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89800000021

第21章 元代的艺术创作观念(3)

在刘将孙的艺术观念中,用“吾心”去体察万物、把握万象,在于能够攫取万物万象的本真精神,他承认艺术创作对造化自然的摹写,但更重视主体心境对于造化自然本真精神的体认与透视,而强调艺术创作能够“悠然得于人心”,“悠然自得于幽闲之表”。基于抒写性情的艺术本质观念,强调艺术创作对本真性情的抒写;基于翰墨游戏的艺术创作观念,强调主体精神在艺术创作中的主导作用。也正因此,王运熙和顾易生肯定“刘将孙的诗论与明代性灵说,二者之间显然地存在着某种联系”。

同样,元曲艺术也是在创作主体的洒脱自由的审美心境中得以创作实践的,诚如吴梅所言:“余尝谓天下文字,惟曲最真,以无利禄之见,存于胸臆。”元曲艺术家,特别是杂剧艺术家们,面对现世生存的危难,洒脱恣肆地抛却了名利的羁绊,以洒脱自由的审美心境,于翰墨游戏的艺术活动中实现了生存的本真价值。

钟嗣成【凌波曲】《吊宫天挺》有云:“豁然胸次扫尘埃,久矣声名播省台。先生志在乾坤外,敢嫌天地窄,更词章压倒元、白。凭心地,据手策,数当今,元比英才。”高扬了宫天挺志在乾坤之外的审美胸襟;其【凌波曲】《吊曾瑞》云:“江湖儒士慕高名,市井儿童诵瑞卿,衣冠济楚人钦敬。更心无宠辱惊,乐幽闲不解趋承。身如在,死若生,想音容犹见丹青。”赞美了曾瑞“心无宠辱”的洒脱和“乐幽闲”的自由心境;其【凌波曲】《吊施惠》云:“道心清净绝无尘,和气雍容自有春,吴山风月收拾尽。一篇篇字字新。但思君赋尽停云。三生梦,百岁身,到头来衰草荒坟。”亦肯定了施惠“清净绝无尘”的自由心境所创作的“一篇篇字字新”的艺术作品。

贾仲明的吊词较多肯定了元代杂剧艺术家幽闲创作的游戏心境,如其【凌波仙】《挽高文秀》云:“花营锦阵统干戈,谢馆秦楼列舞歇。诗坛酒社闲谈磕,编《敷演刘耍和》。早年卒不登科,除汉卿一个,将前贤疏驳,比诸公么末极多。”其【凌波仙】《挽白仁甫》云:“峨冠博带太常卿,娇马轻衫馆阁情,拈花摘叶风诗性。得青楼薄幸名,洗襟怀剪雪裁冰。闲中趣,物外景,兰谷先生。”

弗洛伊德曾言:“创作家所做的,就像游戏中的孩子一样。他以非常认真的态度--也就是说,怀着很大的热情--来创造一个幻想的世界。”在弗洛伊德看来,文艺活动与游戏是相互等同的,“孩子最喜爱、最热心的事情是他的玩耍或游戏。难道我们不能说,在游戏时每一个孩子的举止都像一个创作家?因为在游戏时他创造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世界,或者说,他用一种新的方法重新安排他那个世界的事物,来使自己得到满足。”元曲艺术家们正是在这种自由洒脱的审美心境下进行创作,营造审美幻象的。也可以说,在审美幻象所营造的艺术世界中,他们的心灵因洒脱豪迈而达到了高度的自由。正如关汉卿所言,“世情推物理,人生贵适意”,“恁则待闲熬煎闲烦恼闲萦系,闲追欢闲落魄闲游戏”,正是这样一种洒脱与豁达,成就了关汉卿“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的自我体认。曾瑞也认为“学刘伶般酒里酡,仿坡仙般诗里魔,乐闲身有何不可?说几句不伤时信口开河。折莫待愤悱启发平科,见破绽呵闲磕,教人道我豪放风魔”,在消闲洒脱的自由心境下进行戏曲创作,正是人生适意的乐处所在。

