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医学调查,在经历了人生不幸剧变之后,有80%的老人在两年内会生不同种类的病状。著名的医学科学家、心理学家霍姆斯和莱赫,曾对5000人进行了调查,然后给各种不同的类型的事件加以“定量打分”(如:伴侣逝世精神打击最大,因而打分最高;丢失贵重物品、与朋友发生感情摩擦等则分数略低。。。。。。),凡生活中发生剧变的人在那段时间里,各种疾病都有所增加。
而另一个普遍的事实是,与心理症状相比,年龄大的人更加关注身体上的症状,或者说,几乎没有一个老年人愿意面对自己有心理疾病的事实。即使他们察觉了自己的不正常,他们也不会说出来。他们为了避免感情上的痛苦(如孤独、难过、焦虑、抑郁、恐惧等),经常会对自己和家人隐藏内在的感情。
隐藏感情在某些时候并不是一件坏事情,比如年轻的时候,它可以帮助人们理性地对待事物,免受情感折磨。但对于一名孤独寂寞,缺乏照顾和与人交流的老年人来说,很可能引起可怕的后果。“病从心生”,甚至还会“命从心亡”,这是我们必须告诫您的事实。
(一)更年期综合征
由于身体各项机能的衰老,身体上开始出现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的一系列症状,这就是更年期综合征。女性在过了40岁,男性在50岁以后,就逐步进入了更年期。男性由于类固醇激素减少不如女性明显,更年期症状较轻微,而女性表现出的症状较重,时间也较长。
识别更年期综合征:
经常抱怨感到空虚、无助,焦虑不安,易发脾气。
男性症状表现在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性欲抑制或丧失、性反应慢、阴茎勃起困难或硬度不够,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动、疲劳。
女性症状最明显之处是停经。一般发生在40~50岁。具体表现为潮热、出汗潮热从胸部上升到头颈,几秒钟或几分钟后自动消失,同时伴有心慌、气短、胸闷、出汗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血压不稳定,周围血管和肢端动脉痉挛,有蚁行感、足部阵发性发白、麻木、手足冰凉、精神变化大或忧郁寡欢、因小事而愁或失眠烦躁易怒,动辄与人争吵,这些症状往往轻重不一,综合出现。也称“绝经前后诸征”或“经断前后诸征”。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要注意自身保健,均可安然度过更年期。
您该做什么?
在心理上,要认识到这只是一个人生的必然阶段,调整好心态、稳定情绪、树立信心、建立和睦的家庭和人际关系,同时要积极投身于自己喜爱的事业和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在饮食上,要提倡合理营养,饮食以低盐低糖,及低脂肪食物为主,但又要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及足量的纤维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生活要有规律,起居有常、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坚持锻炼,以保持骨骼韧带的弹性和力量。提高心肺功能,改善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灵活性。同时,还要保持适度的性生活,有利于生理与心理的健康,防止早衰。
家人应该给予充分的支持,了解中老年人的更年期症状,对他们的行为或情绪上的异常变化表示理解,及时给予安慰并避免无谓的争吵。
如果症状表现严重,应用药物治疗。在西药方面,利眠宁、安定、舒乐安定等药物用于镇静及治疗失眠,谷维素可用于调节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中成药方面,“更年安”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药品。
严重者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激素治疗。
研究得出,更年期综合征发作症状较为明显的人群中,男女人数比例为1.5∶8,其中女性人数又占同龄期女性的10%~30%。因此,中老年女性更需注意自己的身体症状,观察病情,并且注意日常保养。
一些特别提示:
控制饮食,避免发胖。更年期女性更容易发胖,原因在于内分泌的变化使摄食中枢失调。发胖又会导致糖代谢异常,加速动脉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每餐不要过饱,限制主食,多吃粗粮,不吃含糖量高的食品。绿叶蔬菜要多吃,以减缓动脉硬化的发展。
少吃动物内脏,以免增加胆固醇的摄入,多吃鱼和豆制品。
烹调时尽量用植物油,葵花子油、豆油、芝麻油、玉米油、花生油都很好。
清淡饮食。由于内分泌的改变,可能会出现水肿、高血压,每天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3~5克。
