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51200000005

第5章 撞击心灵的影响(4)

任何怀念老电影的片子都可以追述到卢米埃尔兄弟的《火车进站》,毕竟这是所有电影的祖宗。尽管现在的观众已经知道“电影即魔术”,所以很难想象在当时那个年代“火车进站”的场景能带给人们怎样的惊吓和恐慌。但导演西科赛斯却仍旧使用3D技术尽量还原相似的场景,让现在的观众用完全不同的技术感受一百多年前火车进站的盛况。这无疑表达了导演对电影鼻祖的致敬以及对电影的浓厚情感。在《雨果》那个透明的、盛产电影的玻璃房中,梅里埃完成了他的《海底两万里》、《日蚀:太阳和月亮的交欢》等很多电影,这里才是梦的工厂。就像他说的:“如果你曾疑惑你的梦来自哪里,这就是造梦的地方。”有趣的是,西科赛斯在这个段落里还原了很多早期电影的拍摄过程,比如给胶片上色、用剪刀手工剪辑等,这对于很多影迷来说是一次绝妙的体验。

导演西科赛斯已过古稀之年,据说人到了一定年龄,浮于表面的锐气和欲望会像老建筑的墙灰一般容易脱落,只剩下最初的记忆还坚持着。这位依旧坚持梦想的老人家对于电影资料和文化的保护十分重视,不遗余力地保存老电影胶片,定期开展各种放映活动。他一直强调:“只有尊重和保护历史,电影才有未来。”

这样的理念延伸到电影《雨果》中,乔治·梅里埃拍摄的上百部电影胶片和资料,却因为一场战争荡然无存。但胶片是有记忆的,就像他说的:“无论什么时候,我都能一下听出播放电影的机器声。”这是不是让我们开始思考,如何保存现有的电影资料呢?那些看完直接拖回收站的电影有没有更好的保存方式呢?电影本是一场梦境,发展至今却出现太多华而不实的表象。其实西科赛斯是想通过《雨果》让我们懂得电影最初的梦想和真正的意义。

时隔半年之久,《雨果》才进入内地院线正式上映,而饥饿如狼的影迷早已不甘落后在网络观看过高清版。当时真的因为无法欣赏到具有3D效果的原片而觉得遗憾。也许目前电影市场上的粗制滥造让大家对3D不再抱有幻想,然而纽约电影节上几乎所有人都承认3D是《雨果》的最大亮点。其实你大可以想象一下,巴黎的夜景,飘雪的城市,尤其那场雨果在大钟里奔跑的跟拍长镜头,如果用3D便会感受到所有景象都从你身边迅速擦身而过。不同于传统“让物体向镜头移动”的3D拍摄手法(如朝向镜头飞奔而来的列车),这场戏的关键在于“将镜头移向被拍摄的物体”,并且直接收到奇效。西科赛斯就是要让现在的观众体验到电影诞生之初能够感受到的震撼。这一点,玩技术的他做得很成功。

五岁的时候,妈妈单位组织到文化宫看电影,大人小孩一起去,好不热闹。

电影就叫《妈妈再爱我一次》。影院太黑,我只记得大家都在哭,屏幕里的人在哭,我身边的姐姐阿姨们也在哭。那就是我能记起来的第一部电影,没想到如此悲伤。你呢?还记得你看的第一场电影吗?是否也像故事中的父亲向雨果描述第一次看乔治·梅里埃的《月球旅行记》那样呢?“走进一间黑屋子,看见白色的银幕上有一支火箭,正飞进月球人的眼睛里。那就像是大白天看见了自己的梦。”

也许电影真的是个关于时间的动词,它反反复复在说的一直是过去之不可得,现在之不可惜,未来之不可追。

一如那些逝去的时光。

《开心鬼上身》

最后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

导演:金英卓

主演:车太贤/高昌锡/张英南/姜艺媛/千宝根/李文秀

上映日期:2010年12月22日(韩国)/2011年11月29日(中国大陆)

