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19300000018

第18章 书证篇

【解题】

这篇《书证》,是颜之推对经、史文章等所作的零星考证,一共有四十七条,汇集成为《家训》中文字最长的一篇。其中多数考证表明他在文献、训诂等学问上确有较高的水平,对今天研究这些学问的专家特别有参考价值;其他读者也可学习颜氏的严谨治学精神。

【原文】

太公《六韬》①,有天陈、地陈、人陈、云鸟之陈。《论语》曰②:“卫灵公③问陈于孔子。”《左传》:“为鱼丽④之陈。”俗本多作“阜”旁⑤车乘之“车”。案诸陈队,并作陈、郑⑥之“陈”。夫行陈之义,取于陈列耳,此“六书”⑦为假借也。《苍》、《雅》⑧及近世字书,皆无别字,唯王羲之《小学章》独“阜”旁作“车”。纵复俗行,不宜追改《六韬》、《论语》、《左传》也。

【注释】

①《六韬(tāo)》:我国古代兵书,相传是西周初年吕望即姜太公所作,其实应是战国时人依托于他的作品。《隋书·经籍志》:“太公《六韬》五卷《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②《论语》曰:见于《论语·卫灵公》。③卫灵公:春秋后期卫国的国君,他曾向孔子请教战陈之事。④《左传》:这见于《左传·桓公五年》。鱼丽是当时战陈的名称。⑤“阜”旁:即过去左边偏旁“阝”。⑥陈、郑:春秋时期诸侯国名,陈的都城宛丘即今河南淮阳,郑的都城新郑即今河南新郑。⑦六书:古人分析汉字造字的理论,即把汉字的结构分析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类型,叫“六书”。⑧《苍》、《雅》:《苍颉篇》和《尔雅》,西汉后期出现的字书和训诂书,前者《仓颉篇》久已失传。

【译文】

姜太公的《六韬》里,说到天陈、地陈、人陈、云鸟之陈。《论语·卫灵公》里说:“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左传·桓公五年》里有“为鱼丽之陈”的话。一般的流传俗本大多数是将以上几个“陈”字,写作“阝”偏旁加上“车乘”的“车”即“阵”字。据考查,表示各种军队陈列队伍的“陈”,都写作“陈、郑”的“陈”字。所以叫行陈,是取义于陈列,将“陈”写作“阵”,这在六书中属于假借法。《苍颉篇》、《尔雅》和近代的字书,“陈”都没有写成别的字,只有王羲之的《小学章》是将“陈”字写作“阝”旁加上“车”字,成了“阵”字。即使今人流俗通行这种写法,也不该反过来改动《六韬》、《论语》、《左传》等古书。

【原文】

“也”是语已及助句①之辞,文籍备有之矣。河北经、传②,悉略此字。其间字有不可得无者。至如“伯也执殳”③,“于旅也语”④,“回也屡空”⑤,“风,风也,教也”⑥,及《诗传》⑦云“不戢,戢也;不傩⑧,傩也”,“不多。多也”如斯之类,傥削此文,颇成废阙⑨。《诗》言:“青青子衿”⑩,《传》曰:“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服。”按古者斜领下连于衿,故谓领为衿,孙炎、郭璞注《尔雅》,曹大家注《列女传》,并云:“衿,交领也。”邺下《诗》本既无“也”字,群儒因谬说云:“青衿、青领,是衣两处之名,皆以青为饰。”用释“青青”二字,其失大矣。又有俗学,闻经、传中时须“也”字,辄以意加之,每不得所,益成可笑。

【注释】

①语已:即语尾,一句话说完。助句:语助词。②河北:黄河下游的河北广大地区,也就是南北朝时北方的统治中心地区,当时通行的经、传和江南通行的在文字上有些出入。经传:儒家典籍经与传的统称。③伯也执殳(shū):见《诗·卫风·伯兮》,说伯拿着殳,殳是古人撞击用的长柄兵器。伯:指兄弟排行,伯为老大。④于旅也语:见《仪礼·乡射礼》,说乡射礼毕后才可以言语。⑤回也屡空:见《论语·先进》。空是匮乏,贫穷。回:指颜回,孔子学生。⑥风,风也,教也:第一个“风”,指《诗经》的十五《国风》;第二个“风”字读去声,通“讽”,劝告的意思。⑦《诗传》:《诗》的毛氏传。⑧戢:收藏。傩:今本作“难”。⑨废阙:缺漏,此指句子不完整。⑩衿(jīn):衣的交领。又指古代读书人穿的衣服。孙炎:三国时曹魏人,曾注《尔雅》,久已失传。郭璞:西晋人,今通行的《尔雅》就是他的注本。曹大家(ɡū):东汉时史学家班固之妹班昭,有才学,曾续成班固未写完的《汉书》,并是汉和帝的皇后的老师,因为她的丈夫姓曹,人们称他曹大家。这里“家”字通“姑”,也就是曹大姑。《列女传》:西汉刘向编辑的古代妇女的事迹,多数在当时是认为好的,也有少数算是坏的,后人还有所增补,书今存,但班昭的注久已失传。交领:古代交叠于胸前的衣领。邺下《诗》本:即前面所说的河北本。“青青”:指“青青子衿”的“青青”,认为一个“青”指“青衿”,一个“青”指“青领”。俗学:世俗流行之学。此指盲从世俗流行之学的人。

