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天地》中说,尧到华地巡视,华地守封疆之官说:“啊,圣人来了!请让我们为圣人祝福,祝圣人长寿!”尧说:“不需要。”“祝圣人富有!”尧说:“不需要。” “祝圣人多生儿子!”尧说:“不需要。”守封疆之官说:“长寿、富有、多生儿子,是人们都愿意得到的,您却不愿得到,这是为什么?”尧说:“儿子多会使人多畏惧,富有会多事,长寿会增加困辱。三者无助于培养无为的德行,所以不需要。”守封疆之官说:“开始我以为您是位圣人,现在看不过是位君子而已。上天生出万民,必定要授给职事。多生儿子而授给他们职事,那样做还有什么可以畏惧呢?富有而使大家分享,那样还有什么事呢?作为圣人,像鸟一样居无定所,靠天而食,行动不留下痕迹;天下处于有道之世,就与万物一起昌盛;天下处于昏乱无道之世,就遁世隐居修养德行;活上千岁,对世俗生活厌倦了,就升仙而去,到达天帝之处。三种祸患不来,身体长久无灾,那样还有什么困辱呢?”由此可见,道家的轻视名利与儒家的兼济天下并不矛盾,懂得道法自然真谛的人,穷则独善,达则兼济,超然物外,无时无处不乐。
君子在蹇则有以处蹇,在困则有以处困。
语意:正人君子和善于养生的人,在困苦逆境中有其对待困境的方法和措施。
语见宋代程颢和程颐的《二程集·河南程氏粹言》。《易经·蹇卦》的《象辞》指出:“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此即是说,山上之水,因冈峦起伏而水流受阻,这象征着人生困境。君子遇到这种情形,应当反求于己,而非求人,通过发扬自身的美德来克服困难。《河南程氏粹言》指出,要行正道随时都可坚持实行,不会因处逆境而消极、处困境而颓废。
战国时《管子·内业》指出,“大凡人的生命,必须以欢乐为其主要情绪,多忧则生命有失纲纪,多怒则生命有失正常。如忧愁、悲痛、愤怒多而喜悦少,就谈不上是养生之正道”。生活之中,有一些困境是无法克服的,比如亲人的去世。《庄子·至乐》上说,庄子妻子死了,惠子来吊丧,庄子正盘膝而坐敲击瓦盆唱歌。惠子说:“与妻子共同生活,孩子大了,她也老迈了。现在她死了,你不哭也已足够,还敲击瓦盆唱歌,不是太过分了吗!”庄子说:“不是这样。在她刚死的时候,我难道能不悲痛吗!然而推究其最初是未曾有生命,不但未有生命,而且本来没有形体;不但没有形体,而且本来无气。在恍惚迷离的状态中,变化而有了气,气变而有了形体,形体变而有了生命。现在又由生而死,这就像那春夏秋冬四季交替运行一样。假如有人安稳地睡在大房子里,而我在旁边哭泣不止,这成什么样子?人死是大眠,别人大眠时哭泣,这样做是不通达天命,所以我停止哭泣。”若像庄子这样有如此豁达的胸襟,还有什么困境不能面对呢。
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语意:正人君子安守于自己的贫困,通达事理的人安心于自己的命运。
语见初唐王勃的《滕王阁序》。《老子·第十二章》指出:“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纷杂的音调使人听觉不灵,美味佳肴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放荡不羁,稀有之货让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温饱,不求声色之娱,摒弃物欲的诱惑而安于朴素的生活。
《庄子·徐无鬼》中谈到魏国有一位隐士,叫徐无鬼。有一次,他经魏国大臣女商介绍去见魏武侯。武侯安慰他说:“先生很贫困啊!你对山林中的困苦生活感到烦恼,所以才肯来见我。”徐无鬼说:“我是来慰劳您的,您怎么来慰劳我了呢?您要是满足嗜欲,增长好恶,那么性命之本就要受损伤了;您要废弃嗜欲,除去好恶,那么耳目就要受困苦了。我需要慰劳您,您有什么可以慰劳我的呢?”武侯若有所思,无法回答。过了一会儿,徐无鬼又说:“我想告诉您我的相狗术。下等的狗,只是能捕兽得食而已,这不过是山猫的德行;中等的狗,眼睛看得高、望得远;上等的狗,好像忘掉了自己的身体。我的相狗术,又不如我的相马术。我相马,直的地方与绳墨相符合,弯曲的地方与钩相符合,方的地方与矩相符合,圆的地方与规相符合,这就是一国之中最好的马。然而一国的好马,还不如天下最好的马。天下的好马有天生的才性,走起路来像有忧思,又像丧其偶;可以超越绝尘,却好像不知所止、不知去向。”显而易见,徐无鬼评价犬马,重视其神而忽视其形,人又何尝不是呢?