正是这种源于内心情志的放诞不羁,使得元曲艺术家们以笔墨游戏的心态进行艺术创作,他们以洒脱自由的内在心境为基点,安排戏剧结构,进行戏剧创作。所以,么书仪称元代历史剧为杂剧艺术家的“心史”:“作家在创作这些作品时,并不热衷于构思、组织矛盾冲突,并不以塑造人物、描写人物性格为指归。就像元代一些文人画那样,并不要求以自然为师,求得形似,而只是‘以笔情墨趣为高逸,以简易幽澹为神妙’、‘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元代‘历史剧’作者更侧重于通过‘历史剧’来写愁寄恨,来表现内心的意绪。……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元人‘历史剧’,是以历史的‘事实’,来表现人的内部的心理的‘事实’,也就是说,是以事写心,以史写心。与其说它们是以形象化的手段来再现历史,不如说它们是借助历史人物、事件来写人的‘心史’”。

可以看出,心灵的自由游戏是元代戏剧艺术家们进行艺术创作的内在指向。洒脱地抛却人世间种种不平的纷争,醉心于艺术创作的欢愉之中,传统艺术观念中的“乘物以游心”,在元曲艺术的创作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为驰骋于审美幻象之中的游戏人生。

二、游戏法度

伽达默尔曾经指出:“艺术作品就是游戏,也就是说,艺术作品的真正存在不能与它的表现相脱离,并且正是在表现中才出现构成物的统一性和同一性。艺术作品的本质就包含对自我表现的依赖性。”元代艺术家们之所以提倡“游戏翰墨”的创作观念,正是出于寄寓情感,抒写胸臆的艺术本质观念,进而追求一种寄情写意的审美自由,于此,游戏于法度内外的笔墨技艺成为元代艺术家们进行艺术创作的外在要求。

这种要求在元代文人画中主要表现为“不求形似”的形式追求,潘天寿曾言:“元人对于绘画,全以寄兴写情之意旨以求神逸气趣之所在,与宋人之以理意为立脚、以求神情气韵所到者殊有不同。故元人作画之态度,对于有合物理与否,既每不屑顾忌;对于形似之追求,尤为反对。”“不求形似”正是元代艺术创作观念内涵之一,倪瓒的名言颇具代表性意义:

以中每爱余画竹,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或涂抹久之,他人视以为麻为芦,仆亦不能强辩为竹,真没奈览者何?

图写景物,曲折能尽状其妙趣,盖我则不能之。若草草点染,遗其骊黄牝牡之形色,则又非所以为图之意。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近迂游偶来城邑,索画者必欲依彼所指授,又欲应时而得,鄙辱怒骂,无所不有。冤矣乎,讵可责寺人以不髯也!是亦自有以取之耶?

余尝见常粲佛国地图,山林木石,皆草草而成,迥有出尘之格,而意态毕备。及见高仲器郎中家张符水牛图,枯柳岸石,亦率意为之,韵亦殊胜。石室先生、东坡居士所作树石,正得此也。近世唯高尚书能领略耳。余虽不敏,愿仿像其高胜,不敢盘旋于能妙之间也。

可以看出,“适一时之兴趣”而“不求形似”正是倪瓒“翰墨游戏”的审美倾向,出于“写胸中逸气”和“聊以自娱”的审美目的,倪瓒的艺术创作观念特别强调“草草而成”,“率意为之”,正所谓“写图以闲咏,不在象与声”。

也正是因为文人画创作在艺术表现上“不求形似”,所以元代的文人画家多称“画”为“写”,强调文人画的“写”法。汤垕《图绘宝鉴》即称:“画梅谓之写梅;画竹谓之写竹;画兰谓之写兰,何哉?盖花卉之至清,画者当以意写之,初不在形似耳。”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言:“凡倾吐曰写,故作字作画皆曰写。”元代的文人画艺术正是在“绘事寄情”的艺术观念的指引之下,因其注重主体情性的自由表征,而于“游戏翰墨”的笔法之间倾吐情致、表征性灵,诚如宗白华所言,这是一种“使万象得以在自由自在的感觉里表现自己”,张扬主体情愫、挥洒主观感受的艺术创作活动。