韩国的电影、电视我相对都看得较少,一来觉得太过纯真浪漫,不接地气儿;二来往往剧情一根筋,单纯到开头10分钟几乎就能决定接下来整部电影的走向,耗费时间。但车太贤是个有趣的演员,我有时候感觉他就像我们的王宝强,那张委屈倒霉的怂脸最适合演丑态百出的小人物。这回他在《开心鬼上身》中饰演一个生无可恋的落魄青年尚万,在一次自杀未遂后发现自己竟然能看到鬼魂,那些鬼魂好死不死似乎铁了心跟定尚万,让他不得不帮助鬼魂们完成在人间未了的心愿。当然,在此过程中导演要为他安排一个善解人意的姑娘,还要让他重振生活的士气。这都在意料之中,但一切转折发生在他庆幸自己终于摆脱了鬼魂的纠缠时,那些沉寂在记忆深处、几乎就要遗忘的过往却一幕幕浮出水面。当尚万满嘴的紫菜包饭,哽咽着跑过大街小巷时,戏外的我们无一不悲伤落泪,在心里想念着那些曾经陪伴我们却逝去的人,默念一句:“Hello,ghost.”然后努力珍惜眼前人。

我们作为独立的个体来到这个世界,遇到了后来生命里出现的另外那些个体,他们让我们感受爱与被爱,关心与关怀,这些人让我们有坚持下去的理由。

那些帮助和支持有可能是无声的,却活在我们心里。时间是那么奇妙的东西,它可以让我们记住一些事,同时忘记另一些事。而那些忘记的,并不是真的忘了,在将来的某一天、某个瞬间,你会全部记起,原来他们从未曾离开,一直陪伴在你我身边。

说来也有趣,不管这个广阔的世界究竟有多少种不可调和的文化差异,人们对死亡及死后的想象却大同小异。就好像不管恋人受到哪种文化的熏陶,他的生活中总免不了会有占卜问卦、求神还愿的事儿。确实也只能是想象,有谁真的理解“死后”呢?不仅如此,人们还会想象那些死后的人会保护我们,祝福我们,继续用“另外的方式”爱我们。美好源于此,好像爱可以永恒,爱永远在身边。

单是这种温暖的想象就能够在关键的时刻安抚我们的心灵,不是吗?

尽管电影的主题是“家人”和“爱”,但想到乱世浮生,不禁伤痛。电影上映那会儿,中国云南、日本、缅甸地震,叙利亚、东欧战争,天灾不够、人祸来凑,所有的痛苦都以某种确切的方式让我们感到失望、绝望。生命确实太渺小了,只有一点点,一点点。为什么还不知道趁机好好地活下去呢?勇敢活下去,人生本来就不长,连这短短的时间都要浪费吗?如剧中的鬼小孩子所说:活着或许痛苦,可死去就好吗?

我想起曾在香港地铁站无意间看到的一个小广告牌,上面写:“人生总有起有落,起落时不忘喜乐事。”而旁边就是一位坐着轮椅的残障人士在唱歌,希望从路人这获得一些生活费。但不同于那些竭尽全力表现自己困苦哀伤的乞讨者,我看到她对每个路过的人都在笑,而且那个笑容不虚伪做作,好像自己才是给予世人正能量的那位。活着,或者死去,都如此需要一些积极的情感。

所以,就算这个世界吵闹了你,就算你有了烦躁和不安,但是请努力吧,努力在心底腾出点空间,让心情平静,让心灵安静,想想曾经、现在或将来在某个路口等待着你的爱人,想想身边关心呵护你的亲人,好好活着。

《三傻大闹宝莱坞》

寻找兰彻

导演:拉库马·希拉尼

主演:阿米尔·汗/德瓦汉/沙尔曼·乔什/卡琳娜·卡普

上映日期:2009年12月25日(印度)/2011年12月08日(中国大陆)

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曾创造了印度本土电影的票房奇迹。这样一部几乎没有大明星、没有大导演、没有大场面的印度电影,究竟有什么魅力让其广受好评呢?我确实很早就注意到《三傻大闹宝莱坞》,毕竟这是一部荣获孟买电影博览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配角、最佳剧本以及国际印度电影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情、最佳摄影等16项大奖的好制作。但《三傻大闹宝莱坞》这个译名让我误以为是三个印度佬在宝莱坞没头没脑玩耍的小游戏,况且电影有三小时之久,拍不好岂不是折煞观众的寿命?然而看过电影才知道,如果译为《寻找兰彻》,那么这部电影简直有理由入选经典行列。

