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17900000031

第31章 附录(2)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有关围棋的历史记载渐渐多了,很多有关围棋的历史文物不断被发现,向我们展现了围棋在那一时期的发展过程。

历史上第一个留下名字的棋手是战国时期孟子提到过的弈秋。据《西京杂记》中记载,汉高祖刘邦和他夫人也非常喜欢围棋。书中还记载了一名汉代围棋高手杜夫子:“杜陵杜夫子善弈棋,为天下第一。或讥其费目。夫子日:‘精其理者,足以大裨圣教。’”杜夫子对围棋的独到见解可说是对围棋功能最早的论述了。

到东汉时期,有关围棋的理论著作开始出现了如桓谭的《新论》和班固的《弈旨》。《新论》中有“世有围棋之戏,或言是兵法之类也。及为之上者,远棋疏张,置以会围,因而成多,得道立胜。中者,则务相绝遮要,以争便求利,故胜负狐疑,须计数而定。下者,则守边隅,趋作罫,以自生于小地,然亦必不如”的说法。桓谭把围棋技法与兵法作对比,还把下棋者在棋理上的高低分成上者、中者、下者三等。东汉后期,著名的经学家马融(公元76~166年)作了一本《围棋赋》,书中总结了“先据四道兮,保角依傍,缘边遮列兮,往往相望”等一些围棋技法。桓帝时极负盛名的黄宪,在其书《机论》中评论:“弈之机,虚实而已。”还有东汉时成书的《尹文子》中就具体地谈到了围棋的战略战术,书上说的“以智力求者,譬如弈棋,进退取与,攻却收放,在我者也”,就明确地提出了争取“先手”主动权的问题。班固所著《弈旨》表述了当时的围棋观,是论弈的权威性著作,被弈棋者当作经典。

三国时期,魏国曹操就经常下棋,而且水平非常高。他的儿子曹丕和曹植也都是围棋爱好者。据《抱朴子》和《吴录》中记载,吴国的严子卿、马绥明号称“棋圣”,严子卿的围棋当时号称吴中“八绝”之一。

两晋是围棋兴盛的时代,也是围棋史上第一个发展高潮。西晋司马炎是有名的围棋爱好者,据说司马炎就是在棋盘前下达了伐吴的命令。《晋书—贾充传》中记载惠帝皇后的外侄韩谧常出入内府,与太子弈棋。皇帝、太子、亲王、外戚等都喜欢下围棋,足可说明围棋在西晋初年宫廷内外盛行的情景。东晋时期,豪门贵族以其特殊的社会地位推动了围棋在当时的发展。当时著名的豪族王安和他的一家人都爱好围棋。《晋书·王导传》中就曾记载王导常与儿子王悦“弈棋争道”;王导的次子王恬“多技艺,善弈,为中兴第一”。当时除了王导外还有如王坦之、支道林、袁羌、卢循等痴迷围棋。

据记载,袁羌在建康(今南京)与人对弈时,有人要他解释《易经》,袁羌是“应答如流,围棋不辍”。卢循“善草隶弈棋之艺”,曾任广州刺史之职,带动了广东一带的围棋发展。

围棋在南北朝时期被人们当作格调高雅的“雅戏”。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就酷爱围棋,他不仅在宫内下棋,还派高手出去对局,然后制成棋谱后回来研究。梁简文帝萧纲著有《棋品》五卷,并确立了“品棋”制度,这也是围棋史上的第一次。所谓“品棋”就是评定棋艺水平的高低。南朝曾搞了一次“品棋”,将棋艺由高到低分为九品。《棋经十三篇》中说到:“九品之外,不可胜计,未能入格,今不复云。”这充分反映了南朝围棋风行的盛况。这一时期甚至还出现了专门的围棋机构,南朝宋明帝设立的“围棋州邑”就是专门管理围棋活动的机构,这也是中国设立最早的围棋机构。

隋唐时期,围棋传人日本、朝鲜等地,推动了围棋在世界的发展。初唐时期的著名文学家王勃十分喜爱下棋,据说他可以每下4子便成诗一首。唐代制定了棋待诏制度,由官府设置专业棋手,这使围棋活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新唐书·百官制》中曾记载,唐朝宫廷“万林内教坊”设有博士18人,其中经学5人,史子集缀文3人,楷书2人,庄老、太乙、篆书、律令、吟咏、飞自、书算、棋各1人,其任务是“掌教宫人”。书中还记载“翰林院”设有待诏,供皇上召用,其中有“词学、经术、合炼、僧道、卜祝、术艺、书弈”。“棋博士”和“棋待诏”都为专业棋手。王积薪就是唐玄宗时期最有名的棋待诏。他不但棋艺高,而且还著有《棋诀》3卷、《金谷园九局图》1卷、《凤池图》1卷。唐代著名的棋待诏除了王积薪外,还有中晚唐时期的王叔文、顾师言等人。