【译文】

“也”字是用在语句末尾做语气词或在句中做助词,文章典籍常用这个字。北方的经书传本中大都省略“也”字,而其中有的“也”字是不能省略的,比如像“伯也执殳”,“于旅也语”,“回也屡空”,“风,风也,教也,”以及《毛诗传》说:“不戢,戢也;不傩,傩也。”“不多,多也。”诸如此类的句子,倘若省略了“也”字,就成了废文缺文了。《诗·郑风·子衿》有“青青子衿”之句,《毛诗传》解释说:“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服。”据考证:在古代,斜的领子下面连着衣襟,所以将领子称作“衿”。孙炎、郭璞注解《尔雅》、曹大家班昭注解《列女传》,都说:“衿,交领也。”邺下的《诗经》传本,就没有“也”字,许多儒生因而错误地认为“青衿,青领,是指衣服的两个部分的名称,都用‘青’字来形容。”这样理解“青青”两个字,实际上是大错特错。还有一些平庸的学子,听说《诗经》传注中常要补上“也”字,就随意添补,常常补充的不是地方,实在是可笑。

【原文】

《后汉书》①:“酷吏樊晔为天水②太守,凉州③为之歌曰:‘宁见乳虎穴,不入冀府寺④,”而江南书本“穴”皆误作“六”,学士因循,迷而不寤⑤。夫虎豹穴居,事之较⑥者,所以班超云⑦:“不探虎穴,安得虎子?”宁当论其六七耶?

【注释】

①《后汉书》:此见于《后汉书·樊晔传》。②天水:汉代的郡,治所冀县在今甘肃天水西北。③凉州:东汉时的州,天水郡在其境内,治所陇县即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④乳虎:正在哺乳的母虎,性情特别凶猛。冀府寺:在天水郡治所冀县的太府官署。府寺:官员办公的官署。⑤寤:通“悟”。⑥较:彰明较著,很明显。⑦班超云:这见于《后汉书·班超传》。

【译文】

《后汉书·酷吏传》记载:“酷吏樊晔为天水郡太守,凉州人给他编了首歌说:‘宁见乳虎穴,不入冀府寺。’”江南的《后汉书》底本和副本,都将“穴”字误写成“六”字,有些学者沿袭了这个错误,而不觉察。其实,虎豹住在洞穴中,这是很明显的事情,所以班超说:“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怎么会去计量乳虎是六个还是七个呢?

【原文】

客有难主人曰:“今之经典,子皆谓非,《说文》所言,子皆云是,然则许慎胜孔子乎?”主人拊掌大笑,应之曰:“今之经典,皆孔子手迹耶?”客曰:“今之《说文》,皆许慎手迹乎?”答曰:“许慎检以六文①,贯以部分②,使不得误,误则觉之。孔子存其义而不论其文也。先儒尚得改文从意,何况书写流传耶?必如《左传》止戈为武,反正为乏,皿虫为蛊,亥有二首六身之类,后人自不得辄改也,安敢以《说文》校其是非哉?且余亦不专以《说文》为是也,其有援引经传,与今乖者,未之敢从。又相如《封禅书》曰:‘导一茎六穗于庖,牺双觡共抵之兽③,此导训择④,光武诏云:‘非徒有豫养导择之劳,是也。而《说文》云:‘是禾名。’引《封禅书》为证;无妨自当有禾名,非相如所用也。‘禾一茎六穗于庖,’岂成文乎?纵使相如天才鄙拙,强为此语,则下句当云‘麟双觡共抵之兽,’不得云牺也。吾尝笑许纯儒⑤,不达文章之体,如此之流,不足凭信,大抵服⑥其为书,隐括⑦有条例,剖析穷根源,郑玄注书,往往引以为证;若不信其说,则冥冥不知一点一画,有何意焉。”

【注释】

①六文:即六书。古人分析汉字的造字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②部分:指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首创的部首编排法。③导:通选择。庖:厨房。牺:宗庙祭祀的牲畜。觡:骨角。抵:本,指角的底部。④导择:二字连文为义,即选择的意思。⑤纯儒:纯粹的儒者。这里指专于文字训诂。⑥大抵:表示总括一般情况。服:佩服。⑦隐括:也作隐栝,矫正竹木弯曲的器具。引申为修改、订正之意。

