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见明代养生家万全的《养生四要·慎动》。晋人葛洪的《抱朴子·释滞》曾指出,“欲求神仙,唯当得至要,至要者在于保精行气”。这也就是说,一个人若想求得健康长寿,当务之急是求得最关紧要的法则。这紧要的法则就是,要珍惜精气,令气血畅通。《管子·内业》记载,“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脏以为泉源,浩然和平,以为气渊。渊之不涸,四体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通,乃能穷天地,被四海”。此即是说,人的精元之气能保存则生命就存在,其身形安定荣盛,内脏也以此为生命之泉源。此身心的长久平和安宁,是以阴精为气的泉渊的。阴精神气的泉渊若不干涸,则人的手足、脏腑等身形也因而固实。阴精神气之泉不枯竭,则上下九窍都能通畅。这种善养生的人才能与天地同寿、与四海共生。
善养生者,必保其精。要做到保精,重要的是做到心静。明代养生家袁黄的《摄生三要·存精》指出,“怒则伤肝而相火动,动则疏泄者用事,而闭藏不得其职,虽不及合,亦暗流而潜耗矣,是故当息怒”。此即是说,人在大怒时可损伤肝气而使相火妄动,相火动则主疏泄的肝为主导,肾脏失去其闭藏的职能。此时男女间并未合房,但阴精却已暗自外流而消耗了,故人当息怒以防精气暗耗。元代名医朱丹溪的《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也指出,“心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所以圣贤只是教人收心养心,其旨深矣”。也就是说,如人的淫心欲念妄动,则肾中相火因而煽动,相火动则精可自泄。所以,善养生的人能做到收敛淫心善养心神这一主张的含义是很深远的。
延年有何术?寡欲而已矣。
语意:益寿延年有何方术呢?唯一的方术就是清心寡欲。
语见清朝王材任的《烧丹行》。王材任借道家烧炼金丹的术语,说明房中之事的危害。他指出,益寿延年最好的方法就是清心寡欲,可惜一些士大夫,愚昧得连这个道理也不懂!试图通过房事滋阴补阳获得长寿,此方术是由古代房中家容成子及其门人所倡导的。这些说法,故意神乎其神以投合权贵们的心意,当然权贵们都喜闻乐见了。每日狎眠美女,还能因此成仙,又何乐不为呢!于是权贵们不惜巨金争购绝色佳人,并把这些美女纳之金屋,供其淫乐。这样一来,这些人的精、气、神被频繁的性事所消耗,性命也因这床上功夫而付之流水。家庭不和,是由于闺房内的性事所招惹;争风吃醋,钩心斗角也常由床上之事所引起。到头来,红粉佳人转而别嫁了他人,自己却因纵欲早死而埋于黄土之下。仅死了自身这还是万幸的,历史上宠爱女色常可亡国亡家。相传彭祖寿高八百岁,奉行房事补阴之术而不适可而止,到晚年遇上郑氏女与之苟且淫乐,终因身体衰老而致死。兵器再好也是凶器,老子早就有这方面的告诫,美女也是如此。所以,要想益寿延年,接近妇女就应当谨慎行事。与其寻乐房中,哪比得上品味美酒或是游山玩水?
