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玉”的解释,《说文解字》表述得非常简单:“玉,美石也。”在中国古人的概念中,美丽漂亮的石头皆可称之为“玉”。
中国是一个崇尚玉的国度,也是一个盛产玉的国家,著名的玉种有新疆和田玉、陕西蓝田玉、河南南阳独山玉以及辽宁岫岩玉等,被称之为四大名玉。实际上中国的产玉地远不止四处,除此之外还有青海昆仑玉、宁夏祁连玉等,但中国所产玉种大多为“软玉”,除新疆和田“羊脂玉”硬度较高,有很高收藏价值外,其他玉材的经济价值皆一般,当然,这只是指玉材而言,如果是古人加工过的玉器物那就另当别论了。
一、原始玉器的收藏与鉴别早在新石器时期后期,原始人类便将一部分漂亮坚硬的石头遴选出来制作成祭祀的神器,最普遍的器物有“璧”、“琮”、“璜”等。这一时期的玉文化代表有“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和“龙山文化”。
原始玉器中,除玉斧、玉刀、玉坠等少量实用器外,大多为祭祀用神器,这些神器大多造型奇特,其做工远超过同时代的其他石制工具。如红山文化的“玉猪龙”、“龙形钩”;良渚文化的“玉面具”、“琮形管”;龙山文化的“玉铲”、“玉神人”等。这些人类早期制作的玉神器,虽然都采用国产软玉制作,但因为包含了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加之传世量极少,因而考古价值和市场价值都很高。如一件红山文化的玉猪龙,1996年北京翰海秋拍一件傅忠谟先生收藏、著录于《古玉精英》一书中的红山玉猪龙即以253万元成交。在这样的背景下,红山、良渚文化特征的玉器物赝品便大量涌现。如前几年台湾故宫博物院购进一批原始玉器,经内地专家验证,竟有十之七八为赝品,尤其玉猪龙赝品最多,所以现在玩古玉的人们几乎都“谈猪色变”了,最近一些拍卖行中的玉猪龙也大多以流拍告终。
其实如果我们对原始玉器的加工条件和工艺有所了解的话,要鉴别它倒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早期攻玉的工具,无外乎石英石、金刚沙、骨针、麻线等,因此原始玉器的制作,因为受加工条件的限制,形成了以下一些特点:
(1)古玉材的切割,多以线割的方式进行,又没有精细的量具,所以加工出来的器物,往往没有新做的齐整。玉器物的表面不会十分的平整、几何尺寸也不是很准确。
(2)原始先民以石英等坚硬石料或鲨鱼牙齿在玉器表面刻划纹饰,全凭腕力,故纹饰中的线条并非从头到底一气呵成,而是由许多短线断续相接而成,线槽呈V形。赝品一般用钢刀或电动工具刻成,线条滞涩,且线条凹底处不如真品坚利,呈U形。
(3)早期玉器的穿孔两端均呈喇叭状。因其是用尖状硬物从两端分别旋转攻入的,有些钻孔不直不圆,有时甚至中间的对接也不够准确,偶尔也有从一面钻进的马蹄形孔。而新玉以电动钻具一次性贯通,两端只稍做打磨,反而比真品顺直得多。
(4)原始玉器绝大多数为出土器物,玉材往往枯损沁蚀得比较厉害,没有新做器光亮润泽。赝品古玉往往用带有杂色斑的边角料来冒充古玉沁。
(5)原始玉器的造型十分拙朴,尤其肖形器,大多只强调某种动物的局部特征,以极概念的手法表现出来,赝品古玉大多造型写实,线条繁缛,失去了原始玉器的简略拙朴风格。
(6)最后,玉材也是判定真伪古玉的重要标准之一,不同文化、不同地区所用玉材都有差别,如红山古玉多用岫玉,颜色有苍绿、青绿、青黄、黄色,也有少量的碧玉和白玉,松石、玛瑙也有一些;而良渚古玉的玉质可分为三大类:分别为鸡骨白玉、赭褐色玉与透明绿玉。
下面我们以两件良渚古玉极其仿品为对照来做一个分析:良渚文化距今四千余年,当时尚没有金属工具,也没有跎具和水凳,玉料的切割大部分靠线割,在大多数良渚古玉的器表,往往可见线割留下的弧形凹面。由于当时玉材珍贵,为了保持器形的完整,并不将这些凹面磨去,有些制作精细的大器,在凹面也一丝不苟地刻上繁密的纹样。新品为了尽可能地表达器物的精美,从未见这种弧形的线割凹面,更不必说在其上刻纹了。
良渚古玉,颇多浮雕,且多以减地法为之。新仿品虽亦用减地法,但制作不够地道,多数仿品仅减去了纹饰周边的一圈,以使主体纹饰相对凸出,而非整个地子的降低。例如玉琮四侧的纵向凹槽,仿制者仅加深了竖槽两边的深度,对竖槽的中心并不减低,从横向观察,竖槽的剖面显得弧度较大,如一座拱桥。而良渚真品则是整个竖槽一起减低,剖面弧度极小,自然古朴。
原始古玉器身上往往有各种穿孔,一般用于穿绳系挂,由于长期摩擦,导致孔内光滑异常,色泽温润,毫不逊于抛光处理的玉器表面,但新仿品在这一点似乎未引起足够重视,此类穿孔一般未经抛光,仅凭这一点便可断其真伪。
