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怎样为家中病人做心理护理
前面我们介绍了病人容易产生的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和精神负担,而作为其家人,能否接受现实,并为病人做好心理护理,当一个合格的病人“心理医生”呢?其实这也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1.急性病期的心理护理
病人突发急性病,本人和家人都缺乏心理准备,又对病情不甚了解,不知道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于是变得焦虑不安、情绪急躁,缺乏耐心和信心。这时,家人要多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对病人进行劝导和安慰。
2.慢性病期的心理护理
慢性病让病人自己长时间的痛苦不堪,由于一直无法治愈,更容易自暴自弃,认为没有希望了,从而对治愈失去信心。这时的家人应该耐心的劝导,鼓励病人,逐渐适应病情并改善病情,帮病人树立信心和治愈的希望。
3.危重病期的心理护理
重病病人最容易对自己失去信心,对病情产生恐惧心理,这时的家人应无微不至的照顾病人,并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帮助他们正确对待疾病,摆正心态,树立信心,从而战胜病魔。
4.疾病恢复期的心理护理
病人的病情得到好转,自然心情愉快,但有时也会担心病情会不会复发,会不会留下后遗症影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要消除病人的疑虑,就要多进行说明,并让他们进行适当的运动,调整饮食结构,戒掉不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发展。而有的病人在这个时期会急于回到从前的生活工作轨道上去,这时家人给予适当的劝导,告诉他们要循序渐进,不能够操之过急,导致病情的反复。
5.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老年病人不仅病情难以控制,病程时间较长,其心理上的问题也是最多的。他们容易孤独无助,固执沮丧,不容易接受,不配合治疗。家人要格外策略地帮助他们,开导他们,要顾及他们的尊严和性格,又要避免他们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要以委婉、和善、诚恳的态度来进行劝导和帮助。
15.如何避免因家务造成的心理失调
繁重的家务劳动也能够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失调。
在我国,现阶段的劳动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女性不再只是在家做家务照顾孩子的全职太太,而是也要和男人一样工作、一样挣钱的职业女性。所以家务的分配也应该相应的发生变化,应该由夫妻二人共同承担。8小时忙碌的工作之余,一回到家里就有大量的家务等待着,无疑会让人感到疲惫不堪。而如果这时的家务劳动不能够合理的分配好,势必会造成家庭矛盾,导致家庭内部纷争,从而引起家庭成员的心理失调。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无非两种:一是由于传统观念和大男子主义造成的男人在家不干活,家务全部由女人承担,或是女性承担相对较多的家务的现象。一旦这种现象产生,很容易让现代女性感觉不平衡,因为都是一样的工作,一样的挣钱,为什么家务不能够一样多的承担呢?二是家务分配的不恰当。男人和女人在本质上就是有所区别的,男人和女人适合干的家务活也有所不同,比如女人不适合做强体力,高难度,高技术性的家务,而男人则不适合过于重复冗长,缓慢的家务。(但也应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有所变化)。这些都导致家庭矛盾的产生,夫妻之间因为家务而经常吵架,影响感情,给对方造成心理影响,危害夫妻关系和心理健康。
怎样进行夫妻在家务劳动上的心理调适,是摆在现代家庭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经研究发现,保持如下原则是十分必要的。
1.平等原则
在思想上,心理上,行为上都应该保持夫妻之间的平等。男女平等在我国已经提倡多年,要从思想上尊重对方,既不要“大男子主义”,也不要出现“妻管严”的现象。平等的原则要在方方面面得以体现。尤其是家务劳动,夫妻双方都要主动承担,把它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来合理对待。
2.分工原则
把家务劳动做具体的分工,根据夫妻不同的体质、生理和能力进行合理的平等的分工,各司其职,是能够达到良好效果的。
3.一致标准原则
很多家务劳动是有标准的,比如衣服要洗几遍,饭菜要做什么标准,房间要收拾到什么程度等等。那么这个标准又应该怎么产生,由谁做主呢?为了不造成矛盾,应该由夫妻双方商量出一个比较具体的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标准来。
16.生活事件对心理的影响
各种各样的生活事件都会对人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比重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以分数的形式做具体而形象的衡量(以10分为评判标准)。
1.情感类
情感类的事件最容易对人的心理造成影响。失去恋人4.6分,夫妻不合5分,严重争执6分,感情破裂6分,离异6.5分,而最严重的要数失去伴侣了,它的给分是10分或超出10分,而且都是负面影响。
2.个人学习生活事件类
升学受到挫折4分,加入团体组织4分,参军复员2。3分,工作重大失误5分,受到行政纪律处分4分,收入减少3,4分,失去职务3.7分,退学退休3.5分,妻子流产2.5分,睡觉不规律1.7分。
3.子女问题类
子女问题对家长来说无疑是重中之重。孩子出生5。8分,孩子行为不端5分,孩子学习困难5分,孩子就业4分,孩子结婚3.8分。
4.人际关系类
人际关系也是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它也能给人带来一定的心理影响。家庭出现纠纷5.6分,家人发生事故5.3分,家人重病5.2分,邻里纠纷3.4分,失去朋友4分。
以上事件在1年的时间内,得分超过10分的就会引起一定的心理问题,甚至导致身体问题的产生;如果几个事件同时发生,绘人造成的心理伤害更是巨大,加起来超过15分,就会危害人的心理和身体的健康。所以,要注意适时调整心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这样才能拥有健康美好的生活。
17.因财产损失造成的心理障碍
财产损失会给人造成十分严重的心理困扰。尤其是突发性的财产损失,更会让当事人瞬间感到巨大的精神打击,使其精神萎靡,难以面对,失去信心和希望并导致各种身体异常或突发性疾病。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正确的对待财产损失是保持心态平衡、心理健康的一大关键。
1.要正确认识财产损失
对财产看的越重的人,在遭遇财产损失时受到的精神刺激越大。因为某种事件能否引起人们心理的严重打击甚至出现心理应激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这个事件的认识评价。如果他能把财产当作身外之物,能够很好的适应财产损失所造成的各方面的影响,抱着“有钱要好好的生活;没钱也要好好的生活”的态度,认为财产只是对生活的好坏程度有所影响,而不会影响到生活的本质,就会发现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花钱买不到或是不花钱也能享受到的东西更加值得我们珍惜。所以,在面对家庭财产损失的时候,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让财产损失造成严重的精神上、心理上或身体上的伤害。
那么,具体有哪些好的方法来帮助自己摆正心态呢?
(1)可以用一些古语古训来安慰自己。比如“破财可以免灾”、“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等。
(2)要告诉自己破财也许是件好事,起码从中学到了东西,所谓“花钱买教训”,得到了一般人所得不到的经验教训,使自己变得成熟,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时,就会更加理智和成熟。也就是说,要正确全面的认识财产损失,并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
(3)最后要用推卸责任的方式来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比如是社会原因、有关部门措施不当等原因导致治安状况太差引起财产丢失或被盗、被骗。或者由于物品使用寿命、质量等原因导致火灾等发生。也可以认为是天灾人祸,是上天注定的,无法逆转,自己的人生中必有此劫,要想到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顺利,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这样,就会使财产损失不再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自己的心头了。
2.适当的宣泄
不可以过分压抑自己,应该通过各种渠道来发泄自己的压抑。比如向亲戚朋友诉说,从而获得亲人朋友的安慰和疏导。还可以让自己尽量的发泄出来,比如大哭一场,将心中的委屈,憋闷,压抑和痛苦都哭出来,这样就会感觉轻松许多。也司通过大运动量的文娱活动来麻痹自己,分散注意力,摆脱财产损失对自己无时不在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