电影以两个好友在寻找兰彻的过程中展开回忆:在一所印度传统的名校里,成绩代表所有,工作、人生都被你争我夺的竞赛体制操控着。但男主角兰彻却用他的智慧、善良、幽默和开朗进行着反抗,并深深影响他两位朋友的一生。这样的人总能够成就一番卓越,最后,他凭借对机械的喜爱和热情成为印度的科学家,开办小学校,继续用自己的方式教育孩子们。电影以变幻的情节、动人的细节和幽默的小桥段诠释了友情的珍贵,笑料十足,非常容易引起人的情感共鸣。整整3小时都透露着辛酸的喜剧感,一部满是自杀、贫穷、疾病和压力的片子,却拍得毫无沉重和压抑,电影结束时反而带给人希望和动力。

我们受到的教育是:“一出生就被告知,生活是场赛跑,不跑快就会惨遭蹂躏,哪怕是出生,我们都得和3亿个精子赛跑。”但兰彻却说:“你们都陷入比赛中,就算你是第一,这种方式又有什么用呢?你的知识会增长吗?不会,增长的只有压力。但这里是大学,不是高压锅。”瞧,多么诙谐。有时候,电影讲的那些大道理会让我们感到厌倦,可依旧无法对“教育体制、贫富差距、事业梦想”这类词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内容是严肃的,导演却刻意用调侃的姿态将这些呈现出来。自嘲让大而空的电影主旨能够脱离现实的调子,反而更易被接受。倘若真的严肃起来,这样的理想主义怕是无法自圆其说了。乐观是种心态,而不是假装。

正如兰彻经常在嘴边念叨的“一切都好,一切都好”。即便无法立刻解决问题,也能安抚一颗焦虑恐惧的心。

《三傻大闹宝莱坞》让我想起之前在国际上获了大奖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虽然都是很棒的片子,但《贫民窟》毕竟是一个西方导演从西方人的视角来审视东方的贫穷落后、肮脏疾病,即便尽量客观,但稍微处理不好就会得到印度人民的反感。而《三傻》却在融入好莱坞式喜剧的同时,原汁原味地在印度当地取景,我们看到的不再是脏乱差,而是整洁干净的医院、机场和街道,古典优雅的校园。就连表现那家像贫民窟一样的环境时,导演故意将这一段弄成黑白老电影的粗糙颗粒质感,使用了“就像50年代黑白电影的翻版”这样的说法,让人觉得那只是以往的印度而已。而在寻找兰彻的过程中,印度的自然风光更是呈现眼前: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湖泊,巍峨的高山,还有印度的山间小镇,都宛若欧洲的阿尔卑斯山风情。

电影不是颂歌,发生在印度的那些传奇和噩梦,其实正发生在你我身边。

像五月天阿信为电影写的那首歌:“这故事熟悉吗、走过吗、无奈吗、心痛吗?

傻不傻瓜,代价一样无价。到最后一转眼,就老花,一转眼,就白发。一转岁月,眼泪也都爆炸。只剩三个悲伤傻瓜。”

《人再囧途之泰囧》

这匹黑马,狂奔已久

导演:徐峥

主演:徐峥/王宝强/黄渤/陶虹

上映日期:2012年12月12日

《人再囧途之泰囧》创造了票房神话,据说已逼近13亿,让之前喊着旗号、信誓旦旦期待《一九四二》票房能够突破6亿的冯小刚一时间傻了眼。我个人偏爱徐峥多过冯小刚,虽然我也不明白为什么女观众总是喜欢徐峥。《泰囧》上映的第一天,我就赶着第一个场次去看了,笑中有泪,泪中欣慰。可能有些梗太老,有些桥段太熟,有些节奏没有把握精准,整体来说仍是一部不错的喜剧片。不过是不是真的值13亿票房,倒是个无解的疑问。

近几年,国内的电影市场简直比房地产还要热、还要泡沫。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我们正处在电影业的兴头上。油嘴肥肠的电影大老板虽然美滋滋地目睹春光乍现,却也有一刻心惊胆战。因为万一搞砸了,老板怕是要饮恨剖腹,这可不仅仅是丢面子的事,钱袋子也会破个大窟窿,那可是另一个层面的“生计”问题,事关油脂。

徐峥这次携《泰囧》神兵天降,似乎让幕后的投资者看到了中国电影的另一丝曙光。绕过文艺片矫揉造作的派头,避开臃肿虚华的大片模式,在中低成本的篱笆墙里耍钱,求个四两拨千斤的可能性。即便栽了跟头,也不会落下内伤或隐疾。划破肚子,还能缝补回去。