养生宜当寡欲,纵欲莫如移情。佛教《四十二章经》提示人们,如果见到年老的女人,要把她视如自己的母亲;见到比自己年长的女人,要把她视如自己的姐姐;见到年轻的女人,要把她视如自己的亲生妹妹;见到年轻幼小的女孩子,要把她视如自己的亲生女儿。这样,便可熄灭自己的淫心邪念。
长生之要,其在房中。
语意:欲求延年益寿,关键在于房事的掌握。
语见明朝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性行为在夫妻间是难免的,但必须注意节制,否则吃补药、练气功、行导引对于养生都会无效。因为身体的根本已亏,所以其他养生方法终归劳而无益。《古今医统大全》指出,对于男女间的性行为,如过于嗜爱而不知禁抑,定会侵损年寿、耗伤形体于不知不觉中,使人体宝贵的精、气、神衰减,这是很可悲的事。只有了解这一利弊关系的人,才能抑制纵情的欲望。虽然不致完全没有性活动,但可以对眼前的美色,看做是悦目称心、舒畅情志而已,决不会纵情恣欲,滥交频施以伤损生命。据此书记载,有人曾问抱朴子说:“耗伤生命的人,是否都是由于贪美色、纵情欲?”抱朴子回答说:“是这样的。欲求延年益寿,关键在于房事的掌握。聪明人能知而照做,多可以防病延年;稍次的人也知要不以此伤损自己;最愚蠢的人才会纵情恣欲自损年寿。”所以,要想延年益寿,就应经常节制情欲。一般说来,二十岁以前,性事后两日才能复原;二十岁以后,三日才能复原;三十岁后十日复原;四十岁后一月复原;五十岁后三个月复原;六十岁以后七个月复原。因此,要养护生命,必须爱惜真神元气,这就需要时刻注意节制房事。
吕洞宾曾有诗云,“劝世人,休恋色,恋色贪淫有何益?一神既去百神离,百神去后人不知”。所谓一神,即是指人的精气。精气耗损,则全身脏腑气血离散,若再谈养生,还有什么意义?
精不可竭,竭则真散。
语意:人的精气不可衰竭,精衰则真元之气散。
语见明代养生家张景岳的《类经·卷一第一》。古人把精视为生命的基质,认为精难成易损。张景岳指出,精能生气,气能生神,营养和保卫身形,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故善于养生的人,必然竭力保精,精充盈则气充盛,气充盛则心神安全,心神安全则身体健康,身体健康则病少。故人神气之所以坚强,能老而益壮的,都是由于其精气旺盛的缘故。
古人所谓的精含义较广,并非仅指男子的精液,常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黄帝内经》指出,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古人认为,若阴精充盈,则脏腑旺盛,体健而病少;若阴精妄泄,则脏腑机能减退,体弱而多病。节欲保精,可使形体得到濡养,令神气充盈。一则欲念不起,可防阴精暗耗;一则阳事不兴,可熄相火妄动。古代因节欲而得长寿的先例很多,据元代吴莱的《三朝野史》记载,南宋高宏斋,八十八岁高龄时,因作枢密使,常陪同皇帝去郊外高台跪拜祭祀天地,但精神康健,行动敏捷。某天,贾丞相见状突然问他:“你这么大的年纪,走路行动毫无困难表现,必定有一套养生保健的方术,能不能告知一二呢?”宏斋回答说:“有一剂丸子药,这是祖遗秘方,不能外传的。”贾丞相非常欣喜地想弄到这个方药,宏斋先生则微笑着说:“我吃了五十年独睡丸啊。”
行房篇
性之处理,在于阴阳之相辅相成,犹如鱼之得水,欢乐融融。人顺乎自然规律,则无事不利,无物不畅。循此原则,既能繁衍种族,又能调剂身心。行房当动作柔和,呼吸深长,唯有节省精气,才是长生之道。
有强郁闭之,难持易失。
语意:有交合之想却强迫不做,不仅难以保持长久,且易导致滑泄与梦遗。
