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离退休阶段是一个大的转折,这一转折将给您的心理状态、生理机能、生活规律、饮食起居、人际关系、社会交往等带来很大变化,其中以心理变化更为突出。失落、孤独、气恼、悲观等不良情绪长期下去将导致食欲减退、睡眠不好、免疫机能下降、老年性疾患加重,最为普遍的是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
达·芬奇说过:“在开始的时候就要想到结束的问题。”其实,越早知道关于老年和死亡的真相,您就越不会害怕和慌乱。人因为害怕老,所以很忌口谈老,但是,衰老带来的变化并不会因为我们不谈就不发生。不如,从您将要或者刚刚离开工作环境开始就多注意一些老年健康报道、多交一些智慧的老年朋友——对于老,我们最恐惧的不就是怕不能承受皱纹和疾病带来的身心痛苦吗?当您很早就能从生命的各个角度、各个方面知道那些丧失和痛苦的真相,是否就不会太害怕、太慌乱呢?
(一)身体健康
当您走过40岁,外表就开始逐渐地发生改变,各项生理功能的退化也逐渐表露,您开始对强身保健的问题关心起来。而当您过了60岁后,体力精力都会明显下降,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衰退性变化更加明显。这个时候,多数老人当然会更加关心自己的身体,如何可以更健康或更长寿往往成为老人们聚在一起闲谈的主题。
但有一部分人却开始变得“力不从心”。随着身体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的自然衰退,生理功能和心理调节能力也逐渐下降,他们在体力和精力上均感到力不从心,心理上有老而无用之感,思想负担重,加之久病不愈,病程长,反复发作,使他们在性情上产生焦虑、猜疑,爱发脾气等一系列症状,在情绪波动状态下可引起血压升高,心悸、心肌收缩力加强,呼吸急促,震颤等不健康心理因素。一些高龄老人,甚至担心“死亡将至”而胡乱求医用药。
当然,不同心理状态的老年人,对待衰老和疾病的态度迥然不同。
有些老年人对身体健康呈现过度的焦虑,表现出对未来无能的恐慌,行动或思考上力不从心的感受,大大损伤一个人的自尊,因而感到对自己不满。有些人无法接受衰老的事实,会自然地采取自我防卫的措施。如不愿意别人说他老,不愿承认年老而产生的容貌及体型的改变,认为如果有健康的身体,则这些变化就可以避免。还有些老人喜欢谈论自己的成就,对别人不同的意见变得敏感而易怒。
一些具有较高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的老年人,通常在离开工作岗位之后,都不甘于清闲。他们渴望在有生之年,能够再为社会多做一些工作,所谓退而不休、老有所为,便是这类老年人崇高精神追求的真实写照。然而,很多年高志不减的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并不理想。他们或者机体衰老严重,或者身患多种疾病,有的在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能力的衰退方面,也非常明显。这样,就使得这些老年人在志向与衰老之间形成了矛盾。
如果您生了病:
最明显的是出现焦虑心理。表现为情绪不稳,对病情不了解,对预后担忧,以及对诊断、护理工作的正确性产生怀疑,从而产生烦躁、心悸、猜疑等。
开始恐惧和惊慌。一些人在得知自己患病时,控制能力降低,常在脑海中浮现一些病的悲惨场面,怕留后遗症,有的人还联想起一生中的坎坷,故为此流泪、恐惧和惊慌。
甚至猜疑和孤独。猜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是缺乏根据的猜测,会影响人对事物的正确判断,老年病人听到家人或医护人员的低声细语,就以为是议论自己的病情,怀疑自己病情加重,对别人的劝慰半信半疑,怕服错药,胡思乱想,感到孤独,希望有人陪伴等。
退化心理及角色行为强化。自我意识加强,依赖性加强,由于自理能力降低或丧失,过分依赖于医护人员及家人。兴趣狭窄,对一切事物都淡漠。
有的老年人在病情好转或痊愈时仍安于患者角色、小病大养,自信心减弱,对原来承担的社会角色逃避及恐惧等。
其实,您不必过分担心自己的健康问题,给自己增加心理负担。一般来说,当身体健康出现问题后,您会得到医生和家人等方面的专业照顾和帮助。
您能得到的专业帮助:
先进、熟练的操作技术是老年病人最大的精神支持。医生的丰富经验和治疗技术可使老人在心理上产生信任感。
医护人员在提供医术治疗的同时,都会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积极鼓励病人,宣传解释疾病的常识,使生病的老人感到安慰,调动老人积极性,使老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医护人员会观察病人的情绪,行动等变化异常,使老年人的情绪得到稳定。
