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在这种绝望的境遇中才是真的奢侈品。我一直认为,两种夭折的爱情不可原谅,一是劈腿,二是悄无声息地离开。前者就当遇到了浑蛋,谁年轻的时候没爱过几个人渣呢?反而是后者更加不可原谅,因为你让爱的另一方活在期望与失望的忐忑中,无法自拔。安娜对勋无望的等待就属于后者。情夫让安娜等,她等来的是9年的牢狱生活;勋让安娜等,她等来的是一无所有。等待,是出于对爱情的迷恋吗?可是除了爱情,你还迷恋过什么呢?这份“恋”,往往带有一种非理性的狂热,不计后果的执着,或许在很多深处其外的人看来,这份“恋”
还带着很多傻气、偏执和要命的死忠。原来,除了爱情,任何事情都不至于让我们如此真切地死心塌地。说到底,压根就不应该怀有期待。“我不需要知道你全部的故事,只要我能感受到你的忧伤。”保持一公分的距离爱你,这样才能不悲不喜。
电影最后一个长镜头:安娜期待又略带紧张、安静地坐在咖啡店里,开门声,关门声,抬头,低头,自言自语,独自微笑……我们和她一样等待他的出现,带着那惯有的笑容轻轻说一句:“Nice to meet you!”可是直到电影落幕,也只有她一个人坐在角落,像谁都不曾离开一样,又像谁都不曾来过。
早在1966年,现实主义派导演李满熙就拍摄了第一版《晚秋》,随后1982年由金洙容导演第二版。好像韩国人特别中意这段悲情的故事,2010年金泰勇再次执导,并跨国邀请汤唯作为女主角安娜的饰演者。于是,《晚秋》莫名其妙就捞取了在中国的大把票房。有多少文艺青年是冲着汤唯的“气场”去的?有多少“2B”青年是因为没看够《色戒》中的汤唯去的?又究竟有多少普通青年是冲着电影本身去的?不重要。《晚秋》摸爬滚打一年后才得以在中国大陆上映,期待之声那么高,想必票房不会差。让一个昏昏沉沉的沉闷片子赢取票房,也未尝不是胜利。
《前度》
我们的前度,都是夏天的毛裤
导演:麦曦茵
主演:陈伟霆/钟欣桐/诗雅/曾国祥/周俊伟/向佐/杜汶泽
上映日期:2010年6月10日
成长的时候,总会做出一些事情觉得自己好伟大、好有型,但往往回望时才知道自己有多蠢。——《EX》
麦曦茵导演《前度》那年才25岁,不早不晚的年纪执导出一部节奏适宜的好片子。《前度》就是一部诉说“前度”的爱情电影,当然也是关于成长的电影,更是描绘香港城市众生相的电影。
杜汶泽作为这部电影的监制,相信25岁的麦曦茵能够把《前度》拍好,因为她正处在这样的年龄,正遇见这样的爱情,正深陷与前度的纠缠。这样的题材,香港几大才子才女如杜汶泽、彭浩翔、黄真真都觉得好,却未必真的适合。对于他们来说,“爱情”这件事情本身已经成为“前度”,经历过那么多风花雪月,怎么可能还有沉溺在前度中的那种悲情?而没有情绪断然就拍不出令人动容的爱情电影。