当然,以上只是列举了一些较为普遍常见的原始古玉的作伪方法,并不包括某些熟知原始制玉工艺的高手在有原形器物(大多以近年出版的古玉图录作为蓝本)作参考的基础上制作出的高仿古玉,则要仔细鉴别了,不然台北故宫的专家怎么都上当了呢。
二、奴隶社会时期(包括春秋战国)玉器的鉴别与收藏奴隶社会赋予了玉更多的神性与崇高的地位,《周礼》载:“玉做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以赤璋礼南;以白琥礼西;以玄璜礼北。”六器中的琮、璧、璜,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已有出土,商周时期被奉为至高无上的礼器,这才有了一块“和氏璧”需要15座城池交换的故事。
在商周遗址发掘中,出土玉器数量和品种都是前所没有的,而且取得了辉煌灿烂的成就。仅殷墟妇好墓中就出土了玉器755件,其中礼器约占23%,仪仗约7%,工具约9.8%,用具约1.2%,装饰玉约56%,杂器约2%,装饰玉所占的比例最高,其次是礼玉。
发达的青铜铸造业为玉器琢造提供了新工具和新技术,提高了玉器的制作工艺,扩大了玉器的制作规模,拓展了玉器的表现领域。商代早期玉器发现不多,琢制较粗略,但种类却很多。以片状为主,也有少量圆雕,其中的动物形象很多,有人头、人面玉身。此时的工匠还运用了一种双勾线法,用双线并列的阴刻线条,将一条阳纹呈现其间,使阴阳线同时发挥刚劲有力的作用,增强了图案的立体感。
西周玉器没有商代活泼,显得拘谨,但它在继承双线勾勒技艺的同时,又独创了一种粗细线结合的镂刻工艺,并被广泛地运用在鸟形玉刀和兽面纹饰上。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的变革,周室的衰微,导致了“礼崩乐坏”。礼玉在战国墓中已不占重要地位,具有艺术价值的佩玉却不断受到重视。贵族士卿受“观物比德”思维方式的影响,根据玉的色泽、质地、形状等比附人的德、仁、智、义等品德,于是玉具五德、九德之说应运而生,乃至“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因此,用“环佩叮当”来形容这一时期的“君子”却是再贴切不过。
奴隶社会时期的玉器,虽然比原始社会时期玉器有了很大进步,但仍处于发展阶段,尤其商早期玉器,其造型大都比较简单,雕刻工艺相对也比较粗略,但其中也偶有雕琢精细的。从造型上来看,由于受青铜器的影响,其外形具有夸张、概略、神秘化的特征,在纹饰处理上,与青铜器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甚至很多青铜器上的纹饰被直接移植到玉器的雕刻上。
春秋战国时期,玉制品朝小型方向发展。由于佩玉的美饰功能被强化,玉雕工艺更加精细巧妙,题材也更为丰富,甚至作为崇高礼器的璧、玦、璜等也被异化为小型的玉佩件,此时的玉雕工艺继往开来,制玉技术发展迅速,玉材开采量增大,和田玉开始输入,为王室诸侯们竞相选用。大量有民族特色的龙、凤、虎形玉佩问世,其造型多富于动态的S形,纹饰出现了隐起的谷纹,并附以镂空技法,地子上施以单阴线勾连纹或双阴线叶纹,既协调又充实,此外还有人首蛇身玉佩、鹦鹉首拱形玉佩等。另外曾侯乙墓出土的多节玉佩,河南辉县出土的大玉璜佩,都用若干节玉片组成一个完整的玉佩,难度非常大。
这一时期的玉器,出土器居多,因为时代的久远,大多受到不同程度的钙化或色沁。新仿品大多以带有杂色的边角玉料来模仿这种钙化和沁色,再参照图录依样画葫芦,但为了与图录的标准器有所区别,往往将甲纹饰挪于乙器形之上,甚至将不同时代的器形和纹饰加以组合,造成一种张冠李戴、不伦不类的怪异效果。
由于有了机器磨床,器物表面大多平滑光洁,没有自然沁蚀和摸搓把玩的包浆效果。鉴别这一时期的玉器赝品,还应把握其时代精神,除了多看该时期的玉器图录外,再加看一些青铜器图录也是很有好处的。
三、秦汉以后玉器的收藏秦代因为存世较短,出土玉器不多,所以市面少有仿制者。其制玉工艺基本延续了战国时期的风格并有所发展,写实风格略有加强。汉代玉器综合了秦以前的玉雕精华,完善了以礼器、佩饰为主体的儒家玉器体系,奠定了中国玉文化的基本格局,汉代玉器的生产、制造和使用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汉代玉器主要有礼玉、葬玉、饰玉、陈设玉四类,其中最有水平的是葬玉和陈设玉。在秦汉时期的丧俗观念中,玉具有防腐和辟邪的功能,所以产生了大量为陪葬而特制的玉器物,如“金缕玉衣”、“握玉”、“九窍器”等。而更为出色的是陈设玉,这些具有写实主义倾向的陈设玉多为圆雕和高浮雕作品,摆脱了以前平面化的表现形式,具有深厚豪放的艺术风格。在汉代众多的玉兽制品中,玉异兽尤为引人注目。
当时,玉异兽一般作为镇坐席的玉镇使用,因此一般为屈腿,重心较低,不易碰倒。常出现的异兽造型有玉天马、玉螭虎、玉辟邪等。