增加钙质。更年期妇女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骨组织合成代谢下降,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甚至可能出现身高变短,驼背弯腰等现象。每天摄入1000毫克的钙,可保持骨骼韧性,降低血压,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身体不适可食这些食物:对于停经前月经频繁,经血量过多,造成贫血,同时伴有脸色苍白、气短、头晕、眼花、全身乏力等症状者,需补充蛋白质,如多食牛奶、鸡蛋、瘦肉。
木耳加红糖炖服可治疗月经过多。
贫血者应多吃新鲜水果和深色蔬菜。如苹果、梨、香蕉、柑橘、山楂、鲜枣以及菠菜、油菜、甘蓝、西红柿、胡萝卜等,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铁基铜,还含有叶酸、抗坏血酸和胡萝卜素,对治疗贫血有较好的作用。
食欲差者,可用红枣桂圆加红糖,做成红枣桂圆汤,或用红枣、赤小豆和米做成红枣小豆粥;也可用桂圆、莲子、糯米煮粥食用,均可收到健脾、益气、补血的功效。
有浮肿、血压增高、头昏、心慌、失眠等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现象的女性应摄取足够的B族维生素,如糙米、玉米、麦片等,蘑菇、香菇、动物的肝脏、肾、瘦肉和牛奶、绿叶茶和水果等,尤其是维生素B,对维持神经系统的健康有较好作用,出现浮肿者应少吃盐。
心悸失眠,血压升高者,可多食用豆制品、大枣、酸枣、桂圆、百合、核桃、莲子、芹菜叶等。
需服用女性荷尔蒙的更年期妇女,应多食用当归、人参、苹果、玉米、燕麦、豆类等天然食物或植物。
(二)抑 郁 症
老年抑郁症是一种持续时间超过数周或是数月的强烈的悲伤。它会严重破坏老人的睡眠和食欲以及老人的生活质量,使年纪大的老人的健康状况迅速恶性循环化,还能随着老人自我照顾能力的逐渐丧失,导致老人过早地进入养老院。
由于生理、心理的变化,老年人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减弱,任何应激状态都容易引起抑郁等心理障碍。这种障碍可能单独发生,也可能继发于各种躯体疾病,例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各种癌症等。
患上抑郁症的人的情绪多被视为“小心眼”、“想不开”,或者视为对不良生活事件的“正常”反应。有时老年抑郁症患者合并焦虑情绪,经常心烦好发脾气,子女唯恐避之不及,结果又恶化了患者的情绪。老年抑郁症患者几乎无一例外地诉说各种身体不适,例如头痛、头晕、食欲降低、体重下降、胸闷、疲惫无力、尿急尿频等。而所有上述单个症状都会误导医生进行大量的内科检查。
老年抑郁症患者大多性格内向,发病前就不爱交际,在发病后得不到家人、同事、朋友的理解或遭到误解,也可能难以摆脱抑郁阴影,不利康复。反过来说,和睦、温暖的家庭和“交际圈”本身就是一贴良药,有助于患者度过灰色的抑郁期。
据调查,老年妇女罹患抑郁症的比例比老年男性高出许多,因此专家提醒,老年妇女防治抑郁症更为重要。而女性之所以易患抑郁症,原因是其一生中影响激素分泌的“非常时期”较男性多得多,如哺乳期、怀孕期、绝经期等。而绝经期妇女一旦患有更年期综合征,则绝大多数会出现程度不等的抑郁症状。要是当时未经科学地、彻底地治疗,又会延误成慢性抑郁症并在老年期反复发作,大大影响晚年生活质量。
如果,您或者您的老伴有以下症状,并超过了5项,而且持续时间超过了两周,那么就可能患上了抑郁症,这个时候,你们该去看医生了。
识别老年抑郁症:
经常抱怨感到空虚、无助,焦虑不安,易发脾气。
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觉得自己毫无价值,经常自责或有内疚感,甚至有罪恶感。
精力明显减退,看起来很疲惫,行动迟缓。
思维迟缓或自觉思维能力明显下降。
不明原因地经常哭泣。
比以前饮更多的酒,吸更多的烟,服用更多的药物。
吃得比以前少或者多,导致体重骤减或者激增。
反复出现自杀观念或行为,甚至尝试自杀过一次。
睡眠时间过短或者过长,难以入睡或者醒来的时间很早,不能再次入睡(即所谓的“睡眠感丧失”)。
抱怨头痛、背痛或是胃痛,且认为任何药物都没有效果(当身体上的不适将抑郁症的症状掩盖时,这种情况称之为隐性抑郁症)。
便秘。原本排便正常的老人会变得难以排便,严重可闭结一周,同时还会伴以种种消化障碍,如食欲大减甚至完全不思饮食,有的还出现腹胀、口臭等症状。
心血管异常。老年抑郁症患者常出现血压升高、心率中快或某些冠心病症状。
抑郁症出现的症状一般会周期性发作,时重时轻,即使在同一天中,轻重程度也有不同,一般来说,上午较重,而晚上较轻。随着病情的发展,精神障碍也会越来越明显,表现为:强烈的孤独感和沮丧感,记忆力、判断力、决断力和学习能力大大下降,爱哭泣,不愿见人,还可能有越来越强烈的自杀企图甚至开始实施轻生计划,最后极可能酿成灾难性后果。
抑郁症虽属“疑难病症”,但也绝非不治之症。同其他生理性疾病一样,抑郁症重在预防,出现症状时要积极进行心理和药物上的治疗。
您该做什么?