专业负责的医护人员还会调解老年病人心理平衡,使病人配合治疗,对不同心理进行不同心理护理,如:自尊心强的老人会给予他们以理解和尊重,对孤独和猜疑心理在治疗前会做好解释工作,并主动多和他们交谈。
专业的医护人员会注意修养及讲话艺术,避免老人误解,创造一个良好优美的语言环境。他们会通过礼貌的交谈,询问老年病人的想法,密切护患关系,这不但能使老人的心情好,而且可加速老年病人的早日康复。
(二)经济保障
研究表明,缺乏独立的经济来源或可靠的经济保障,是老年人心理困扰的重要原因。
哪些人容易缺乏经济上的安全感?年轻时一直平稳地上班,没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权势,到了老年后容易产生心理脆弱感。与同龄伙伴的各项优越保障相比,这部分老人容易变得伤感,性情变得郁闷,处事十分小心。如果儿女不给予支持反而歧视和抱怨,老年人的自尊心更易受到伤害。有些性格倔强的老年人甚至会滋生一死了之的念头。所以,老有所养与经济保障不充分的矛盾,既是社会矛盾,也是社会心理矛盾。
(三)退 休
退休是人生历程中的重大转折之一,从正式离退休那天开始,您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从繁忙紧张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生活节奏、工作节奏都突然变得松弛缓慢起来,本来天天见面的朋友、同事突然疏远不见,天天经过的街道马路也不常经过了,无所适从和孤独感的心理情绪会强烈地冲击,使其感到难以适应。
退休、离休是一种正常的角色变迁,您必须学会调整。一个人自每日繁忙的工作中突然赋闲下来,除了经济因素外,以往的声望地位已被别人取代,生活需要新的调整。过去人际关系频繁,现在是“门前冷落车马稀”,如果早有心理准备,做好退休生活的零规划,做些自己喜欢的事,该是极大的生活乐趣。可是有些人是在被迫的情况下退休,一时也许无法适应。统计显示:65~69岁的老人自杀的比例比70岁以上的高,这大概就是因为刚退休时不易适应,日子久了反而能接受的缘故。
事实上,不同职业群体的人,对离退休的心理感受是大不一样的。有人对某地离退休干部和退休工人分别作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工人退休前后的心理感受变化不大,因为他们退休后摆脱了沉重的体力劳动,有更充裕的时间与家人相聚,做一些家庭琐事,娱乐休闲,以及结交朋友,同时有足够的退休金和公费医疗保障,所以内心比较满足,情绪较为稳定,社会适应良好。但是离退休干部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这些老干部在离退休之前,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广泛的社会联系,其生活的重心是机关和事业,退休、离休以后,生活的重心变成了家庭琐事,广泛的社会联系骤然减少,这使他们感到很不习惯、很不适应。
您该怎么办?
读一些必备的书,如老年心理健康修养。老年养生学很强调心理修养在养生中的重要性。多读这类书籍,提高您的心理健康水平。
保持正常的起居。生活作息有规律,有利于老年人的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富有节奏,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注意饮食的生理卫生与心理卫生。饭前要洗手,吃饭每餐要力求定量,切忌暴饮暴食,并注意饮食的心理卫生,努力做到吃饭前后心情平静,精神愉快,切忌心情抑郁或暴喜暴怒。
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无事可做,会让您的生活失去节奏感,继而产生孤寂之感,这种消沉的心理状态对身心健康是很不利的,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是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
种些花,或者养鸟也不错。花要肥、鸟要食,还要购买种植养殖的设备,养的过程中还得有一套技术方法,钻进去需要一番忙碌,做这些事情需要您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花香宜人鸟鸣解闷,可以帮助您摆脱烦恼、驱除孤寂。
写字作画好,可以陶冶情操、集中注意力,利于您忘却孤独寂寞,音乐、诗词等艺术的爱好,也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其他如参加集体文艺活动、跳舞、打太极拳、下棋、打球等,都能使你在群体内交流思想情感,消除孤独感。
您是否有一个安详的心态?
