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始帝业已成,转眼之灭,这是一姓(即刘姓)不再兴之故。如今又有刘姓称尊,且不可贸然归附,一旦受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悔之晚矣。天下纷乱,豪杰竞逐,雌雄未决,窦公当自据土宇,与陇、蜀合纵,独霸一方。”
窦融不置一辞,礼貌地送张玄至客舍,当即召来武威太守梁统、张掖太守史苞、酒泉太守竺曾、敦煌太守辛肪、金城太守库钧等请郡豪杰人物,共议河西所归。众人当中有刚刚从长安投奔而来的士大夫,建议说:
“汉承尧运,帝称绵长。今光武帝名号见于谶书,‘刘秀发兵捕不道’。前世谶纬各家道长五长、夏贺良等人,说明汉有再受命之符。所以王莽国师刘歆改易名字,企图以应符命。新莽末,刘歆谋立。事情败露,遭受诛杀,临刑前他还对围观的百姓说:‘刘秀是天下真主。’此事长安城人人皆知。再以天下形势而论,现在称帝者数人,只有洛阳刘秀土地最广,甲兵最强,号令最明。现实如此,他姓岂可当帝室?河西的去向不言而喻。”
五郡豪杰闻听,多数赞同,但也有少数有不同意见,理由大致与张玄说辞相同。众人各持一辞,莫衷一是。窦融耐心地倾听众人议论,最后作出决断说:
“当年我跟从王邑国困昆阳,太常偏将军刘秀十三骑突围闯营,用兵如神,杀死王寻,可见其胆略见识,决非寻常豪杰可比。更始帝时,刘秀执节河北,平灭王郎,抚慰州郡,吏民敬服。登基之后,虽然时日尚短,却勤于政务,已见中兴之兆,光武帝乃为汉室圣主。窦融决定东向,诸君请勿犹疑。”
众人敬重窦融,愿顺其马首是瞻。于是,河西与隗嚣决绝,归附洛阳。
光武帝以武力作后盾,以清明政治作辅助,怀敌附远,归附者日多。但也有野心家欲争天下,不附洛阳。
更始帝失败,被封为梁王的刘永以雎阳为都城,使董宪的翼汉将军。张步为辅汉大将军,自立为天子,割据东方,窥探天下。
更有人效法假子舆王郎,欲霸天下。
这个人就是原更始帝大将卢芳,卢芳冒称汉武帝曾孙刘文伯,迷惑百姓,占据安定,自称西平王。无奈兵寡地少,便不惜屈膝派使者与西羌、匈奴和约结亲。匈奴单于为利用卢芳图谋中原,便说:“胡汉本为兄弟。历来匈奴称臣。今汉室中绝,刘氏来归我,亦当立之,令其事我。”于是遣句林王率领数千骑前来迎接卢芳。
卢芳一计成功,乃与兄卢禽、弟卢程进入匈奴,由匈奴拥立他为汉帝,卢程为中郎将。卢芳称帝后,率胡骑复还安定,一时势盛。
五原人隋显、朔方人田飒、代郡人石鲔、闵堪,各拥兵自众,自称将军,扰乱地方。
时逢乱世,群雄争王,称王称帝者又有几人。
光武帝审视着地图,在一个个割据者的名字下用笔画上粗线。多年的军事、政治经验,使其从容不迫地思考着应付当前局势的策略。
建武二年春,侍中傅俊把阴丽华接到洛阳,同时征召而至还有阴夫人之弟阴识、阴兴。
新婚一个月,便是漫长的等待,有情人望眼欲穿,终于盼来团聚的这一天。光武帝与阴夫人紧紧拥抱着,久久不肯分开,一任幸福的泪水奔流。
