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19300000017

第17章 归心篇

【解题】

颜之推是佛教信徒,这篇《归心》,就是讲人要归心于佛教,把为什么要信佛教的道理告诉儿孙后代。其中佛儒内外两教本为一体、和为佛教辩护的种种言论,体现出当时门阀士族的另一种精神面貌。

【原文】

……内外两教,本为一体,渐积①为异,深浅不同。内典初门,设五种禁②,外典仁、义、礼、智、信,皆与之符。仁者,不杀之禁也;义者,不盗之禁也;礼者,不邪之禁也;智者,不酒之禁也;信者,不妄③之禁也。至如畋狩军旅④,燕享⑤刑罚,因民之性,不可卒⑥除,就为之节,使不淫滥尔。归周、孔而背释宗⑦,何其迷也!

【注释】

①渐积:逐渐积累,积久。②五禁:即五戒。《魏书·释老志》:“又有五戒:去杀、盗、淫、妄言、饮酒。大意与仁、义、礼、智、信同,名为异耳。”③不妄:不乱说假话。④畋(tián):打猎。狩(shòu):也是打猎。军旅:本是军队,引申为作战打仗。⑤燕享:同“宴飨”,古代帝王宴饮群臣。⑥卒(cù):同“猝”。⑦释宗:佛教,因佛教创始者汉译为释迦牟尼,故以“释”指佛。

【译文】

内外两教佛教与儒家,本来互为一体,经过逐渐的演变,两者就有了差异,境界的深与浅有所不同。佛教经典的初学门径,设有五种禁戒;儒家经典中所强调的仁、义、礼、智、信这种德行,都与五禁相符合。仁,就是不杀生的禁戒;义,就是不偷盗的禁戒;礼,就是不邪恶的禁戒;智,就是不酗酒的禁戒;信,就是不虚妄的禁戒。至于像打猎、作战、宴饮、刑罚等,这些则是顺随人类的本性,不能急忙废除,只好就此加以节制,使它们不至于泛滥成灾。既然尊崇周公、孔子之道,为什么要违背佛教的教义呢?这是多么糊涂啊!

【原文】

释三曰:“开辟已来①,不善人多而善人少,何由悉责其精洁②乎?见有名僧高行,弃而不说;若睹凡僧流俗,便生非毁。且学者之不勤,岂教者之为过?俗僧之学经律③,何异世人之学《诗》、《礼》?以《诗》、《礼》之教,格④朝廷之人,略无全行者;以经律之禁,格出家之辈,而独责无犯哉?且阙行之臣,犹求禄位;毁禁之侣,何惭供养⑤乎?其于戒行,自当有犯。一披法服⑥,已堕僧数,岁中所计,斋讲诵持⑦,比诸白衣⑧,犹不啻山海⑨也。

【注释】

①开辟已来:我国古代有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开辟已来就是指有天地以来。②精洁:纯净无杂质。③经律:佛教徒把记述佛的言论的书叫做经,把记述戒律的书叫做律。④格:度量。⑤供养:佛教徒不从事生产,靠人家提供食物,叫供养。⑥法服:佛教徒在举行仪式时穿的法衣。⑦斋:汉族佛教徒的持斋,即素食不吃肉。讲:讲经,解说佛经。诵:诵经,读佛经。持:持名,念佛号。⑧白衣:南北朝时中国佛教徒穿缁(zī)衣,即黑衣,教外在家的世俗人家穿白衣。因此常以“白衣”代称世俗之人。⑨啻(chì):但只,仅。山海:山高海深,此用来说佛教徒的德行总比白衣高深。

【译文】

对于第三种指责,我解释如下:开天辟地有了人类以来,就是坏人多而好人少,怎么可以要求每一个僧尼都是清白的好人呢?看见名僧高尚的德行,都放在一旁不说,只要见到了凡庸僧人伤风败俗,就指责非议谤毁。况且,接受教育的人不勤勉,难道是教育者的过错?凡庸僧尼学习佛经,又跟士人学习《诗经》、《礼记》有什么两样?用《诗经》、《礼记》中所要求的标准去衡量朝廷中的大官员,大概没有几个是符合标准的。用佛经的戒律衡量出家人,怎么能唯独要求他们不能违犯戒律呢?品德很差的官员,还依然能获取高官厚禄,犯了禁律的僧尼,坐享供养又有什么可惭愧的呢?对于所规定的行为规范,人们自然会偶尔违反。出家人一披上法衣,一年到头吃斋念佛,与世俗之人的修养相比,其高低的程度远胜过高山与深海的差距。

【原文】

……形体虽死,精神犹存。人生在世,望于后身①似不相属;及其殁后,则与前身似犹老少朝夕耳。世有魂神②,示现梦想③,或降童妾,或感妻孥,求索饮食,征须福祐④,亦为不少矣。今人贫贱疾苦,莫不怨尤前世不修功业⑤。以此而论,安可不为之作地⑥乎?夫有子孙,自是天地间一苍生⑦耳,何预身事,而乃爱护,遗其基址⑧。况于己之神爽⑨,顿欲弃之哉?凡夫蒙蔽,不见未来,故言彼生与今非一体耳……

【注释】

①后身:佛教认为人死要转生,所以有前身、后身的说法。②魂神:此指死者的灵魂。③示现梦想:说灵魂出现于生者的梦中,即所谓鬼来托梦。④征须:征求需索。福祐:这里指向生存者求作佛事以福祐鬼魂。⑤功业:指佛教的所谓功德。⑥作地:为他后身留余地步。⑦苍生:百姓。⑧基址:基业、产业。⑨神爽:精神,灵魂。