进而,元代文人画艺术家提出“书画同法”的创作原则。其实,中国绘画艺术在其产生之初,即具有书画同源的潜在特质,唐代张彦远也曾提出“书画用笔同法”的创作观念,宋代郭熙认为绘画用笔可以“近取诸书法”,苏轼主张将书法艺术的创作意趣引入绘画艺术之中,进一步赋予了文人画艺术“抒情达志”的审美内涵。但是,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实现“书画同法”的艺术创作观念,则是由元代文人画艺术家们完成的。

元初赵孟頫开其理论先声。《双松平远图》是赵孟頫的代表作之一,画面长松挺立、怪石坚卧,中流独舟垂钓,隔岸野阔山远,景简笔劲,清致淡远。画面右侧有他自己的题跋:“仆自幼小学书之余,时时戏弄小笔,然于山水独不能工。盖自唐以来,如王右丞大小李将军郑广文诸公奇绝之迹不能一二见,至五代荆关董范辈出皆与近世笔意辽绝。仆所作者虽未能与古人比,然视近世画手则自谓少异耳。”赵孟頫所言与近世画手的“少异”就在于以书法入画法,吸收前人书法艺术的精髓运用于绘画之中,创造出直率洒脱、清旷蕴藉的艺术意境。

赵孟頫多在“古木竹石”题材的作品中实践“以书入画”的创作观念,张绅题《松雪画竹石图》有言“魏公书真行篆,皆造古人地位,复能以飞白作石,金错刀作墨竹,则又古人之所鲜能者”。“飞白”是一种书体,也是一种笔法,其艺术魅力主要在于干笔的运用,“金错刀”也是一种因笔法变化而形成的书体,是对书法用笔颤掣波发笔道的美称。赵孟頫画石引入“飞白”笔法,画竹引入“金错刀”笔法,足见其对“以书入画”创作观念的自觉实践。

《秀石疏林图》是他举扬“书画同源”观念的典型代表,“该画是在纸本上画古木丛篁,与山石交错掩映。以飞白之笔法写石,篆籀之笔写古木,劲挺之笔写竹。墨色苍劲简逸,生动地演示了画家在卷后诗题中的著名观点:‘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这是赵孟頫对他长期艺术实践的重要总结,强调了‘书画同源’的审美通感”。这幅作品不仅在笔法上实践了“以书入画”,更在笔意上创造了“石如飞白”的审美意境,同时画家更在画上题诗,进一步从理论上明确了“书画同法”的艺术创作观念。

在赵孟頫的引领下,元代艺术家们也都积极地主张和实践“以书入画”的创作原则。王恽即强调“书与画同一关纽……极形似而出神爽为佳”;自恢题《管夫人画竹石》亦称“古木修篁石似云,纵横八法自成文”;杨维桢也曾言,“书盛于晋,画盛于唐宋,书与画一耳。士大夫工画者必工书,其画法即书法所在”,在绘画艺术的总体倾向上,强调了“以书入画”审美取向;柯九思则从具体的技法入手,明确地指出“写竹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法,或用鲁公撇笔法,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遗意”,“凡踢枝当用行书法为之”,并在艺术实践中尝试巨细,也因此博得世人的盛赞:“工于诗,尤善画竹木,以书法作之,笔势生动,每得其趣,题诗其上,一时称三绝”。

重视主体情愫的自由挥洒而在艺术表现中“不求形似”,有意识地融入书法艺术的笔墨技巧,体现“用笔”的意趣,是中国文人画艺术最突出的美学品格。元代文人强调以书法的笔法进行绘画创作,进而主张将书法艺术表情达性、挥洒自如的创作意趣融入绘画创作之中,并且将这种艺术创作观念积极地运用在了创作和鉴赏活动之中。熊梦祥《题管夫人竹》言,“夫人写竹何纵横,错刀离离光怪生”;元好问评王庭筠墨竹“千枝万叶何许来,但见醉贴字欹倾。君不见忠恕大篆草书法,赵生怒虎噀墨成。至人技进不名技,游戏亦复通真灵”;杨维桢《云林竹》曰:“何人吹断参差玉,满地月明金错刀”;丁鹤年《题会稽王冕翁画梅》云:“永和笔阵在山阴,家法惟君悟最深。写得梅花兼二妙,右军风致广平心”;虞集《子昂墨竹》言:“子昂画竹不欲工,腕指所至生秋风。古来篆籀法已绝,止有木叶雕蚕虫。黄金错刀交屈铁,大阴作雨山石裂。蛟龙起陆真宰愁,云暗苍梧泣湘血。”