郭圣通与阴丽华第一次相见。多少个日日夜夜,两个女人都在心目中想象着对方的模样,当然,这里面不会没有淡淡的醋意。
但是,两人一个是大家闺秀,一个是小家碧玉,同样知书识礼,贤淑大方,一见面便亲似姐妹。
光武帝下诏,册封阴丽华、郭圣通同为贵人。
亲人的音讯一个个传来,叔父刘良在密使的帮助下,化装逃出长安,来到洛阳。长姐刘黄也被从南阳接来。
光武帝遣使持节征召镇守荆州的更始大将军李通。李通与妻刘伯姬来到洛阳,刘秀亲自下殿相迎,执手问候,先拜李通为卫尉,转即封为固始侯,拜大司农,居守京师,与伏湛同治洛阳。
自春陵起兵以来,飘零奔散的一家人,终于团聚在洛阳帝宫。
二姐夫邓晨亦在洛阳,刘秀选定吉日,设家宴款待姻亲。亲人团聚,共忆往昔,唏嘘不已。邓晨感叹道:
“当年我与文叔去赴穰人蔡少公府宴,蔡少公依据鹰文,言刘秀当为天子,文叔今天真的做了皇帝。”
光武帝显出志得意满之色,忍不住捧腹大笑,一家人也露出开心的笑容。
帝宫的笑声尚未散去,魏郡的告急书到。
檀乡渠帅董次仲,渡河入魏郡,与五校残兵会合,有十万余兵。打家劫舍,攻城守邑,扰得地方鸡犬不宁。
檀乡兵原为力子都的部属,力子都被部曲所杀,余众转走檀乡,号檀乡兵。
光武帝深知,只有消灭檀乡兵,稳固后方,方可全力以赴占据长安的赤眉军。当即命大司马吴汉率大司空王梁、建义大将军杜佑、大将军杜茂、执金吾贾复、杨化将军坚镡、骑都尉刘隆以及王霸、马武、阴识等九位将军出兵檀乡。
光武帝用初到洛阳的妻弟阴识从征,有他的深意。
阴丽华新婚一个月,便是漫长的等待。他自觉对不起她。情债需用富贵来补尝,他要阴识从征立功,便可名正言顺地加以封赏。
有吴汉等九将军前往,檀乡兵不久必败。光武帝了解自己的兵将,对他们充满信心。他的目光落在地图上的长安,落在邓禹军所在的位置上。
仲华该对长安有所行动了!
长安战场上,邓禹军驻地。
大清早,营门就被越聚越多的三辅吏民围住,人们跪在地上,说着同样一句话。
“请邓将军发兵进攻长安,解民于倒悬。”
这就是民心所向。
邓军师行有纪,秋毫无犯,深得吏民拥戴。而赤眉军横暴三辅,吏民怨怒。逃出长安的士大夫召集百姓前往邓禹军营,请求发兵进攻长安。
曾经因反莽而起,深得民心的赤眉义军竞完全失去了民心,而失去了民心,势必失去立足之地。
邓禹军营前的情形已经持续了几天,但邓禹就是不肯出兵。诸将皆有意进攻长安,早立大功之意,也来劝谏。
邓禹拗不过,只得出营接见吏民,解释他不同意进攻长安的原因。
“赤眉新破长安,财富充实,锐不可挡。我军虽然兵多,但能战者不及赤眉,何况,前无可御之积,后无转馈之资,一旦久攻不下,势必陷入困境。”
三辅吏民失望而归。邓禹却在当夜召集诸将,说:
“赤眉虽然占据长安,但无长久之计,财谷虽多,变故亦多,难能坚守。上郡、北地、安定三郡,地广人稀,谷丰畜旺,我等可取道北上,就粮养土,等待赤眉形势变化,再进取长安。”