全面评估。有75%的老人并不能依靠药物得到帮助。医生一般会为患上抑郁症的老人作一个全面的健康评估,如癌症、糖尿病、帕金森氏症,看看这些疾病以及治疗高血压、关节炎、心血管病的药物是否对抑郁症有影响。一旦排除了疾病及药物副作用的可能性,他就会建议采用心理疗法。
与人交谈,远离悲伤。这也是医生最常用也是最推崇的一种心理疗法。包括让专业的心理治疗师与患者交谈,让老人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加强克服生活的勇气等。同时,安排家人和朋友与老人聊天,轻微的抑郁症患者在经过几次这样的专业交谈后,症状会有所减轻。
服用药物。如果不进行治疗,严重的抑郁症会使老人身体变得虚弱,使老人原有的疾病更加恶化。目前,每年都有10余种疗效明显的新药出现,一般按疗程服用后抑郁症状即会减轻或消除。
定期复诊。老年抑郁症极易复发,症状的消失并不意味着终结治疗。因此,患者应在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后仍继续服药一年,并坚持定期复诊。此外,多多参加健身、文娱活动,多交朋友,尽量使老年生活丰富多样,并学会排解烦恼,也可对防止复发起积极作用。
在医学方面,老年抑郁症一直被认为是一个难题,因为治疗往往很难奏效。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认真评估,明确哪些因素会导致治疗失效,脑血管疾病可能是治疗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已有一些研究证实,电休克疗法、合用锂盐和几种药物序贯疗法有望解决这一难题。
医生可能做什么?
医学评估:无论采用哪种药物,老年抑郁症患者的预后通常较差,标准的抗抑郁治疗对1/3的患者无效。治疗后,对难治性病人进行系统的再评估尤为重要。一般来讲,医生会从药物的剂量、疗程、依从性等方面评估治疗是否恰当、充分。许多心理及生物学因素也可影响维持治疗,如与社会隔绝、与护理者关系差、甲状腺机能异常和顽固性疼痛。
换用不同类型的抗抑郁剂:包括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苯乙肼、文拉法辛、哌醋甲酯、去甲替林等抗抑郁药物都是常用的药剂。
抗抑郁剂合并其他增效剂:临床研究显示,对65岁或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三环类抗抑郁药和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联合治疗效果明显(有些病人还可加用锂盐)。
电休克疗法:一项开放研究比较了电休克疗法与去甲替林联合奋乃静治疗伴发精神病性症状的老年抑郁患者的疗效。药物治疗6周后,无效的病人加用锂盐。结果显示,电休克疗法组有效率高达88%,而药物组只有50%。
抑郁的老人和自杀
与一个试图自杀的年轻人相比,老年人较少谈论自杀,而是直接采取行动。
当您知道这件事时,您可能会对此感到惊讶。例如,25%的老人试图自杀时获得成功,而仅有0.5%~1%的年轻人在自杀中获得成功。所以,如果您自己或者老伴出现了抑郁症状,应在儿女和家人的陪同下及时进行医学检查和治疗。
一些老年人把抑郁症看作是自己的道德失败,或者来源于神经衰弱,或认为出现这种状况是对自己在年轻时犯下的错误的一种惩罚。他们不愿相信自己患了抑郁症,更不愿去看医生。这个时候,必须让他们相信抑郁症是一种疾病,而且很容易治疗,并不反映个人的道德状况,而且所有权威报道都认为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对老年患者都有效。不要等到到了自杀的地步才开始治疗。
(三)恐 惧 症
