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种过程倒转过来,引导其他人谈论他的兴趣、他的事业、他的成就。如果对方是位母亲的话,谈谈她的孩子们,这样,你专注聆听对方说,将会给予他们乐趣。你将被认为是一位很好的谈话对手,即使你话说得很少。
在卡耐基训练班里,费城的哈罗德·杜怀特在一次上课时举行的宴会上,发表了一场非常成功的演说。他依次谈到围坐在餐桌的每个人。他讲起初开课时他是如何讲话的,而现在他又进步了多少。他回忆各个同学所作过的讲演,大家曾讨论过的题目。他模仿其中一些同学,夸大他们的特点,逗得个个开怀大笑,皆大欢喜。像这样的材料是不可能令他失败的,这是最理想的题材。再不会有别的题目更能使那群人感兴趣了,杜怀特先生真是晓得如何掌握人生。
《美国杂志》总编辑西德达主编该杂志的“有趣人物”专栏时,卡耐基替他写了几篇文章。有一天他坐下来和卡耐基长谈,希望能够得到一些有关于扩大发行量的建议。
卡耐基说:“人都是自私的,他们只对自己感兴趣。他们并不十分关心政府是否应该把铁路收归国有,但他们却希望知道如何获得晋升,如何得到更多的薪水,如何保持健康。如果我是这家杂志的总编辑,我将告诉读者如何照顾牙齿,如何洗澡,如何在夏天时保持清凉,如何找到工作,如何对付所雇用的员工,如何购买房子,如何增强记忆力,如何避免语法错误等等。人们总是对旁人的生平故事感到兴趣,所以我将邀请一些大富翁,谈谈他们如何在房地产事业上赚进上百万的美元。还要找一些著名的银行家及各大公司的总裁们,谈一谈他们如何由低级阶层奋斗而达到有权有势的高级阶层。”
当时,这家杂志的销量很少,算是相当失败的一本杂志。西德达立即按照他上面的构想开展工作。结果,其销售量急速上升,达到二十万份、三十万份、四十万份、五十万份……因为它的内容是一般民众所希望阅读的,所以其月销售量并没有到此停住,而是继续上升了好几年。西德达满足了读者们的自私兴趣。
演讲前的准备
我们常常看到有些大演说家出口成章,根本不用底稿,似乎也无需做什么准备,上台来,娓娓而谈,而演讲之资料丰富、逻辑清晰、语言得体、言辞生动令人不得不叹服。所以有些人就感叹自己没有语言天赋,永远也无法达到人家的境界。其实,我们经常看到的只是表象,其实真正的演说家在演讲之前,一般都要经过一段艰苦的准备过程。没有谁能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的讲演能够折服人心,除非是他以前对这一方面的只是有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准备,才能够想说就说。
美国总统林肯在葛提斯堡国家阵亡烈士墓园落成仪式中作了一篇演说,它只有十句话,仅花了两分钟,它就是有名的《葛提斯堡演说》。另一位享有盛名的演说家爱德华作了长达两小时的演说,但是却早已被人们所遗忘。而林肯那铿锵有力的两分钟演说,则难以为后人忘怀,成为被大家所称颂的重要文献。林肯演说成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他演说前的详细准备。
据说,林肯发表这篇演说时,还有一个小插曲。当时,负责葛提斯堡公墓的委员会决定举行一个正式的献词仪式,大家公推著名演说家爱德华·埃弗雷做献辞演说。委员会直到离演说当天只有两星期,才给林肯发了邀请信,让他在指定的发言人演说之后,适当地说几句话。
林肯接到邀请信后,立即着手准备。在这以后的两星期里,他一有时间就思索自己的演说稿。在正式演说前的一个星期,他对别人说:“确切地说,这个演说还没有写完,稿已经改过两三次了,但在我没有感到满意以前,不得不断增加养料。在献辞演说的前夜,林肯到达了葛提斯堡。在当晚的整个后半夜,林肯都在推敲他的这几句话。
所以,从林肯的演说词中可以看出,林肯运用强有力的逻辑力量,把演说的中心思想贯穿于始终。同时,内容务必翔实,文辞朴实精辟,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成分。正如葛提斯堡献辞举行之后,演说家爱德华·埃弗雷给林肯的信中说的那样,“我花了两个小时才刚接触到主题,您几句话就表达到了……”因此,没有认真的准备是不能做出好的演讲的。
演讲前需要注意的问题
演讲前一般应注意了解下面几个问题:
充足的准备。演说对象的文化程度、思想状况、经历、年龄等,并针对不同情况准备讲稿。一般来说,应当根据听众的兴趣来讲演。既可以有效地抓住听众,又可以使自己尽早进入演讲的角色。确定主题,最好是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如果不是,设法使别人感兴趣。寻找材料,材料必须准确,丰富,避免空洞,或是令人感到怀疑,影响演讲效果。听众感兴趣,是因为他的谈话内容与他们有关,与他们的兴趣有关,与他们的问题有关。这种与听众最感兴趣的联系,也就是与听众本身的联系,将可稳获听众的注意,并能保证沟通的线路畅通无阻。