这种强调“不求形似”、“书画同法”的创作观念,是由元代抒情写意的艺术本质观念所决定的,而基于元代文人画家强调艺术创作须游刃于“法度内外”的艺术原则。元代文人画艺术的“笔墨游戏”,旨在寄寓内心情致而“不求形似”,并非意味着全然抛弃法度规矩,而是强调不拘于法、不落窠臼,游刃于“法度内外”。许多文人画家初学绘事,都是以法度的研习和物象的摹写为基点的。如倪瓒所言:“我初学挥染,见物皆画似。郊行及城游,物物归画笥。为问方厓师,孰假孰为真。墨池挹涓滴,寓我无边春”;奉“翰墨游戏”为毕生所寄的吴镇,也是这样从头做起的,“吾以墨为戏,翻因墨作奴。当年若卤莽,何处役潜夫”。可以说,遵循法度,笔墨技艺的反复研习是元代文人画艺术创作得以展开的基础。

元代文人画家对绘画艺术的所有门类都有关于法度问题的讨论。

黄公望的《写山水诀》提出了山水画的“三远”论:“山论三远:从下相连不断,谓之平远;从近隔开相对,谓之阔远;从山外远景,谓之高远”,并对创作山水画的用笔用墨问题作了详细的阐释:“画山水一幅,先立题目,然后着笔。若无题目,便不成画。更要记春夏秋冬景色,春则万物发生,夏则树木繁冗,秋则万象肃杀,冬则烟云黯淡,天色模糊。能画此者为上矣”,“山水中用笔法谓之筋骨相连,有笔有墨之分。用描处糊突其笔,谓之有墨。水笔不动描法,谓之有笔”。其中对树石山泉画法的解释与说明更是事无巨细:

树要有身分,画家谓之纽子,要折搭得中,树身各要有发生。

树要偃仰稀密相间,有叶树枝软,面后皆有仰枝。

同类推荐
  • 打开艺术学之门

    打开艺术学之门

    艺术与生活息息相关,但艺术到底是什么,和流行有没有关系等问题让我们困惑不解。让我们打开艺术学之门,由绘画、音乐、影视等领域生动有趣的事例,形象理解艺术的含义,深刻认识艺术的功用,感受艺术的独特魅力,做懂生活,有品味的人。
  • 古今邮品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古今邮品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观赏石鉴赏与收藏

    观赏石鉴赏与收藏

    中国的赏石文化,有着极为深邃的文化传承。观赏石缺少了文化内涵,将失去收藏价值;赏石收藏的精致理念,也是收藏价值的保证。《观赏石鉴赏与收藏》一书系统地介绍了赏石文化的渊源、传承与内涵,中国古今名石图谱、观赏石的意韵与鉴赏、观赏石的命题与配座、观赏石的收藏价值与投资等方面的内容。作者将以收藏鉴赏家的丰富经验、文化学者的深厚修养,带你踏上访石的旅途,体验惊鸿的心悸,获取文化的滋养和享受收获的喜悦。
  • 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

    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

    《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对“十七年”时期民间文化与中国传统戏曲改编的关系进行了细致描述和考察,并以此为研究语境、理论视野和写作支援平台,从“民间”的维度,对这一时期中国传统戏曲改编的发生、发展、性质、功能等做了概括性的梳理,既有宏观的全局分析,又有引人入胜的个案探讨,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民间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和重大意义。
  • 电视片专题制作

    电视片专题制作

    《电视片专题制作(广播电视学)》内容简介:1992年到现在虽然已经过去了将近20年,但我仍然能清楚地记得我研究生毕业后刚刚到电视台工作时的情景。那种好奇和自豪的神态现在想起来都仿佛就在眼前,因为那个时候电视台对于人们都有一种神秘感,走进电视台,满眼都是一些专业设备,是在其它行业看不到的设备,而现在你再到电视台去看的话,除了一个演播室还有点神秘感以外,其他的东西再也不会让你有奇异感了,因为电视台现在到处都是电脑,就是你家里用的电脑。所以,作者在这本教材的扉页写道,“电视片制作——一种普及化了的大众传播工具”。
热门推荐
  • 冰山王子的迷糊宠儿