北宋和南宋时期,棋待诏制度继续实行。北宋棋待诏实行“荐补”和“补试”的选拔方法。当时最著名的棋待诏是刘仲甫和李逸民。南宋高宗至孝宗(公元1127~1189年)时,著名的棋待诏有赵鄂等人。

在元朝蒙古族的统治下,围棋的地位急转而下,流传到了社会下层,这一时期的围棋发展停滞不前。

到明朝,围棋活动又开始活跃起来,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及宰相刘伯温、杨一清、李东阳等都是围棋爱好者。今南京莫愁公园内的“胜棋楼”据说就是朱元璋下棋输给徐达的。明代刻本《居家必备》中还选印了《棋经十三篇》,说明当时围棋已作为常识而普及于世了。

清朝是围棋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时期,从明末到清康熙初年的50多年中,棋坛高手辈出,如盛大有、汪汉年、周东侯、何暗公等。一时间群雄争霸,各显其能,直至黄龙士异军突起,征服群雄,独霸棋坛。当时的著名学者阎若璩把一些社会名望高、学问造诣深、受世人敬重的人,如顾炎武、黄宗羲等,合称为“十四圣人”,黄龙士也被尊为其中之一,足以看出他本人和围棋受推崇的程度。清朝继黄龙士、徐星友之后又出现了两位棋圣:范西屏、施襄夏,两人同为浙江海宁人,一共称雄棋坛40多年。他们编著的《桃花泉棋谱》和《弈理指归》对后世影响深远。

围棋作为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现象,其意义已不仅仅是棋艺游戏的范围,它实际已成为集中体现人们的思维方式、人际关系、社会文化氛围的一种智能活动,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围棋是中国古代阴阳学哲理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黑白子在棋局上变化万端,演绎出种种玄机,其棋理本身就是中国古代哲学智慧的表现。

围棋还具有特殊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它强调人生、棋理与自然的结合,讲究“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境界,能使人充分领悟到宇宙、人生的奥妙。围棋如同整个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一样,真谛在于关切宇宙、自然和人类生命的和谐。

2.象棋

象棋也是中国传统的棋弈游戏形式。中国象棋的历史非常悠久,在群众中普及非常广泛。

①象棋的规格与规则

象棋是由棋盘和棋子组成的。象棋棋盘为长方形,由9道直线和10道横线交叉组成棋盘,共有90个交叉点。棋盘中间没有划通直线的地方叫做“河界”,棋盘上下两端的中间以斜交叉线构成“米”字形方格的部分,称为“九宫”。对弈双方以河界为界各占一半,各有棋子16枚,分别为将、帅各一,士(仕)、象(相)、马、车、炮各二,卒(兵)各五。为了方便记录,棋盘的上下两边端分别从右自左以一、二、三……九和1、2、3……9来注明棋子的位置;每个棋子前进叫上,后退叫下,横走叫平。中国象棋中还有一首《七子歌诀》,把各棋子的特点和行动规则说得非常清楚:“将军不出九宫内,士只相随不出宫;象飞四角管四方,马行一步一尖冲;炮须隔子打一子,车行直路任西东;惟卒只能行一步,过河横进退无踪”。双方对局时,由红棋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着,叫作一个回合。谁能在开局、中局、残局阶段中任一阶段把对方的将(帅)逼得无路可走,就算取胜。如果双方都不能逼死对方,则为和棋。

②象棋的发展史

关于中国象棋源头的说法很多,至今也没有定论。有的说象棋起源于神农氏时代,有的说起源于黄帝时代,也有的说起源于战国时期。其实,象棋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变化完善的过程,是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的结果。

有关象棋的文字记载,战国时期《楚辞·招魂》中提到“蓖蔽象棋,有六簿些”的说法,可见当时象棋已开始在贵族中流行。当时象棋的“形”、“制”刚刚产生,由棋、箸、局组成,箸是骰子,局就是方形棋盘,对局双方各6个棋子,一黑一白,棋子是用象牙或骨雕刻成的。对弈开始,用掷箸的方法来移动棋子,决定胜负。春秋战国时期的象棋成了模仿战斗的一种游戏。