【译文】

人的形体虽然死去,精神依然存在。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远望死后的事,似乎生前与死后毫不相干,等到死后,你的灵魂与你前身之间的关系,就像老人与小孩、早晨与晚上一般关系密切。世上有死者的灵魂,会在活人梦中出现,有的托梦给仆童、小妾,有的托梦给妻子、儿女,向他们讨求饮食,乞求福祐而得到应验的事,也是不少了。现在有人看到自己一辈子贫贱痛苦,无不怨恨前世没有修好功德的。从这一点来说,生前怎么能不为来世的灵魂开辟一片安乐之地呢?至于人有子孙,他们只不过是天地间一个百姓而已,跟我自身有什么相干?尚且要尽心加以爱护,将家业留给他们。何况对于自己的灵魂,怎能轻易舍弃不顾呢?凡夫俗子愚昧无知,无法预见来世,所以就说来生和今生不是一体。

【原文】

世有痴人,不识仁义,不知富贵并由天命。为子娶妇,恨其生资不足,倚作舅姑之尊,蛇虺①其性,毒口加诬,不识忌讳,骂辱妇之父母,却成教妇不孝己身,不顾他恨。但怜己之子女,不爱己之儿妇。如此之人,阴纪其过②,鬼夺其算。慎不可与为邻,何况交结乎?避之哉!

【注释】

①蛇虺:虺(huǐ),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②阴纪其过:意即阴曹地府会将他的罪过记录下来。

【译文】

世上有一种痴人,不懂得仁义,也不知道富贵皆由天命。为儿子娶媳妇,恨媳妇的嫁妆太少,仗着自己当公婆的尊贵身份,怀着毒蛇般的心性,对媳妇恶意辱骂,不懂得忌讳,甚至谩骂侮辱媳妇的父母,这反而是教媳妇不孝自己,也不顾她的怨恨。只知道疼爱自己的子女,不知道爱护自己的儿媳。像这种人,阴间地府会把他的罪过记录下来,鬼神也会减掉他的寿命。千万不可与这种人为邻居,更何况与这种人交朋友呢?还是躲他远点吧!

同类推荐
  • 禽经

    禽经

    《禽经》作为我国同时也是世界上较早的一部文献,虽然不免略嫌简略,仍然不失为一本有价值的动物学奇书,对人们研究和玩赏鸟类都有参考作用,它所提供的早期鸟类信息,更是无可替代。
  • 海上花列传

    海上花列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文心雕龙)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文心雕龙)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春秋左传选译

    春秋左传选译

    本书是中国古代儒家最为经典的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它翔实地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资料及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学思想。
  • 金台全传

    金台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灵异校园—之宿舍有鬼

    灵异校园—之宿舍有鬼

    他不是幽灵,也不会骗自己!她相信他,相信他说的每一个字。 她蓦地转过脸来,看到一张男人英俊的的脸——是她期待的脸。然后,她听到一种奇特的声音:时间到了!解剖楼的凶杀案等一些列怪事之后,能否解开这些谜团?
  • 感情

    感情

    我也不知道怎么样介绍,你看完就会晓得的啦。欢迎看,看完自己思考哦,呵呵!
  • 重生贵女成长记

    重生贵女成长记

    作为贤妻时被嫌弃。而现在,徐楹一鞭在手,将军,您确定要娶一个悍妇?
  • 业火之逐梦

    业火之逐梦

    自天地混沌初开,始有万物生灵,而万物生灵争斗不息,会有阴阳善恶,阴阳善恶之极其因果衍业火。业火乃宇宙无形、无色、无味之火,可燃天地一切,非天命之大能不可掌控。祝融得至阳刚之业火得尊火神,天帝掌善恶之业火而控神界人间。九幽之下,至阴冥之火,不容孽恶,灭尽奸邪,为业火之霸。杀戮非吾之所愿,然世间有太多邪恶,吾辈当以浩然正气,捍卫人间正道。
  • 韩非子全鉴

    韩非子全鉴

    《韩非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韩非的著作,共有文章五十五篇,其文章风格严峻峭刻,干脆犀利,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为法家集大成之作品。该书就其主体来看,是一部政论性巨著,它重点阐述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其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积极的主张,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时至今日,《韩非子》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仍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本书甄选了《韩非子》最精彩的篇章,对原典作了精准的注释和翻译,便于您更好地品读国学精粹,感知先贤智慧。
  • 历史的拐点:改变历史进程的转折点

    历史的拐点:改变历史进程的转折点

    历史是一条波澜壮阔的长河。在这条长河里遨游,自然会领略到人类灿烂文明的无限风光。追本溯源,探寻这条长河的源头,会把握弄清人类发展的来龙去脉;观看长河的波澜,会感叹人类走过的每一步都是那么豪迈与艰辛;俯瞰长河的蜿蜒曲折,会感受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没落的沧桑;遥望长河的走势,会为光明战胜黑暗、新生战胜腐朽而欢欣鼓舞。本书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生动地介绍了历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通过这些故事的阅读,可以形象地把握中国历史及世界历史的大致脉络和基本轮廓。简明生动的文字,引人入胜的故事,相信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 仙论情殇

    仙论情殇

    我不管你叫什么,可你就是你,就算过了几百年几千年我也不会忘记你,因为你的前世今生来年都属于我...
  • 净土或问

    净土或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那一年青春我们正好

    那一年青春我们正好

    如果生命可以倒退,我想重新来过!好像我的一生与你们相遇!
  • 天地约束:命运相错

    天地约束:命运相错

    大家好,我是第一次写的,练习练习,大家如果看到的话可以给个意见;源一世之英雄,一时之失误,堕入千古轮回,幸得高人相助,摆脱轮回的限制,魂穿异世,奪体重生,修炼成仙,并落下千古名句:“自古修者得天宠,我却以仙把天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