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云“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是说,当人的精神状态良好时,不容易产生疾病。唐代名医孙思邈指出:“百性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龄;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医学家张景岳也说:“欲寿,惟其乐;欲乐,莫过于善。”
他们都认为,要想拥有健康之躯,必须要有良好的品德。
为什么良好的道德修养对人体具有这种奇特的养生功效呢?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融洽的社会关系、良好的心理活动可以使体内分泌较多的有益激素、酶类和乙酰胆碱等,这些物质能把血液的流量及神经细胞的兴奋性调节到最佳状态。
同时,大脑中可分泌一种天然镇静剂,使人获得内心愉悦,有助于缓解心中的郁闷和烦恼。有人对一组做好事者进行唾液分析,发现他们的唾液中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大大增加,该物质是一种抵御感染性疾病的抗体。这为做好事的人能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提供了科学依据。
临床心理学家则从社会、精神方面进行分析,乐于助人的理念与养生外生原则是一致的,乐于助人强调以他人为中心,养生的外生原则则提倡他人愉悦是自身幸福的源泉。
从养生学的角度分析,德高益寿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德高者与人为善,乐于助人,人际关系良好。他们能正确认识自我,尊重社会需要,遵守道德规范,充满信心和责任感,妥善地解决人际中的各种矛盾与冲突。
他们与人为善、宽厚待人的行为,能唤起他人的感激、喜欢和热情,给自己带来良好的心理感受和心灵慰藉。医学研究表明,那些经常与别人在一起,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比缺少社会关系、无交往的孤独者长寿2.5倍。
其次,德高者心地善良、正直、富于爱心,凡事为他人着想,那些敌意、仇恨、不友好、无谓争论、恶性竞争等多与他们无缘。有资料表明,常怀敌意心绪者,患心脏病的可能性最大,其冠状动脉容易被堵塞。
研究发现,人在说话时,血压会升高,而在倾听别人谈话时,血压又迅速下降(这样便会取得一种平衡)。而那些怀有敌意、仇恨和热衷于恶性竞争的人,从来都不会对别人的谈话洗耳恭听,只是在寻找机会反驳别人,从而丧失了达到血压平衡的机会。
这样,在经常戒备、处处设防中,他们很容易患上高血压等心身性疾病。
最后,德高者心胸坦荡,光明磊落,无忧无愁,无患无求,身心总处于淡泊宁静的良好状态中。而那些道德修养差的人,为了一己之利常挖空心思、不择手段,其胡作非为又必然导致做贼心虚,产生紧张、恐惧、焦虑、内疚等心态,甚至有人食不香、睡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这种无形的心理负担和压力,使大脑皮质功能失调,器官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出现心悸、失眠、头痛、头晕、食欲下降等症状,严重者还会诱发某些精神疾病。
清人金缨说:“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益。”
养生重养德是传统的养生理论,它要求人们平时除了注意营养平稳和锻炼身体外,更需要注意养德。始终不渝坚持以德为本,养生必养德,此乃养生益寿的希望所在。
距离产生健康
与人交往要有距离感,很符合养生学原则,这体现在:距离是对他人的尊重,可以营造让自身满意的和谐氛围,有助于养生;距离是对自身的肯定,能够换取他人的认同,这同样有利于养生。
因此,肯定人际交往的距离原则,其实就是在涵养自身与他人的关系,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养生之道。
不要对人太好了!好事几乎都被做尽了,也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对一个有劳动能力、理智健全的人来说,独立、付出都是自身的需要。
人际关系中如果不能相互满足某种需要,那么这种关系维持起来就比较困难。在卡耐基成功人际交往思想中,很重要的就是要遵循心理交往中的功利原则——这一原则是建立在人的各种需要(包括精神的、物质的内容)的基础上,即人际交往是满足人们需要的活动。
心理学家霍曼斯早在1974年就曾经提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换,这种交换同市场上的商品交换所遵循的原则是一样的,即人们都希望在交往中得到的不少于所付出的。
人际交往要有所保留,初入社交圈中的人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好事一次做尽”,以为自己全心全意为对方做事会使关系融洽、密切。
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人不能一味接受别人的付出,否则心理会感到不平衡。“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也是为了使关系平衡的一种做法。
如果好事一次做尽,使人感到无法回报或没有机会回报的时候,愧疚感就会让受惠的一方选择疏远。留有余地,好事不应一次做尽,这也许是平衡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留有余地,适当地保持距离,因为彼此心灵都需要一点空间。如果你想帮助别人,而且想和别人维持长久的关系,那么不妨适当地给别人一个机会,让别人有所回报,不至于因为内心的压力而疏远了双方的关系。
而“过度投资”,不给对方喘息的机会,就会让对方的心灵窒息。留有余地,彼此才能自由畅快地呼吸。
那我们需要保持多大的距离才能给人以安全、快乐的感觉呢?