秦汉时期,象棋的棋戏形式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有六博、弹棋和博棋等。其中以博棋最受欢迎。班固的《弈旨》中就有记载:“孔子称有博弈。今博行于世,而弈独绝。博义既弘,弈义不述。”还有“博悬于投,不专在行,优者有不遇,劣者有侥幸,虽有雌雄,不足为凭”。这使人们又不断地改进,于是一种叫“塞”的棋战出现了。这是古代象棋的一大革新,很快便在民间普及开来。西汉时期,宫廷还专设了棋待诏的专职,吾丘寿王就是“以善格王,召待诏”。在西汉的古墓中还出土了塞战的龙、虎两种形制的棋子,向我们展现了古代象棋的具体形态。

象战这种新的棋弈形式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它因为比博塞更有趣且不费太多时间而受到人们的喜欢。北周武帝宇文邕就曾写成《象经》来总结这种棋戏形式。

隋唐时期,唐太宗就是象棋的爱好者,他还专门研究过北周武帝著的《象经》,在他的带动下,象棋在统治阶层又开始风行起来。唐朝宰相牛僧儒所作的《玄怪录》中有两篇专门叙述象战的故事,其中一文《岑顺》讲到“宝应象棋”,说当时象棋棋子的名称有“上将”、“辎车”、“天马”、“卒”等。出土的北宋古锦上的“四大艺术图案”中的棋盘图案也说明当时唐代的象棋棋制与现代的国际象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棋盘横竖都是8个格。

宋朝是象棋形制变化最大的时期,它最终形成了中国象棋今天的基本形制。北宋宰相司马光创造了“七国象棋”,将棋盘扩大为纵横各19条线,可以7人对局。开封曾出土了一批铜质象棋,棋盘为纵十路,横九路,有九宫、河界,棋子有将、士、相、车、马、炮、卒,棋子已是平面象形棋子,不再是立体的象形棋子,这与现代象棋已完全相同了。

由于象棋在民间的广泛普及,象棋棋谱及一些理论书籍纷纷出现,洪迈的《棋经论》、叶茂卿的《象棋神机集》等,都详细地总结了战术技巧和作战经验。当时流传最广的是《象棋十诀》和《象棋诗》。《象棋诗》中提到“得子得先名得子,得子失先却是输,车前马后须相应,炮进应须要补车”这样非常实用的战术歌诀。

元明时期,象棋在全国发展。虽然明初时期一度曾受明太祖朱元璋扼制,但到明成祖时,又很快在宫廷和民间流传开来。明朝涌现出来一大批象棋好手,如李开先、陈珍、吴桔隐、宋晋祯等,其中,宋晋祯曾称霸棋坛30年未逢敌手。他著的棋谱《棋中秘》总结了几百年来象棋博弈的经验,在中国象棋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清代是中国古代象棋的鼎盛时期,曾有乾隆皇帝诏五大臣“殿试棋艺”的传说。当时民间象棋流派分成了九大派,分别是毗陵派、阳湖派、吴中派、洪都派、江夏派、彝陵派、顺天派、大同派、中州派,可见当时的棋坛是人才济济,盛况空前。这时期涌现出大量的象棋棋谱,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王再越编写的《梅花谱》。这是一部在象棋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局棋谱,总结了很多的战术理论,把中国象棋的技战术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清朝末年,随着统治阶级的腐败和国力日益衰败,象棋也由兴盛逐渐开始衰落,只是在民间还有不少象棋高手涌现。

中国象棋以其博大精深的涵蕴得到了我国广大群众的喜爱,而且还先后流传到了日本、朝鲜、菲律宾、越南等国家,在东南亚地区广泛流传。

附录二服饰

先秦服饰

1.原始时代的服饰

①兽皮与贝壳——从蒙昧到开化

原始社会初期,中国先民在深山丛林中穴居。由于脱离了动物界,体毛逐渐弱化,人类为了防御寒冷,遮阻风雨、日照,蔽挡虫兽袭击,开始用树皮、丛生的草葛、猎获的兽皮等遮裹身躯。这种用自然物质遮裹身躯的形式,成为服装的雏形。

原始装饰是随着劳动实践的扩大、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而出现的。当时的装饰品主要取材于砾石、兽骨、海蚶等物,经研磨、钻孔,有些还用矿物粉染饰,然后穿接制成。先民通过在身体上佩戴和悬挂这些饰品,实现对美感的要求。另外,原始图腾崇拜的绘身、纹面和梳整发式,也是当时重要的装饰形式。