语见南朝医学家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御女损益篇》。古人认为,男女之事的谐和协调,可以使人达到神和意感的境界。若故意压抑性欲,反倒有碍身心健康。《养性延命录·御女损益篇》记载,“采女问于彭祖曰:‘人年六十,当闭精守一,为可尔否?’彭祖曰:‘不然。男不欲无女,无女则意动,意动则神劳,神劳则损寿。若念真正无可思而大佳,然而万无一焉’。”此即是说,采女问彭祖,人活到六十岁,应当闭藏精液不外泄,而内守心神无杂念,保持意识思维清静无为的状态,这样是否有利于健康。彭祖认为不是这样的,因为男人即使不与女人交合,也会因一念的萌动而使精液外泄。意念妄动会使精神疲劳,精神疲劳就会损伤寿命。如果心中真正没有欲念,会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可是世上一万个人中,也难找出这样的一个人来。也就是说,男女之事,是人的本能,故意压制,有害而无益。如夫妇刻意不行房事,则多易引起气血闭塞和壅滞的病痛,身心受到压抑和闭滞,会导致各种疾病出现,从而减损人的寿命。
合理的夫妻生活,具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功效。古代房事养生重视男女双修,认为男女之事是对身体和心灵的一种修炼。房事不仅可以放松身心,平衡阴阳,同时还是一扇通向宇宙虚空的大门——可以通过采摄虚空中的元气来实现与宇宙的能量交换。对男女双方来说,都是如此,所以能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男女情动,彼此神交,然后行之,
则阴阳和畅,精血合凝,有子之道也。
语意:夫妇皆有情欲的要求,但先须有精神情感的交流,然后正式行房,这样才能使阴阳调和畅达、阳精阴血凝合受孕。
语见《广嗣纪要·协期篇》。如果仅男子有欲望,而女方无此要求,则男精每易施泄过早,这就是常称的“孤阳”;若女方虽有性欲,而男方却无感应,则女方的性欲高潮单独出现,这就是所谓的“寡阴”。古代医书《玉函经》曾指出,孤阳与寡阴虽交,但都不能达到目的,这就好像只有单独的鳏夫或寡妇一样,无法受孕生育。
古人认为,孤阳不生,寡阴不长,所以夫妻性事宜先神交和畅。所谓的神交,是指有性的情欲要求外,还应有精神心理上的融洽。《广嗣纪要》虽从夫妇的孕育方面立论,但孕育源于性爱,而夫妇间性爱应着重表现在精神心理上的交流。此处以孤阳寡阴的理论阐述了夫妇先未神交,致阴阳乖离而无法孕育的道理。从生殖学角度看,在夫妇性事中,若有精无卵(孤阳)或有卵无精 (寡阴),都是不孕的;从性学角度看,若先无神交,则即使是夫妇,也只能看做是有性无爱。《诗经·周颂》曾指出,女子有思媚之情,男子有依恋之欲,则夫妇间的情爱,虽在田间野外,也不会忘怀或冲淡。故在夫妇同房时,两性虽尚未交合,但双方的情欲早已交流。此时,阳精施泄、阴血受孕,则可生育。如若仅只一方表现依媚,则往往因神未先交,致成“琼浆先吐阴不受”或“桃浪徒翻阳不入”的局面,此时,阴阳乖离,自无法化生万物。
男子贵清心寡欲,所以养其精;
女子贵平心定意,所以养其血。
语意:夫妇性事时,男子应做到心意清静而少杂念,以涵养其阳精;女子贵在心意和平而安定,以养其阴血。
语见《广嗣纪要·寡欲篇》。所谓“清心寡欲”,即心要清静,欲念要少,但要于性事时,一心一意地去增强夫妻的性爱;所谓“平心定意”,即是说,心要平和,意要安定,不要三心二意,心意不专。古人认为,心藏神,神无形而体虚,心有形而任物。因心为君主之官,故万物皆任。《黄帝内经》指出,两精相搏,谓之神,即阴阳两精交合为神。男子放浪形骸时,其气一定会盈溢;情志快乐时,其心神必定浮荡无羁。若不知适时调整其情志,则其心神易于耗散;不知健全其形体,则盈气定易虚损,故其阳精常感不足,以致无法或不能施泄。这就是为什么男子贵清心寡欲以养其阳精的道理。女子的个性多躁急而难容忍,情意多喜美好而易感动,难容则多怒而体气冲逆失常,易感则可因频繁交合而阴液减少。体气逆冲而不畅行,阴血衰少而不荣盛,多可致月经不能如期来潮。这就是为什么女子贵平心定意以养其阴血的道理。