就养生要求而言,交往双方的人际关系以及所处情境决定着相互间自我空间的范围,具体说来,距离的类型主要有如下几种:
亲密距离
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或几无间隔,即我们常说的“亲密无间”,其近范围在6英寸(约15厘米)之内,彼此间可能肌肤相触,耳鬓厮磨,以至相互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和气息。其远范围是6英寸到18英寸(15厘米~44厘米)之间,身体上的接触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仍体现出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
就交往情境而言,亲密距离属于私下情境,只限于在情感上联系高度密切的人之间使用,在社交场合,大庭广众之前,两个人(尤其是异性)如此贴近,就不太雅观。
在同性别的人之间,往往只限于贴心朋友,彼此十分熟识而随和,可以不拘小节,无话不谈。在异性之间,只限于夫妻和恋人之间。
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不属于这个亲密距离圈子内的人随意闯入,不管他的用心如何,都是不礼貌的,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也会自讨没趣。
个人距离
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已较少直接的身体接触。个人距离的近范围为1.5~2.5英尺(46~76厘米)之间,正好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
这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陌生人进入这个距离会构成对别人的侵犯。个人距离的远范围是2.5~4英尺(76~122厘米)。
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个空间,不过,在通常情况下,较为融洽的熟人之间交往时保持的距离更靠近远范围的近距离(2.5英尺)一端,而陌生人之间谈话则更靠近远范围的远距离(4英尺)端。
人际交往中,亲密距离与个人距离通常都是在非正式社交情境中使用,在正式社交场合则使用社交距离。
社交距离
这已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而是体现出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其近范围为4~7英尺(1.2~2.1米),一般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人们都保持这种程度的距离。
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关系需要有不同的人际距离。距离与情境和关系不相对应,会明显导致人出现心理不适感。
社交距离的远范围为7~12英尺(2.1~3.7米),表现为一种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
公司的经理们常用一个大而宽阔的办公桌,并将来访者的座位放在离桌子一段距离的地方,这样与来访者谈话时就能保持一定的距离。
如企业或国家领导人之间的谈判,工作招聘时的面谈,教授和大学生的论文答辩等等,往往都要隔一张桌子或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就增加了一种庄重的气氛。
在社交距离范围内,已经没有直接的身体接触,说话时,也要适当提高声音,需要更充分的目光接触。
如果谈话者得不到对方目光的支持,他(或她)会有强烈的被忽视、被拒绝的感受。这时,相互间的目光接触已是交谈中不可缺免的感情交流形式了。
公众距离
这是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其近范围为12~25英尺(约3.7~7.6米),远范围在25英尺之外。
这是一个几乎能容纳一切人的“门户开放”的空间,人们完全可以对处于空间的其他人,“视而不见”,不予交往,因为相互之间未必发生一定联系。
因此,这个空间的交往,大多是当众演讲之类,当演讲者试图与一个特定的听众谈话时,他必须走下讲台,使两个人的距离缩短为个人距离或社交距离,才能够实现有效沟通。
空间选择
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这依赖于具体情境、交谈双方的关系、社会地位、文化背景、性格特征、心境等。
社会地位不同,交往的自我空间距离也有差异。
一般说来,有权力有地位的人对于个人空间的需求相应会大一些。此外,人们对自我空间需要也会随具体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人们无法考虑自我空间。若在较为空旷的公共场合,人们的空间距离就会扩大,如公园休息亭和较空的餐馆,别人毫无理由挨着自己坐下,挨得很近就会引起怀疑和不自然的感觉。
我们了解了交往中人们所需的自我空间及适当的交往距离,就能有意识地选择与人交往的最佳距离,而且,通过空间距离的信息,还可以很好地了解一个人的实际社会地位、性格以及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
总而言之,距离不仅是养生需要把握的主要内容,也是养生必须注意的重要环节。
拍善意“马屁”能养人
善意的恭维他人,具有双重养生效果,一则使他人情绪处于良好状态,是对他人的贡献,为他人养生;二则是对自身的一次洗礼,是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键因素,因而也是间接的养生。
此外,拍善意的“马屁”不过是为了将他人的缺点最小化甚至是掩盖,而将他人的优点最大化,从这个角度来说,此举正是养生“无为”精神的升华。
谁不喜欢听“好听的”?人的天性如此。西方心理学中有一种说法叫做“真诚的肯定”,大概的意思就是用赞美、报偿及增援的字句向你的朋友说你“真的相信”。由于你适当地发出了真诚的肯定,你会得到接受你肯定的人给你直接的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