恐惧症是神经官能症一类的症状,它是一种较轻的心理或精神障碍,但还不是精神病。与抑郁症相比,患上恐惧症的老年人心理臆想程度更重,整日陷入一种“自我催眠”的情绪当中。
一般来说,性格内向或者本身有抑郁症的老人更容易患上恐惧症。他们时常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心理,处处胆小拘谨,总感到忐忑不安。这种现象发展到严重时,老人会自感心神不定,坐立不安,焦躁烦闷,甚至陷入不能自拔的痛苦境地,也会由此而引起血压升高,心跳加快,食欲减退和头痛失眠。
识别老年恐惧症:
对鬼怪的恐惧,世界上并没有鬼神,但有的老年人自述曾经见过,这实际上是由心理学上所说的错觉和幻觉所造成。
对疾病的恐惧,看到同伴或朋友患上某种疾病,心里感到害怕,总是臆想自己会患上各种疾病;看到电视药品广告下意识地想到自己也会患上这种病。
对食物的恐惧,有的老年人不敢吃水果,认为上面有残留农药;有的老年人不敢吃鸡,因为怕得癌症;有的不敢吃鸡蛋,怕胆固醇增高使血管硬化;有的不敢吃花生,因为怕吃到变质的花生也会诱发癌症。。。。。。
不敢对儿女提出完全正当的要求,因为害怕他们嫌弃自己。
很少出门,从来不坐车,因为害怕发生车祸。
在家中不敢使用煤气灶,因为害怕煤气中毒。
不敢看电视,害怕身体受辐射线伤害。
不敢使用电脑,以及一些高科技电子产品,对科技产品总是有一种恐惧。
对这一类老年恐惧症的治疗,必须以心理方法为主,适当辅之以药物治疗。最为重要的,是与人交流,帮助自己培养起乐观、向上的性格,减少其焦虑和紧张的情绪,还要破除迷信思想,相信科学。
(四)疑 病 症
老年疑病症属于恐惧症的一种,就是以怀疑自己患病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神经性的人格障碍。到了老年阶段,老人的生活状态相对稳定,身体健康便成了他们最关心的问题。而关心程度过重就导致了恐惧的产生,总是怀疑自己得病其原因是害怕自己得病。
疑病症的发生与老人的性格、年轻时期的经历以及外界的不良刺激等因素都有关系。性格内向孤僻、敏感多疑、固执死板、谨小慎微的人最容易产生疑病症。
有的人以前患过某种疾病,一旦出现不适就怀疑旧病复发;有些老人以往接触过疾病的环境,例如家庭中有人患过病,或者亲密的家庭成员在患者成长的关键时期去世或者在童年时家人对患者漠不关心等,这些早期的不幸经历对患者造成心理创伤,引发疑病。
外界的一些不良刺激也会加剧老年人的疑病倾向。例如,耳闻目睹自己社交范围内的老朋友或老同事患病或死亡,有疑病倾向的老人便往往会联想到自己,因而变得忧心忡忡。在求医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刺激,如医生的诊断失误或治疗失当,或者医务人员使用不恰当的言语、态度和行为都可能促使老年人疑病观念的产生。
识别老年疑病症:
长时间相信自己体内某个部分或某几个部分有病。
对自己的身体变化特别敏感,警觉,一旦出现一些微小的变化(如咳嗽、某部位疼痛等),就会自我暗示是患了某种疾病,且会不自觉地加以夸大和曲解,形成患有严重疾病的证据。
与人交谈时最喜欢谈论“病情”,常常感到烦恼、忧虑甚至恐慌,其严重程度与实际情况极不相符,对自己的病症极为焦虑,别人劝得越多,疑病就越重。
经常看医生。求医时对病情的诉说不厌其详,甚至喋喋不休,从病因、首发症状、部位、就医经过,均一一介绍,生怕自己说漏一些信息,唯恐医生疏忽大意。
经医生作了全面的身体检查,即使结果证实一切正常,仍不能相信事实,医生的再三解释和保证不能使其消除疑虑,甚至患者会认为医生有故意欺骗和隐瞒行为。
疑病症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缓解和治疗,在心理上就有可能从怀疑自己有病发展为对疾病的恐惧、甚至是对死亡的恐惧,即上一节所谈到的“老年恐惧症”,既而真正地引发从心理到生理的疾病。这就是“以假乱真”,自我催眠的严重后果。
您该做什么?
