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50500000014

第14章 去回忆,去爱(5)

“清河镇种园的和撑船的多,过了小雪,黄河冰封,园子封了,船也收了,种园的和撑船的人们便回家开始印制门神、灶王,一直忙到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三这天是要忙通宵的。过了这天,便扣版了。”“我还记得我们村的孙英轩,他有制作木炭条笔的绝技,那个谁也比不上,那个时候,我还小。”2006年初秋,在清河镇82岁老人王慈祺的叙述里,影像恍惚、重叠:忙碌的身影,拥挤的作坊,笑颜与庄重,痴迷与欣赏眼神里的自得,敲击声,花花绿绿的颜料,木版,白纸,放大镜,在忙碌人群中自由穿梭着的孩子……作者孙光新,载于《渤海晨刊》2007年春节特刊。。作家孙光新就是惠民人,由于职业的原因,大多时间,他奔走大地的深处,搞田野调查。

街的北边只有一座孤零零的屋子,这是保存下来的唯一画店,屋子扭扭歪歪,用不了多久,它会一瞬间倒塌。探出的屋厦,显现过去的神气,两扇木门,漆皮脱落。斑斑锈痕的锁头,挡住了外来人,多少年了没有脚步踏响,推开木门。破败的情景使人伤心,现在的主人还是在门上,一左一右贴上福字,门楣上贴了“春华秋实”的横批。“春华秋实”有三种意思:一、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华”同“花”。春天开花,秋天结实。引申为先挥汗耕耘、适时播种,后才有丰收的喜悦,这是比较多见的。二、比喻文采与德行。多指因学识渊博,而明于修身律己,品行高洁。(相反,若“习近不肖,礼贤不足”,则离“春华秋实”远矣)。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邢颙传》:“(君侯)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三:此词现也用作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春天是开始,开出的花到了秋天必定会收获,然后有了欢乐的日子,庆祝的喜悦。时间过去了,变迁的岁月,什么都可以发生,主人对过去年画的怀念和无奈。屋梁的顶端有一个爬满铁锈的钩子,我注视了半天,不知它是做什么的。王圣亮走上前指着说,这是挂年画的,相当于现代挂样品的地方。屋厦下,有一根长长的横杆,也是挂年画的地方,怕雨淋日晒。王圣亮对每一处的小部件,都了如指掌,存储了太多的情感。房子的东侧,是一片残败的泥土屋,断壁,土堆,杂树林,一棵高大的杨树上,攀着很大的鹊雀巢。我拍了一组老画店,将来有人再找老画店的影像,怕是找我索要了。

老画店的西山墙,斜顶着一根粗大的圆木,墙皮掉落,墙基的砖已碱坏。我却发现了又一段历史的原貌。1966年10月1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第七次接见各地到北京大串联的红卫兵。在检阅台上,他对一些人说:“你们要政治挂帅,到群众里面去,和群众在一起,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搞得更好。”这段语录,“文革”期间写到老墙壁上,风雨淋漓,有几个字模糊,在废弃的旧砖堆上,我们辨认了半天。

屋顶上一簇枯干的狗尾巴草在风中抖动,我不知道,它是不是象征,还是命运的符号。

老画街在身后,越来越远了,我一边走,不时地回头。一条斜坡通往河堤上,昔日的土路,现在铺上了柏油路,堤上平整的路面,衬得鞋上落的黄土末很不谐调。路旁竖立的路标,蓝底白字写着“清河镇”,醒目的箭头指向北岸。在高高的堤上,我俯视清河镇全景,屋瓦接堞,一条条村路,相通相分,老画街的人烟稀少,隐隐看到那间风烛残年的画店。河南岸是中华的母亲河——黄河,2011年的春天,山东遇到60年未遇的大旱,河水浅浅,水流缓慢。这和王圣亮画中的水势,不可能同日而语,他的画夹杂了艺术成分,还是原生的真实都不重要了,我相信,他带着热爱和朴素的心情,不会背叛自己的家乡。

王圣亮说,前面就是过去的渡口,交通较为发达,繁华的渡口现在冷清了。看不到黄河上下游各地来往的货船,买年画的商人、做买卖的、游客在此停留。目光投出去很远,没有一点障碍物阻拦,黄河水任意地流动,水鸟在天空疾飞。渡口不见了,货场不见了,摆渡的船不见了,历史锁在时间的深处,第一次来清河镇时,王圣亮说到他父亲时痛哭的情景,仍然清晰地浮现。