诸将始知大司徒之意,多数人赞同。但积弩将军冯惜、车骑将宗歆表示反对,他俩争功心切,只想早日进攻长安。
邓禹不顾二将反对,当晚悄然拔营北去。次日午时,突然出现在枸邑城门前。守卫枸邑的赤眉将士猝不及防,来不及集合就被邓军攻进城来。
邓军乘胜前进,所过之处,连破赤眉别将诸营,一座座城邑开门请降。赤眉西河太守遣儿子捧印信归降,邓禹派人护送到洛阳,同时,亲书上奏。
光武帝阅读邓禹手书,深表赞同,当即作书嘉奖。对付强大的赤眉军,他早有长期打算,邓禹的谨慎与他的作战意图不谋而合。
邓禹一语中的,赤眉军在长安的形势并不稳定。
他们的暴虐引起了京北、左冯翊、右扶风三辅吏民的怨恨。
三辅吏民不堪其苦,比较起来,还是更始帝宽平一些。何况,更始帝的境况极易激起人们的同情之心。于是,有人密秘串联,暗中活动,打算组织一支敢死队,救出住在赤眉军右大司马谢禄府里的长沙王刘玄,把他拥戴起来,抗击赤眉军。孰料,这一来,反而害死了刘玄。
投降赤眉的王匡、张卬一直怀恨刘玄,慑于樊崇的势力而不敢妄动。恰巧,二人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发现了三辅吏民欲劫持刘玄的计划。如获至宝,立去见樊崇,陈述利害,请求处死刘玄,以绝众念。樊崇大惊,召来谢禄,命其从速动手。
谢禄回府,带上亲信,假意邀请刘玄一起到城外骝马。亲信故意横冲直撞,把刘玄挤落下马。刘玄大惊,连声呼救。不料,一条白绫飞来,盖住他的脖颈。谢禄亲信勒紧白绫,不消片刻,曾经贵为天子的刘玄,就一命归阴了。
凄凄荒野,刘玄的眼睛瞪着,仿佛在诉说他辉煌的过去,诉说一段辉煌的历史。
荒寞的原野上出现了一个黑点,黑点越来越近,是一个人。他是刘恭,闻听更始帝死讯当即赶往郊外,收殓尸骸,草草掩埋。
更始帝丧命三天后,宛王刘赐西行武关,护送刘玄的儿子刘求、刘鲤来到洛阳,拜伏金阙下。刘赐当年有举荐刘秀执节河北、行大司马事之功。光武帝下殿相迎,当众赞扬刘赐忠诚,封为慎侯,又封刘求为襄邑侯,刘鲤为寿光侯,承刘玄遗祀。
刘秀善待刘玄之子,屈死荒野的更始帝一定会感激不尽。
建武二年春,长安饥荒,百姓吃光了草根树皮,只好四处逃荒。赤眉军存粮已尽,只得再行抢劫,各营争先恐后跑出来,肆意抢掠,满载而归。吏民怨声四起。
形势对于邓禹军进攻长安越来越有利。
坐镇洛阳的光武帝遣使命邓禹向长安发起进攻。
此时,邓禹已经占有上郡、北地、安定三郡,得到充足的补给。长安外围的赤眉军也被扫荡过半。光武帝使者赶到时,邓禹已开始准备向长安进攻。
就在这关键时刻,邓禹军内发生了变故。
留守枸邑的积弩将军冯愔与车骑将军宗歆发生了内讧。两人地位相等,兵力相当,彼此不服,为了争权,竞相互攻打起来。
内讧的结果,冯情杀了宗歆。自己深知罪重,为逃避治罪,竞领兵反叛,向天水方向而去。
二将的内讧,完全打乱了邓禹的兵力部署,一时无法进攻长安。邓禹无奈,只好遣使据实奏报洛阳,请旨问计。
光武帝闻报大惊,亲自接见使者,询问冯愔军中细情。
“冯愔最亲信的人是谁?”