有一位从高级职位上退下来的老人,回到自己生活中时,发现自己一直是以在单位里当的那个官位,和单位里的人对自己的评价来判断自己的价值。离开单位,他才发现,官升到一定位置,那点价值取决于权力而不是能力,自己十多年来实际干的是同样的事情,想想,着实愚蠢。
后来,离退休之后,他干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帮助本地居民建立了一个助老体系,一开始是个民间活动,后来在他和老伙伴们四处张罗下逐渐得到官方的认可。这件事使他拥有了一个安详的心态。他看上去还是满脸皱纹,还是满头白发,但神态却是一派悠然自得、无忧无虑。这些,就是他在无回报地为公众服务当中产生的安详。
离开工作岗位,身体不错,精力还不算太坏,有点养老的钱,您不用为赚钱去工作,这时候应该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好的日子。
安详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品质,这份品质只有您才有资格拥有。您想想,您没了年轻时的没着没落,没有了要拼命挣钱的压力,您离开单位的那份职业权力,成了老张老王了,心境宁静,要是还为离开工作权力而郁郁寡欢,失去安详心态,即使过上吃穿不犯愁的日子,也不是什么好日子啊。
(四)孤独寂寞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当儿女远离各自成家,两老口相伴守着空荡荡的房子,提不起精神,甚至常常变得焦虑不安、情绪低落,有时莫名其妙地产生心慌和害怕等现象,还经常生病。这就是目前较为普遍的“老年空巢现象”。
由于社会变迁带来了家庭结构的改变,儿女们纷纷成家离去,儿女回家探亲几乎成了一些老人的生活目标。面对着曾经热闹的家,老人当然会产生寂寞、孤独的心情。退休后无事可干、行动不便,身体疾患开始出现,得不到社会上的人的认可和尊敬,也得不到儿女们的照顾和重视,更易导致心理变异,产生诸如情绪低落不稳、焦躁不安、孤僻、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的甚至会产生老年精神障碍、老年痴呆症等疾病。
如果老伴去世,剩下的一位生活的空缺就进一步增多,自己若又缺乏处理家事的经验,对日常生活简直有无从下手的感觉,这时孤独感就更强烈了。
要排除孤独感,我们给您的最好解决办法是:现实地接受现实,面对现实,考虑一下以下的建议:
您该怎么办?
找点事情做。无事可干是诱发老年心理问题的一大因素。培养兴趣,广交朋友,丰富生活,或者喜欢做什么便做什么,按您的心意而行,有助您驱除寂寞和孤独。当您全情投入在自己最喜欢的事情上,自然能忘掉一切,再没有多余的时间让您独自叹气。
走出家门,回归自然。大自然被誉为人类心灵深处的归宿,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心灵得以平静、安稳,和谐、快乐。闲时在公园散步、缓步跑或骑单车,可驱走所有闷气,重新注入新的生命力量。
做“活力老人”。运动有助身心发展,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意识地加入各种锻炼团体,或者自己订一个计划,每天固定一个时间段打打门球、散步,或者到附近的泳池游泳。。。。。。运动不仅会驱除您的内心寂寞,而且会令您身心舒畅,更有助于保持健康心态。
家庭血缘的支持。如果您与儿女、孙子或者兄弟姐妹的住处相邻,一定要把握机会,时常造访。因为毕竟你们有着相同的背景、历史、相同的血脉,家人往往都会站在您的一边,支持着您。
朋友的重要性。您可能不知道,“忘年交”往往会令一个白发老人青春焕发。老年伴们往往趣味相投,经常串串门,聊聊天,畅谈保健、长寿心得,倾诉内心的压抑与不快是心理良药。而同他们一起活动健身,互相帮助,则更能增进感情,有利于放松身心。
帮助别人。助人不仅能排除您自己的寂寞,更能提供给别人心灵上的支持。只要您愿意,您身边需要伸出同情之手的人数以万计,除了金钱上的资助,他们的心灵同样需要别人的关怀。当您帮助了一个人之后,您会发现自己的寂寞显得那么微不足道。给自己订个计划,加入社区的义工服务吧。
发挥余热。积极投身社会工作或者实践中,您会重新确立自己的追求目标。对于一些身体较好的,有一定专长的老人,可返聘参加专业技术工作和担当顾问,让别人感到您“还是有用的”,这比任何事情都让您幸福。
总的来说,您可以选择多种方式来排除您的孤独寂寞,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自我调节,建立有规律的生活。您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为自己制定一个科学的生活作息时间表,再按时间表起居,这对保养身体,克服心理问题是极为有利的。
在此,我们提醒您,学会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如发呆、抑郁时,可打开电视看看娱乐节目;出现心慌、焦躁不安、害怕等现象时,可静坐下来,听听欢快的音乐,做做深呼吸等;情绪起伏不定时,应加强自控力,保持内心的宁静。建立有规律的生活,对老年人是很有好处的。
(五)怀 旧
当年龄逐日增长,机体随之老化,人的思维、记忆、理解能力有所降低,但大脑贮存的“往日信息”却根深蒂固,遇到某种刺激极易触景生情,往事在脑海中不断涌现。
一般来说,以下几种情况最容易引起老年人的怀旧之心:
什么让您怀旧?
