攻的队形,吸引延岑、李宝的兵力,一边遣精兵万余,偷偷绕到敌阵后,发起突然袭击。杜陵守兵腹背受敌,军心动摇,溃不成军。延岑见势不妙,夺路奔逃,李宝晚了一步,被赤眉军围困,主动投降。
延岑收集残兵,不敢再战。这时,已投降惫安的李宝遣心腹私见延岑说:“将军坚持再战,我将从内部反击,里应外合,一定能大败惫安。”
延岑转忧为喜,鼓舞士卒再次出战。惫安不知有诈,倾营而出,亲攻延岑。李宝在后阵,突然回营,全部换掉赤眉军旌旗,换上自己的旗帜。延岑败退,惫安追击不止,疲惫回营,忽见到处是李宝旗号,大惊。将士惊慌乱走,跌落山谷者不计其数。李宝、延岑乘势杀来,赤眉军前后受敌,大败。十万大军损失将尽,惫安只与数人逃归长安。
冯异进入关中,沿途安抚百姓,宣扬威信,吏民畏服,弘农郡自称将军的盗贼如淹池的霍郎、陕城的王长、湖地的蜀惠、华阴的阳沈等辈,皆率部卒前来归降。
怀敌附远,这是武力加上怀柔的结果。
光武帝在殷切地关注着冯异,见其恩威并用,可胜重任,方下定决心,召还邓禹。
邓禹接诏,诏旨虽无诘责之语,却令他羞愧不及。皇帝将平定关中的重任托付于己,如今劳师败绩,无功而返,何以回京面见天子和群臣。
他不甘心失败,企图挽回败局。乃以饥渡之旅数次出战,虽然没有一次取胜,还是不肯返归洛阳。
此时,长安赤眉军正如光武帝所料,已陷入困境。逢安一战,损兵近十万,军心怨沸,再加之军粮已尽。思乡的情绪弥漫全军。
樊崇等首领相议,军粮已尽,长安不过一座空城,守之无益。何况,地方百姓怨愤,大军没有群众基础,难以生存,不如东归故里,尚可徐图发展。
光武帝建武二年十二月,赤眉军三十余万人马主动放弃长安,踏上东归之路。此时,三辅之地,大饥荒尚在继续,人相食,城郭皆空,白骨遍地。豪强大户则聚为营堡,坚壁自守。赤眉军无从劫掠,军粮短缺的问题无法解决。
光武帝见赤眉军果如所料,大为欢喜。下一步便是断绝其东归之路,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棋。如果赤眉军冲出堵截,东归故里,无异于放虎归山。再去平定,势比登天还难。
所以,他不敢掉以轻心,尽管各处兵力吃紧,还是抽调重兵设防堵截,遣破奸将军侯进驻防新安,建威大将军耿弇驻防宜阳,两路重兵阻断了赤眉军东归要道。同时,敕令诸将:
“赤眉军若东走,可引宜阳兵会新安;若南走,可引新安兵会宜阳。”
直到确信布置得天衣无缝,他方把目光又投向长安,落在冯异身上。口袋已张开口,下一步,就看“大树将军”,如何把赤眉军逼进口袋。
冯异西进,与东归的赤眉军相遇,两军列阵对垒,交战数十阵,互有胜负。其问,因冯异宽厚诚信,收赤眉军降将刘始、王宙等五千多人马。从兵力上看,赤眉军尚处于优势,但士气却处于劣势。
两军对峙六十余日。
岁月悠悠,又是一年过去。
建武三年春,光武帝遣使拜冯异为征西大将军,全权节制西行兵马,正式把平定关中的重任交付给他。同时,督促邓禹尽快交接兵权,限期回京。
邓禹不得不引军东归,与冯异相会。不谈交割兵符之事,却请冯异一同进攻赤眉军。冯异知其心有不甘,婉言劝谏说:
“我与赤眉贼寇屡战,仅俘获数千兵将,贼势尚众,可以剿抚并用,徐徐招诱。若用兵强攻,冀望速胜,贼寇困兽犹斗,势必两败俱伤。陛下已使诸将布阵,拒其东路,命我西击,彼此合力,一举获胜,不留后患,这是万全之计。”
邓禹不听,垂泪道:
“我为大司徒,执节关中,劳师败绩,不平寇贼,何以面见主上?今拼死一搏,可望成功。将军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