1974年,王圣亮被调镇上,去搞阶级斗争展览,一天一个工,一天管三顿饭。冬天的夜晚,王圣亮偷着画年画,村子里没有电,他就点两支蜡烛,一夜费8支蜡烛,画到凌晨四点。父亲陪伴着他,等画好的年画用油戏布包好,跑到胡集、马店赶集。一张年画卖到五毛、六毛,后来卖到一块,这些钱,贴补家中过日子。白天父亲到清河镇渡口捡煤土,回来后做煤渣子点炉子。半夜的时候,父亲做一顿夜宵,瓜窝头在面上滚一下,放到水中煮,就着咸菜吃。父亲说:“福堂,我给你搞上点面。”这是对儿子的格外奖励,一点面,表达了父子之情,也是淋漓尽致的父爱。而年画表现的是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喜庆和谐。大红大绿的民间色彩,送来的是对未来的渴望。

河堤上的风大,寒冷钻透了羽绒服,我注意王圣亮的眼睛里,这时平静了。深长的情思,远眺的目光,我们接下来是沉默,有时语言是最大的破坏力。王圣亮躲到一边抽烟,我面对黄河,感受扑来的河风,似乎听到一阵快乐的小调:

武定府有个清河镇,家家户户迎财神。

祖上传下聚宝盆,传给近乡和远村。

空间织满了记忆的翅膀

一切都是从大巴车开始的,这一段时间中,小刘村教堂在意识中飘荡,促使我踏上寻访的路途。我和往常一样,背上随身的黑包,装着两支中性笔,硬壳笔记本,一盒名片和手机,还有面巾纸等一些零碎的物品。

大巴车出了城市,在国道上奔跑。我没心思观望闪过的情景,胳膊交叉地抱在胸前,车载电视播放的流行音乐与机器的噪音合谋充斥车厢里,无法为耳朵竖起一道隔音的墙。我把思绪抛向天空,寻找安静的地方,回味从少得可怜的资料中读到的小刘村教堂。“1927年,美国宝血会传教士在阳信县小刘村建天主教堂,设小刘村教堂医院,借诊病之机传播教旨,发展教徒。1943年,传教人员撤走,医院关闭”。短短的信息,概述了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教堂。我在一本书中看到了教堂正面的照片,青砖凹进的矩形的匾池上面水泥铺底,镂刻“进教保佑”几个大字。下面是教堂的大门,探出的门上有三角形的拱顶,一个黑色的十字架标志。就是这幅照片,引起我对小刘村教堂的兴趣。

我准备了很长时间搜集资料,向当地的朋友打听与教堂有关的人与事,我一直弄不明白,是在地图上随意地圈到小刘村,还是沿着黄河的脉搏寻找,要不是穿着教服的神父骑着马,或一路徒步,再也迈不动落满尘土的鞋子,最后选择了这个地方。文史资料对教堂的记事很少,我闯进了一团乱麻中似的,梳理不出头绪。小时候,在我家的不远处有一座天主教堂,“文革”期间被砸烂,窗子拆毁,圣像被铁锹铲掉,整座教堂没一处遮挡,风儿从中穿过,鸟儿在屋顶筑巢。我们一群不懂事的孩子,常爬上不宽的台阶,在墙上涂写,在墙角撒尿,坐在二楼光秃秃的窗台上,注视街上来往的行人。有时向下投掷纸叠的飞机,目光追着它飘飘悠悠地落在民房的旧瓦上。教堂坐落在一条胡同的路口,每天都要经过这里,人们叫它天主教堂,别的就不知道了。教堂的神圣和庄严,早被红卫兵砸得无影无踪了,没人敢提教字了。我又一次接近天主教堂,想了解历史上有过的人,有过的事件。我要把这一切,通过文字传达给更多的人。

2006年,刘宝德主编了《梨乡风情》一书,他是阳信的“文史通”,田野调查做得非常好,我们有过多次接触。交谈中,我问过小刘村教堂,他也没新的线索,关于小刘村教堂,他编的书中这样记载:

天主教堂建于1916年,分路南、路北两个院落。路北院间隔为东西两院,西院有礼堂一座,瓦房38间,为教士专用房。东院有房40间,后20间为职工和贞女宿舍,前20间为女子学校。路南院为修女院和经言学校,有修女楼两座,经言堂17间。

1925年,教会开设教会学校,初设两个班,以宗教课为主,外加算术、国文。1934年改称道德学校,全部招收女生,设高级班1个,初级班1个,每班学生定额50名。2名修女讲宗教课,5名教师分讲国文、算术、历史、地理、自然、公民等。1935年,高神甫创办磐石学校,设高级班2个,初级班1个,全部招收黄河以北各县的男生,两学校分别于1939年、1940年停办。