一是儿女远离,独守空巢。一座房子,一个老伴,一种相对无言的寂寞感从心底而生。当老伴先于自己谢世,更感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历历往事便涌上心头。
二是社会地位的落差。以前身居要职,受到社会各界的尊重和重视,如今退休家中,百无聊赖,便将往事“过电影”,对往日功绩的炫耀,得到心理上的安慰,调适眼前的孤寂之心。
三是女性的家庭核心地位缺失,更易产生沮丧。调查显示,具有怀旧心理尤以女性为甚。母亲在家庭中是以子女及丈夫为她生活的核心,家庭的幸福快乐,子女的顺利成长是她最大的满足。当子女成家远离,经年不见甚至音讯杳然,很容易引起老年人精神的沮丧。
怀旧是一种老年综合征的反映。经常陷于往事中的老人容易产生忧虑、悲观、烦躁、易怒及厌世等消极情绪。英国哲学家罗素曾指出:老年人在心理上要提防过度沉湎于往昔,生活在意念之中,对以往的美妙岁月追悔不已。因为老人成天回忆往事,不免生出人生苦短的感叹。这会加重心理的负荷,使衰老来得更快。那么,怎样避免或者减轻怀旧情绪呢?
我们能给出的综合建议是:那些沉浸于美好的昨天的老年朋友一定要牢记——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您该怎么办?
有规律地生活。每天从早晨起床到晚上就寝,都有详细的活动计划,生活紧张而有规律,大脑便无暇他顾了。
控制自己。当您怀念过去时,有意识地强制提醒自己:别忆旧,向前看。努力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思绪。
如果没办法控制,那就宣泄!即所谓的“移情”法。遇到伤感的事,如伴侣过世,儿女不重视自己等,最好找个朋友或亲人把自己的情绪宣泄出来,而不要憋在心里。如果能以一种更积极的方式宣泄出来,效果会更好,比如,把对亲人离世的悲痛写下来,情感得到宣泄之后,情绪往往会随之恢复。
没事找事。这样做的目的是在怀旧心理来临时有效地转移。当大脑被旧事缠绕时,马上看看电视,听听欢快的音乐,或闲庭信步,找老朋友聊天畅谈等,会使您的精神为之一振,思绪便立即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保持童心,学会欣赏生活中的乐趣。一些人之所以一味缅怀过去,就是因为不能体会现实生活中的乐趣。其实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值得您去关注。比如每天读读报,听听广播,看看电视,打打拳,练练剑,种种花,养养鱼,下盘棋,打场球,与老友聊聊天,给小朋友讲讲故事,都会给生活增加很多乐趣。
乐观地看待一切,回忆好的,忘掉坏的。老年人怀旧感颇强,尤其心境不宁时,很难控制。出现这种情况时,要尽量多忆好事,少琢磨坏事。尤其不要被人生的坎坷、心灵深处的创伤所缠磨,否则会陷入痛苦的漩涡。据说,美国医务界有句口头禅:“多往好处想,你就能健康”,此话耐人寻味。
除了自我调整,您还能得到外部的充分支持。
您能得到的外部支持:
社区服务人员会经常上门会为老人进行各方面的服务。总是有一批热心的志愿者会上门陪老人聊天。
儿女携孙儿孙女常回家陪伴老人,为父母干干家务事,拉拉家常。
老伙伴们之间经常串门,聚会,相互体谅和关爱。
以上这些关怀会让您渐渐走出回忆情绪,接受现在,形成一种规律的生活状态。
不过,也有很多事情,一些老人并非有意识地要去想起,他们会陷入一种“想忘忘不掉”的循环苦恼中,如果您有此症状,就需要采取一些具体行动来帮助自己。否则,就得找医生求助。
您还可以做什么?