带着问题与目标来讲。一个精彩的演说是一篇精美的文章。作为初学讲演的人,提前反复准备,会是非常有益的。在演讲时可以先问问自己,所讲题材里的知识,能不能帮助听众解决问题,达到他们的目标?然后便开始说给他们听,这样就必然会获得他们的全神贯注。如果你是个会计师,你的开场白可以这样说“我现在要教你们如何可以省下五十至一百元的退税。”或者你是律师,你告诉听众如何预立遗嘱,你一定会获得很多兴致勃勃的听众。当然,在你个人特别的知识蕴藏里,必然会有某个题目真能对听众有所帮助。
事先试讲。假设面前已坐满了听众,给自己勇气和信心,娓娓道来。多次练习之后,当真正开始讲演时,紧张程度会大为缓解。
优美的演讲风度
演讲作为表演性很强的讲话艺术,要求演讲者具有良好的风度。
一个人蕴藏于心灵深处的灵魂境界,诸如人格、人品、情操、格调的高低,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他的风度,然而在短时间内却不能对自己的风度进行大的改变。优美的风度是经过长期塑造的心灵美的自然外露,一时的做作是难以模仿这种本质性的优雅的。
学识渊博、机敏过人,方能产生才华横溢的优美风度。演讲者能在演讲过程中表现出滔滔不绝、开怀畅论、妙语连珠,幽默风趣的优美风度,与演讲者的知识渊博、视野开阔、兴趣广泛、思维敏捷等因素是分不开的。
培养优美的演讲风度是一个多方面的修养过程,它要演讲者不仅应具备一定的演讲技能,而且应当具有渊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
克服了紧张,就需要以你的演讲风度来打动听众。他包括:
优雅的动作。首先是外型的问题。其次,以一些手势或动作调动大家的注意力。
不拖泥带水。一句话或一个实例,翻来覆去的说很容易引起听众的厌烦。
高明的演讲技能。具有优美的演讲风度的讲者,演讲技能较为高明:高明的演讲技能,有助于演讲者优美的风度。
克服不美的演讲举止、不良习惯,以免分散听众的注意力,而且还会引起他们的厌倦。四周发生什么事情,演讲者切勿举头四顾,不要故意模仿别人的动作,不要惴惴不安、面红耳赤、动作局促。
善用修辞手法
当演讲者向听众讲大家不熟悉或不很熟悉的话题时,最好引用一些生动而容易理解的比喻,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许多才华出众的人擅长运用比喻。如1920年初,加里宁参加一次农民代表会议。当时许多与会的农民代表不理解工农联盟的重要意义,对工人阶级流露出强烈的不满情绪。
加里宁发表演说,做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时,有一个农民代表从下面递上来一张纸条,上面写遣“什么对苏维埃政权来说更珍贵?是工人还是农民?……”
加里宁拿着纸条,念给大家听,然后笑呵呵地对大家说:“这个农民兄弟提出的问题很有意思,这好比对一个人来说,什么更珍贵?是右腿还是左腿?”加里宁用这个比喻终于让这名农民认识到了工农联盟的重要性,农民们欢呼起来,掌声雷动。
幽默机智的语言风格
幽默能使你豁达超脱,使你生气勃勃;幽默能使你具有影响力,使你打破僵局,摆脱困境;幽默是润滑剂,也是成功者的秉性,所以一个好的演说家必须富有幽默感。幽默的谈吐常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有一次,林肯在某个报纸编辑大会上发言,指出自己不是一个编辑,所以他出席这次会议,是很不相称的。为了说明他最好不出席这次会议的理由,他给大家讲了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我在森林中遇到了一个骑马的妇女,我停下来让路,可是她也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我的面孔看。
她说:‘我现在才相信你是我见到过的最丑的人。’
我说:‘你大概讲对了,但是我又有什么办法昵?’她说:
‘当然你生就这副丑相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但你还是可以呆在家里不要出来嘛!’”大家为林肯幽默的自嘲而哑然失笑。
在交谈中,当对方有意无意地触犯了你,把你置于尴尬境地时,借助自嘲摆脱窘境,是一种恰当的选择。
五十年代初,美国总统杜鲁门会见十分傲慢的麦克阿瑟将军。会见中,麦克阿瑟拿出烟斗,装上烟丝,把烟斗叼在嘴里,取下火柴。当他准备划燃火柴时,才停下来,对杜鲁门说:“我抽烟,你不会介意吧?”