多交一些老年朋友,适时倾诉情感。
设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可以使自己专注于某一项工作,或者热衷于某一种业余爱好。
回忆过去一些愉快的事情,回味当时的幸福体验,多设想今后美好的生活。疑病的痛苦发生在老年,对往事的追忆却涉及幼年的经历,这些早期经历往往构成了疑病的根源,回忆愉快往事,避免过去的痛苦和不幸笼罩和掩盖自己。
纠正自身性格的缺陷,保持乐观、开朗、自信的心态有利于老年人克服疑病症。
请求医生帮助。找一个您值得信赖的心理医生,听从他的建议,并和他建立长期相互信赖的关系。专业的医生一般会帮助患者寻找疾病根源,解除或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同时尽可能避免医疗过程中不利影响的发生。
在心理治疗之外,辅以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但是用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
(五)阿尔茨海默症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Disease,简称AD)是一种缓慢发展的退化性疾病,其结果是大脑神经细胞的丧失,最终造成记忆力、感觉判断、方位感、注意力和语言能力的损伤,并使得简单的日常活动变得难以完成。虽然是一种大脑疾病,但早期的阿尔茨海默症的症状与其他常见的心理疾病(包括抑郁症、恐惧症等)症状有一些相似之处。
超过70多种疾病可以引发老年痴呆症,而阿尔茨海默症是老年痴呆症的基本类型。最初症状是一些异样表现——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或无法完成熟悉的日常行为,比如,天天走的一段路突然不认识了,或者出门买菜或逛超市却在回家的路上迷失了方向。一旦出现这种征兆,病情还会随着时间而日益加剧:患者逐渐开始出现情绪不稳定,不认识自己的家人甚至镜子中的自己。(有关老年痴呆症的详细内容,请参照第五章“一切疾病均可预防”第二大节相关内容)。
老人从患上阿尔茨海默症到走向亡故的日子是痛苦而又无奈的,医学往往也爱莫能助。在被诊断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后,患者会在2~20年内死亡,平均死亡年限为8年。在导致人类自然死亡的原因中,阿尔茨海默症名列第四。
识别阿尔茨海默症:
持久健忘。非间歇性的记忆力丧失通常预示着健康状况的恶化,并成为此症的初期症状。比如,一个熟悉的人的名字或者一件事物明明就在嘴边,但就是说不出来。
完成以前那些轻松的日常行为感到费力。比如洗衣服、做饭、悬持物体,这些日常行为常常突然难以完成,自己也感到费解。
家中的东西乱扔乱置,有可能将香皂放进了冰箱里,或者将手表放在了厨房的橱柜里。
语言障碍。在同某人交谈时感到词不达意,忘记了最简单的表达方式,说话总是不完整。
分不清时间和方向。忘记时间或一周中某一天还可以不放在心上,但在一条自己走了几年的路上迷失方向,就要多加注意了。最典型的事例就是出门很轻松,回来后却找不到家。
判断力丧失。患者有可能会穿着与天气和季节不搭配的衣服出现,如在炎热的夏天穿上毛衣,或在雪天穿上夏装等。对于金钱的支配能力及用途,他们往往令人担心,比如会直接把钱送给陌生人。
情绪突变,难以捉摸。比如平时性格温和,对人善意,在一分钟内没有明显原因的失控,怒不可遏,很可能在几分钟后又哼起小曲,变得开心起来。
变得消极,对以往感兴趣的人或物失去兴趣。如以往对小孙孙疼爱有加,喜欢参加健美操运动,现在却变得漠然,不喜欢出门,甚至连续几个小时或者一整天坐在电视机面前,睡眠时间大大增加,拒绝与人聚会、交流。
以上部分只是阿尔茨海默症的初步预警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就该立即到医院做一个全面检查,速度越快越好。随着时间的推移,阿尔茨海默症会逐渐加重,直至让老人丧失基本生活能力,吃穿住行都得依赖别人。