拖地板、擦桌子、重新摆设室内的陈设或做其他家务劳动。
给远方的亲友写封信。
整理读书卡片,详细分类。
执笔吮墨,挥毫书法、绘画。
读书。陶渊明说,他读书“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可见,读书既是最好的享受,又是忘却过去的良方。
健康地回忆
尽管我们一再强调老年人不要沉湎于往事,以免触景伤情,但是,对于有些“聪明的老人”来说,回忆旧事却是他们健康的助推剂。
他们不仅把回忆当作是一项有趣的消遣,而且还能通过强调过去生活中正面积极的事情、重塑消极不好的事来原谅、遗忘过去那些令人失望的事情。比如,很多老年人年轻时生活艰苦,他们有时会想到因为环境的恶劣而无法给予儿女们更多的食物和其他生活照顾。“孩子们都饿得面黄肌瘦的,那时候,真是苦啊。”“可是现在呢?”如果有人这时这样问他们的话,他们会看到子女们现在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光辉成就,他们成了社会上优秀的人才——这样的回忆,会让老人们感到欣慰,提高自尊,减少沮丧感。
事实上,人的年纪越大,老年人花费在回忆往事的时间就越长。关键是,您必须学会理性地引导您的思绪。研究者们已发现:正确地回忆有助于维持健康,尤其是有一个或多个倾听者在旁边指出老人受人尊敬、受人羡慕,并特别提到他的成就以及其他优秀品质时,效果会更好。
所以,当您回忆过去时,最好不要独处,应该有几个朋友或者其他倾听者在您身边。他们在您的描述中,会适时地提醒您现在不仅是一个老人,还是一位优秀的父亲、一位老科学家、培养了一批各种人才的老教师,或者一个有着辉煌成绩的运动教练。
您还可以将这些回忆的美妙记录下来,甚至附上过去的照片、剪报、信件、贺卡或者一些诗稿,这些事情不仅让您充实,而且会倍增成就感。即使有那么多困难在过去发生,您仍然会为这样走过来而备感骄傲。
(六)丧 偶
每一位老人都希望平平安安,幸福美满地度过晚年,而且大多数老年人都希望长寿,但这种美好愿望与实际生活中的意外打击、重大刺激往往形成强烈的对比和深刻的矛盾。失去伴侣往往最为典型。
“执子之手,与之偕老”。或许只有到了老年时期,人们才能真正地领悟到这份携手共走的人间真情。经过了几十年的沟沟坎坎和磕磕绊绊,两个人正应心手相携,安度幸福晚年的时候,倘若有一方“先走一步”,必定会给另一方在精神上造成巨大的创伤,甚至会丧失继续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据统计,因为老伴离世而导致老年人死亡的几率是一般老年人死亡率的7倍。心理学家也证明:丧偶是生活中最震撼心灵的事件,尤其对老年人来说是最沉重的打击。
据心理专家分析,失去老伴后的精神世界一般要经历几个阶段。
失去老伴以后:
自责。总觉得自己过去欠老伴太多,现在他(她)又先离开了自己一步,甚至觉得他(她)的逝世自己要负主要的责任,于是精神恍惚,心理负担沉重,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在言行上还会出现一系列反常现象。
怀念。老伴逝世后,活着的一方在剧烈的情感波涛稍稍平息之后,会进入一个深沉的回忆和思念阶段,在头脑中经常出现老伴的身影,时而感到失去他(她)之后,自己是多么的凄凉和孤寂。
恢复。在亲朋的关怀和帮助下,自己终于领悟了“生老病死乃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这个道理。于是理智战胜了感情,身心渐渐恢复了常态,从而以坚强的毅力面对现实,又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虽然所有人都明白“老夫老妻不可能同日走”的道理,但是,当相依为命数十载的老伴撒手而去的时候,许多老人却无法正常地调整自己走出阴郁的心理。有一位刚刚退休的老人,面对与她共同生活了三十多年的老伴因突发心肌梗死而死亡,精神当即崩溃,很长时间后都无法正常面对丈夫离世的事实,失去了继续生活下去的信心。她原有多种慢性疾病,以前总害怕治不好,现在却企盼病情急剧恶化,好早日到另一个世界与老伴重新团聚。
如何尽快摆脱和缩短丧偶后因过度悲伤而引起的心理障碍呢?我们给您的建议是:先彻底宣泄自我情绪,然后调整自我意识,逐渐适应新的生活。
您该怎么办?