于是,各式各样的年轻导演培养计划便——低调出炉,这是他们的后路,一不小心也许会成为出路。既然老板意在“培养”,交交学费自然是免不了的,习作便是习作,谈不上超越什么,至多也就拾人牙慧、耍耍小聪明。似乎这个口气听起来刻薄而不友好,其实拾人牙慧也没什么,学习嘛,天才毕竟是少数。没有蓝领工人的熟练,小白领也优雅不起来。我们和他们和你们都犯不着苦大仇深,以轻松一派的姿态,扫去沉重的阴霾。要为电影小子解放手脚,才能伸进年轻主义的大钱包。至于劳苦大众?您就别瞎想了。

这便是近些年这类电影的整体走向,徐峥的“囧途”系列已算幸运。回看《泰囧》本身,尽管熟眼的影迷都能瞧出不少来自别处的桥段,还好笑料成堆,一闪而过。王宝强更是延续了《人在囧途》中的土傻愣,非正常思维逻辑加剧了电影的儿戏气氛。徐峥作为黑马导演,着实是有点天分的。荒诞、黑色、轻松,可惜唯独——不幽默。幽默是比好笑更高的喜剧级别,装傻充愣、耍呆卖萌绝不是幽默,那些不动声色、会心一笑的才能被称为幽默。《泰囧》更像是一群大人在办家家酒,有趣的是人物而不是故事情节。

我想,对国产新导演的要求终究不能太苛刻,不能上来就要求有新意且技巧成熟。电影只能算习作,手法与桥段都是现成的,概念先行,剧作稚嫩,故事也没什么自己的东西。但是,作为一部给普通年轻人看的商业喜剧,电影能在贺岁档带来那么多欢乐,也算合格了。只是不知道徐导如果继续把“囧途”拍下去,会不会有一天达到优秀呢?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悲剧的力量,喜剧的结局

导演:丹尼·鲍尔/Loveleen Tandan

主演:戴夫·帕特尔/芙蕾达·平托/亚尼·卡普/沙鲁巴·舒克拉

上映日期:2008年8月30日

如果说哪部电影可以用“获奖无数”来形容,《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绝对实至名归。且不说它在世界各地收获的那长长的获奖名单,想当年导演丹尼·鲍尔正是携《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以风卷残云之势一举囊括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在内的8项大奖。而望着《贫民窟》明快的节奏和动感的画面,你怎么能够想象,这就是曾经执导过《猜火车》和《海滩》的导演丹尼·鲍尔呢?

电影用三条线索共同推进,其中杰玛答题的过程慢慢向观众展现了他的苦乐人生。每一道竞猜题都与杰玛的人生有着天造地设的联系。那些关于贫穷和痛苦的记忆,最终竟为他带来了如此巨大的财富。

同类推荐
  • 全元曲—杂剧(中华传世藏书)

    全元曲—杂剧(中华传世藏书)

    元曲又称夹心。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 流行音乐之旅

    流行音乐之旅

    音乐与流行、欧美流行音乐之旅、中国流行音乐之旅三大编。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音乐、流行音乐、经典音乐等,其中还有一些经典的音乐赏析,供读者赏析参考。
  • 懂戏的不只有我:中国人都必须知道的中国戏曲史

    懂戏的不只有我:中国人都必须知道的中国戏曲史

    中国戏曲的唱腔动人,身段曼妙;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类型多样……这一切,都使中国戏曲成为回味无穷的艺术瑰宝,它纵横古今,让世界为之倾倒。本书就以通俗生动的语言,叙述了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剧种,各个流派的代表剧作、人物,以及它们的时代特征和戏曲特点。同时,还概述了中国各民族各地域丰富多彩的戏曲文化,让大家看到,中国戏曲一直都没有远离中国人的生活。
  • 石窟:石窟雕塑奇观

    石窟:石窟雕塑奇观

    《石窟:石窟雕塑奇观》主要介绍了中国著名的石窟及石窟雕塑绘画等不朽艺术。包括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克孜尔石窟群、大佛寺石窟、响堂山石窟、龙山石窟、天龙山石窟、千佛崖石窟、花山谜窟等。
  • 铜鼓鉴赏及收藏