    冰山王子的迷糊宠儿

    她,皇室公主,集万般宠爱于一身,却有点小迷糊,想体验平民生活,溜出家来到圣樱贵族学院,遇见了他。他,四大家族之首的慕容家族的独生子,原本枯燥无味的生活却因为她的到来而有了改变!他们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当阴谋到来时,他又会做出什么决定?她会离开吗?还是为了幸福,坚持下去?
  • 哥斯拉归来

    哥斯拉归来

    在某一天,人们再一次回忆起了哥斯拉的恐怖。无数人绝望的仰望着废墟中的哥斯拉。
  • 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之不死传说

    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之不死传说

    一场纠缠前世今生的爱恋,一段错综复杂的生死别离。谁说当年秦始皇没有寻得长生不老药?谁说潘金莲水性杨花了?谁又敢说妲己真的就是红颜祸水?秦始皇双手捧着长生不老药献给主角直叫冤屈,潘金莲每次伺候主角更衣老是以泪洗面,妲己被拥在怀老是说自己根本就不认识那什么狗屁纣王,一切都是那狗屁死党,姜子牙的一句玩笑话给害的……秦始皇是哥小弟,僵尸王将臣拍哥马屁,哥已不再是传说,哥就是人王秦瘦……
  • 妖孽蛋生

    妖孽蛋生

    幽火是个孤儿,性子淡漠孤僻,对什么都不甚在意,就连她出车祸死了,灵魂被拽进空间裂缝也没能让她淡漠的心泛起一丝波澜。就在她以为自己会在空间夹缝中一直游荡直至消散时,一颗半人高的巨蛋突然撞来,就这样,幽火在被车撞死了身体之后,又被巨蛋撞碎了灵魂。不过这都无所谓了,左右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何存在。但,出乎意料的,她竟然再次醒来……并且在未来的某一天遇到某个霸道的男人时,幽火终于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
  • 仙途魔君

    仙途魔君

    一个背负人族兴亡命运的少年,一段不为人知的秘辛,前世今生的交织,向前是死,退后是亡,命运的分岔口,他该何去何从。
  • 追寻失去的岁月

    追寻失去的岁月

    宅男吴凡,曾经的“别人家的孩子”,在碌碌二十载后奇遇自称被降维至本宇宙的某帝国博物馆考古系统--主神,开挂的宅男开始进行名为考古实为……的科学考察行动。
  • 天地之才

    天地之才

    有6位平凡的少年经历了不平凡的事情,经历了挫折和失败,也受到了感情上的迷惑,但都一一克服,从那个充满稚气的少年蜕变成了勇敢,坚强,为了朋友奋不顾身的人了,变成了千纸鹤大陆上的传奇。
  • 喝对茶酒治百病

    喝对茶酒治百病

    自古以来,就有“茶为万病之药”,“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用茶饮、药酒保健养生、防治疾病、延年益寿是我国劳动人民经过几千年实践所获得的宝贵财富。时至今日,生活在压力中的现代人,更加需要茶酒来帮助自己防治疾病、远离亚健康,女性朋友更是将茶酒运用到美容塑型中来。本书搜集了古今大量茶、酒防治疾病的资料,筛选出茶饮、药酒方剂百余则,按类编排成册,范围涉及茶酒养生治病常识、体质养生、四季养生、亚健康调养、美容塑型、常见病治疗等方面。编者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用通俗易懂的叙述方式向读者传授着简便易行的养生、治病方法。可以说,获得本书就相当于拥有了最专业可靠的家庭医生!
  • 穿越之绝世唐门

    穿越之绝世唐门

    唐翼麟因为时空虫洞从地球穿越到了斗罗大陆,他将会引起怎样一场风波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 诸菩萨求佛本业经

    诸菩萨求佛本业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