找信得过的朋友或者家人大哭一场,宣泄自己的悲伤情绪。这种方式往往比整天对着老伴的照片默默垂泪,或者郁郁寡欢要好得多。
将自己的眷恋怀念之情,用诗文、书信或日记等形式写出来,以抒发胸怀并作为永久的纪念。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设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可以到亲朋处小住一段时间,更重要的是走出斗室,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只要生活的视野开阔了,精神上的痛苦也就会随之淡化和消失。
自我认识调整。要认识到人的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失去了几十年朝夕相处、休戚与共的老伴确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但这又是无法避免的现实,要冷静地劝慰自己,对老伴最好的怀念就是自己多保重身体,更好地生活下去。
避免自责。大多数老年人都会在老伴离世后产生自责心理,整天唉声叹气,愁眉不展,认为自己过去有很多地方对不起老伴。这种自责、内疚的心理使老年人削弱了机体免疫功能,常诱发其他躯体疾病以致过早衰老。
收起老伴的遗物,把注意力转移到现在和未来生活中去。
寻求新的生活方式。老伴过世后,原有的某些生活方式被迫改变,此刻孤独与不适加重。应当重新调整生活方式,减少对旧时生活方式的眷恋。家庭中夫妻关系是最重要的依恋关系,一旦丧偶,这种关系被无情地摧毁了,这时需要子女、亲友去建立、填补一种新的更加和谐的依恋关系,减轻哀思。
最后,您必须明白一点,所谓的“老两口到另一个世界再团聚”的企盼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对老伴最好的寄托和思念,应该是悟透人生的哲理,勇敢地挑起社会和家庭的重担,迎着火红的夕阳,坚强、乐观地生活下去。
中国有句俗语:“儿孙满堂,不如半路夫妻。”儿女的感情是永远代替不了夫妻那样相依为命的依恋的。因此,失去老伴后的老人可以选择再婚。
由于多种原因,一部分老年人会陷入“再婚难”的尴尬,原因在于多方面。首先是儿女因素,尽管现在大多数的子女转变了对老人再婚的态度,不像过去那样一味反对,但涉及到财产等原因,总是有一些无法磨合的矛盾;二是来自社会环境的压力,老年人思想较为封闭,觉得老年人再婚不是什么光彩事,唯恐别人说闲话而不敢追求再婚;有些老年人怕再婚后与双方子女关系不好相处,如果搞僵了,会落得个无人养老送终的下场,种种考虑之下,只能打消再婚的念头;还有再婚条件苛刻,以及选择范围的缩小等因素都有可能成为老年再婚的心理障碍。
其实,选择再婚是一种正常的健康行为,它使老年人精神上有了依托,情绪不再悲观和寂寞。老年人再婚,不仅法律允许,而且是老年人的一种权利和自由。丧偶老人应该大胆、主动地寻求情趣相投的伴侣,使晚年生活更加充实。儿女也应该给予理解,支持老人再婚。
(七)死 亡
几乎没有人愿意谈论死亡这个话题,以及怎样死亡的场面和细节,但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要面临这个问题。人生的终结是死亡,老年期最大的恐惧是面对死亡。老年人常常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给晚年生活带来痛苦和不便。由于体弱多病,因此常常会想到与“死”有关的问题,并不得不做出随时迎接死亡的准备,常表现出惊恐、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不良症状。
老年人对于死亡的恐惧,其中之一是害怕亲人离去后(尤其是伴侣)的孤独无依;另外就是对于死亡背后未知的害怕。当一个人濒临死亡时由于这种恐惧及矛盾往往陷于极大的痛苦,此时非常需要亲人给予安慰与爱的表达。
也有些老年人表示并不怕死,但他们考虑最多的是如何死?一般老年人都希望患急病快死,最怕久病受折磨。“人生自古谁无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代医学再发达和进步,最后总是以“失败而告终的”。所以,新世纪医学发展的重点将转为更加积极、全面的“健康医学”,即在不断提高对疾病纠正手段的同时,更加注重人生活质量的意义。