1935年,开设教会医院门诊,由3名美国籍修女为主治医生,全部为西药,一年后改换中国籍修女为主治医生,1941年停诊。

文字的粗线条写出教堂的外貌,教会所做的一些事情,主要人物和事件却没有记录。时间叠在时间上,很多生命逝去,曾经生活过的人和思想过的头脑,虔诚的信徒都消失了,只留下了教堂。青砖、红瓦、十字架,如同醒目的黑体字,在天空干净的大纸上,每天书写着日记。透过教堂的窗子,向外面的天空望去,这和向里面眺望是不一样的。青砖墙围合的空间,聚集了天、地、人、神。

我看到了。一拐过路口,踏上乡村的主路,我就捕捉到教堂顶上的十字架贴在天空上,无数次推断、猜测的教堂疾速地飞来。教堂就在眼前,而我用读过的文字和想象拆解,寻找被丢弃的历史。路两边晒满了棒子粒和光裸的棒子芯,作为引火的烧柴,必须晒得干透。一排泥土的房子,夹在砖瓦房中显得落旧,新与旧的建筑在时间中摩擦,旧的消失了,新的存下来了。

教堂管理员孟宪亮是个老教徒,1943年出生,他老家在滨州秦董姜镇,那里有一座比这大的天主教堂。2009年神父让他来这里服务,打扫教堂的卫生,种种菜,做做饭。一个老人,一天天围绕着教堂忙碌,守护着。我来时,他正好有事去邻居家,教堂的大门上锁无法进去,只好透过院墙,观望院子里的教堂。教堂的门锁上了,紧闭的大门,使空间保持独立的寂静,只有阳光穿越玻璃,带着天空的气息,在空间里自由地游荡。经受了不止一个四季的转换,青砖墙淋了太多的风雨,砖中蕴满了阳光的气息。勾的白墙缝和青砖褪掉了色泽,有了沧桑的痕迹。关闭的大铁门上,贴的白纸黑字的横幅“恭贺圣母荣如升天”,还是那般清晰,白纸变得脏污了,铁门顶端的十字架伸向天空。

孟宪亮老人回来了,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朴实,让人一见面就拉近了距离。他生在教徒的家中,在父母的祷告声中开始了人生,神灵的爱护佑着他长大。院子里干净,红砖铺地,我在教堂的门口,看到砖缝中长出几朵黄色的野菊花。我蹲下身子注视它们,来做礼拜的教徒们必经的地方,无数双脚经过,却没有暴力的脚踩上去,毁掉弱小的生命。孟宪亮老人打开教堂的门,我注意到老人的双手,垂直地立在裤线两边从不乱动。受过生活磨难的老人,站在阳光中,脸上露出单纯的笑。

一排排长条椅子和跪凳,现在空荡荡的,等待虔诚的教徒诵经,双膝跪在跪凳上,面对天主进行忏悔。

我沿着窄小的楼梯,登上了二层阁楼。在岁月中木楼板保养得不好,有的地方残缺,踩上去微微颤动,吱吱作响,再也不可能承受超负荷的重量。我放缓了脚步走在上面,害怕哪一只脚稍用力会踩落下去。教堂的二层阁楼是“唱经台”,作为主日乐队演奏的地方。在这里我看到了一台废弃的风琴,踏板的木板变黑,再也演奏不出圣歌了。我似乎又听到巴利奥斯的《大教堂》,此曲描绘了人们清晨去做礼拜,教堂里虔诚祈祷的情景,以优美的音乐语言描述清晨中大教堂的形象,从远处推来,纯净的天空背景下,几颗没离去的星星眨着眼睛,在大教堂的尖顶徘徊。阳光从彩色玻璃中透过来,使教堂有了温暖的气氛。我对风琴有特殊的情结,在龙井东山小学上学时,第一次见到了风琴。每一节音乐课,都要有几个壮实的同学到别的班去抬风琴,音乐课是女老师教,齐耳的短发,皮肤白白的,她坐在风琴前,椅子上放一块绣花的垫子,一朵朵盛开的牡丹花,格外的艳丽。她弹奏琴键,脚不断地踩动木踏板,风琴在她的弹奏下,发出动听的乐曲,她领我们唱音阶,然后教唱歌。风琴磨得很旧了,从窗口冲进来的阳光攀到琴身上,我学的是《我爱北京天安门》:“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下课的时候,我们要把风琴抬到教员室,老师夹着谱本走出,她的身影一消失,同学们便掀开琴盖,几个小脑袋挤在一起,在黑白键上胡乱地摁,还有的人伸出脚,没节奏地踩踏板。音符痛苦地乱跳,一个个地蹦出,在教室里快速地逃离。在这架风琴上,我们跟着学会了好多的歌,《火车向着韶山跑》《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国际歌》等。