②丝绸的出现——服饰的新时代

原始社会后期,中国先民逐步从狩猎进入渔猎、畜牧和农业阶段。他们在长期利用野生植物纤维和兽毛编结织物的基础上,发明了纺织的原始工具——陶和石制纺轮,并利用麻葛及畜毛纤维织布,取植物颜料染色,制作简单的服装。原始纺织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先民的衣着状况,为服装形式逐渐完善奠定了基础。

养蚕、缫丝、织绸,是中国先民对服装发展做出的世界性贡献。中国先民利用蚕丝纺织衣料,距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养蚕取丝的历史则更早。丝织服装柔软轻盈,富有光泽,它的出现改善了服装的使用性能。

③上衣下裳——中国服装形制之始

中国古代何时出现具有基本形制的服装,目前尚无实物可考,但从古代文献及出土的陶器人形图样推断,传说中的黄帝时代,是服装形制的发端。随着服装形制的初具,其质料也逐渐完成了以纺织品代替兽皮的过渡。当时的服装,由上下分式的衣和裳组成,初步形制为:上身着缝制袖筒、前开式的衣装,下体围遮障、防护性器官的裙裳。上衣下裳形制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服装款式。

原始社会里,中国先民对玄秘的自然无法解释,出现了自然崇拜。受这一因素的影响,当时的服饰色彩及纹饰多取向自然。衣用玄色,裳用黄色,并施以取向自然界日月山川及鸟兽虫草之纹的服饰,在当时已经流行。

2.三代礼服

①夏商衣饰

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中国历史进入了奴隶制社会。公元前16世纪,夏代被商代所取代,奴隶制社会进一步发展,夏商时期,中国古代服饰在原始社会基础上有了初步发展。当时的农业生产因金属工具的应用而更加兴盛,同时,畜牧业、手工业及染织业也达到了新的水平。在甲骨文中,已出现有“桑”、“丝”、“蚕”、“帛”、“衣”、“裘”、“巾”等文字,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青铜器表面上带有丝绸残迹,而且除平纹外,还有菱形纹、方格纹及暗花回纹,这表明商朝已经掌握了提花斜纹织制的纺织技术。在出土的石玉雕制成的人形实物中,可以看到具体的形象,其装束为:头戴巾帽,上穿交领右衽衣,下着裳,腰围带,下系铧。这一人形雕像,服装轮廓清晰,为了解商代服饰提供了最直接的依据,并和有关文献记载相印证。

同类推荐
  •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专题学术著作。全书以五章篇幅和大量传世之作及考古出土珍贵文物资料,系统而又简明地阐述了工艺美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等中国美术的各种形态自原初社会至明清时期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全书收入水的多幅串文图照,系各种美术形态在不同大力历史时期产生的精品力作和传世之宝,对于充分展示这些美术形态发展轨迹和艺术成就,具有相得益彰的作用。本书观点新颖,方法独到。
  • 技术:艺术思维

    技术:艺术思维

    本书介绍了技术-艺术思维分析、技术-艺术思维操作、技术-艺术思维生产、技术-艺术思维训练等内容。
  • 张大千的绘画艺术

    张大千的绘画艺术

    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其画风曾经数度改变。1941年,张大千前往敦煌临摹隋唐人物壁画,所画人物气势恢弘,色彩鲜艳亮丽,盛唐遗风跃然纸上,工笔设色成就卓异。张大千能仿石涛的笔法作画,人称张大千画的仿石涛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张大千周游世界时,汲取西方的一些绘画元素,创造出一种中西结合的泼墨泼彩绘画艺术,为中国画在世界画坛上发扬光大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 黑白之外

    黑白之外

    《黑白之外: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叙事与意识形态》从本体的语言学诗学与外国的文化研究两个视角剖析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叙事与意识形态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本书第一、二两章以本体研究为主,从语言学诗学角度出发,探讨民族化的意识形态对中国电影的叙事形态、叙事方式、叙事图景(时间意识与空间意识)乃至叙事类型的变迁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发挥了怎样的影响;第三章则开始从本体研究转向文化研究,探讨电影叙事的话语权争夺,揭示各个意识形态团体如何通过电影实现自己的意识形态利益,而意识形态话语又是如何渗透到电影的叙事话语之中。
  • 扬州八怪的绘画艺术