当一个人被宣布将要面临死亡时,可能会考虑到许多问题:如想弄清楚死前患的是什么病?如果智力不迟钝的话,会考虑将要和亲人分离的情景;根据自己原有的希望,回顾一生,并作出评价;关心他所不熟悉的向死亡过渡的状态。而一个人在临终的表现,又和他以往处理问题的方式有关。有的人可能对死害怕得很,以致否认它,甚至以倨傲的态度对待它;一个成熟的人,则可能回顾一生,整理他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带着满意的心情离开人间。对于人将死亡时的心理过程,心理学家研究得出了一个普遍性的结论。
临终前的心理过程:
不愿意承认事实。当一个人知道死亡将近时,一般的反映是感到震惊、头脑混乱,无法接受事实,陷入短暂的空白状态,继而开始封闭自己、不与人交流,其内心却异常复杂,痛苦。
变得易怒。慢慢开始对身边的人怀着敌意,甚至拒绝医生的治疗。
讨价还价。表面上冷静克制,心底却对生命抱着强烈的期望,“如果有可能,我一定。。。。。。”且想方设法,如千方百计探索民间治疗秘方等。
沮丧。当得知健康无法换回,死亡不可避免时,万念俱灰,有人哭泣,有人内疚,有人想自杀。
接受。接受死亡的事实、不再妄想,感到疲乏和软弱,需要保持安宁,清醒期变短、次数减少,消极静默,通常在平静和无痛苦的状态离开人世。
国外曾报道过500例临终者的观察记录,其中除90例肉体上蒙受疼痛或某种痛苦,11例精神忧虑,2例有明显的恐惧症状,1例心理欣慰表现,以及1例有强烈自责感外,近90%的人都没有什么特别的迹象。可见,当一个人面临死亡,基本上都是从震惊到平静,从而安详地离开这个世界。
发明家爱迪生在临终前凝视窗外,轻轻地说“那里是非常美的”,就平静地死了;亨利格林(一代名医)在临死前最后的自我诊断——当他数完最后一次心跳时,说了声“停了”,平静地告别了人世。对于明智者而言,死亡并不神秘、并不可怕,只不过是生命现象和活动的停止而已。死亡是一种个人体验,当生命逐渐迈进死亡的门槛时,除了家庭、社会支持的临终关怀外,更重要的是在于个人对于死亡的正确、睿智的认识和修养。
因此,老年人不应该回避对于死亡的认识和讨论。我们只有对未来事物充分地认知,才能不陷于盲目、混沌、畏惧。重要的是,在活着的时候,应该尽各种生命力量来抗衰老、延缓衰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坦然地走好这一步;在离开人世之前,我们应该先确立生存与死亡的意义,对死亡有思想准备、不回避,必要时对死亡做出决断,从容不迫。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努力后,枝展叶茂,如果最后能有尊严地、平静地“笑着闭幕”,那么,这一生才是真正圆满的。
梦见故人,不是什么稀奇事情
老年人也喜欢联想,比如梦见已故亲人的事情,总会让他们产生“自己是不是也将不久于人世”的心理。
夜眠时梦见故去的父母,或早已谢世的亲戚朋友,或者离开很久的老伴。。。。。。这总是让有些老人忧心忡忡,甚至成了精神负担。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的梦境。任何一位老人包括非常健康和长寿的老人都是如此,与凶吉祸福无任何关系。
梦的形成非常随意,从有记忆开始,不论多少年所经历的事都可能成为梦的内容。过去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做到的一切,均可无规律地、杂乱无章地进行组合,成为混乱和虚幻的梦。梦既与生活经历密切相关,也常掺杂一些超出现实的空想内容。如孩子的梦,往往是坐飞机,去动物园,或由于影视中故事情节等影响而做一些惊吓的梦;青年人的梦主要是学习、友谊、爱情等;中年人则是与事业、交际、家庭、子女等相关内容为多。老年人睡眠质量低,睡梦夜夜不断。老年人之所以经常梦见已故去的人,一是怀旧心理促使往事的回忆;二是对双亲,好友或者老伴故去的悲哀和怀念,在脑海中打下常常的烙印;三是老年人远期记忆活跃,久远的事不时地在大脑中浮现出来,静静的夜晚更为突出。因此,做一些“故梦“是一种平常的心理和生理状态的反映,不必顾忌是什么征兆,更不要对此疑神疑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