同类推荐
  • 李银河:我的心灵阅读

    李银河:我的心灵阅读

    《李银河:我的心灵阅读》是李银河一生的读书心得,其中包括观影和阅读的心灵感悟,结合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写成的心灵物语,其中有十余篇文章被博客首页推荐,每篇的文章中,李银河都融入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性学观,对理解李银河的爱情和人生都有画龙点睛的意义,她与王小波为什么终生无子,李银河怎么看待出轨,怎么看待性欲等等,李银河的一生靠阅读支撑,选择阅读时候,也是谨慎异常,每本书和每部电影都堪称经典,这也是亮点之一。
  • 青春没了,痘还在

    青春没了,痘还在

    本书用轻松幽默而又不失尖锐的笔调,记录下一个80后的工作、生活、爱情以及思想片段,给全社会展现一个真实的80后——我们已经长大了。全书按照80后的工作生活、日常趣事、爱情、记忆、思想片段、等共分为八个部分,共约90篇文章,11万字,全面展示80后的真实生活和心路历程。
  • 美国印第安文学与现代性研究

    美国印第安文学与现代性研究

    本书以美国印第安文学批评中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之间的派系之争为线索,考察20世纪中叶以来有重大影响的印第安批评家、作家及其代表性著述,在传统与现代性的张力中把握印第安文学的历史演变。本书通过总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的有机结合,力求呈现美国印第安文学的基本面貌,主要的研究领域涉及身份政治、部落主权、土著社区、民族性、世界主义,文学典律、美学范畴、印第安文学的性质与功用及其知识化、学科化和机构化等重大议题。
  • 花边文学(鲁迅作品精选)

    花边文学(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走出沙沟(中国西部文学文库)

    走出沙沟(中国西部文学文库)

    《中国西部文学文库:走出沙沟》不仅将杂文这一文学体裁纳入其中,还出现了一些宁夏文学的新变化。长期以小说创作为主的青年作家漠月、了一容和火会亮。其中,漠月的。《中国西部文学文库:走出沙沟》收录了作者近年的散文创作精品;了一容的《走出沙沟》还得到了文学大家王蒙的推荐;而火会亮的散文随笔集《细微的声音》,记录的则是作者在西海固生活的思想感悟,展现了贫困地区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此外,作为第22届书博会阅读大使的阿舍,此次被收录其中的短篇小说集《奔跑的骨头》,也是她的首部短篇小说集,作者以散文的笔触,女性的敏锐感,独特的语言穿透力,讲述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热门推荐
  • 网游之剑意破晓

    网游之剑意破晓

    《永恒》自公测开启上线之后,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现如今,不论是上到达官贵人,下到农家小孩,几乎人手一个游戏头盔,而做工精美的《永恒》依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退役杀手林寂也被《永恒》所吸引,步入其中,才发现……这《永恒》,可是大有玄机!
  • The Quest of the Golden Girl

    The Quest of the Golden Gir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秦时明月之夜炎

    秦时明月之夜炎

    相遇,成为了朋友。但,他的身世到底是什么?他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
  • 道悟轮回

    道悟轮回

    一个传统的修仙故事,抬手间风云倒卷,意念动破碎山河。对力量的渴望,对生命的追求,对心中的执念。绚丽的术法,变化的阵道,神奇的丹药,强大的法宝,一切尽在道悟轮回!
  • 天鸣神将

    天鸣神将

    神一般的男子和他的创建的战队,以消灭天神为目的,踏上了杀神之路。
  • 相爱何必相伴.

    相爱何必相伴.

    这是一个伪高冷的女主角遇上了一些朋友,然后稀里糊涂的度过了一段漫长而美好的高中时代的故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凤霸六界:绝世毒妃

    凤霸六界:绝世毒妃

    一位清华北大,哈佛牛津大学教授学历的优等生樱紫妍竟然在回家路上遇车祸穿越到神界天帝最宠爱的(但是一位痴傻呆笨的人)小女儿,一朝穿越,她成了她,注定了神界将永世不得安宁。
  • 两年荫花:绝世魔法师

    两年荫花:绝世魔法师

    梦里所发生的不是假的,而是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她被选中,那她就只有两年的时光,除非……希望和朋友在一起的她,盼望着梦能马上实现,但却需要签订契约从而延长生命,并马上能实现梦,现在的她会如何选择呢?
  • 脉术神途

    脉术神途

    上天给予我命运,而我不愿去遵从。如果拥有足够强大的力量才能改变命运,那么我愿付出一切,去得到属于我的力量。还有,谢谢你,谢谢你用你的一切,去换取我的无邪。我叫叶无邪,但我,终究不能无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