显然,这不是真心征求意见,在他已经做好抽烟准备的情况下,如果对方说他介意,那就会显得粗鲁和霸道。这种缺少礼貌的傲慢言行使杜鲁门有些难堪。然而,他看了麦克阿瑟一眼,自嘲道:“抽吧,将军,别人喷到我脸上的烟雾,要比喷在任何一个美国人脸上的烟雾都多。”
这些幽默具有巨大的语言力量,使你在发笑中感受到演讲者的深刻用心,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做好收尾工作
开始与结束几乎对任何一种活动米说,都是最不容易有纯熟表现的部分。在一个社交场合中,优雅地进入会场,以及潇洒地退席,是最需要技巧的一种表现,在一次正式的会谈中,最困难的工作,是一开始就赢得对方的信任,以及成功地结束会谈。
结尾是一场演说中最具战略性的一点。当一个演说者退席后,他最后所说的几句话,犹在耳边回响,这些话将被保持最长久的记忆。“余音绕梁”即是如此。
不过,一般初学演说的人,很少会注意到这里面的重要性。他们的结尾经常令人感到平淡无奇。有些人总在结束时说“对于这件事,我大概只能说这么多了。因此,我想我该结束了。”这种讲演者常常施放一阵烟幕,说句“感谢各位”,就想遮掩自己未能令人满意作结尾的无能。这样算不得是结尾。这只是个错误,会泄露出你是一个生手,它几乎是不可原谅的。
如果你该讲的话都说完了,还不如就如此结束你的演说,立即坐下来,而不要再说些“我说完了”之类的废话,听众自己判断,你已讲完一切要讲的。
一个生手如何才能具有对演说结尾部分的正确感觉?确切地说,这种东西太微妙了。它必须是属于感觉的事物,几乎是一种直觉。除非一个演说者能够“感觉”到如何才能表现得和谐而又极为熟练,否则你自己又怎能盼望做到这一点呢?
不过,这种“感觉”是可以培养的,这种经验也可以总结出来。你可以去研究成名演说家的方法。以下就是一个例子,这是当年威尔斯亲王在多伦多帝国俱乐部发表的演说的结束语:
“各位,我很担心。我已经脱离了对自己的克制,而对我自己谈得太多了。但我想要告诉各位,你们是我在加拿大演讲以来人数最多的一群听众。我必须要说明,我对我自己地位的感觉,以及我对与这种地位同时而来的责任的看法——我只能向各位保证,将随时尽这些重大的责任,并尽量不辜负各位对我的信任。”
大家也可以觉得出,即便是非常“木”的听众,也会“感觉”到这就是结束语。
你的演讲能力评估
演讲前你是否总能心情泰然自若。
演讲前你是否会感到有些紧张。有时候还为自己这副样子而感到厌烦。
在说话之前,你是否不仅考虑你的话题,你还考虑你的说话对象。
你是否觉得自己很能说,对任何题目你都能自由发挥。你还能很快适应各种听众。
人们是否告诉你说你的演讲机智而饶有趣味。
你的演讲结束后,人们是否很少谈论他们的感受。但你有一种感觉,你的主要观点己经被他们接受。
在你的演讲的结尾,对于你想要听众知道或想要听众去做的事情,你是否总要再加以强调。
在你的演讲的主体部分,你是否总是力求清楚、细致,你用不着再去下什么结论。
你是否把视觉辅助设备看作是你的演讲的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你总是力求使它们能把那些信息表现得更加生动有趣一些。
你是否认为你所说的话才是真正重要的,视觉辅助设备只是一些点缀。
对于你的演讲你是否要进行预演,但你又不仅仅凭着记忆去演讲。
你是否对你想要表达的一个主要观点很清楚。
你是否对你的演讲充满了各种想法。而且,它们看起来都差不多重要。
你是否总是力图让听众参与你的演讲,比如向他们提问等等。
§§§第十一节真情实感最动人
不要抑制自己真诚的感情,也不要在自己真实感人的热情上头加个闭气闸。
如果你想让你的话打动别人,引起别人的共鸣,首先自己要被感动才行。
真诚是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礼物
如果没有真诚,世界是多么冷酷。
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希望,希望这个世界到处充满温情,希望有人能够给予我们安慰,在快乐时,有人能够分享,在遇到挫折和不幸时,能够得到别人的鼓励和帮助。
每一个人,不论是好人还是坏人,只要他存在着人类的天性,就必然存在着对真情的渴望。所以,真正打动人心的不是滔滔不绝的妙语,而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
宽厚待人也是为自己留有余地。
了解听者的心理和情感,是掌握说话技巧的基础。
我们只有在了解听者的心理和情感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选择在某个场合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哪些话能打动听众的心坎,能使听众产生共鸣,真正使谈话达到水乳交融的境地,使气氛变得和谐、融洽。
动人心者莫先于情
曾经打败过拿破仑的库图佐夫,在给卡捷琳娜公主的信中说:“您问我靠什么魅力凝集着社交界如云的朋友?我的回答是:真实、真情和真诚。”可以毫无疑问地说,真实、真情和真诚的态度是成功说话者的法宝,是高明的交际者的妙诀。
高明的口才家应该用真的情感、竭诚的态度去呼吁人们的心灵,激励之、振奋之、感化之、慰藉之。用诚挚的心去弹拨他人的心弦,用虔善的灵魂感化他人的胸怀。让听者闻其言,知其意,见其心,达到情感上的交融,就会令讲话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唤起群众的热情,发挥出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