    扬州八怪的绘画艺术

    扬州八怪是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或称扬州画派。为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高翔和汪士慎。扬州八怪大胆创新之风,不断为后世画家所传承。无论是取材立意,还是构图用笔,都有鲜明的个性。这种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当时画坛上的创新潮流和人们审美趣味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扬州八怪的绘画艺术》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扬州八怪的绘画艺术。
热门推荐
  • 网游之鬼神来临

    网游之鬼神来临

    落星尘本是一个穷屌丝,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获得了游戏头盔并认识了热心的豪门小姐端木宛儿,从此落星尘流窜于美女群之中,开始了他的辉煌游戏之路
  • 逆佛者之西游

    逆佛者之西游

    乱世道家平天下,盛世佛门享荣华!封神一战道家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佛门趁势而起打下大兴的基础。佛门经过了几万年的养精蓄锐终于兵强马壮露出狰狞的面孔,准备全面开始佛法东渡。道家经过几万载的休养生息和自我反省,面对即将到来的考验也计划了相应比较的对策。是佛门不是强龙不过江,还是道家棋高一步料敌以先呢?让杨文清带你了解同样的神话不一样的传说!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林族

    林族

    “真的就这样离开吗?”林明非闭上了双眼,一滴眼泪顺着犹若刀削般的面庞滑落而下。,但是林明非对这一切似乎毫无所觉,任由他滴落而下....“我要这路,再也挡不住我前进的脚步!”“我要这天,再也遮不住我仰望的双眼!!”....
  • 看得破,跳得过:视角变了,世界就变了

    看得破,跳得过:视角变了,世界就变了

    人生,换一个角度去看,真的没什么大不了。本书以此为主旨,引导读者转换过去的视角,学着以新的角度看待与思考人生的方方面面,比如以现在的视角解读过去、以平凡的角度看待生活、以内省的角度衡量自己等,从而发现生活不同的面貌与意义,化解困惑与迷茫,练就豁达、淡然的心境,领悟“只要看得破,一切都能跳得过”的真谛。
  • 异界战天

    异界战天

    平凡少年英雄救美,却不惜身死,魂穿于异世。一个以强为尊的大陆,叶异天由乞丐开始崛起,最终成为一代强者。
  • 念魂好似秋千索,爱如空

    念魂好似秋千索,爱如空

    亲王家,情浅薄,念魂好似秋千索。爱如空,情如索,天下苍生敌不过。“玄烨,就是太过爱你才要放弃你。我知道你这一生就是一个传奇。你会为天下苍生做很多很好的事,但是没有我,”若梨的脸上两行清泪留下来看着接近狂躁的玄烨。玄烨大步上前一手将桌上的物件挥倒在地“纳兰若梨,爱我才放弃我,这些统统都是屁话!如果真的爱我就跟我回去”
  • 大龄爱钱女:擒爱酷总裁

    大龄爱钱女:擒爱酷总裁

    一次意外相遇,注定他们两人彼此不离。他冷傲自大,却在面对李晴天这样的女人,他总会感觉到无能为力,或是患得患失,很想抓住,却总跟他背道而驰。她爱钱天真,想段赫南这样的男人,想想她都觉得吃不消,脾气坏,霸道,可是却总会在她无助伤心的时候陪着她。该怎么说,爱情命注定,很矫情,却很真切。
  • 海上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海上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共有10本,包括《荒岛历险故事》、《海上历险故事》、《沙漠历险故事》、《森林历险故事》、《古堡历险故事》、《登山历险故事》、《空中历险故事》、《野外历险故事》、《探险历险故事》和《恐怖历险故事》。这些作品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惊险、历险故事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引人入胜,阅读这些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维,还可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
  • 豪门秘爱:霸道总裁慢慢宠

    豪门秘爱:霸道总裁慢慢宠

    “妈咪!”“我不是你妈咪!”在某天她突然被一只萌宝抱住双腿不能移动,“老婆!”“我不是你老婆!”某天她被传说中鼎鼎大名的男人拦住,一大一小每天吃她的!住她的!还变着法的占她便宜!人家明明二十岁,哪来的老公和三岁儿子!“爹地!妈咪不记得我们了!”萌宝嘟着小嘴伤心道,“没关系,我会让她记得!”某位笃定的说道,“爹地!有了妹妹或弟弟是不是妈咪就不会逃跑了?”“你可以回自己房间了!”某人命令着小小的帅哥,“爹地加油!”某女听到他们父子的对话立马卷包裹走人!而某人却站在门口邪笑道:“老婆!你要去哪儿?”“大神!您真的认错人了!求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