    铜鼓鉴赏及收藏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热门推荐
  • 九域苍茫

    九域苍茫

    浩瀚乾坤,九域并立。一个必死之人,无意中得遇一怪人而摆脱了病魔,并开启了一段修行之旅。随着穆枫修为的加深,也渐渐了解到了所谓的九域,并从修真界,逐一进入其余八域,展开了一段别开生面的旅行。乾坤九域,流传着无数传说。修行路上爱恨交织。一个个故事,一段段传说。一张张面孔,恩怨交错。命运轮转,群雄逐鹿,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孤战天下,永不低头,九域苍茫,唯我号令。
  • 贴身冒牌神医

    贴身冒牌神医

    不懂中医,不懂西医,非医学专业毕业,没有行医资格,却能治愈大病小病,各种疑难杂症。医学界斥其冒牌,众患者赞其神医。叶一凡:“我从没说过我是医生,不过找我治病的注意了。男性隐疾请绕道,妇科疾病请三思,因为我的治病方式需贴身。”
  • exo之我的流星雨

    exo之我的流星雨

    雪叶,真实姓名夏雨婧,和exo成员之一鹿晗是青梅竹马,但是,鹿晗却亲手伤害了她。于是,夏雨婧就成为了职业杀手,代号雪叶??????
  • 钦定滁阳王庙碑岁祀册

    钦定滁阳王庙碑岁祀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海皇道

    异海皇道

    这是一个海与武的世界,皇家舰队的威严,海盗的霸道,佣兵的荣誉,探险者的快乐,商人的尔虞我诈,强者谈笑风云,弱者劳苦奔波;梦幻般的斗气,炫丽的魔法,彪悍的骑士,神圣的牧师,暗杀的王者,射日者的神奇,一句话——适者生存。三个神秘舰队又是谁呢?超越玄幻级的战舰又是什么样子呢?魔幻、梦幻、玄幻三个等级的武者、战舰、舰队有何不同呢?敬请关注《异海皇道》!
  • 晚明之我主沉浮

    晚明之我主沉浮

    一名北漂,去雾灵山游玩,因喝醉了酒,无意中救了一只灵狐,得到他的帮助,穿越到明末,成为信王朱由检……
  • 天降萌宝,妈咪矜持点

    天降萌宝,妈咪矜持点

    当林柠终重新为当上国民女神,嫁的高富帅,走上人生巅峰,继续为娱乐圈发光发热的时候,记者问她目前人生还有没有其他愿望的时候,林柠只是笑而不语。某男:“那你的愿望是什么?”某女:“愿望是……你,诶,你干什么?”某男:“给你。”
  • 吾本平凡

    吾本平凡

    创世神元年,人类从最基本的魔法师和武士逐渐走向职业多元化,盗贼,杀手,佣兵,还有从光明系分离出来的吟咏诗人,祝福系的牧师,而光元素系和黑暗系的特殊性某些教派组织通过密法的传承,经过数代的经验仍然保留了下来。
  • 滴血十方

    滴血十方

    滴血怒天,八荒枯骨修。违逆命数,逆天修行,铮铮铁骨汉怒甘枯竭。修行之路困阻重重,自古多少人杰含恨于瓶颈难以打破阳数,而化为一副枯骨。任你功德无量在寿元终结前,依然显的那么苍凉,任你修为通天在命数结束前依旧化为一滩怒血。修玄,武的传说,魔法的代言。它拥有无与伦比的力量。问天下,谁没有一腔热血,驰慿杀场,纵横天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百万年来多少热血男儿,千古人杰追寻武的传说。然,诞出的传说又有多少,屈指可数。少典氏,伏羲氏,高阳氏,烈山氏,戊夃氏等传说中的人祖为人类子孙开辟出十方世界。十方世界传说存在于未知空间之内,传说那是用人祖之躯为基,神尊之鲜血为引,开辟出的一方独特世界在那里没有寿命的终结,尊者百出,是修炼者的天堂。那里充满热血,到处都是厮杀战场。那里宝物云集,高手如云,是一处修炼者的炼狱场.
  • 电子商务用户接受:理论和实证研究

    电子商务用户接受:理论和实证研究

    本书分为七章,内容包括用户接受研究的理论基础、电子商务的用户接受研究、电子商务网站用户接受模型的研究设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