所以,那些30多岁成家立业、有妻有子的朋友看完电影后都说“好幼稚”,我问:“你上一次去电影院看的什么电影?”他说:“《阿凡达》。哦,还有《变形金刚》。”我一听就觉得安了心,他当然会说《前度》幼稚,因为大家根本就是不同的类型。而我身边那些20多岁的朋友,看完电影后直呼过瘾,因为当中的内容你我都经历过,我们会把自己的经历带入电影中,于是感到如诉说你我,那么心有戚戚焉。
经历过“艳照门”事件,阿娇再一次出任主角。《前度》开拍时,她在内地仍未“解封”。但杜汶泽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不好的影响,一切只因为“她合适”。
从那件事情中走出来,或者说永远都走不出来,于阿娇来讲都是对的状态,演一部关于“前度”的电影岂不正是时候。片中有个段落让我印象很深,阿娇洗澡的时候,前任陈伟霆进去尿尿,她立刻拉紧了浴帘说“真脏,你赶紧出去”,陈伟霆却嘟囔一句:“你以前吃的时候怎么不觉得脏呢?”看到这,联想到那,我顿时一身冷汗。有才的导演在做电影的时候总是无所顾忌,难得的是阿娇对此也能释然。于是忽然为她感到欣慰:人在还能微笑自嘲的时候,是不会轻易被打败的。
自始至终,《前度》给人的调子都很冷,结局也够悲,但爱情就是这样,前度会猝不及防过来咬你一口。可是当初为什么会分手呢?又为什么会莫名其妙的忧伤呢?难道我们真的不知道原因吗?使劲问自己,使劲问。其实很明白。男女之间最大的隔阂就是担心不被爱护,不被信任,但往往所担心的只是出于毫无根据的想象,把想象放大,争吵便随之而来。就像阿娇在《前度》里扮演的周怡,她疑心重、情绪化、刁蛮、以自我为中心,虽渴望爱情但又不断否定爱情,几乎成为典型的人见人厌港产女。但女主角是不是一定要完美才可以呢?导演创作了一个不讨人喜欢的角色,但真实地呈现了现实中存在的人。就好像那么多的爱情,即便有缺陷,讲出来的时候也令人动容。
恋人们的脑子总在转个不停,不断想出新花招,又不断跟自己过不去。他们的话语总是呈万千语絮,一有风吹草动便纷至沓来。最后,他们不再爱了,只是他们不知道,不爱却并未被摧毁,而是被丢弃在那儿,犹如一堆废物。然而和前度纠缠不清,这不是我会喜欢的感情故事。我仍旧中意利利索索、明朗浪漫的爱情。敢爱敢放的女子终究是聪明的。一经长大,那一切就成为身外之物。不必让种种记忆永远和自己同在,就让它留在它所形成的地方吧。毕竟,人生那么漫长,有些人在生命中仅短暂停留却刻骨铭心,有些人守候在身边却浑然不觉——前度,就是前度而已。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变化的。比如,爱可以让一个人放弃自己喜欢的歌,去听喜欢的人喜欢的歌;比如,歌可以让一个人放弃自己喜欢的人,去喜欢一个喜欢自己的人。
既然如此,就安分一点,至少不要再让身边的“现在”成为以后的“前度”。
《疯狂,愚蠢,爱》
生活比电影更加惊喜
导演:格伦·费卡拉/约翰·里夸
主演:史蒂夫·卡瑞尔/瑞恩·高斯林/艾玛·斯通/朱利安·摩尔/凯文·贝肯
上映日期:2011年7月29日
无论你是不是型男,无论你生活的态度是保守或者奔放,你都要先回答自己一个问题——人真正需要的,到底是怎样的感情?