为善而心不著善,则随所成就,皆得圆满。
语意:为善必须发乎真诚自然,事后不牢记在心里,则虽小善也能功德圆满。
语见明代袁了凡的《了凡四训·积善之方》。《易经·坤卦》上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所以积善是养生修德的一个重要途径。袁了凡指出,“积善之事详细说来,有真善与假善,有端正之善与歪曲之善,有阴善与阳善,有是善与非善,有偏善与正善,有半善与满善,有大小之善与难易之善等等。简而言之,凡人行善,不只看行为,还要看结果;不只看个人的得失,还看对大众的影响”。
《了凡四训》上讲了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一个女人,到庙里烧香,想布施却又家境困难,找遍身上只得二文钱捐献。但是,庙里的住持高僧还是亲自替她诵经祈福。后来此女被选入皇宫而富贵,携带数千金来此庙布施,住持高僧却只派了徒弟代办而已。此女问道:“我以前只捐二文钱,你就亲自为我祈福;而今捐献千金,你却为何不亲自诵经了呢?”高僧说:“以前布施虽小,心意真切,非老僧亲劳,不足以报答;而今布施虽多,心意却不如以前真诚,因此有人代劳即足矣。”还有一个故事,说是神仙钟离权想传授吕洞宾点铁成金之术,这样就可以帮助穷人,行善济世了。吕洞宾问:“这种金会还原吗?”钟离权说:“五百年后,终究要复原为铁。”吕洞宾说:“这不是会害了五百年后的人吗?这种法术我不想学。”钟离权说:“修道学仙要先修满三千功德,就凭你这句话,三千功德已经圆满达成,可以学仙了。”
所以养生安乐者,莫大乎礼义。
语意:用来健身长寿、安乐康泰的措施,没有比奉行礼和义更为重要的了。
语见战国时的《荀子·强国》。荀子指出,对于人来说,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没有什么比安定更快乐的了。但用来保养生命、取得安乐的途径,没有比遵行礼和义更重要的了。人们如果只知道珍重生命、喜欢安定而抛弃了礼和义,这就好像是想长寿而割断脖子一样,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了。西汉时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循天之道》指出,“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是其且多且治”。这就是说,关爱他人的人之所以能多有长寿的,是因为对外没有贪欲,身心清静无为无邪,心态平和而不失中庸之道,能效法天地间包容万事万物的美德而修养其身心,故得以制约本人的言行使符合社会和法纪的需要,才得以长寿。宋代邵雍在《言行吟》中明确指出,始知行义修仁者,便是延年益寿人。
礼,是约束人与人关系的道德标准与行为规范;仁者爱人,故仁爱之人其言行多能满足社会、家庭的需求;义,就是宜,是要求参照道德标准应当如何做。奉行仁义的人,行为会符合礼的标准,这样的人会心理平衡、恬淡寡欲、心神清静,遇事能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自然会人缘广结,因而心宽体健、益寿延年。
人之情,不蹶于山,而蹶于垤。
语意:由于心情和谨慎程度不同,人常在陡峭的山上不会跌倒,而跌倒于小土堆旁。
语见《吕氏春秋·慎小》。为人处世,逢大事则常谨慎而少有失误,但每因忽略小事而招致失败。所以善于养生的人,不仅要大事谨慎,即使是小事也必须认真对待,丝毫不可以掉以轻心。《吕氏春秋·慎小》中举了一个例子,说春秋战国时,卫国国君卫庄公,因一件小事即要放逐大臣石圃,使之难堪。又在一次巡幸中发现戎族建立了戎州聚居地,庄公认为这样有损他姬姓人的声誉,便轻率地下令掠夺了戎人住宅,并摧毁了这个戎族聚居州城,结果引起民愤。当时,正值晋国举兵入侵卫国,戎州人遂与石圃合谋杀了卫庄公,并拥立庄公的弟弟公子起为新国君。这种情况也正如下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就养生而言,一件小事处理得好,不一定延年益寿;但若是做坏了,可能就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很严重的伤害。清道光年间,曾国藩曾在致其弟的信中,提出“仁、礼、信、义、智”养生五要,所言颇精,且录于下:
“一阳(指心思)初动处,万物始生时,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以上仁,所以养肝也;内而整齐思虑,外而敬慎威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以上礼,所以养心也;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作事有恒,容止有定——以上信,所以养脾也;扩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裁之吾心而安,揆之天理而顺——以上义,所以养肺也;心欲其定,气欲其定,神欲其定,体欲其定——以上智,所以养肾也。”曾国藩在这里强调了养心与修身相结合的养生之道,养生先养心,只要做到不藏怒、不宿怨、谦和待人,事无巨细都顺其自然,不急不躁,沉着处理,饮食起居有度,便能健康快乐,益寿延年。
命由己作,相由心生;祸福无门,惟人自招。
语意:人的命运,都是由自己决定的;福祸本无定数,完全是自己招来的。
语见明代袁了凡的《了凡四训·立命之学》。袁了凡有一天到栖霞山拜访云谷禅师,二人对坐一室,三日之久不曾睡觉。云谷说:“凡人所以不能成圣成贤,都因为被杂念欲望所缠。你静坐三天,不起杂念,不胡思乱想,必有原因。”袁了凡说:“荣辱生死,皆有定数,妄想也没有用!”云谷说:“人若不能达到无心、明心之境,难免会被阴阳气运所控制。若被阴阳气运所控制,当然就有定数。但是,也只有凡夫俗子才有定数,极善之人命运约束不了他,极恶之人命运也约束不了他。二十年来,你被命运所控制,动弹不得,真是凡夫俗子一个,我还以为你是圣贤豪杰呢!”说罢云谷哈哈大笑。袁了凡问:“一个人的命运,逃得了吗?”云谷说:“佛教经典里面说‘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都不是乱讲的,说谎是佛家的大戒,众神岂敢骗人?”袁了凡说:“孟子提过,求之即能够得到的,必须是自己能够做得到的事,道德仁义能够力行自求,功名富贵须待他人赏赐,如何得到?”云谷说:“孟子的话没有错,你未能深入去了解。六祖慧能禅师说过:‘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人只要从内心自求,力行仁义道德,自然就能够赢得他人的敬重,而引来身外的功名富贵。为人若不知反躬自问,从心而求,而只好高骛远,祈求身外的名利,则就算用尽心机,也只是两头落空。”
荣辱生死,虽说定数,自心而求,古今无不应者,唯凡夫俗子难领悟其真谛罢了。
改恶崇善,是药饵也。
语意:不论大小,有恶必改,有善必行,这就是补偏救弊、调适身心平衡的最佳药物和方术。
语见《大藏经》。一般人多认为,药疗、食养、体疗、导引、针灸、气功、生活环境等能使人养生健康,殊不知行善积德,讲究心理健康,使心神宁静,更是保证身心康泰、延年益寿的重要措施和途径。古代善于修身养性的人,从不因某一善事细小而不遵行或不去办理;对于恶事,也从不因其恶小而不去改正。
积德行善是情绪养生的重要方法与途径,具体方法有九:一是与人为善,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去彰显别人的弱点,更不要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捉弄别人;二是敬爱存心,人虽有贵贱亲疏、智拙贤愚之分,但万品同体,所以应当互相敬重,以百姓心为心;三是成人之美,即成全人家的好事,对他人设法予以扶助,正如治理玉石一样,任意丢弃,就如同瓦砾,懂得琢磨,则是宝贝;四是劝人为善,凡人都有良知,只因人生旅途纷扰动荡,为名为利而使人沉沦堕落,因此与人相处,须时时提醒告诫他人,以解开迷惑;五是救人危急,恩惠不在大,能救人紧急为贵,别人有困难之时,应当像自己遇到了困难一样,给予无私帮助;六是兴建大利,协助建设公共设施,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七是施财作福,贤明之人内舍六根、外舍六尘,普通人可从施财做起,以利群生;八是敬重尊长,凡是年高德劭之人及长官、前辈都要尊重;九是爱惜物命,古人说“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虽然常人难以做到,但恻隐之心应当时时有,因为求仁者尽在此心,积德者也全凭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