夫妇性事,尤其是以求子为目的时,交合必须具有正确的精神心理状态。《广嗣纪要·寡欲篇》要求做到清心寡欲、平心静意,男以养精,女以养血,以利于阴阳交畅,精血合凝。以神交作为孕育的必要条件,未必尽然,但对于增进夫妻感情和养生来说,无疑是重要的。
惟有得其节宣之和,可以不损。
语意:夫妇行房,只有宣泄平和有度时,才不致有精气的亏损。
语见晋人葛洪的《抱朴子·释滞》。固精虽然重要,但绝精也不利于养生。葛洪曾指出,“人复不可都绝阴阳,不交则坐致壅阏之病,故幽闭怨旷,多病而不寿也”。此即是说,人也不可绝对做到不房事泄精,因为没有正常的夫妻生活,可能会导致精血壅滞阻塞的疾病,由此病引发精气闭阻、心神郁怨不舒,因而多病折寿。
节欲可以养生,禁欲无益延寿。南朝陶弘景的《养生延命录·御女损益篇》指出,“凡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若孤独而思交接者,损人寿,生百病,鬼魅因之共交,失精而一当百”。此即是说,男人不能没有女人,女人也不可失去男人。如果一个人生活中长期没有异性,又被强烈的情欲所困扰,就会短命,容易生病。梦中交合失精,会导致精气的涣散和极大的亏损。古人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也就是说,阴与阳的对立统一是自然界的规律;只有阴或者只有阳,都是不正常的。男女两性也是如此,若只有男性或只有女性,就违背了阴阳和谐的自然规律。所以,元人李鹏飞的《三元延寿参赞书》中说,男子如精气充盛,则有性欲之思;女子若血气充盛,则有怀胎之想。如男大不婚,女大独身,其内心性欲旺盛而不能如愿以偿,常可引起阴阳偏盛、心神不宁等症,进而引发寒热,久之可变为色痨,如腰背痛、寒热或疮发于阴器直至溃烂等。可见,男女之事,宣之不可,禁之有害,唯有节宣得宜,才可以延寿。
精未通而御女,则五体有不满之处;
阴已痿而思色,则精不出而内败。
语意:少年精液尚未充盛之时,与女交合会使身体脏腑多有虚损;老年性功能已衰退而图性欲之乐,则难于施精,且易患病。
语见《妇人良方》。各种饮食,可使人的骨髓、肌肉、皮肤和毛发获得滋养。男子八岁时,性征始现,待到十六岁,则可能因阳精满溢而遗精;女子七岁时,阴血有增,女性体征初现,至十四岁时就有月经按月泄溢。当男女性征开始显露时,思维智慧日增,牙齿开始更换,身体发育加快,头发由黄转黑,筋骨肌肉由弱变强;待到男有遗精、女有月经时,营养除了供给身体、四肢、耳目等组织外,剩余的就多往外排泄了。对于男子而言,性功能未充分发育成熟之前,过早行房,会因阳精外泄而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步入老年之后,性功能开始衰退,若还贪图性乐,必会损身折寿。对于女子而言,成年后月经来潮,初潮后未满十年即与男子交合,可致性功能紊乱;十年后如仍未与男子交合,则可引起性功能和心理不调。
个体生命是有限的,总有一个由弱而强,再由强而弱的过程。性行为是在个体生命力强盛阶段所特有的现象,所以性行为的有无或者说频度,要视年龄和身体发育状况而定。古人主张欲不可早、欲不可抑、欲不可纵、欲不可绝,《妇人良方》的上述主张与此很相近:男女虽初成年有遗精或初经,但体质并未充盛完实,须待气血盈满时结婚,始合性养生之道;如体质已成熟丰实,且年龄合格则不能强抑性欲,否则也可导致疾病;老年人身体机能减退,应当减少甚至杜绝施泄,这样才有助于身体的保养。
合宿交会者,非生子富贵,亦利己身,大吉之兆。
语意:如果吉星值日时行房,不但生子富贵,而且对夫妻双方也大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