——《Crazy,Stupid,Love》
电影《疯狂,愚蠢,爱》讲述一个规规矩矩的男人卡尔于“银婚”之际遭遇妻子的背叛,心灰意冷时,在酒吧里遇到高斯林扮演的花花公子帕尔默。大概出于一种炫耀的姿态,也可能实在看不下去,还可能真的大发慈悲,帕尔默决定帮助这个萍水相逢的“憋屈男”。于是一番彻底的大改造之后,卡尔果然也获得了花天酒地的资本。可惜,他依旧爱着妻子。而那位看似花心的帕尔默,其实也曾尝过得不到的痛苦。最终,所有人都在温柔的陷阱里明白:唯有真爱才是自己最需要的。
《疯狂,愚蠢,爱》里,既有未成年的青涩的爱,也有年轻的奔放的爱,更有年长的不离不弃的爱。这部电影里爱情的形式几乎适应了所有的年龄层,更齐全紧凑。同样为好莱坞标准式的happy ending,这部电影却不同以往的童话世界观,甚至借小儿子罗比之口直呼“love sucks”。如此残酷的现实以如此搞笑的口吻来陈述,深入浅出,无论用怎样的手法,电影都会成功。因为它偶尔让人心生倦意,偶尔让人心存希望,最终让我们感动于真爱的温暖美好。虽然少了点情怀之类的东西,但好在还有表演的酣畅淋漓、笑料的设计和戏剧的冲突,让电影显得更加正派,难怪会获得好莱坞年度最佳戏剧的美誉。
故事中,两个性格迥异的男人卡尔和帕尔默因为所谓感情而建立了革命般的友谊。这两位导演唯一的前作是那部如黑马般横扫评论界的同志电影《我爱菲利普·莫里斯》,所以再一次让两个男人同时出现,自然驾轻就熟,显得十分有趣。看得出,导演们对于爱情的理解剑走偏锋却不乏深刻,并且很擅长把演员的某一个品质放大,变成难以抗拒的个人魅力。让史蒂夫·卡瑞尔诠释中年的感情危机简直可谓信手拈来。而曾经出演过《孩子们都很好》的朱利安·摩尔这一次不再有同性之爱的包袱,感情中的迷失、彷徨就更加简单。好演员很容易成就好电影。
最后不得不说回瑞恩·高斯林,这位低调的80后大男孩一贯保持着边缘文艺青年的形象,就算曾获得奥斯卡影帝的提名,也依旧我行我素,独立有风格。
在《亡命驾驶》中他扮演阴柔克制,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真男人。这一次,他则以喜剧的主调出现在银幕,并且搭档以闷骚而着名的史蒂夫·卡瑞尔,从此又树立一个坚定的、人见人爱的风流贵公子形象。尤其是电影有几个桥段,在暗淡的夜色里,高斯林要么全裸,要么一件件脱去衣服,大秀健身的好成果。至此,除了《蓝色情人节》、《所有美好的东西》、《充气娃娃之恋》,高斯林又呈现一个傻呵呵的标准型男形象,让人不得不爱。
《失恋33天》
关于“爱情”的爱情电影
导演:滕华涛
主演:文章/白百合/张子宣/王耀庆/郭京飞/张嘉译/海清
上映日期:2011年11月8日
在这样一个呼吁娱乐和快餐消费的时代,一部电影要做到面面俱到的成功几乎不可能。剧本、导演、演员,档期、宣传、市场,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失误。
然后一步错,步步错,想一想,那些上映时轰轰烈烈、并且能让人记住很久的电影,你能回忆起来几部呢?《失恋33天》固然也做不到全方位的成功,但有几点成功了:网络的人气、灵巧的演员和讨巧的宣传。
《失恋33天》本就是一部人气很高的小说,未看电影之前已经通读全书的人比比皆是,甚至很多正因为看了小说而对电影版的《失恋33天》期待已久。
文字所表达的那种失恋的心情让所有曾经失恋的、正在失恋的以及未来总有一天会失恋的人感同身受。在此基础上,电影版无论怎样拍,至少保证了票房——有钱赚,于商业电影而言已经成功一半,而这恰好正是目前的电影市场风向标。
文章是个好青年,作为非典型80后,你眼看着他日渐消瘦却人气倍增,在《失恋33天》中更是挑战出“娘”的气质。唇膏、护手霜不离身,走着、坐着、站着都活脱脱“文艺青年”小白脸。那可爱劲儿让几乎所有的女观众感慨:“我可以不要爱情,但请赐予我一个王小贱!”极品男人就是这样,姿态上“娘”一点没关系,那可以叫作“品位”,但人家实打实还是个纯爷们啊,你看婚礼现场的桥段,文章把王小贱的霸道劲儿演绎得一览无余。身边有这么个细腻的小伙子陪着,哪个姑娘不暗地里偷着乐呵呢。
白百合也是个好青年,虽然我一度把她看成王珞丹,但现在总归是分清楚了:
这个姑娘更加硬朗、神气。第一回合就展现出强大的气场,一颦一笑都刻画出黄小仙的独特气质:明明失恋了还继续刻薄,明明就要哭了还死撑着说“好”,明明知道自己错了也不低头道歉。自尊伤害了她,但她还是要保留着自尊过下半辈子。小说里有她的一段独白:“随着时间的一天天过去,我对他的未尽的眷恋,总有宣告结束的那一天,在接下来的日子,我会更纠结的是:凭什么转身说再见的那个人是你。”就是这样一个喜欢把“凭什么”挂在嘴边的姑娘,心里到底能有多硬朗呢?只有王小贱知道,其实她也会柔弱。白百合把这样一个外刚内柔的女孩演得很到位、成功。
攒够了人气,又找来合适的演员,再加上赶巧2011年11月11日这个神圣的光棍节档期,各种宣传铺天盖地,让你感觉这电影是好看也得看,不好看也得看。而且陪谁看还是个问题。有伴的就和爱人一起看,提前感受下失恋的气氛;没伴的更有理由组团去电影院狂欢。更有精彩的活动,男生买单号座位,女生买双号座位,让身边因为缘分走到一起的陌生人陪你看场电影也挺好。这样赶巧又讨巧的宣传,根本就是奔着票房黑马去的嘛!