使者答道:
“莫过于护军黄防。”
光武帝凝眉深思,为避免大的损失。尽量减少事件对邓军的不利影响,必须从内部解决问题。于是,说道:
“你回报大司徒,不必忧虑,抓住冯情的,必是护军黄防。”
使者虽然不解其意,还是如实回复了邓禹。光武帝还是不放心,又遣留书宗广持节关中。
邓禹得到回复,恍然大悟,自叹不如皇帝英明,便放下心来,静静地等待冯情军中的消息。
半月之后,冯情军营中到处传闻,积弩将军要杀泄密的护军黄防。黄防大惊,先下手为强,趁冯情不备,突然率兵闯进营帐,将其擒获,亲自押解着交给宗广。
宗广欲返京,这时,忽有更始旧将王匡、张卬来降。原来,二人受不了赤眉军的欺凌,见光武帝军马势盛,便潜出长安,归降宗广。
宗广押解着冯愔,与王匡、张卬一起杀去洛阳,走到安邑,已出邓禹大军所辖范围。王匡、张卬恐又遭光武帝凌辱,密谋又欲逃走。不料,宗广警觉,查知其奸,将两人就地处斩,只带着冯情前往洛阳。冯惜见光武帝,膝行谢罪,悔恨交加,只求速死。光武帝见其真心悔改,法外施恩,赦不诛。
内患解除,军心稳定。邓禹重新布置对长安的进攻。
此时,长安的赤眉军已逐渐陷入困境。饥荒威胁着这座曾经最为繁华的都市。军中存粮已尽,将士只好到处劫掠。劫掠则失去民心。袭击散兵游勇的事件时有发生。不用邓禹军攻打,赤眉军已经无法在这座城市立足。
御史大夫樊崇召集诸将商议大军去向。众人几乎众口一辞,主张拔营西去。因为事实明摆着,光武帝切断了出关的道路,邓禹又移兵西来,惟有西路可行。
计议已定,樊崇遂命军卒把抢夺来的珍宝装上马车,然后纵火焚烧宫室,大军拔营西去,几十万人马如钢铁洪流涌出城去,其势力威猛令人惊叹。
邓禹虽然已知赤眉军粮尽,却没料到赤眉军突然弃城西去。当时还以为对方在采取什么重大行动,一时竟没敢发起向长安的进攻。
赤眉军自南山转掠城邑,途中只遇着更始旧将严春拦截,战于邺城。严春战败被杀,赤眉军进入安定北地。
得民心时,无往不胜;失民心时,无立足之地。
邓禹轻而易举,进入长安,屯兵昆明池,犒赏将士。
但是,长安已繁华不在,满目疮痍,狼藉遍地。就是高祖庙也被赤眉军毁坏。
拥立刘氏的农民军内心并不拥戴刘汉,由此可见一斑。
邓禹不是农民军,自然尊崇刘汉列祖,忙率诸将斋戒,选定吉日,修复高祖庙,收集十一位汉帝的神位,派专使恭恭敬敬地送往洛阳。
光武帝闻报大喜。尽管邓禹兵不血刃,进入长安,但其政治影响却是深远的。遂予以嘉奖,并谆谆告诫说:
“赤眉虽然西走,但兵力无损。西去无路,我可使西州大将军隗嚣截击,逼其东归。将军目前可安抚百姓,扭荡长安外围。待赤眉东归,再行决战。”
诏旨到长安,邓禹遵命执行。
同一天,魏郡捷报又到,大司马吴汉率九位将军在邺城东大破檀乡兵,斩其渠帅董次仲首级。
捷报频传,光武帝龙颜大悦,为鼓舞将士决定大封功臣,功最高者,封四县龛邑。
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赏罚分明。这是光武帝驾驭臣下的一贯原则。
但是,也招致一些人的反对。
博士丁恭劝谏说:“古时帝王分封诸侯,地不过百里,所以封建诸侯有利于社稷。取法《周易》屯封,强干弱校,国家大治。如今陛下封诸侯功高者竟达四县,不合古制。”
光武帝爽朗一笑,说:
“朕还没听说功臣地多而招致亡国的。”遂遣使授印绶。
使者到长安,宣诏封邓禹为梁侯,龛邑四县,令其为刘玄徒墓霸陵;到清河,封吴汉为评侯,龛广平、曲周等四县,令其出兵西山渠帅黎伯卿。其余诸将各有所封,各有所遣。
赤眉军西行,入姿定,过北地,辗转数日进入陇西,天气一日比一日寒冷。
占据陇西的西州大将军隗嚣岂容赤眉贼寇进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何况,光武帝的诏令已到,已执汉节的隗嚣正想表现拥汉的立场,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