【译文】

有位客人责难我说:“现在经典中对文字的解释,你认为有很多错误,而《说文解字》对文字的解释,你认为都是正确的,这样的话,那么许慎比孔子高明吗?”我拍掌大笑,回答说:“现在的经典都是孔子的手迹吗?”客人反问道:“现在的《说文解字》都是许慎的手迹吗?”我回答说:“许慎根据六书来分析字形解释字义,将文字按部首分类,使文字的形、音、义准确无误,即使错了的,也能准确发现错在何处。孔子校订经书,只保存经文的大义宗旨,而不推究文字。以前的学者尚且还用改变字形的办法来附会文意,至于流传抄写过程中的错误就更多了。除非像《左传》中认为武字是由‘止’‘戈’组成,‘正’字反过来就是‘乏’,‘蛊’字是由‘皿’‘虫’组成,‘亥’字是由‘二’和‘六’组成,像这样对文字的分析解释,后人已无法随意改变,又怎么敢用《说文解字》去考订这种说法的是非呢?同时,我也不认为《说文解字》是完全正确的,书中引用的典籍原文,如果与现在通行的典籍有出入,我也不敢盲从。例如:司马相如的《封禅书》说:‘导一茎六穗于庖,牺双觡觡共抵之兽。’这句话中的‘导’是选择的意思,光武帝下诏书说:‘非徒有豫养导泽之劳。’其中的‘导’字也是选择的意思。而《说文解字》却解释说:‘是禾名’。并且引用了《封禅书》作为例证;也许有一种谷物名叫‘’,但并不是司马相如《封禅书》中的‘导’字。如果按照许慎的理解,‘禾一茎六穗于庖’难道还成为一句话吗?即使司马相如天生愚蠢,生硬地写出这句话,那么下句就不应该是‘牺双觡共抵之兽’,而应该是‘麟双觡共抵之兽’,以此求得上下句词义、词性的对应。我曾经笑话许慎是个纯粹的书生不了解文章的体裁,像这一类的引证,就不足以遵从信服。我大致信服《说文解字》对文字的解说。书中将文字按部首排列,分析字的形体,探求,字的本义,郑玄注释经书,常常引证《说文解字》作为论据;如果不相信许慎的学说,就稀里糊涂,不知道一点一划有什么意义。”

同类推荐
  • 海公案

    海公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容斋随笔)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容斋随笔)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白话容斋随笔精选

    白话容斋随笔精选

    《白话容斋随笔精选》是一部关于历史、文化、艺术、哲学、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笔记小说,以考证、评论、记事为主要写作内容,书中既有夏商周三代以来的一些历史事实、政治杂谈和文坛轶事,更有对宋代典章制度、官场见闻、社会风尚的记述。本书的特点是内容丰富、评论精彩、考证严谨,其价值远远超过同类书籍,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推为南宋笔记小说之冠。该书通俗易懂,作者从小处入笔,写出人间沧桑,喻道理于点滴之中。阅读《白话容斋随笔精选》,可以让人消除疑虑,明白事理;可以让人心存感恩,摒弃丑恶;更可以让人增长见识,澄清谬误。
  • 冰鉴(中国传统文化选编)

    冰鉴(中国传统文化选编)

    《冰鉴》一部纵横中外的人才学教科书,一部关于识人、相人的经典文献,是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是曾国藩体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诀,它因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而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喜爱。《冰鉴》为读者打造一条走近曾国藩的智慧之道,感受他独到的识人、用人策略。《冰鉴》与《挺经》皆是曾国藩吐尽毕生的心血于临终前写成的“压案之作”。
  •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朱依真是清中叶广西诗坛上的著名诗人,袁枚推之为“粤西诗人之冠”。然而由于历史、地域及其声名卑微等多方面的原因,其作品的流传与影响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人们对朱依真及其作品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本书着重对《九芝草堂诗存》进行标点、校勘、注释等整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朱依真的生平、思想、交游及其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进行较全面的分析研究,以期获得对朱依真及其作品较全面的认识与掌握,正确评价朱依真的文学成就,弘扬广西地方文学遗产,为今后的文学创作提供借鉴。
热门推荐
  • 甜宠蜜恋:青梅我爱你

    甜宠蜜恋:青梅我爱你

    “晨熙哥哥,帮帮我”甜甜快要哭了。“好吧,你个麻烦精”晨熙帮她把拉链拉了上去。“呜呜呜呜呜……干妈,晨熙哥哥欺负我,他说我麻烦精”甜甜狡黠的在干妈看不到的地方笑了一下,心想让你说我,嘿嘿……糖糖第一次写文,写的不好的地方请见谅(=^.^=)。
  • 离天最近的路