医生可能做什么:
询问疾病史。不仅询问老人本人,还会对其家庭成员中的一个或多个人询问老人当前和以往的健康问题,以及现在所用的药物,以往家庭成员的疾病史。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试图创建一个与病因有关的症状或疾病的时间表。
身体检查。这项检查能帮助确认病人可能促发或是导致症状出现的身体健康情况,如心力衰竭。
神经学检查。医生会对协调性、肌肉的纹理和肌力、眼睛的活动、说话和感官能力进行评估,以测试神经系统,从而排除中风、脑部肿瘤和帕金森氏症等疾病。通过询问一系列问题,医生会对老人的时间和方向感、理解能力、记忆力和简单的计算能力进行评估。
脑部扫描。如核磁共振成像或CT扫描,以探查肿瘤、多发性梗塞或其他结构异常。
血液和尿液检查。这两项检查能帮助探知症状的出现是否源于甲状腺疾病、贫血、传染性疾病、肾脏或肝脏疾病或营养不良等。
精神病学评估。一个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可以帮助判定是否存在与早期阿尔茨海默症十分相似的抑郁症或其他心理、精神疾病。
在适当的检查的帮助下,医生能作出准确性为95%的对阿尔茨海默症的直接诊断,还能剔除与痴呆极为相似或引发焦虑症状的可能治疗的疾病,包括脑梗塞引起的痴呆、抑郁症、脑部肿瘤、帕金森氏症,酒精引起的慢性中毒、药物中毒、甲状腺疾病、贫血、营养不良及头部创伤等。
不幸的是,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措施很有限,因为神经细胞的丧失是不可逆转的。但尽管如此,及时发现病情,及时治疗却可使患病的老人获得较长的自理时间。药物治疗在某些情况下能暂缓记忆力的丧失、适度改善记忆,对早期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行为有延缓疾病发展的作用。
对于一般的健康老人来说,医学专家鼓励应在身体状况良好时多与亲朋好友交流,联系。据调查研究发现,患有阿尔茨海默疾病的人群中,在智力能力丧失方面,那些具有广泛社交关系的患者比那些没有如此关系的患者要慢许多。
小心病从心生
有一位老人,一生艰辛,生活勤俭。一天,儿子用多年积攒的工资为老人购置了一套新房,入住那天老人喜不自禁,忽然昏迷不醒,送医院后经抢救无效身亡。原来是因兴奋过度,患脑溢血而死。还有一位老人,到机场去接多年未见的小孙子,见面后,老人兴奋地将孩子搂在怀里,悲剧却顷刻发生,老人心脏病突发,也是不治身亡。
医学研究证实,老年人容易因心理情绪的积压导致疾病产生,这就是所谓的“病从心生”。人的心理情绪是很难控制的,老年人的孤寂、冷遇以及种种悲伤、思念、愤怒等情绪积压在心里是摸不着,看不见的,也没有明确的标准,很难看出其危险性。
为了自己的健康,老年人应善于主宰自己的心理,使心理因素经常产生正效应,防止其负效应的出现。
您可以做到的几件事情:
心态放平和,思想开通,情绪平稳,随遇而安,知足常乐。
培养业余爱好,使消极心态得以及时疏导。业余爱好会把人的心绪引导到一个令人十分舒畅、欢愉的精神境界,琴棋书画、散步打拳、养鸟赏花、串亲访友、阅读书报。。。。。。各种爱好都能起到使消极心态及时得以疏导的作用。可以想像,当一个人把注意力全部倾注到自己所爱好的活动中去的时候,一切忧愁烦恼,自然会抛至九霄云外,此时,心理上的平衡,自然会很容易地获得。
处理好家庭关系,多交几个知心朋友。这样做,不仅可以经常得到关怀和温暖,感受到生活中的无限欢乐,更可以在遇到忧愁烦恼的时候,能有个倾诉的地方,一吐为快,使不佳的情绪得到宣泄,不致郁闷成疾。
凡事掌握适度,防止极端。“物极必反”、“乐极生悲”、“福兮祸之所伏”都辩证地说明了这一规律。所以,喜乐之情应适可而止,要时刻注意冷静而能自持;遇哀伤之事,不可过于悲痛;惊恐面前,要善于保持清醒;生忧思之情,切勿深陷而不能自拔,要面对现实,冷静、实际而恰当地处理问题。总之,要防止感情的过分激动,努力保持情绪的平和与心理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