尽管如此,电影版的《失恋33天》也有硬伤。比如看电影时完全没有看书时淋漓畅快的感觉,因为考虑到我们相关的“电影审查制度”,演员的对白都相对“文明”了很多,最带劲儿的京腔骂腔鲜有出现。要我说啊,你丫整那么温顺给谁看呢?都失恋了还不能喊两嗓子、骂两嗓子了?憋着那股劲儿,该骂的时候不骂,该撒野的时候不撒野,这不憋屈嘛!让失恋的人因为《失恋33天》原汁原味的地道骂腔在电影院酣畅淋漓一次就那么难吗?
毕竟是都市城市爱情喜剧,再加上失恋的那种痛苦压根儿不可能用两小时的电影完全表达,所以《失恋33天》用了大段小说描述体的旁白填补空虚。很多对白虽然听上去还算有快感,但电影的要素里还要求画面、节奏,音乐等的整体配合。过于明显的旁白会让人感觉电影只不过提炼了小说中的精华走个过场,失恋早就成为噱头,33天更找不到意义。文艺倒真的是文艺了,但文艺青年扎堆的地方,难免现代感很强,有人喜欢,当然也就会有人感觉“空”。另外,小说里还有很多精彩的段落,比如王小贱诉说他的曾经,比如最后一段雨中送伞,大概电影因为时长、结构或者压缩成本的原因而有所改动,让感受过小说精彩的人难免未能尽兴,小小失望。
总之,《失恋33天》固然没有完美,但终究是一部与金钱、权利没有关系的爱情电影。失恋的状态是真实的,普通到男女主角也会坐地铁、租房子,会哭会笑、会骂会闹。这终究是一部关于“爱情”的爱情电影,接上了地气儿,挺好。
《将爱情进行到底》
爱情是用来祭奠的
导演:张一白
主演:李亚鹏/徐静蕾/王学兵/杜汶泽/何洁
上映日期:2011年2月12日
《将爱情进行到底》选择在冬天上映,是啊,因为冬天有个情人节。不知为什么,我对那一年的情人节没什么印象,却清楚记得从电影院出来时外面的世界正在飘雪,我打个冷战,感觉极好,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那瓶藏了很久的玫瑰红酒拿出来,喝吧,反正波尔多的风景和红酒已经让我醉了,又何苦继续劳心费力地思考“徐式爱情”呢?
第一次看电视剧版的《将爱》是记忆中某个被作业缠身的暑假,但郁闷的是,我自知在爱情方面晚熟,所以热播那年,《将爱》已经成为街坊邻居、狐朋狗友们的谈论热点,我却什么都看不懂;李亚鹏更是把姐姐们迷得七荤八素,我却执意不喜欢长头发的男生。纵然不懂爱情,也不懂选择,《将爱》毕竟是80年代的时髦,毕竟是那一代人的珍贵回忆。细细说来,多少有点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