    离天最近的路

    一条路,就在你的面前,从生到死,有无形的指引,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力量被天空吸走。
  • 浮华渡

    浮华渡

    “若问三界俏儿郎,琴帝蓬莱当莫属。若问三界美人最,箫皇之外再无君。”琴帝梦华,乃一十三天最为淡漠的上古尊神,常年于缥缈宫避世不出,万年难得一见。同为上古尊神的蓬莱仙境之主百里轻染与箫皇君染歌偶在重大宴会上露面,供后辈敬仰。琴帝与蓬莱之主同为上古尊神,却是诞生至今不曾见过半面,可谓十万八千里也到达不了的距离。这样的遥远距离直至那日天君墨麟晨与北荒女君离心被打破。那日,天界暖风洋溢着感染人心的欢喜气息,春风扑面桃花迷人。在地界幽冥司,一座仙气缭绕的凉亭内,那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缠,就此不断。
  • 后洪荒时代

    后洪荒时代

    一颗玉石使徐鹰翔穿越了,到底这玉石和这个世界有什么联系呢?为了替不能尽孝的父母积点阴德,他决定这辈子做个好人!临死前却发现他重生的这个世界里神佛漫天,成为修神者的他也渴望能获得更精彩!(本书的修神指的是修阴神)为什么修神只是下品呢?修仙修佛修魔怎么都是中品呢?三清门下是什么意思呢?西方教和佛教又有什么区别呢?让我们一一期待吧!看看在圣人淡出修真界多年的后洪荒时代,神.仙.魔.佛又演绎出一曲怎样的恩怨情仇!洪荒时代有又多少被掩盖的事实呢?我们的男主人公又会给这时代带来什么影响呢???
  • 天界战神战花都

    天界战神战花都

    上一世他是人间的剑圣,踏上修仙之路一步步成为天界的战神,想不到无缘无故落了个身消命陨,却是灵魂穿越,夺舍到了地球上一个穷小子的身上,从此穷小子逆袭了,校花泡上了,女总裁也泡上了,彪悍的黑道大姐更是倒追……。
  • 逆尽凡辰

    逆尽凡辰

    辰尽只是一个普通少年,性格怯懦不说,还是个先天病秧子,感情受挫,学业受迫,举步维艰!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忽然有一天,受尽人间疾苦和磨砺的少年,竟然觉醒了一种万众无一的异能......从此,辰尽变了,走上了一条逆天修行之路。无尽的杀罚!无数的金钱!无穷的功法!无限的美女!欺软怕硬者,杀!贪赃枉法者,抢!失传已久的绝学,练!胸大臀圆的美女,睡!我是凡间的一粒星辰,随心所欲,逆尽天下......
  • 鼎震苍穹

    鼎震苍穹

    这是个充满传说的仙灵世界,修炼一途,乃争寿元,破天命,星之极,震乾坤,祖之境,撼苍穹。
  • 猎明

    猎明

    大明的锦衣卫与忠勇将士、朝鲜的僧人与青楼义女、日本的忍者与武士,共同激荡在四百多年前的东北亚战场上,万历皇帝、丰臣秀吉、朝鲜王子、努尔哈赤、西洋传教士等各大派别人物陆续登场。忠与义、刀与火、野心与权谋、智略与武勇,爱恨情仇交织在一起!三尺寒锋开天地,一腔热血为谁流?!
  • 悲剧英雄:项羽

    悲剧英雄:项羽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悲剧英雄项羽》讲述了军事天才的凄美爱情,英雄末路的悲怆选择。一场刀光剑影的政治较量、一段英雄美人的爱情传奇、一个盖世英雄的千古悲剧。本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恋上邪魅的吸血鬼殿下

    恋上邪魅的吸血鬼殿下

    世界上有一种超自然生物。他们具有两颗尖长的獠牙。他们还具有很强的恢复能力,能够变身为蝙蝠,它们的周围通常有蝙蝠围绕,自身也能变成吸血蝙蝠。他们就是——吸血鬼。他们的身体异常冰冷。拥有极快的速度,能飞行——有些吸血鬼通晓魔法,并具有不可思议的灵力。力量极大,拥有不死之身。就这样的一位吸血鬼闯进了一名少女的生活。这位吸血鬼会就此改变这名少女的人生吗?但是这名少女貌似不怎么在乎这件事。“你当真不在乎我吗?我可是一直都在乎着你的!”“你管我啊?”“我当然管你!”“凭什么啊?”“因为我是你的吸血鬼老公啊!”偶买噶!我这是中奖了还是倒霉了?下次该不该买个彩票啊?哦!糟了!我!恋上了邪魅的吸血鬼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